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度我校14项科技成果荣获广西科技进步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9项。具体项目如下:获一等奖项目: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黄日波教授主持的“高密度培养生产高活力α-乙酰乳酸脱羧酶”。获二等奖项目:(1)广西大学农学院卢美英教授主持的“促花、控梢、保果调  相似文献   

2.
简讯     
广西科学院获6项2006年度广西科技进步奖2006年度广西科技进步奖9月份评出结果,广西科学院共有6个项目获奖,其中获一等奖1项,获二等奖2项,获三等奖3项。广西科学院黄日波院长作为第一完成人的“高密度培养高活力α-乙酰乳酸脱羧酶”项目,获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广西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于清武所长主持的“中重型汽车无石棉制动器衬片研究”项目,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广西计算中心海蓝数据公司卿旭副总经理主持的“大规模图文资料数字化系统”项目,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广西植物研究所李锋所长作为第二完成人的“罗汉果规范化种植研究”项…  相似文献   

3.
正从广西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和广西出版协会的文件获悉,由于2018年的期刊工作出色,《广西科学》获"2017—2018年度广西十佳科技期刊"称号,《广西科学院学报》获"2018年度广西优秀科技期刊"称号。这是《广西科学》和《广西科学院学报》(下简称"两刊")自2014年以来首次获得期刊界的奖励。两刊自2014年以来,推崇专家办刊的方式,大力推行特色栏目策划,获得了较好的成绩。《广西科学》初  相似文献   

4.
正新闻时间:2014-1-13主席院士顾问制度是我区于2009年启动的一项高端人才引进政策。记者1月8日从自治区科技厅了解到,启动自治区主席院士顾问制度5年来,广西先后聘请了116位两院院士担任自治区主席顾问。据不完全统计,5年来,院士顾问及其团队到广西考察、调研、指导、举办专题报告192人次,开展合作项目309项,指导申报国家级项目41项。在院士指导下广西获国家级各类平台18个,获得国家项目经费支持共5.81亿元。高端"外脑"的助力,全面提升了广西科技水平,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简讯     
我校获广西高校1998年度14项科技进步奖桂教科研[1998]27号文正式公布广西高校1998年度科技进步奖.经过专家评审及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评出科技进步奖37项,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12项.  相似文献   

6.
<正>2010年广西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比赛结果日前揭晓,我校学生在本次竞赛中获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由蔡文昌、杨琦、利超超3位同学组成的参赛队同时还获高教社杯奖,充分展示了我校本  相似文献   

7.
广西近代蚕桑业在光绪中期以后发展较快,成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究其原因,既有内部条件,也有外部影响。概括起来,广西近代蚕桑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植桑养蚕业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蚕丝产量不断提高,各类蚕桑学校,蚕业讲习所(传习所)相继兴起。但与其他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广西近代蚕桑业又具有起步晚、发展不平衡、程度不高、依赖性强和技术力量薄弱等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AHP法在广西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根据科学性、代表性、综合性、系统性、动态性和易获性原则,建立了广西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用AHP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用于评价广西生态环境质量。结果表明:广西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24个指标的权重确定中,森林覆盖率所占的权重最大,土地石漠化率的权重居第二,年均降水量居第三,阀叶林面积比重居第四,地表水资源指数居第五,水土流失率居第六,农膜使用强度所占的权重最小,这说明反映广西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森林和水;广西山地面积大、石山面积多,水土流失和土地石漠化是广西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封面人物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13(2):F0002-F0002
何登旭(1963~),男,汉族,重庆垫江人,硕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广西民族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院长,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九届政协委员、中国致公党广西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广西数学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应用数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的教学及研究工作,主持或承担过10项国家及省部级科学基金和教育科学科研项目。公开发表了20多篇学术论文。获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两项,学校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两项、二等奖1项。  相似文献   

10.
经广西科学院学术委员会评审,广西科学院1998年科技进步奖于1999年5月10日揭晓.这次共评出获奖成果12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  相似文献   

11.
从1999年至2002年,广西科技情报所科技查新的查新课题完成量由每年400多项提高到800多项,工作效率提高近1倍。查新项目反映了广西经济发展的重点和热点,为广西的支柱行业、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提供了查新服务。同时,科技查新工作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查新人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国外信息资源不足、查新人员与客户有时缺乏必要的沟通。随着新技术的不断采用,要进一步提高广西的科技查新质量,必须提高科技查新人员的素质;规范科技查新服务;提高查全率和查全率;补充必要的手工检索;避免检索结果相关文献为零;充分利用网上信息;充分利用Dialog系统的跨文档索引。  相似文献   

12.
《广西科学院学报》2004,20(4):F003-F003
成立于1978年5月。广西首批从事计算机研究与应用的专业机构,主要开展信息技术研究和软件产品开发、软厨师件销售、系统集成、培训、维修、数据加工等业务。自治区机要部门指定的涉密计算机设备定点维修站,国有IT企业。至2003年,承担系统集成与软件开发项目309项,  相似文献   

13.
为更好实现“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目标,突出广西体育文化特色,把广西“阳光体育运动”推向新的高潮,在与部分中学优秀体育教师交流、总结后,甄选了几项在广西安全性强、易于开展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依此设计了“阳光体育”的实施方案.实验数据显示,实施阳光体育方案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应尽快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4.
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校党委、校行政的直接领导下,经全校广大教师、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2000年我校科研工作取得新成绩,共有2项成果获上级有关部门的奖励.刘慕仁教授主持的课题《格子气自动机、格子玻尔兹曼方法于流体、交通流的研究》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杨善朝教授的《非参数回归模型估计的相合性》获第五届全国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国家统计局)一等奖.此外,获得各级各类纵向项目53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项,省部级项目25项,厅局级项目16项,其他项目7项),累计获得研究与开发经费366.65万元.  相似文献   

15.
<正>一、中心简介广西计算中心成立于1978年,是广西科学院下属的计算机研究机构,也是广西最早从事计算机研究与应用的专业机构。目前中心已发展成为包括软件产品研发、销售、服务外包在内的国有IT企业。中心拥有多项专利技术和软件出口能力,具有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三级、高新技术企业、软件企业、科技金源单位、计算机设备涉密系统维修站、  相似文献   

16.
《广西科学院学报》2007,23(1):F0003-F0003
广西计算中心成立于1978年5月,是广西最早从事计算机研究与应用的科研院所,现已成功改制为国有科技型企业,是广西业务最全面、技术力量最强的IT企业之一。主要从事多媒体、超媒体、互联网、  相似文献   

17.
信息     
广西民族大学喜获三项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立项———本刊编辑部主任秦红增教授主持的《“文化农民”与民族地区乡村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共同参与”、“共同享有”研究》获资助近日从广西社科规划办传来消息,广西民族大学喜获三项200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立项,共获得资助2  相似文献   

18.
马援在广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通过辑录广西各地有关马援的人文资料说明,马援南征曾对广西民间产生重大的历史影响。这种历史影响是正面而积极的。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马援在广西推行郡县制的历史进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历史推动作用。千百年来,马援深受广西各族人民的崇敬和祭祀,是广西各族人民自古以来热爱祖国和平统一的民意表现。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产学合作逐渐被视为合作创新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文章以2012—2020年广西各市本科院校与企业联合申请专利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固定效应负二项回归模型进行建模,以此实证研究广西各市产学协同创新绩效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当地政府财政支持力度、科技发展水平能正向显著提升广西各市产学协同创新绩效。对外开放水平对广西各市产学协同创新绩效具有负向显著影响,其中外商直接投资企业数量具有负向显著影响。此外,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对其影响为负向但不显著。文章基于研究结论,为进一步提升广西各市产学协同创新绩效提出针对性意见。  相似文献   

20.
李丹 《科技信息》2009,(20):121-121
大学英语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本文通过分析广西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与素质教育原则之间的差距,提出了在中国——东盟架构下广西高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贯彻素质教育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