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反应的放热量变化来衡量反应速度,对氯化聚乙烯(CPE)固相法合成氯磺化聚乙烯(CSM)反应中的表观活化能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近似计算表观活化能的方法。计算结果表明,该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较低(9.12kJ/mol),因此CPE固相法合成CSM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  相似文献   

2.
由氯化聚乙烯固相法合成氯磺化聚乙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由氯化聚乙烯(CPE)固相法合成氯磺化聚乙烯(CSM)的反应条件对反应过程和最终产物CSM硫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固相法可将CPE合成为CSM,其硫含量可在小于312%(质量分数)的范围内调节,且具有方法简单,工艺合理,合成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以分析纯氧化镁、高纯熔融石英以及电熔镁砂颗粒为原料,研究了固相法合成镁橄榄石的反应动力学.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研究了合成温度和保温时间对镁橄榄石生成速率的影响,分析了MgO与SiO2的反应机理.根据实验结果,建立了1100~1300℃下MgO与SiO2反应的动力学方程,并求出了表观反应活化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合成温度的提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镁橄榄石生成率逐渐增加.在反应初期,MgO与SiO2反应生成了镁橄榄石和顽火辉石,在合成反应中后期时Mg2+通过产物层扩散而进一步反应,MgO与SiO2反应合成镁橄榄石的反应过程由Mg2+扩散所控制,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220±20)kJ/mol.  相似文献   

4.
采用微波加热和常规加热对硅锰粉和巴西粉锰的脱硅反应进行了动力学行为研究,以巴西粉锰为脱硅剂,与硅锰粉中的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微波加热和常规加热分别加热到不同温度并保温一定时间,测定产物中硅含量并计算固相脱硅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实验表明:单一和混合料均可在微波场中快速升温.随着温度的升高和保温时间的延长,两种加热方式脱硅率均随之提高,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微波加热的脱硅率和反应速率均高于常规加热,微波加热可以提高固相脱硅率;微波加热固相脱硅反应的限制性环节为扩散环节,其表观活化能为102.93 kJ·mol-1,常规加热脱硅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80 kJ·mol-1,说明微波加热能改善固相脱硅的动力学条件,提高固相脱硅反应速率,降低脱硅反应的活化能.  相似文献   

5.
通过溶液共混的方法制得聚乙二醇(PEG)/二醋酸纤维素(CDA)的相变材料具有固-固相转变性质.分别对聚乙二醇及4种相变材料进行不同速率下的非等温DSC测试.采用Kissinger和Ozawa两种动力学模型研究了非等温固-固相变动力学.计算了固-固相变过程的活化能和反应级数.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求得的表观活化能Ea值一致.  相似文献   

6.
等规聚丙烯水相氯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研究在水相悬浮体系中,等温下进行氯气氯化等规聚丙烯(CIPP)的合成反应,该反应是气-液-固三相并存的非均相反应。通过对产物CIPP中氯的质量分数进行化学测定,并结合数学回归分析方法对CIPP的水相法合成动力学过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从转化率(Rt)的角度看,水相氯化反应动力学特征与均相氯化基本相近。得到了IPP水相氯化反应的动力学方程。该氯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10.23kJ/mol。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了催化剂与承担分离任务的硅胶(或分子筛)混合装柱的气-固色谱反应器(Gas-Solid Chromatogrphy Reacter)法(简称GSCR法),对异丙醇脱水反应进行了表观反应速度常数与活化能的测定。  相似文献   

8.
以3种不同孔径γ-Al2O3为载体制备固载化AlCl3/γ-Al2O3催化剂,考察了各催化剂在苯与苄基氯烷基化合成二苯基甲烷反应中的催化活性及产物选择性,并同纯AlCl3催化剂进行了比较.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反应产物组成,获得了不同催化剂在不同反应温度下的烷基化反应试验数据,在确定反应动力学方程及消除外扩散影响前提下,计算了反应速率常数、反应表观活化能和扩散系数.结果表明,同均相纯AlCl3催化剂相比,在固载化AlCl3催化剂上反应速率较低而且存在诱导期,且载体孔径越小,该现象越明显.动力学分析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载体对反应内扩散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利用热分析技术,在氮气气氛下,对不同升温速率的碳酸钙热分解过程进行了研究.应用微分法将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分为速率活化能(Er)和模式函数活化能(Ef(α))两部分.根据Er与转化率(α)的关系,确定了反应过程的本征活化能,并采用Malek法研究了反应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分解机理为收缩圆柱体;当0.1≤a≤0.5时,表观活...  相似文献   

10.
采用燃烧波前沿淬熄法研究Al/Mg2Si复合材料在自蔓延高温合成(SHS)过程中的显微组织演变规律.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分析淬熄试样中的显微组织,通过XRD分析合成产物的相组成.研究结果表明,反应直接生成了Mg2Si而没有中间产物,Mg-Si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发生固-固反应生成Mg2Si;在淬熄合成过程中Al始终没有参与反应.  相似文献   

11.
用熔融共混方法,将环氧树脂和马来酸酐引入到聚乙烯(PE)中,制备出环氧树脂增强聚乙烯材料。力学性能测试表明,与纯聚乙烯相比,环氧树脂增强聚乙烯材料的弯曲强度有较大提高。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在熔融共混制备环氧树脂增强聚乙烯材料的过程中,环氧树脂与马来酸酐接枝PE发生了官能团之间的反应,促进环氧树脂对PE的增强效果。形态分析表明,聚乙烯中加入环氧树脂和其它助剂后,材料的内部形态结构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2.
聚乙烯振动谱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几种不同密度的聚乙烯看成具有二维晶格结构,利用晶格动力学的方法,考虑了链间耦合作用和链中单体间次近邻的相互作用,计算了其色散关系,模拟了相应的振动谱.讨论了随着密度从高到低,链间距从小到大,链间耦合作用逐渐减弱所产生的新的物理效应.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含有不同助剂的淀粉/聚乙烯复合材料在曝晒下的降解行为,结果表明,羟基化合物与淀粉具有正协同作用,喧种正协同作用能使聚乙烯迅速降解,而羟酸类化合物与淀粉则具有负协同作用,这种负协同作用能使降解速度减缓。  相似文献   

14.
Concentration of certain myxoviruses with polyethylene glycol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A D Kanarek  G W Tribe 《Nature》1967,214(5091):927-928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为催化剂,邻甲氧基酚为底物,H2O2为氧化剂的自由基引发体系,高密度聚乙烯膜(HDPE)接枝丙烯酰胺的反应过程。考察催化反应各参数对HDPE膜亲水性和染色性能的影响。方法用SEM,UV-Vis分析聚合物膜的组成和表面结构。测定改性HDPE膜的接触角和染色后膜的UV-vis吸光度,分析溶剂浓度对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最佳处理条件是反应时间为1.5h,H2O2的浓度为0.03%(质量分数),邻甲氧基酚的浓度为0.5%(质量分数),反应液中丙酮的最佳浓度为30%(体积分数)。结论HRP催化接枝处理HDPE膜明显改善了其亲水性和染色性能。  相似文献   

16.
The effect of high-density polyethylene (HDPE) on the textural features of experimental coke was investigated using polarized-light optical microscopy and wavelet-based image analysis. Metallurgical coke samples were prepared in a laboratory-scale furnace with 2.5%, 5.0%, 7.5%, 10.0%, and 12.5% HDPE by mass, and one sample was prepared by 100% coal. The amounts and distribution of textures (isotropic, mosaic and banded) and pores were obtained. The calculations reveal that the addition of HDPE results in a decrease of mosaic texture and an increase of isotropic texture. Ethylene formed from the decomposition of HDPE is considered as a probable reason for the texture modifications. The approach used in this study can be applied to indirect evaluation for the reactivity and strength of coke.  相似文献   

17.
Banana tannin and its reaction with polyethylene glycol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 E Jones 《Nature》1965,206(981):299-300
  相似文献   

18.
将马来酸酐与聚乙烯进行反应,红外光谱显示马来酸酐接枝到聚乙烯分子链上,然后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处理氢氧化铝表面,将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处理的氢氧化铝与聚乙烯熔融混合后,考察流变、力学、阻燃性能及微观形态变化。结果显示,采用适量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对氢氧化铝进行表面处理,可以改善体系混炼过程的熔体流动性,增强力学性能,但氧指数无显著变化;SEM测试显示氢氧化铝在聚乙烯基相中达到了更好的分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