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通过对火烧屿的地质、地貌、土壤和生物等旅游景观资源的野外考察和分析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岛上旅游资源的总体构想。  相似文献   

2.
以翡翠股贻贝(Pernaviridis(linnaeus))鳃组织为实验材料,调查了福建闽南沿海4个不同养殖区(杏林马銮湾、火烧屿、同安湾和东山东沈)的微核率.结果表明,这4个海区的翡翠股贻贝鳃细胞微核率依次为:同安湾>东山东沈>杏林马銮湾>火烧屿.其中,微核率最高的同安湾为2.2×10-3,最低的火烧屿为1.23×10-3.其结果与前人在法国沿岸和威尼斯流域调查的结果1.8×10-3~5.3×10-3相比,微核率较低.说明目前这4个海区水体中所含遗传毒性污染物的量并不太高,但其潜在的危害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基于近年来在珠峰自然保护区开展的景观资源调查,分析保护区南坡吉隆-波曲峡谷地学景观系统,在喜马拉雅地质演化研究基础上,详细剖析5期成景过程,结果表明研究区地学景观形态是第四纪时间序列演化的地表响应.研究区地学景观资源完整连续,构成中喜马拉雅南翼地学景观大道,在青藏高原南斜面景观体系中独成一体.提出结合地学景观资源特色和南亚贸易陆路大通道口岸优势,开展国际通道型旅游,促进山区可持续发展,对国际社会研究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山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证明,出露在新疆东昆仑阿其克湖西南畔的一套超镁铁-镁铁岩组合属于上俯冲带(SSZ)型蛇绿岩的一部分,可能形成于弧前或弧后盆地,文中将其称为"阿其克湖蛇绿岩".根据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和同位素年代学的研究结果,认为该蛇绿岩可能形成于前泥盆纪,区域上出露的晚古生代浅海相沉积地层不整合覆盖在其上,即蛇绿岩是作为前泥盆系基底出露的.  相似文献   

5.
以90个以上样地植被调查和野外填图资料为基础,以群落的优势成分为单元,编制厦门市9个主要海岛(火烧屿、鼓浪屿、鸡屿、鳄鱼屿、大士屿、大屿、大嶝岛、小嶝岛和角屿)的现状植被图,共正编图例13个,补充符号13个,较确切地反映厦门市海岛的植被分布现状,为特区的规划提供基础资料和作为开发区边际环境的综合指示。  相似文献   

6.
根据贵州省地表出露岩石分布情况,将贵州分为5个区,即中部的碳酸盐岩区,东部新元古界浅变质岩区,西部威宁-赫章一带的玄武岩区,西北习水侏罗系碎屑岩区和西南部三叠系碎屑岩区.分别描述了4类岩石风化形成土壤的成土情况,认为碎屑岩和变质岩分布区成土性最好,玄武岩次之,碳酸盐岩区最差.对各岩石区形成的土壤微量、稀土元素含量分析,...  相似文献   

7.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是人类的家园,俗话说: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地学科普是扩展知识面,提升素养的有效方法,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和热情,而地学科普基地则是开展地学科普活动的重要平台.广州大学地学科普教育基地现已建成以天文、矿物岩石和植物地理为主的市级地学科普基地.文中以该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为例,探讨了建立地学科普教育基地的意义及基地建设的内容,提出了开展地学科普教育活动的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8.
岱阴后石坞石河景观是泰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之一,其成因一直颇具争议.通过实地考察,认为泰山岩石虽然致密坚硬,但由于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再加上山顶独特的气候条件,为岩石的崩解创造了条件,而泰山南陡北缓的地势和后石坞一带特殊的地形条件则有利于石河景观的形成与保持.  相似文献   

9.
剑门关景区丹霞地貌气势恢宏,特征明显,主要形成于中生代,出露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地层.本文通过对剑门关景区丹霞地貌的位置分析、特征分析、景观类型分析,得到丹霞地貌成景演化图,得出龙门山推覆构造带是景区遗迹形成的构造原因;通过对景区丹霞景观定量和定性评价分析,运用计算机软件形成丹霞景观评价表,从而得到丹霞景观分级地位,对开发与保护景观起着指引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自然景观地学成因类型与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景观是指地表及一定尺度空间所形成的富有深度的视觉模式,根据地学基本原理,可将自然景观成因类型划分为5大组、15类和66个亚类景观.景观审美特征形成的物质基础是景观的地学成因类型,它包括景观共性审美特征、景观个性审美特征和景观鉴赏审美特征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11.
旅游地学研究的对象是旅游资源、旅游客源市场等的地理分布及其规律,认为区域旅游地学资源的分布受控于区域地质和地貌等条件,即地质地貌等的条件决定着该区域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程度.本溪地区素有"地质摇篮""地学殿堂"之称,旅游地学资源丰富,种类齐全,区域旅游地学资源特点突出.通过本溪旅游地学资源所表现出的地层发育齐全、地域垄断性、不可再生性、历史性、文化性、观赏性、美学性、民族性等特点的分析,按照属性及成因研究本溪旅游地学资源中地质历史旅游地学资源、动植物旅游地学资源等5个类别的属性及成因,提出本溪旅游地学资源开发利用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2.
基于"概念分层"结构的旅游地质资源评分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数据挖掘技术中的"概念分层"和改进的"特尔菲算法"为基础,对云南"三江并流带"的旅游地质资源进行分析、整理和特征化描述,构造了旅游地质资源各评价层因子的星型数据库模式.研制出一个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以面向对象的具有较强开发能力的DEL-PHI7.0为开发工具的、以Access 2000作为后台数据库的旅游地质资源自动评价系统.完成了资源的定量化评价,实现了评价结果的可视化和地质资源的旅游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解决当前地质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与问题,促进地质旅游资源合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尝试利用多元模式进行两者的协调。方法通过对陕西黄河蛇曲地貌景观这一典型实例的研究,采用资源价值指数的评价方法,参考地质公园计划和生态旅游模式,构建多元化的地质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运作模式。结果在地质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工作中,引入多元化的地质公园模式、生态旅游模式、资源评价保护模式,以达到多方制约、多目标设定、多效益获得的双赢结果。结论利用多元化模式对地质旅游资源进行研究,可以有效地解决其保护和开发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海南省是中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在特殊的地质地理和气候水文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下,发育了十分珍贵的洞穴资源.在此,本文论述了该省洞穴资源的分布、特征及其景物标志和保护利用的现状.  相似文献   

15.
泰山风景区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泰山风景名胜区是以泰山为依托建立起来的。经过数亿年的漫长演化,泰山形成并保留了类型多样,内容丰富,价值极高的地质旅游资源。泰山又于2005年8月第四批列入国家地质公园。要借建立泰山国家地质目的契机,进一步加强泰山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研究。本文系统分析了泰山风景地质旅游资源特点、开发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张吉献  王毅彰 《河南科学》2009,27(3):366-370
通过红旗渠·林虑山省级地质公园地质背景及其地质构造特征的分析,并从自然、人文的角度分别对该地质遗迹进行了资源特色评价,系统地阐述了该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资源特征.认为红旗渠·林虑山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资源具有丰富的科学研究价值、极高的美学内涵,是高品位的生态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7.
由于人们大规模地开采矿产资源及进行不合理的工程活动,柳林县成为了地质灾害多发区.本文总结了柳林县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分析了柳林县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范围及形成的原因,并由此提出了柳林县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太行山地质遗迹特征与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野外调查和总结前人研究成果, 并依据地质遗迹的成因、形态及规模等特征, 将太行山地质遗迹资源划分为地质剖面、地质构造、古生物、地貌景观和水体景观共5个大类, 其中以地貌景观中的构造地貌、流水地貌、岩石地貌以及水体景观中的瀑布地貌最为突出。结合太行山新生代后的演化发展, 系统地研究该地区夷平面、峡谷地貌、瀑布地貌、岩溶地貌等主要地质遗迹的成因及相互关系。研究结果对提升研究区地质遗迹资源的科学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也为太行山形成演化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地质旅游是现代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具有发展地质旅游的良好资源条件.大力发展地质旅游,是充分挖掘贵州旅游资源潜在优势,以差异性竞争策略实现贵州旅游业发展后来居上的正确选择.同时,结合贵州旅游资源多元和多彩的特点,贵州地质旅游开发要走综合性的整合开发之路.  相似文献   

20.
贵州省威宁县矿产资源丰富,矿业开发程度较高,由此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也很突出,本文在贵州省威宁县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基础上,采用专家评分-加权比较分析法定量分区评价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为矿山地质环境的恢复与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