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究2009年3月至8月流感大爆发期间的人源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进化特征,提出了一种图形化表达病毒序列的方法,该方法将甲型H1N1流感病毒HA基因的符号序列数字化表达后,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将高维数值序列的维度大幅度降低为二维,将低维的数值序列图形化表达在平面和空间中。在序列的图形化表达基础上,对2009年3月到8月收集的三千多个流感病毒样本做了新旧病毒的区分,筛选出了新型病毒菌株,并根据图形探究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时间序列上的进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H5N1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在烟草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禽流感病毒H5N1是可以直接感染人类的甲型流感病毒,发展植物源口服疫苗是疫苗研究的方向之一.本研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禽流感病毒H5N1的HA基因转化烟草.共获得38株潮霉素抗性植株,经PCR和Southern-blotting检测,目的基因已整合到转基因植株的基因组中.Western-dotting检测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在转基因烟草中得到表达,具有免疫原性,获得了能够表达HA基因的植物口服疫苗候选植株.  相似文献   

3.
禽流感病毒H5N1是可以直接感染人类的甲型流感病毒,发展植物源口服疫苗是疫苗研究的方向之一.本研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禽流感病毒H5N1的HA基因转化烟草.共获得38株潮霉素抗性植株,经PCR和Southern-blotting检测,目的基因已整合到转基因植株的基因组中.Western-dotting检测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在转基因烟草中得到表达,具有免疫原性,获得了能够表达HA基因的植物口服疫苗候选植株.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正经受金融危机的同时,一场来自墨西哥的流感疫情,又让人们的心情紧张了几分。甲型H1N1流感病毒并不是普通的猪流感病毒,而是集中了人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和猪流感的基因特征。目前为止,这种流感病毒如何变异而来,人类又是如何感染上这种病毒的,仍是未解之谜。面对来势汹汹的生物病毒,处于信息化时代的人类,能够借助高科技手段,为疫情监控和防治布下一张“安全网”吗?  相似文献   

5.
流感病毒是流行性感冒病毒的简称,在分类上流感病毒属正粘病毒科,包括甲、乙、丙(也称A、B、C)3个型别。流感病毒可引发人类、禽类和动物类的“流行性感冒”,其中禽流感病毒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某些亚型(如H2N1、H9N2、H7N7等)。它们以鸡、鸭等禽类病毒贮存,宿主可以感染人类,早年已有若干先例。而此次出现的禽流感病毒主要为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5N1亚型。  相似文献   

6.
流感病毒是一种重要的呼吸道疾病病源,容易在人群中造成地方流行,给人类带来灾难和危害。利用A型流感病毒的4种毒株H3N2、H5N1、H7N7和H7N9的基因表达谱数据集,运用偏最小二乘法,分别构建了4个流感病毒感染复制的调控网络,挖掘了4个数据集下在病毒复制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的基因,为进一步探索流感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机制,揭示流感病毒的致病机理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7.
为了获得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2008流感病毒的基因序列及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以便对一个基因家族的生物学特征有一个简明扼要的了解,针对目前流行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基因序列及其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采用动态规划算法对其一级序列进行序列相似度分析,获得了2009年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NA和M基因片段以及2008年猪源性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相应基因片段同源性高、在有些位点发生了基因突变增添和突变缺失等重要基因信息。为此次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奇云 《科技潮》2012,(4):64-65
最近,美国和荷兰的两个研究小组称,他们借助基因工程技术,使H5N1病毒发生基因变异,产生出一种H5N1变异病毒.这种"人造流感病毒"的致病性大大增强,可以轻易在数以百万计的人群之间快速传播.消息传出,世界为之震惊.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肉桂提取物KPC-rg1对H1N1流感病毒的抗病毒活性.本研究以C57BL/6近交系小鼠为研究对象,并将小鼠分为3组,分别是健康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对应给予磷酸缓冲盐(PBS)溶液、H1N1流感病毒溶液和H1N1流感病毒+KPC-rg1混合溶液,饲养28 d,观察实验过程中各组小鼠的存活率,通过红细胞凝集抑制实验(HI)分析KPC-rg1抗H1N1流感病毒的血凝抑制效价,并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定量检测病毒载量.与健康空白组相比,对照组小鼠接受H1N1病毒攻击后,体质量急剧下降,并在第3天出现死亡,而实验组小鼠给药后2 d内体质量略微下降,之后恢复到正常增长水平,且无小鼠死亡;小鼠感染28 d后,对照组和实验组小鼠血清中均检测出高滴度的血凝抑制效价(128 HAV);病毒攻击后3 d,对照组和实验组小鼠肺部病毒载量均达到1×10~7 copies/50 mg(1 IU≈5.6 copies);实验终点所有攻毒存活小鼠的肺组织病毒均得到了有效的清除.由此可知,KPC-rg1可有效地灭活H1N1流感病毒,对小鼠有显著的保护预防作用;被灭活的病毒保留了完整的抗原性,形成"原位固化灭活"效应;KPC-rg1可促使小鼠产生强烈的免疫应答反应,使机体产生高滴度的抗病毒抗体.  相似文献   

10.
科学家们改变流感病毒使其能够感染果蝇细胞,得以能够利用强大的基因组范围的RNA干涉(RNAi)筛选方法来识别该病原体成功感染所需的大量宿主基因。他们发现了几个宿主蛋白,在人体细胞中,这些蛋白在H5N1和HIN1流感A病毒的复制中有关键作用,但是在其他病毒的复制中没有。同样的策略也应该适用于其他病毒,只要病毒的复制周期至少有一部分能在果蝇细胞中得到支持就行。这是人们在寻找新的抗流感病毒方面取得的一项新进展,为人类对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1、重建1918年流感病毒1918年西班牙流感疫情曾让全世界5000万人丧生。2005年10月,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功复制出该流感病毒的数个基因编码,目前该流感病毒存放于实验室冰箱内,但它们的致命性一如既往。科学家表示,这些病毒有助于揭示流感暴发的机理,从中可以深入了解H5N1禽流感病毒如何从禽类传播给人类。但正如哈佛大学科学家延斯·  相似文献   

12.
甲型H1N1流感病毒基因测序完成 加拿大科学家已经完成对3个甲型H1N1流感病毒样本的基因测序,这是世界上首次完成对这种新病毒的基因测序,将为研制疫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媒体纵览     
正人民日报我国研制的埃博拉病毒检测试剂获批生产近日,由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自主研发的"埃博拉病毒核酸检测试剂"通过专家评审并获批生产。该试剂盒采用的"复合探针"技术,曾应用于甲型H1N1、H7N9流感病毒、"超级细菌"耐药基因NDM-1等检测试剂的研制。  相似文献   

14.
动物源性流感病毒与人流感流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4月.北美地区发生了人感染H1N1"猪流感"疫情,并且疫情呈现暴发漫延的态势.全世界关注的目光继1997年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人事件首次在中国香港发生,以及2003年以来包括15个国家和地区多起H5N1禽流感病毒感染人事件之后,再次聚焦到动物源性流感病毒上.是否动物流感病毒已经具备了引起人类疫情暴发的能力?是否新的一场大的人流感疫情就要暴发?为什么世界卫生组织又于4月30日为本次"猪流感"更名为"甲型H1N1流感"?对于流感暴发脚步的逼近我们是否做好了准备?本文对历史上人流感疫情暴发情况,动物流感病毒感染人事件的发生情况和流行病学特点,以及人流感疫情发生与动物流感病毒之间的关系等进行了总结与分析,以期更好地了解流感病毒在不同宿主之间的传播,为更加从容地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以及为疫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理论指导.为了能够准确反映这次流感的情况和国际对流感及流感病毒的统一命名法则,以及更加清晰并易于理解地表述清楚.我们建议将这次流感称作"北美流感"或"墨西哥流感".  相似文献   

15.
国内出现确诊病例,甲型H1N1病毒疫情持续升温 1 11日,中国内地出现首例甲型H1N1病毒确诊病例;半月来,甲型H1N1病毒疫情发展不断升温,世卫组织表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存在变异成更凶猛病毒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正>近一个时期以来,在世界各地暴发的猪流感(现已改名为"甲型H1N1"或"A(H1N1))"使许多人开始对流感病毒有了更多的关注。其实猪流感早在1918年就有报导,但是,由于其高致病性、低致死率且不感染人,因而并没有引起人类的重视。但是,近年来,由于病毒本身存在的进化、变异、毒力增强等原因,其危害性大增。  相似文献   

17.
《中国西部科技》2013,(5):123-123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陈化兰团队研究发现,H5N1病毒确有可能通过与人流感病毒的基因重配,获得在哺乳动物之间高效空气传播的能力,从而引起人间大流行。该研究从全新角度揭示了H5N1病毒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的现实威胁,5月3日,《科学》在线发表了相关论文,并配发了摘报评论和专题报道。同时,《自然》杂志也对此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18.
猪流感病毒及其人类公共卫生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流感是目前危害全世界养猪业的重要呼吸道疾病之一.目前猪流感的致病毒株主要有经典性H1N1,类人型流感病毒,类禽型流感病毒,H1N2亚型流感病毒,H5N1和H9N2亚型流感病毒.特别是从猪体分离H5N1和H9N2亚型流感病毒对禽流感的控制及人类公共卫生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微科普     
《杭州科技》2014,(1):6-7
<正>科学松鼠会人的上呼吸道(鼻窦粘膜、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细胞)主要分布着α-2,6唾液酸受体。本来,人流感病毒(主要是H1,H2和H3亚型)对其亲和力较大,但突变后的禽流感病毒也具有了相当的亲和力,比如H5N 1和H7N 9型。这也是为什么现在H 7N 9禽流感让人类如此重视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卫萍 《科技信息》2010,(13):409-409,402
自从2009年3月18日墨西哥发现的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以来,在众多国家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这种新流感病毒已经开始慢慢向人们揭开面纱。尤其是2009年4月27日公布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患者身上获得并分离得到的病毒基因序列后,研究人员陆续获得初步研究成果。研究表明:这种病毒基因组由禽流感、猪流感和人流感病毒基因混合而成,是一种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它所引起的流感具有高度传染、传播迅速、易流行的特点。该病毒既有甲型流感病毒的共有特征,也有其特殊性。本文对该病毒的分类与命名、基因组结构特点与变异、相关蛋白及其功能作一综述以便对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预防、治疗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