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介绍了基于二叉树数据结构的可编程控制器梯形图转换为语句表的方法,阐述了转换时用到的主要数据结构、节点串并联关系确立时搜索节点左右连接的迷宫算法、二叉树的生成以及基于二叉树的指令表语句输出过程.对梯形图转换的特殊情况进行了论述,实验结果证明了本算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软PLC梯形图向指令表转换新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软PLC梯形图和指令表的分析,提出一种梯形图向指令表转换的新算法.该算法先将梯形图映射成AOV图,再用串并联扫描的方法化简AOV图,并转换成逻辑树,最后通过后序遍历逻辑树生成指令表.文中给出了一个转换实例,详细介绍了算法的使用及实现步骤,证明了该算法对于复杂的梯形图也能准确快速地生成指令表,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可编程控制器(PLC)在国内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国内众多科研院所和企业都在研究开发PLC,其中如何实现梯形图到语句表的转换是热点之一。本文基于能流的观点,提出来一种全新的梯形图到语句表的转换算法,结合自己开发的MyPLC编程软件详细的介绍了这种算法。  相似文献   

4.
PLC梯形图语言向AOV图的转换过程中,各顶点的直接前驱元件和直接后继元件的确定最为关键也最为复杂。利用迷宫算法思想来实现AOV图顶点的直接前驱和直接后继顶点扫描。首先从AOV图顶点集合中选出一个元件,并判断顶点的类型,然后利用迷宫算法思想对各种类型顶点进行相应的扫描处理。实例表明,此策略能快速准确地实现梯形图向AOV图的转换;算法直观易懂,实用性及通用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梯形图被广泛用于描述工业控制逻辑以达到控制系统或者更新继电器电路的目的,针对能在PC机或者嵌入式智能终端上运行完成相应控制功能的软PLC系统中的梯形图解析问题,按照梯形图元件间的串联和并联逻辑关系,设计了相应的存储梯形图的数据结构,提出了利用二叉树原理将梯形图编译成逻辑二叉树的方法,将梯形图转换为以指令为叶节点、串并联关系为父节点的逻辑二叉树。后序遍历逻辑二叉树实现梯形图向指令表的转换以达到解析梯形图控制逻辑的目的,并运用逻辑表达式运算实例证明了逻辑转换方法的正确性。系统实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梯形图解析方法能够高效正确地执行控制逻辑。  相似文献   

6.
PLC语句表向梯形图自动转换的实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现可编程控制器语句表向梯形图的自动转换,是提高可编程控制器应用系统的维护和改造效率亟等解决的问题.文中通过对PLC指令及其对应的梯形图图符进行分析.总结出由PLC语句表生成梯形图的规则,并分析软件实现的主要数据结构及其关键技术.实验结果表明,软件能正确实现PLC语句表向梯形图的自动转换,可广泛应用于PLC应用系统的设计.改造和维护。  相似文献   

7.
IEC 61131标准定义的5种编程语言中,梯形图简单直观,但不能直接被计算机识别与执行;指令表简洁高效,可作为软PLC解释执行的目标语言,且指令与梯形图基本元素一一对应。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将梯形图语言转换为指令表语言。文章根据PLC"循环扫描,顺序执行"的工作方式,提出一种基于双向循环链表和十字链表的数据结构与算法,能直观地表现梯形图各元素间的逻辑关系。在该数据结构的基础上,完成了一个软PLC开发系统,解释了语言转换的实现过程,正确地实现了梯形图的编辑和指令表生成。  相似文献   

8.
梯形图是IEC 61131-3标准定义的4种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编程语言之一,但因为梯形图无法被处理器直接执行,所以大多数商用PLC编程系统都会将梯形图转换为类似汇编语言的指令表,便于生成机器指令。该文提出一种基于AOV(activity on vertex)图和广义表的转换算法,相比基于广义表的现有算法,重点解决了多线圈输出问题。此外,该文提出了遍历带有输出标志位的广义表的深度优先搜索算法,以生成对应的指令表。算法时间复杂度最佳情况为O(n),最差为O(n~2)。  相似文献   

9.
XML数据在关系数据库中存储和检索的研究和实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论述了关系型数据和XML数据之间的相互转换 ,给出了将XML数据存储在关系数据库和将存储在关系数据库的XML数据恢复为XML形式的算法 .由于实际数据类型的复杂性 ,使用Schema来定义XML文档类型 .试验结果表明算法具有较好的性能 .讨论了将XMLQL查询语句转换为SQL查询语句的设计 ,根据文中XML数据存储在关系型数据库中的算法 ,可以对XMLQL查询语句的语法、语义进行分析以转换为相应形式的SQL语句来在关系数据库中查询被存储的XML数据 ,并返回相应的结果集  相似文献   

10.
场论说给出包含互感的四种元件串并联公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电磁场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于正弦稳态线性交流网络中,得出能量守恒定律的新表示式,利用式中统一体现的电阻,电容,自感和互感4种元件能量形式的优点,以及网络现代场论关于元件复阻抗率和积分形式的复阻抗等概念,分别给出4种元件具体的积分形式复阻抗。通过复阻抗与电压,电流的关系,与电路的串并联联系起来,导出包含互感元件的4种元件串联后再串并联的复阻抗公式,并验证此公式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PLC的SFC图在编写顺序控制梯形图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应用可编程控制器(PLC)的基本逻辑指令编写顺序控制梯形图时所存在的编程复杂、不易理解等问题,采用PLC的顺序功能图来编写顺序控制梯形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该方法具有编程简单而且直观等特点.以送料小车的控制为例,采用顺序功能图的方法编写其控制梯形图,从编程结果可以看出,与应用PLC的基本逻辑指令方法相比具有简单、直观、逻辑性强等特点,提高编程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一种用VisualC++语言实现的软件PLC,在编程环境中,可用梯形图及语句表编辑控制程序,编辑范围不受限制,编程时遵照普通PLC的规则即可;在执行环境中,可执行PLC程序并随时监控执行情况.该软件PLC易于实现硬件无关性.  相似文献   

13.
以一个实际立体仓库系统的出库流程为例,给出利用普通Petri网设计其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程序的方法.首先,根据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的出库流程,提出其对象Petri网的设计方法;然后,根据系统工艺流程对应的顺序控制规范,在对象Petri网的基础上增加执行机构的变迁,最终得到闭合Petri网(监控器);最后,给出将闭合Petri网转化成PLC梯形图的方法,实现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的形式化建模和PLC程序设计.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设计方法更容易自动实现系统的控制器设计及转化为梯形图语言.  相似文献   

14.
PID指令及应用研究--基于单片PLC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单片PLC中PID指令的几个参数,建立了PID指令的运算流程,给出了在源程序中应用PID指令的使用方法,给出了梯型图结构和系统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15.
针对网络最大流的计算问题,提出了一种网络最大流计算模型的实现方法,具体作法是灵活运用栈和结构数组以实现算法功能.首先创建邻接表,其结构包含边的方向、容量、流量等信息.然后根据邻接表采用标号法寻找增广链,在寻找过程中采用深度优先遍历和广度优先遍历的方法把点存入栈中,并用一数组保存所经过的路径.直至找出最大流及各边的流量.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一种PLC模拟量串行输入接口的设计方法,详细说明了硬件结构及工作原理,给出了程序(梯形图)及接口时序。实验证明该接口能很好地满足PLC对大惯量模拟信号的采集。  相似文献   

17.
基于PLC功能指令的组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日本三菱FX2N-32MT可编程控制器DSW功能指令、SEGL功能指令和ARWS功能指令的要素、操作数设定和输入输出方式,并利用其功能指令的组合,研究设计的定时器、计数器设定值修改及当前值显示的控制程序,实现了PLC控制系统中定时器、计数器设定值修改方便,当前值显示准确和操作灵活.以定时器设定值修改及当前值显示为例,设计出梯形图,通过模拟调试运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传统有源淹没的递归、迭代算法占用计算机资源较多,且当算法深度太深时易造成系统堆栈溢出,从而导致程序崩溃等缺点,以数字高程模型为基础,研究了给定水位条件下洪水有源淹没模型和算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实现了种子蔓延算法。通过与原有的递归算法对比,发现该算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计算效率和稳定性,最后在“南昌洪水淹没分析系统”中应用并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串行消息传递机制的LDPC码译码算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介绍LDPC码概念和基于洪水消息传递机制和积译码算法的基础上,引入基于串行消息传递机制的LDPC译码算法.该串行译码算法可基于校验节点或变量节点一定的顺序进行消息处理和传递,保证更新的消息能够快速进入迭代过程,从而改善消息传递的收敛特性;同时充分利用消息间相互关联的特点,融合消息传递步骤,可以降低所需的存储容量.分析了两种串行译码算法的算法复杂度,证明基于校验节点的串行译码算法能在很大程度上简化译码复杂度,并对比洪水译码算法,在AWGN信道下进行了性能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两种串行译码算法都使译码性能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