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中性点接地方式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影响。针对国内中压电网现在所采用的中性点不接地、谐振接地、电阻接地三种接地方式,分析了它们的基本运行特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重庆某坝变电站35kV电网三相对地电容不平衡问题的分析,得出其带消弧线圈运行时,消弧线圈的整定不能同时兼顾三相电压的平衡和单相接地时消弧线圈的消弧作用的结论;提出了山区35kV电网新的中性点运行方式,即在系统正常运行时中性点不接地,在发生单相短路接地时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并对这种中性点新型运行方式的暂态过程进行了大量数值模拟计算,得出了暂态过程中过电压和冲击电流水平.在重庆地区和贵州地区的试验表明,这种新型中性点运行方式对减低山区35kV电网雷击跳闸率,提高其防雷运行水平是有效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水钢电网的运行情况,对电网电压发生不平衡现象进行分析,以及怎样对中性点不接地电网的单相接地故障与出现的“虚接地”现象进行判断,提出处理和消除措施。  相似文献   

4.
针对中压电网中性点不接地供电网系统的不断扩大及电缆馈线回路的增加,单相接地电容电流也在不断的增加,改造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合理选择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是关系到电网运行可靠性关键的技术问题,文中就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升电网运行风险管控的科学化和智能化水平,该文对可视化技术在电网运行风险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采用数字感知技术、三维实景建模、实时渲染技术等方法,研究并设计了电网运行风险管控可视化系统。系统分为两部分:上层应用系统和底层支持平台,5层系统架构分别为数据支持层、网络通讯层、动态编辑层、模型库支持层和应用系统层;构建了大屏可视化、风险预控场景展示、增强现实互动热区、三维引擎动态编辑、用户管理等系统功能模块。该系统能够实现电网运行的多维度可视化和风险预控场景展示,进而为电网运行风险管控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直流系统是发电厂和变电站二次系统的重要核心部位,其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是否正确动作和断路器合、跳闸功能的正常实现.如果直流系统发生故障,会严重地影响到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的动作正确性,甚至危及到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扩大事故范围等严重后果.直流系统发生接地故障后能够及时快速地处理,减少事故影响范围.大大节约了事故处理时间,保证了电网设备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7.
电压不平衡是电力系统常见的一种现象,单相间歇、直接接地,线路断线,母线PT熔丝熔断,谐振过电压等故障的发生均会造成电压不平衡现象的发生。但故障反映表征的多样性给值班调度员明确判断电压不平衡原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分别就从接地、线路断线、PT熔丝熔断、谐振过电压等常见故障情况下系统的不同表征详细进行归类分析,供调度系统运行人员交流。  相似文献   

8.
发电厂、变电站直流系统接地的危害及查找、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大东  张金彪  张晓梅 《科技信息》2010,(23):J0162-J0163
发电厂及变电站中的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计算机监控系统、事故照明、交流不间断电源、控制、信号和电气设备的远距离操作等均采用直流电源,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很高,直流供电的可靠性是保证发电厂及变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之一。而发电厂及变电站中的直流电源部分一般由蓄电池组、充电设备、直流屏等设备组成,所以直流系统电源的输出质量及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发电厂及变电站安全和可靠的生产。因此,当直流系统发生两点或多点同时接地时,则可能造成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计算机监控系统等控制和操作回路的误动作或拒动,从而引发严重的电力系统事故。因此,在直流系统中,绝对不允许两点或多点同时接地。必须对直流系统进行连续的在线监视,一旦发现有接地故障,计算机监控系统动装置、计算机监控系统、事故照明、交流不间断电源.控制应立即发出报警,提示运行人员检查并排除接地故障,以避免发生严重的电力系统故障。  相似文献   

9.
小接地电流电网中三相对地电压不平衡现象是电网异常和故障的反映,电气运行人员若能正确判断并限制故障发展,迅速排除故障,则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0.
电网调度的中心也就是电网运行数据的中心,它们之间是相互关联的.电网运行数据系统中包括安全生产和电网生产的一些重要信息.从目前来看,相关的部门还没有把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管理,他们没有把这些宝贵的数据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文章中对数据挖掘系统和电网调度运行分析进行了介绍,利用联系分析处理的技术和数据仓库对电网运行数据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科学的管理.这样也可以利用电网运行数据资源对电网运行的经验进行总结,这样能够发掘出电网运行的规律,调度员就能够有一个好的分析研究平台,对电网运行的精细化管理有很大的帮助,这样就能够提高科学决策的水平和电网运行调度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风电-抽水蓄能联合系统的优化运行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拟定了风电-抽水蓄能联合系统3种可行的运行方案:全部风电供给抽水蓄能电站抽水;根据电网容量和风电场出力情况,部分风电直接输入电网,其余风电供给抽水蓄能电站抽水;风电全部直接输入电网.建立了风电-抽水蓄能联合系统的优化运行模型,计算得出了常规发电厂稳定运行的最小容量以及含一定容量风电的电网所需的抽水蓄能电站装机容量,建立了经济评价模型,根据综合经济评价结果,优选出了风电-抽水蓄能联合系统的最佳运行方案.  相似文献   

12.
变电站直流系统接地是不可能完全杜绝的,快速找出接地点消除直流系统接地对于电网安全运行至关重要,熟练掌握直流接地的查找方法需要在实践中不断钻研总结,查找前要熟悉变电站直流回路,电压表检查时所用电压表的内阻不应低于2000Ω/V;处理时不能造成短路或另一点接地;查找和处理时必须两人进行;拉路前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直流失压可能引起的保护装置误动。  相似文献   

13.
在工厂的供配电系统中,需要采用可靠的保护环节.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目前在工厂通用的高、低压系统中,采用了中性点不接地和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两种系统在设备发生对外壳短路时的漏电电流是不一样的,如果不能采用正确的保护措施,就会造成人为的触电危险,使供电系统处于不正常的运行状态.对于接地、接零保护系统、防雷和弱电保护系统,都要注意接地电阻和接地体的设置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小接地电流电网中三相对地电压不稳现象是电网异常和故障反映,电气运行人员若能正确判断并限制故障发展,迅速排除故障,则可保证电网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5.
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对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有直接的影响,对目前电网系统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研究,并详细的对目前常用的几种接地方式进行了比较与探讨.  相似文献   

16.
某炼钢公司10 kV电网全部由电缆线路组成,当前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当单相接地故障发生时不能准确选线,难以迅速切除故障电缆,给生产带来安全隐患.综合分析炼钢公司的多种运行方式并结合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技术原理,提出10 kV电网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的解决方法.经资料收集和理论分析,分别建立了炼钢公司10 kV侧电网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和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仿真模型,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采用的接地方法,能有效降低单相接地故障发生时的瞬时过电压,并有较大的故障电流,可使保护装置准确选线、降低线路故障对公司造成的损失.针对工业10 kV电网这类电网系统,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比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更具优越性.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法对生产持续性要求高的电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可靠供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广东电力系统短路电流水平及限制措施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电力系统的高速发展导致了系统短路电流水平急剧增加,原有开关设备的遮断容量将不能满足系统要求。针对广东电网2005年、2010年及2015年规划的短路电流计算结果,分析讨论了220kV网络解环运行、采用高阻抗变压器中性点加装小电抗接地等限制措施对广东电网短路水平的作用,并论证了控制广东电网短路电流的合理方案。  相似文献   

18.
毕春良 《科技资讯》2005,(23):31-31
6KV城网供电系统一般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在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三个线电压保持对称且大小不变,允许带接地故障运行2h.这对减少用户停电是非常有益的.但是随着城网不断扩大,特别是电缆的大量采用,电客电流越来越大,严重影响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目前中压系统中性点运行方式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中性点经高电阻接地运行方式的工作原理,探讨了高电阻接地实现的方式以及高电阻接地的特点与优势。  相似文献   

20.
汪国安 《广东科技》2012,(3):101-102
计算机技术及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传统的电网调度技术已显落后,不能满足用户可持续发展和扩展的需要。针对县级电网特点及其经济实用性,从建设原则、技术要求、系统构建、运行维护等方面论述县调自动化系统建设与运行管理,提出一些建议,供广大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