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10月31日,黎巴嫩议会选举基督教政党"自由爱国运动"创始人米歇尔·奥恩为新一任总统,从而结束了长达29个月的"总统空缺"状态。虽是"蕞尔小国",但黎巴嫩始终在中东地区政治中扮演着"晴雨表"和"风向标"的作用。此次黎巴嫩"千呼万唤"选出新总统,既反映出其国内政治重新洗牌,也折射出整个中东政治发展的新方向,预示着地区力量对比的新变化。对于中东局势的观察者来说,黎巴嫩总统为什么会如此  相似文献   

2.
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特使埃利克·约翰斯顿最近又到中东进行了一系列的阴谋活动,先后到埃及、以色列、约且、叙利亚、黎巴嫩的首都,同这些国家的政府举行会谈。约翰斯顿虽然是美国影片制造商协会的主席,他对于中东人民并不是陌生的人物。在一九五三年十月间和去年六月间,他曾两度以艾森豪威尔的特使的名义到中东活动过。这一次,同前两次一样,他的公事皮包里藏着  相似文献   

3.
通过美国中东特使墨菲的斡旋,在黎巴嫩临时部队司令主持下,黎以于11月重新就解决以从黎南部撤军的问题,举行军事谈判.从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以来,就一直存在着以色列从其占领的黎巴嫩地区撤军的问题.1983年5月,美国一手促成黎以就撤军问题达成协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总统四年选举一次,国会两年选举一次。国会选举。一次和总统选举同时举行,另一次则在两届总统选举之间举行。今年十一月美国将举行国会选举,改选全部众议员和一部分参议员,选出第九十届国会。在美国的两党制度下,这次国会选举将和过去一样,当选议员的,不是民主党人就一定是共和党人;这倒并不是说美国人民不愿意将这两个政党以外的人选进国会,而是由于美国垄断资本集团控制的两党,操纵了选举。  相似文献   

5.
谢哈布     
世纪时曾是黎巴嫩的地方领袖。1923年他在大马士革的法国军事学校毕业后,参加了法国陆军,其后曾进入法国圣西尔军校和巴黎高级军事学院学习。1930至1937年间他担任法国东方军黎巴嫩营营长,1945年升为上校,担任黎巴黎陆军黎巴嫩议会在7月31日举行总统选举,结果,原任陆军总司令福阿德·谢哈布当选为总统。9月23日,谢哈布在议会会议上宣誓就职。谢哈布是个职业军人,现年五十六岁,他出身于黎巴嫩凯斯路昂地区的一个大家族,他的祖先在十八至十九部队总司合,后升为准将。1948年曾参加巴勒斯坦战役。长期以来,谢哈布始终把黎巴嫩的军队称为是黎巴嫩政治生活中的一个“独立力量”,在黎巴嫩发生政治危机时期,军队常常是举足轻重的力量。1952年前总统贝沙拉·  相似文献   

6.
6月10日上午11时,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在与黎巴嫩总统拉胡德通电话时因心脏病突发逝世。阿萨德的猝死对叙利亚政局和中东局势均造成重要冲击。国际社会普遍关注两个问题:叙利亚能否顺利实现权力过渡并保持内部稳定;叙以和谈以至中东和平进程将受到怎样的冲击。记不清是哪位名人曾说过一句名言,“没有阿萨德的中东是不可想象的”!的确,阿萨德高深莫测,30年来在叙利亚大权在握,并始终作为一个关键人物活跃在中东政治舞台上。作为一个领土面积不足19万平方公里、人口仅1700多万的国家元首,他能够使几任美国总统“屈尊就教”。美国前总统卡特和布什称阿萨德是“天才”;基  相似文献   

7.
此次选举的真正看点是:在叙利亚操纵黎巴嫩政局30年之后,争取恢复黎巴嫩独立的政治势力能否占据上风。黎巴嫩议会选举让人眼花缭乱。第一阶段结果出来后,有媒体说前总理哈里里的儿子领导的逊尼派阵营在贝鲁特选区大获全胜,叙利亚人一定很生气;第二阶段结果出来后,又有媒体说什叶派的真主党联盟在南部选区异军突起,美国人“挨了一记耳光”,以色列人一定很着急;似乎选举一定要决出各教派的高低。实际上,黎巴嫩议会选举不是在各教派之间进行,而是在各教派内部进行,哪个教派该得多少议席,宪法有严格规定。此次选举的真正看点是:在叙利亚操纵黎巴…  相似文献   

8.
美国的总统选举每四年举行一次。今年恰值选举年,按照美国宪法规定,选举将在11月第一个星期一之后的第一个星期二举行(今年是11月3日),美国人习惯地将这一天举行的选举称为大选。许多人以为,在大选之日,美国选民将直接投票选举他们所属意的某位总统候选人。其实不然,实际上选民选的乃是各政党在各州提出的总统选举人。因为美国的总统选举采用的是间接选举制度。依照美国宪法的有关规定,总统是由各  相似文献   

9.
4月26日吴学谦外长16日至今访问菲律宾并参加纪念万隆会议三十周年活动。以“巴勤斯坦人民不可剥夺的权利”为主题的第10次巴勒斯坦问题讨论会22日至今在北京举行。会议通过总结报告和一项决议。华沙条约组织7国领导人在华沙签署了关于延长华约期限的议定书,规定该条约的有效期将延长20年。 27日阿拉伯联盟秘书长卡利比宣布,阿盟决定每年6月6日为“支持黎巴嫩南部民族抵抗力量日”。南朝鲜总统全斗焕结束对美国为期3天的访问,同里根总统举行了会谈。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和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第一书记、政府总理沃·雅鲁泽尔斯基在华沙会晤。 28日以色列占领军开始从黎南部沿海主要城市苏尔地区撤退。美助理国务卿墨菲结束对约旦、以色列、伊拉克、叙利亚、沙特阿拉伯、黎巴嫩和埃及为期16天的“探索性的访问”。 29日彭真委员长21日至今对日本进行友好访问。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10.
3月11-13日,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在美国作了为期5天的访问。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有二,一是敦促美国发挥积极作用,采取新步骤,推动中东和平进程;一是争取美国增加对埃及的经济和军事援助。这也就是他和美国总统里根、国务卿舒尔茨、国防部长温伯格、财政部长贝克等人进行会谈的主题。访问的结果表明,在中东和平进程上,里根没有接受穆巴拉克的建议,而在增加援助上,美国未能满足埃及的要求。尽管如此,穆巴拉克说,他对会谈“没有感到失望”,认为会谈还是“非常富有建设性,非常有益的”。穆巴拉克总统这次访美是他第五次访美。埃及对这次访美是十分重视并作了充分准备的。在穆巴拉克访美以前,埃及开展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埃及与多数  相似文献   

11.
美国对中东的外交一直风风火火,摆出主导中东事务的姿态。在4月11日发生的以色列和黎巴嫩的16天冲突中,美国也没少下工夫做调解,但舆论认为美国“多少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对中东外交有所失分。首先,美国的做法明显偏袒以色列,引起阿拉伯方面普遍反感。黎以冲突初期,美国听任以色列以凶猛的火力“教训”黎巴嫩真主党。当法国外长率先赴中东斡旋时,美国急匆匆抛出一个停火协议,而这个协议又是偏向以  相似文献   

12.
读者圆桌     
《世界博览》2009,(3):3-3
正如《竞选州长》的副标题所显示的,纵观美国的选举历史,媒体在政治选举活动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是候选人与选民之间信息交流的主要渠道,是美国政治宣传的工具。在1996年的总统选举中,共和党候选人鲍比-多尔惨败给了比尔·克林顿。选举结束后,鲍比·多尔多次抱怨是因为媒体,特别是《纽约时报》——这份美国最有影响力的报纸,带有偏见地报道影响了他的得票率,同却故意掩饰对手的缺点和人格弱点。  相似文献   

13.
在前不久塞浦路斯举行的总统选举中,无党派人士乔治·瓦西利乌出乎意外地击败了所有竞争对手,摘取了总统桂冠。而在此之前他从未参加过任何政治组织和政党,在政坛上一直默默无闻。但是在经济界,他颇有声望。他以一个经济学家的渊博学识和以一个实业家的才干,经营着一个中东地区最大的经济情报中心。  相似文献   

14.
去年底今年初,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今年是“中东年”。确实,今年中东也确有“和平年”的势头。自年初以来,有关各方为推动中东和平进程进行了不懈努力,如:1月,叙利亚和以色列在华盛顿举行首脑(外长沙雷代表总统阿萨德)直接会谈;3月,克林顿赴日内瓦会见叙总统阿萨德;5月初,巴勒斯坦宣布推迟建国;5月24日,以色列从黎巴嫩南部撤军;7月,巴以美戴维营会谈,为签署最终协  相似文献   

15.
正关于黎巴嫩问题研究的学术著作《真实的黎巴嫩真主党》已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本书作者肖克(Karim Alwadi)是叙利亚人,他2004年就来到中国求学,并在中国人民大学和外交学院先后获得国际关系硕士和博士学位。在中东地区,黎巴嫩是个小国,但其国内政治的复杂性居中东之首,它是各种宗教、文化、政治斗争的集合点。中国外交部前副部长杨福昌说过,如果中东地区哪一个国家最让人看不懂,那就是黎巴嫩。  相似文献   

16.
随着2月初预选活动的展开,1996年美国总统选举正式拉开帷幕。这次大选不仅将决定由谁出任本世纪最后一位美国最高领导人,而且关系到未来较长一段时期美国政治和政府政策的走向。“隐形预选”敲响开场锣四年一度的美国总统选举目前一般分为总统预选、全国党代表大会和大选三个阶段。也有人把预选前各候选人长时间的竞选准备活动(募集资金、组织班子、确定纲领等),称为“隐形预选”阶段。总统预选是两党内部各总统候选人争取获得本党  相似文献   

17.
在大选之前发生的这场冲突实质上是叙利亚和伊朗两国在黎巴嫩利益冲突的具体体现。局势虽已趋于平静,但矛盾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在总统选举前后,各种势力势必还有一争。  相似文献   

18.
2000年岁末,四年一度的美国总统大选已经进入到最关键的时刻,来自共和党的候选人小布什和民主党的候选人戈尔的竞争已经进入到白热化的阶段。围绕着两党候选人的助选活动也变着花样地翻新。在这场角逐中,互联网已经成为美国总统候选人竞相争夺的第51个州。或许许多人都记得1948年那场美国总统选举,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电视转播的总统选举,美国电视转播了民  相似文献   

19.
埃及和叙利亚两国总统2月1日在开罗签署一项宣言,宣布决定成立由埃及和叙利亚联合组成的阿拉伯联合共和国。2月5日,两国议会通过了作为这个新的共和国的基础的临时宪法。接着,两国又同时在2月21日就两国联合和选举总统问题举行了公民投票。结果,两国绝大多数选民都拥护埃及和叙利亚联合,并且选举纳赛尔为阿拉伯联合共和国总统。于是中东一个新的共和国就正式诞生了。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的诞生,是当前中东局势中一个引起普遍注意的新发展。它是近年来阿拉伯民族主  相似文献   

20.
结束无元首的局面11月5日,黎巴嫩议会在北部城市特里波利召开议会会议,伊斯兰教、基督教两大教派的58名议员从国内外汇集一堂。会议以52票多数选举勒内·穆瓦德议员为黎巴嫩第九任总统,并批准了黎巴嫩议员10月22日在沙特塔伊夫城通过的“全国和解文件”。穆瓦德是基督教派中的温和派开明人士,是黎巴嫩各派都能接受的人物。议会选举后,穆瓦德当即宣誓就职,从而结束了黎巴嫩长达13个月没有国家元首的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