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炜  王怀昕 《遵义科技》2007,35(4):15-18
为鉴定评价省内外各单位选育和推荐的水稻新品种(组合)在我省不同生态区的丰产性及抗逆性,为水稻品种(组合)的审定及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本试验。  相似文献   

2.
段启容 《遵义科技》2007,35(4):25-29
为了加快水稻新品种新技术的宣传和推广力度,促进水稻生产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根据贵州省农业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引进品质优良,经济性状较好的杂交水稻新品种(组合),进行新品种(组合)比较试验,通过试验评价各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及适口性,以期为我县水稻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27个不同基因型的水稻品种为材料进行控制性田间试验,研究了在油菜、小麦两种茬口和低钾(K1)、中钾(K2)、高钾(K3)3种施钾水平下这些品种的经济产量的变化情况,探讨了这些品种对施钾反应的差异性,并根据这些品种对施钾反应的敏感程度进行了分类。结果表明:施钾对水稻上述指标有较大的影响,但不同基因型水稻品种经济产量对施钾反应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根据不同水稻品种相对经济产量对施钾反应的差异可将其分为施钾反应敏感型、钝感型和中间型3种类型。  相似文献   

4.
云县2000年示范水稻品种多样性混栽2100亩综合效益明显,笔者通过对该示范不同混栽组合与对照的产量比较和效益分析,充分肯定水稻生物多样性品种混栽这一重大农业科技成果的技术先进性和成熟性,并初步总结出适宜云县低热坝区示范,推广的水稻混栽品种,以期为水稻生物多样性品种混栽推广成效率的提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1977-2006年对19888个(次)品种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近7年来,我省水稻区试品种抗病性明显下降,建议省种子管理部门对抗病性不如对照的品种,特别是高感稻瘟病的品种,在(审)认定时,实行抗病性否决。  相似文献   

6.
DFR-1、OsMlo-1分别是最近从水稻中克隆的玉米Hml和大麦中Mlo抗病基因同源序列,这两个序列与两个已报道的水稻抗稻瘟病数量性状位点(QTLs)有较好的对应关系,表明它们所在的基因可能参与抗病反应,为了进一步研究水稻DFR-1、OsMlo-1所在基因的功能,在DFR-1、OsMlo-1假定的外显子上设计引物,通过RT-PCR技术,研究在接种白叶枯病(Xanthomanas oryza pv oryzae)菌株PX099以及接种稻瘟病(Magnoparthe grisea)菌株V86013前后,水稻品种IRBB13和水稻品种明恢63中DFR-1、OsMlo-1所在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在接种白叶枯病菌株PX099的水稻品种IRBBl3中与DFR-1对应的基因是诱导增强的;在接种稻瘟病菌株V86013的水稻品种明恢63中与DFR-1、OsMlo-1对应的基因是诱导增强的,进一步表明DFR-1、OsMlo-1所在的基因可能参与水稻抗病反应。  相似文献   

7.
汕头市1998~2003年开展的水稻新品种(组合)区域试验,旨在筛选出全市跨世纪应用或推广的新品种(组合),并促进十五期间水稻品种结构的调整与更新。现将六年来早、晚造的试验结果综述如下,与有关方面交流。  相似文献   

8.
水稻孕穗期干旱对籽粒产量影响最大,因为干旱对籽粒产量影响最大,因为干旱使不育性急剧增加。我们的目的是确定干旱期间所引起的不育性的生理过程。试验品种3个:一个水稻品种、2个旱稻品种。采用盆栽,设置几种土壤处理,在孕穗期处理10天,随着土壤干旱程度的增加,3个样品剑叶伸长率(LER)、干物质生产量(DMP)和叶片水势(LWP)都降低,而不育度增加。3个品种不育性的增加与DMP的降低密切相关。过去认为是  相似文献   

9.
温敏不育水稻培矮64S在三叶期经38℃(恒温)热激处理后幼苗增长率,叶征长度,叶鞘长度和茎叶干重都极显著低于该品种经22℃(恒温)处理二的上述各项指标,幼苗生长发育受到明显抑制,而常规水稻师大435经38℃(恒温)热激处理后及供试的两个材料经22℃(恒温)处理后的幼苗都表现出正常生长发育。但两个温度(38℃和22℃)处理后对常规水稻师大435和温敏不育水稻培矮64S的根的生长发育都没有表现出显明的  相似文献   

10.
以水稻的7 个鉴别品种为材料,对可溶性水稻凝集素与水稻稻瘟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 个鉴别品种,不论抵抗或感染稻瘟病品种的稻胚凝集素都有较高的凝集活性(25~28),在SDSPAGE中都呈4 条带,且位置相同在水稻的不同生长期,可溶性水稻凝集素活性均测不到稻瘟病菌分生孢子表面结构检测结果表明,稻瘟病菌分生孢子壁表面糖外被是半乳糖,可溶性稻胚凝集素是与N乙酰葡萄糖胺专性结合以上结果说明可溶性水稻凝集素与稻瘟病抗性无关  相似文献   

11.
石明松(1973)从晚粳品种农垦58大田中发现了具有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性状的水稻农垦58S,并被正式命名为湖北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HPGMR),它的发现及利用可以将杂交水稻种子的生产方式由“三系法”改变为更经济的“二系法”,这将对杂交水稻的生产起到十...  相似文献   

12.
郭嘉诚 《宜宾科技》1995,(1):14-17,5
我国近年来水稻育种研究进展较快,杂交水稻(三系法、两系法、一系法)育种研究继续保持世界领先水平,常规稻育种研究已形成与杂交水稻相互赶超的新格局,基因工程稻育种研究,组织细胞培养(花培)育种研究,物理、化学诱变育种研究,特种稻(紫米、黑米、香米、软米、红米、特优米)育种研究与开发利用研究等方面均处于国际先进行列或领先水平,为我国和世界粮食生产又上一个新台阶,为丰富和发展我国和世界水稻科学必将作出新贡  相似文献   

13.
评估了20个水稻品种离体花粉悬浮培养产生愈伤组织和再分化植株的能力,并进行了花粉悬浮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品种之间反应差异很大。来源于日本的“黎明”(粳稻)最敏感。“黎明”植株再分化的频率达84.1%。在愈伤组织的形成和植株再分化过程中,除其它一些因子外,基因型的差异有一定制约作用。通过水稻花粉悬浮培养诱导出的新品系“N10”,其特征有:早熟,穗大,株高(90~100cm),产量高和抗稻瘟病等。  相似文献   

14.
芸苔素内酯对水稻孕穗期冷害的防治初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芸苔素内酯(brasinolieles;简称云大120或BR120)对5个具有不同耐冷性的水稻品种进行孕穗期低温冷害的防治研究,结果为:(1)喷施云大120可以使水稻品种的低温结实率提高401%;(2)云大120的不同施用浓度对冷害的防治因品种的来源而异,日本品种在2000倍液的防治效果较好,云南品种则是1000倍液效果更佳;(3)不同幼穗发育阶段喷施云大120,对防治水稻低温冷害的效果不同,当叶枕距为-2cm至-3cm时,喷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用不同浓度苯酚溶液处理3个水稻品种,测定叶片硝酸还原酶(NR)活力,叶绿素含量及根细胞电导率,结果表明:低浓度苯酚溶液对NR活力和叶绿素含量的增加有促进作用;而对根细胞膜透性影响不明显;高浓度苯酚溶液则降低NR活力和叶绿素含量,增加根细胞膜透性,不同水稻品种受苯酚处理后的生理效应无明显差异。苯酚造成水体污染的临界浓度是0.5mmol/L,大于此临界浓度对水稻有伤害作用。  相似文献   

16.
王波  万字 《榆林科技》2007,(5):51-51
一、试验目的 针对我区水稻生产中存在品种混杂,病害严重,产量下降的实际问题,通过引种观察试验,初选出适宜我区种植的高产、优质的品种(系)。  相似文献   

17.
以高杆水稻行稻品种和矮杆水稻矮灿7号品种为材料,用去壁低渗法制作染色体标准,结果表明,这两个材料的染色体核型和Giemsa染色区表现为一定差异,香稻的核型有7对中部着丝染色体(K2,K3,K5,K7,K8,K11和K12)4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K1,K6,K9和K10)和1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K4),核型公式为2n=24=7m+4sm(STA)+lst,矮籼7号有7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K2,K  相似文献   

18.
水稻是我县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5万亩以上,总产7000万k左右。为了筛选适合我县种植的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实施了优质杂交水稻不同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川香优2号产量为668.0kg/667m^2,比菲优多系1号(对照)高11.9%,抗性强,适合我县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9.
水稻纹枯病又称云纹病,是世界水稻产区普遍发生的重要病害之一,我国各稻区自70年代以来发病呈上升趋势。据统计,目前全国发病面积达2亿亩以上(占总面积的2/5),与稻瘟病、白叶枯病构成水稻的三大病害。沧源县2000年以前呈零星发生,近几年随着杂交稻等矮秆品种的推广、密植度提高、大水大肥的管理水平,纹枯病的危害在全县稻区呈上升趋势,[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江汉平原水稻长势遥感监测及估产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江汉平原监利县为例,探讨利用极轨气象卫星资料(NOAA-AVHRR)监测水稻长势以及建立水稻估产模型,通过对样点资料的分析表明:(1)利用水稻垂直植被指数(PVI)能推算水稻叶面积指数,并有利地从混合象元中提取其它水稻信息;(2)水稻叶面积指数阴有效积温呈规律性变化,将NOAA-AVHRR民有效积温结合可以大范围监测水稻长势;(3)水稻叶面积时间累积量是反映水稻产量形成过程的有效指数,用它预报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