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河道的有效管理是维持河道健康生态状况的前提条件。针对河道健康数据存在的跨部门管理、存储效率低下、语义信息被忽略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本体的河道健康数据存储方法。构建了河道健康领域的本体模型,设计了基于Neo4j图数据库的河道健康数据存储方法。以上海市宝山区河道为例,开发了河道健康可视化原型系统,实现了河道健康本体数据在概念、关系、属性和实例的存储与查询。设计了2种不同本体存储方式查询效率的对比试验,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城市河道治理与生态景观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阐述了城市河道治理的重要性,明确了河道治理与生态景观建设相互眏衬的关系,提出了恢复和强化河道功能,还河道以自然,形成以河流为主轴,兼具排涝、防洪、景观、休闲、文化、娱乐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河道治理与生态景观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赵经龙 《科技资讯》2010,(34):30-31
论文重点提出了城市河道生态系统恶化的现状,借鉴国内外河道整治的经验,吸收其优秀的理轮,优化、组合河道整治中的各项技术,建立了包括河道断面的整治、河床的处置、护坡改造工程景观设计等相关技术,以建立生态可持续性发展的城市河道,为生态水工学在河道治理中的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生态河道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广泛查阅国内外生态河道建设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生态河道建设理论与应用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提出生态河道发展的两个阶段,即自然型河道和生态型河道,并分别从生态河道影响因素、河流生态修复以及生态河道工程实践方面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后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 提出了我国生态河道研究和建设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5.
为定量刻画断陷盆地内扇三角洲河道砂体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对于油气勘探开发的影响,利用井-震合成记录标定和储层反演对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苏德尔特构造带兴安岭组Ⅰ、Ⅱ、Ⅲ油组河道砂体进行识别。通过均方根属性切片反演三个油组河道砂体范围,甜点属性刻画河道形态,结合重点井位单井相得出兴安岭组Ⅰ、Ⅱ、Ⅲ油组的沉积相图。对河道砂体储层定量计算,得出Ⅰ、Ⅱ、Ⅲ油组河道参数。结果表明:兴安岭组Ⅰ油组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河道宽度范围800~1 500 m,厚度范围7~9 m;Ⅱ油组以水下分流河道、河道侧缘溢岸砂和河道间砂沉积为主,河道宽度范围450~650 m,厚度范围4~6 m;Ⅲ油组主要发育席状砂,河道间砂和席间泥,河道宽度范围130~170 m,厚度范围在2. 5~4 m。结合沉积微相、河道参数及生产动态资料,得出研究区河道砂体既控制油气分布与储产比,也控制油水流通和注采受效。  相似文献   

6.
以洪汝河大洪河段为例,基于谷歌地球和ArcGIS 10.2平台,对该河段人工裁弯前后河道的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洪河段裁弯取直前、后的河长分别为166、74.5 km;河道曲率分别为2.95、1.32;河道比降分别为0.018‰、0.025‰。裁弯取直导致大洪河段河道长度锐减,河道比降增加,河道形态由曲流河转变为顺直河。经裁弯取直之后,洪河河道的泄洪能力提升,但也导致河道洪峰的增高,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加剧区域的洪涝灾害。  相似文献   

7.
针对河道砂体横向变化快而难以有效刻画评价的问题,综合应用分频检测、相位调整、地层切片及地质体雕刻等技术对南图尔盖盆地SA区块上侏罗统阿克萨布拉克组河道发育特征及期次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分频方法检测出目的层段可能存在的两期调谐厚度不同的河道沉积体;然后,采用波阻抗分析和90°相位转换,揭示目的层段地震负振幅与河道砂岩具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最后,在高频层序地层格架内制作等时地层切片的基础上,通过河道沉积特征及典型地层切片振幅的单井标定分析,识别并分期刻画出两期不同类型的河道砂体。结合河道弯度、宽厚比及储集体积等参数综合分析认为,早期河道具有低弯度曲流河特征,晚期河道为具有平直河特征的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且早期河道储集体积明显高于晚期河道。  相似文献   

8.
城市河道整治工作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从河道规划、自然景观建设、营造河滩洼地等几方面阐述了城市河道的治理措施,在防洪安全的基础上,再现河道的自然景观,使河道的自然环境更加丰富多彩。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9.
惠济河尹回水库下游段河道是平遥古城的重要防洪通道,多年来对河道两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历史文化遗产平遥古城等起到了有效的保护。但由于社会对河道的保护意识淡薄、管理范围内违章行为屡禁不止、加之河道综合治理规划相对滞后、河道管理执法软弱缺位等问题,导致河道污染、河床淤积、水流不畅,臭气熏天,环境恶劣。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探讨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二维元胞自动机模型用以模拟弯曲河道的演化.模型体现了河道冲淤状态与水流之间的反馈作用,以及河道对冲淤的历史记忆机制.将模型用于一个正弦派生曲线所产生的简单河道,结果能够再现弯曲河道演化的一些典型特征,如凹岸冲刷凸岸淤积、河道深鸿线的迁移方向、河岸演化规模的幂分布等.  相似文献   

11.
以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典型明渠段为例,开展长距离明渠输水工程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调控研究.采取数值模拟手段分析了不同闭闸调控方式和闭闸时间条件下渠段水流运动和污染物输移扩散规律,探讨了污染云团峰值输移距离和纵向长度计算方法,推导得出了将污染云团控制在事故渠段内的应急闭闸时间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长距离明渠输水工程突发水污染事件的应急调控方案,并结合案例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针对突发水污染事件,应通过对比明渠输水工程各渠段的最大水流传播时间和将污染云团控制在事故渠段内的闭闸时间来确定闭闸调控时间,从而同步实现降低工程运行安全风险和控制污染物范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利用河网区非稳态水量、水质数学模型及水文、水质、污染源同步观测资料,推求了广州西航道水质降解系数;采用二维控制断面水质达标分析模型,建立了涨、落潮设计水文条件下水源地水质与污染源的响应关系;通过对影响广州西航道主要水源地西村、石门两水厂主要排污口的调查,研究了西村、石门两水厂的水质达标情况.结果表明:各排污口的削减方案涉及社会、经济等多种因素,很难仅从环境角度给出最佳方案;通过不同方案下水源地水质与排污量的响应关系曲线,可确定出水源地水质达标时各排污口的允许排污量.  相似文献   

13.
水生植物原位修复水体污染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摘 要:随着水体环境污染的加重和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不断地寻求新的水污染治理技术。水生植物原位修复作为一种高效、低耗、环境友好的水污染治理技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文中介绍了近年来水生植物原位修复技术在水污染治理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水环境问题是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根据新场镇水环境现状,对水体污染源做出预测,并提出了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和一系列保障措施,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提出综合整治措施,使区域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这一系统中诸要素更加和谐合理,总效益达到最佳,对小城镇水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黄河的综合治理方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为西北和华北地区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黄河灾害频繁,是世界上最难治理的河流.经过几千年的治理,黄河已经成了一条人工控制的河流.然而,黄河仍然面临侵蚀严重、河床不稳定、水体污染以及生态脆弱等诸多问题.笔者依据河流综合治理的原则,为达到“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目标,提出了控制沟道下切、增阻降速、建设通河湖泊湿地和控制点源污染等综合治理方略、  相似文献   

16.
王晓燕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31):295-296,F0004
阐述了加强城镇水污染防治工作的紧迫性和艰巨性,分析了城镇水污染的现状,对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浅谈城市废水回用的处理流程和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废水是城市附近水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严重的水污染和水资源的短缺影响了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介绍了城市废水的污染现状和废水回用的目标,阐述了传统的废水三级处理流程、改进的废水再生处理流程和全新的废水再生处理流程等有关污废水处理的流程和技术。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为期一年半的监测,分析出仙女湖的主要污染问题是富营养化。研究时间跨越政府污染整治行动的前、中、后期,可以很好地考察整治效果以及水质自净情况。分析污染产生的原因,为仙女湖污染防治和管理提出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针对稳定剂三聚磷酸钠处理武钢循环冷却水对环境产生污染的问题,比较了离子交换法、化学投药法、化学清洗法及磁化法的特性、投资及其运行费用,选用磁化水处理器处理武钢循环冷却水,以降低水环境污染、节约用水。  相似文献   

20.
水中污染物对人体的危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辉 《科技信息》2009,(31):377-378
目前,水资源匮乏、水污染严重已成为世界性问题。随着工业化和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污染日趋严重,导致了饮用水水质下降。人类若长期饮用或接触大量被污染的水,会对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和威胁。应用水处理技术治理水污染,使人们饮用到健康、洁净的水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