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本文以2631小麦为材料,研究了干旱条件下“新丰宝”植物生长促进剂浸种的小麦幼苗NR活性和Pro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用“新丰宝”浸种后的小麦幼苗NR活性和Pro含量都有所提高,叶片水分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2.
采用“新丰宝”植物生长促进剂 ,对小麦种子进行浸种处理 ,以测定在水分胁迫下对小麦幼苗细胞保护酶活性的影响。实验证明 ,“新丰宝”对提高细胞保护酶活性 ,增强植物抗性有着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NO供体SNP浸种显著缓解盐胁迫对小麦幼苗的氧化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小麦品种德抗961为材料,用NO供体硝普钠(SNP)浸种研究外源NO对盐胁迫下小麦幼苗氧化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0.02~0.1 mmol/L的SNP浸种24 h对盐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的抑制均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作用,其中以0.06 mmol/L的SNP浸种预处理效果最好.并从叶绿素含量、质膜相对透性、MDA含量3个方面证实:0.06 mmol/L的SNP浸种预处理对盐胁迫下的小麦叶片氧化损伤有明显的缓解作用.同时能显著诱导盐胁迫下小麦叶片SOD活性、APX活性、CAT活性,从而减轻盐胁迫下小麦叶片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Vc)浸种对200 mg/L铅(Pb)胁迫下小麦幼苗的影响,结果表明,8×10-4mol/L Vc能显著提高Pb2 胁迫下小麦种子的发芽势,增加小麦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减少丙二醛(MDA)含量,减少细胞膜透性从而缓解铅毒害。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银杏外种皮提取物浸种对小麦、玉米、大豆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提取物可提高小麦、大豆和玉米种子的萌发率、发芽率;促进幼苗地上和地下部分生长,其中作用最明显的为500倍提取物的稀释液.在萌发期,500倍稀释液浸种液处理:提高小麦和玉米幼苗的淀粉酶和叶绿素的含量,促进大豆幼苗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提高,而高浓度的银杏外种皮提取物稀释液处理则降低小麦和玉米幼苗的淀粉酶和叶绿素的含量,也使大豆幼苗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6.
高效唑浸种明显提高小麦幼苗抗低温胁迫能力,使麦苗在低温下生长受阻减轻;叶片电解质渗漏率降低;叶鲜重和叶绿素含量下降延缓;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及脯氨酸积累显著减少.低温下5d,对照组叶绿体超微结构严重受损,而处理组中未受破坏因此,高效唑浸种对提高小麦幼苗的抗低温胁迫能力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多效唑提高小麦幼苗抗低温能力的机理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电导率测定、保护性酶活性及MDA含量的检测研究植物生长延缓剂(PP333)提高小麦幼苗抗低温能力的机理.结果表明,用PP333浸种后培养8 d的幼苗,经(3±0.5)℃低温胁迫后,能有效地降低相对电导率,维持较高的SOD活性,提高POD,CAT活性,减缓MDA的积累.同时,PP333处理可延缓幼苗生长,使幼苗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8.
在含有4μM脱落酸(ABA)的Hoagland培养液中培养的小麦幼苗,在离休条件下,根、茎、叶中的硝酸还原酶(NR),*力均受到抑制,在处理21~48h期间,抑制达到高峰,72h根、叶中的活性得到恢复,96h茎中的活性恢复。除去培养液中的ABA24h后,继续观察实验的结果表明,ABA对NR活力的抑制不依赖于硝酸盐的吸收,尽管ABA降低了叶片中硝酸盐的含量,但在组织的硝酸盐水平与ABA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耐氨固氮菌浸种对黄瓜幼苗在干旱胁迫下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耐氨固氮菌浸种处理黄瓜种子,研究了耐氨固氮菌对黄瓜幼苗抗干旱胁迫的部分生化机理。结果显示,用2%菌液浸种处理黄瓜种子,干旱胁迫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清水组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及叶绿素含量降低,相对电导度、M DA含量升高(P<0.05),SOD与POD活性增强(P<0.05,P<0.01),而CAT活性则先降低后升高;经耐氨固氮菌浸种处理后,叶片SOD,POD,CAT活性相对增强(P<0.05),叶片相对含水量及叶绿素含量降低、相对电导度及M DA含量升高的幅度显著降低(P<0.05)。结果表明,经耐氨固氮菌浸种处理后,黄瓜幼苗生理得到改善,提高了幼苗的保护酶活性,黄瓜幼苗抗干旱能力增强,清除活性氧自由基及有害物质的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0.
“丰宝”植物生长促进剂处理小麦、水稻、玉米种子,可以提高幼苗绝对干重。大田拌种、浸种、叶面喷施,可促进植株粒数、数重、千粒重增加,平均亩增产15%左右。  相似文献   

11.
Hg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用水培法研究Hg^2 浸种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显示:种子萌发率,平均株高,日均增重,平均根长,叶子的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Hg^2 浓度升高而呈下降趋势,但在低浓度时(Hg^2 ≤20mg/L各指标的不明显,对小麦萌发及生长无明显抑制,种子萌发率还略有上升;叶子的SOD和POD活性变化趋势为随Hg^2 浓度升高而先升后降。  相似文献   

12.
土壤氮素对小麦生育期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硝酸还原酶(NitrateReductase简称NR)是植物体内NO同化步骤中的第一个酶,也是整个同化过程中蛋白质合成的限速酶.NR活性的测定,不仅可以反应出小麦生育期氮素代谢的情况,而且可以反应出土壤及小麦生育期植株体内氮素供应水平和其它环境因子的效应.因此,NR活性可作为作物生育期氮素代谢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3.
烯效唑对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烯效唑浸种处理小麦种子后 ,从 1叶 1心期到 4叶 1心期 ,能够极显著地降低株高 ,增加幼苗的分蘖和根冠比 .在正常管理条件下 ,相同浓度烯效唑浸种的小麦质膜透性比对照降低 ,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则显著高于对照 .  相似文献   

14.
土壤镍污染对小麦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褐土土壤中添加镍对盆栽小麦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通过小麦地上部分的含Ni量、生物减产量和幼苗POD活性突变点所对应的土壤含Ni量表征土壤Ni污染。结果表明 ,土壤中全Ni量与土壤有效态Ni和幼苗中Ni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幼苗含Ni量与叶绿素含量及幼苗POD活性变化呈显著负相关 ,土壤中有效态Ni含量与小麦幼苗生物量呈极显著负相关 ,同时苗叶绿素含量和POD活性均与小麦幼苗生物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据以上 3个毒性指标表征土壤Ni污染 ,其减产临界值为 :土壤中有效态Ni的质量分数为 5mg/kg (CaCl2 提取 ) ;小麦茎叶中Ni的质量分数为 2 5mg/kg ;POD活性转折临界值为 40mg/kg。  相似文献   

15.
磁水对玉米幼苗生理生化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不同磁场强度(0.05T、0.10T和0.15T)的磁水处理玉米种子、幼苗,发现一定磁场强度的磁水能提高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NR)活性,但降低IAA氧化酶活性、呼吸速度和电导率.结果表明:磁水具有增强玉米幼苗进行光合作用、氮代谢和抑制IAA降解、提高其抗冻性的效应.  相似文献   

16.
SODMC对水稻幼苗抗寒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早稻921”为实验材料,用一定浓度的SODMC(Superoxide Dismutase Model Com—pound)(2.5mg/L)以浸种和喷洒相结合的方式处理水稻,研究SODMC对水稻幼苗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ODMC处理能维持低温肋迫后水稻幼苗体内较高的SOD活性和Vc含量;SODMC处理能减轻低温胁迫造成的膜脂过氧化水平和电解质渗漏;SODMC处理能提高某些抗氧化同工酶的活性,使这些同工酶在低温胁迫后恢复时仍保持很高的活性,从而增强相应基因的表达,进而抵抗低温胁迫。  相似文献   

17.
锰浸种对大豆幼苗膜脂过氧化和体内保护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2个大豆(Glycine max Merrill)品种(“浙春2号”,“浙春3号”)为材料,设置不同的锰水平,研究了大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期中各种生理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锰浸种对大豆种子的萌发率影响不大;但在幼苗生长期,适量锰(w(Mn^2 /种子)=O.001~O.1mg/kg)浸种使大豆叶片的质膜透性(MP)降低,脯氨酸(Pro)含量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升高.说明适量的锰浸种对大豆的生长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调控物质赤霉素(GA3)、矮壮素(CCC)、多效唑(MET)、脯氨酸(Pro)、黄腐酸(FA)和水杨酸(SA)浸种对NaCl胁迫下小麦幼苗株高、总根长、根活力、POD活性、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所试调控物质均表现缓解NaCl胁迫伤害的效应,其中CCC、MET、SA和Pro的效应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He-Ne激光对增强UV-B辐射后小麦叶片蛋白及核酸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e-Ne激光辐照对增强UV-B辐射后小麦幼苗的损伤修复作用进行了研究.小麦种子在盛有湿滤纸的培养皿内25℃下进行萌发.萌发后小麦幼苗在经10.08kJ·m-2.d-1的增强UV-B辐射,然后再用10mW·mm-2的He-Ne激光进行辐照.通过测定小麦幼苗叶片中可溶性蛋白、核酸含量以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研究了He-Ne激光对小麦UV-B损伤的修复作用.结果显示,可溶性蛋白、核酸含量、硝酸还原酶含量及活性的变化同小麦幼苗损伤修复的能力相关联.增强UV-B辐射抑制小麦生长,降低小麦生物量和小麦叶片可溶性蛋白及核酸含量.小麦叶片蛋白水解酶活性上升、硝酸还原酶活性下降、叶片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通过He-Ne激光辐照,可溶性蛋白及核酸含量提高,蛋白水解酶活性增高程度有所缓解,而硝酸还原酶活性降低的程度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20.
硅对小麦幼苗几项生理生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砂基培养小麦幼苗,用不同浓度的Si(Na2SiO3)溶液灌溉后,研究硅对小麦幼苗叶片几项生理生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的浓度在0至3.5mmol/L范围内,随着硅浓度的升高,叶绿素、蛋白质含量均有所增加;硅浓度在0至2.5mmol/L范围内,随着硅浓度的升高,小麦幼苗叶片细胞内硝酸还原酶活性增大,质膜透性、MDA含量、POD及SOD活性均呈下降趋势;硅的浓度大于2.5mmol/L时硝酸还原酶活性有降低趋势,质膜透性、MDA含量、POD及SOD活性均突然上升;CAT的变化趋势与POD及SOD恰好相反.说明硅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以促进小麦幼苗生长、保护幼苗细胞,而高浓度的硅对小麦幼苗产生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