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现在,在教育中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农村有很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是老师的事。其理由是孩子在家生活的时间短(只有双休日),孩子的学业他们也不懂,无法帮,他们所能给予孩子的就是满足其物质需求。还有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差,本来就没抱什么希望,送到学校来就是让他混日子长个子,老师不能批评。前不久,我校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星期五一老师要求一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后才能回家。可是刚放学不久,学生的家长来接他说:回去,下个星期来完成。老师对此表示无可奈何。其实,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天下所有父母共同的愿望,没有哪一个父母不愿管孩子,只要我们教师多用心,家长自然会和老师一起教育孩子。  相似文献   

2.
郑敏 《科技咨询导报》2012,(30):173-173
中职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和普通中学的学生相比,在教育和管理上对学校和老师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他们大多是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差生,老师的批评、家长的指责对他们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教师的说教,很多时候无法引起他们的共鸣,收效甚微。这种情况促使班主任不得不更新原有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时下,有些学校的老师。似乎觉得与家长沟通已是一种多余的事情,只要学生在学校犯了错,就让学生把家长叫来,叫家长来校已成为不少学校老师教育的家常便饭。而作为传统教育方式的“老师家访”却几乎被放弃了。取而代之的是被有些家长戏称的“家长校访”。  相似文献   

4.
张艳 《榆林科技》2007,(6):58-59
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对学生的教育单纯靠学校,靠老师是很难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的,必须要有家长的积极配合。家庭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因为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是学生阅读社会的第一本教科书,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  相似文献   

5.
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密切配合。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父母的影子。如何积极开发和利用学生家长资源,使学校和家长形成教育合力,以提高教育质量,是当前家长学校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我校是江苏省优秀家长示范学校,取得了一些成绩。在开发家长教育资源方面做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6.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和家庭是一对教育者."而家长会是学校、老师、家长相互交流信息,相互理解支持,达到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家长会,教师了解了学生在家庭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状况:家长也通过家长会了解到子女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等情况.同时,家长会也是家长了解教师的最佳途径,是评价教师的最佳时机,是教师展示自己教育教学风采的好时机.因此,成功的家长会是每一往教师心目中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位老师,比任何一位教师都更了解自己孩子的个性及成长情况。面对处在身体和心理发展重要时期的初中生,虽然说学校承担着主要的教育任务,但是如果家长能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配合老师教育学生,往往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指出阻碍创新教育的基础上,提出更为科学的家长对孩子教育任务与教育方式,提议高校开展第三课堂创新教育,科学地实施创新教育。从家长教育任务、学校管理机构职责、老师与学生责任等几方面给出实施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几点建议,为大学生创新教育健康发展与中国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一个孩子的健康、健全成长,仅靠学校或仅靠家庭都是不够的。需要的是两者之间的合力,教育才会有针对性和连贯性。教师与家长沟通的艺术,关键在于教师与家长间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伙伴关系与亲密感情。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教师的教育思想、育儿之方、知识技能等等均能不同程度的得到提高。做好家园沟通的工作,让老师受益非浅。  相似文献   

10.
蔡科佳 《科技资讯》2007,(24):117-117
家长为子女的教育投资,对子女的成长和成长抱以很大期望,作为教育的消费者,他们希望也要求学校能为其子女提供优质教育,当然也包括提供优质的德育.但是很多家长都把教育理解成学校教育,把家庭教育忽视了,而实际上子女的成长和家庭教育的关系实在太大了.  相似文献   

11.
贾志勇 《科技信息》2010,(27):305-305
所谓"问题学生"是指那些人格和性格有很大不一致的学生。因为学生可塑性较强,他们的表现一般具有不一致性,而不是一致性,但在不一致性方面,"问题学生"则表现的相当突出。这些学生大多都深悉社会知识,而对于学习常漠不关心,对于老师和家长有的简单粗暴,有的阳奉阴违,他们又都深知老师的心理,知道师长无论多么着急,多么严厉的批评他,出发点都是善意的。家长有时可以打骂甚至侮辱自己的孩子,而老师则绝对不能,这势必就增加了我们教育的难度。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家长将子女送入学校希望借助学校的环境和老师的教育达到成人成才的目的,高中阶段对学生而言是一个关键时期,老师的教育与指导尤为重要。目前,从物理教学的角度来说,老师普遍觉得难教,学生觉得难学。我觉得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1)物理学科系统性强、抽象、逻辑性强、思维严密等特点决定了这一科的难度。  相似文献   

13.
学习差的学生,具体表现在上课不认真听讲,不遵守课堂纪律,完成作业不及时,甚至抄袭作业来应付老师,导致学习成绩差。他们令老师们十分头疼,老师们想尽了办法:诸如把家长请到学校给学生告状、请家长在家里督促学生做作业、每天把家庭作业让学生记到本子上,通知家长,并且请家长签字,以便让家长督促其完成、甚至在中午和晚上放学留下没完成作业的学生来完成作业,让接学生的家长在旁边相陪一可谓办法多多,用心良苦。可越是这样,学生越没有学习热情和劲头,甚至对学习还有了抵触情绪,造成了学习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4.
班主任是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圆中国教育之梦的中流砥柱。本人自1998年9月担任班主任,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取得了点滴收获。我觉得民主管理与科学管理双管齐下才能卓有成效地组织好一个健康向上的班集体。希望能与老师们共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领导老师指正。  相似文献   

15.
随着广州市南拓,广州大学城、新火车站、亚运村等大型项目落户番禺区,加快了我区农村城市化进程推进的速度。经济的发展为农村的基础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农村学校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家庭教育的滞后,严重阻碍了教育的发展、学生的成长。学校必须采取加强家长的培训,唤起家长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视;用老师的爱筑起脊校沟通的桥梁,带动家长优化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小学教育无疑处于一个重要的位置.小学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无论是社会、家长、还是老师对小学教育非常重视,但是,他们只是把学习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方面,而没有把学生的素质放在重要的位置.大多数家长只是盯着分数,孩子的好坏就在分数上.  相似文献   

17.
周振江 《科技资讯》2006,(17):164-165
本文主要描述了中学生上网的情况及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老师、家长和社会都有责任去解决。学生要养或好习惯,家长要正确引导和关心孩子,学校要加强综合素质教育,而国家和地方要从严格管理入手为他们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8.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里折射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中产生的多数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家庭教育是全民教育的基础,家庭构成社会的细胞,家庭参与度越高,学校教育越好。家长的性格、自身文化修养、良性习惯是影响学生成长的偏方和秘诀。  相似文献   

19.
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成才,学生的健康成长牵扯到每位家长的殷切希望。家长是学校发展和改革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学校发展要发挥家长的作用,学生的教育更要发挥家长的作用,只有学校和家庭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双管齐下,就一定能做好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成才。尤其是在就业方面,一定要争取家长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孙兆花 《科技信息》2012,(33):338-338
技工学校学生的年龄大部分在十四五岁至十八九岁.正青年期.在这个阶段,学生特别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应当引起学校、老师及家长的特别关注。根据多年从事技工教育的经历和体会,谈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