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智库是由许多学科专家组成的,为决策者在处理社会、经济、科技、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问题出谋划策,提供最佳理论、策略、方法、思想等的研究机构。它已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进程中最具竞争性的一个“思想产业”。日本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从事公共政策研究的智库,研究领域涵盖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现今大小不等的千余个智库主要有社团、财团和企业法人三种形式,通过广泛的内外交流、深度的研究成果,在从企业管理到国家的内政外交等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影响。日本经验对于智库发展方兴未艾的中国,不无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智库即智囊机构,也称"思想库",为决策者在处理社会、经济、科技、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问题出谋划策,提供最佳理论、策略、方法、思想等的公共研究机构,被称为政府的"第四部门"。智库是现代决策体制的产物,已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河北省新型人才智库建设,首要目的是坚持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服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专注于为省委、省政府建言献策这个"专项",就决策急需的重大课题集中力量研究,以地方高校带头地方智库建设为研究突破口,提供具有前瞻性、建设性、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了解一个国家的行为,把脉其主流智库思想是重要途径之一。因为从一定意义上讲,智库汇集的是各国精英之才,是国家的"大脑"。"一带一路",是大手笔、大视野、大举措,落实好,首先需要同沿线60多个国家思想相通,知其虑、知其需、知其忧,方能实现合作。这是前提之一。因此,在"一带一路"的实施中,我们应该注重了解和掌握国外智库在研究什么、  相似文献   

4.
正思想的重要发源地在美国政治文化中,有一个独特的现象,被称为"旋转门"。智库(也常称为思想库,英文为think tank)的学者摇身一变,成为政府高官,直接参与政府决策。政府官员退出官场,摇身一变又成为智库学者,从事相关政策研究。这样鲜活的例子很多。比如,美国现任国防部长詹姆斯·马蒂斯退役前是海军陆战队  相似文献   

5.
<正>自2015年初中央印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来,国内各类智库建设进入高潮。其规模和力度之大,甚至被媒体称为"智库大跃进"。随着首批国家重点建设的智库逐渐揭晓,在躁热之中确实应该再做一些冷思考。其中一个基本而关键的问题是:所谓的新型智库,到底新在何处?实际上,智库在中国虽然是一个外来的新词,却并不是一个新事。中央政府通过专门机构"递折子",获取信息和研究对策,这种机制在封建时代就有了。而中国共产党早  相似文献   

6.
正智库又称智囊团、头脑企业、智囊集团或思想库、智囊机构、顾问班子等,指专门从事开发性研究的咨询研究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2014年2月发布的《2013年中国智库报告》中将智库定义为: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以影响政府决策为研究目标,以公共利益为研究导向,以社会责任为研究准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1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建设高水平科技创新智库,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中国特色新型科技创新智库的涵义与定位"智库"(Think tank)一词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指参谋人员和国防科学家策划军事战略和行动计划的保密室,现在一般是指研究公共政策的专业机构,主要职能是提供高质量的思想产品,为公共决策者解决经济、  相似文献   

8.
宛语 《创新科技》2014,(21):1-1
最近,关于"智库"的声音不绝于耳,其实"门客""幕僚""智囊"等类似于"智库"的咨询名称早在古代已经出现。在发达国家,智库是影响政策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一支重要力量,科技智库的政策建议和报告具有较强的公信力。随着国内科学决策咨询需求的"高涨",智库建设也逐渐"热"起来。国内主要研究机构、大学和相关政府部门、组织都提出了建设国家级智库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转型期,在国家需求、现实问题驱动和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环境与发展智库建设迎来发展机遇期,同时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基于智库研究建设的特点和关键要素,从中国环境领域智库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出发,阐述了中国环境领域智库建设面临的关键问题和建设目标;作为实践案例,介绍了西部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智库的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10.
当下中国已进入新常态,为国家治理的发展和提升带来了机遇。中国新型智库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已经成为影响政府决策、衡量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因素。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必须充分考虑当前我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同时也要汲取国外智库建设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灰色地带"在美国已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主要智库纷纷以此为题组织研究,政府和军队也接连发表报告和白皮书指称美国在"灰色地带"面临着来自中国、俄罗斯及伊朗等国的激烈竞争和挑战,应将"灰色地带"作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外语院校建设新型智库提供了契机。外语院校应抓住"一带一路"计划带来的机遇,整合资源,找准定位,培养一批优秀的领军人物,创新管理体制,产出对政府决策和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的优秀成果,建设新型智库。  相似文献   

13.
如何稳步、快速地推动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吉安智库建设起步较晚,而随着经济实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才选择到了吉安。该文分析"互联网+"行动的优势特点,着重分析"互联网+"给新型智库发展带来的新机遇。然后提出了科研新生产力——"互联网+智库"大数据平台的构建方案并分析其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4.
<正>影响力是智库生存的根本和核心竞争力,而提升智库影响力则是智库追求的关键目标。在全球化时代,国际影响力是衡量一个国家智库实力的重要指标。当前,国际科技智库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日趋国际化:智库之间争夺国际话语权的竞争加剧,通过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注重研究国际性和全球性重大问题、开展跨国扩张与国际合作、组建全球或地区性科技智库网络、在"第二轨道"外交中发挥独特作用等方式,  相似文献   

15.
从智库演变的角度看,美国智库主要有以研究为导向的机构、政府委托型机构、倡导型智库和遗产型智库等4种类型,智库的职责是生产专业知识和思想、设计政策、影响公众舆论、汇聚人才。智库的管理体制、筹资机制、人才管理机制、成果推销机制等共同构成了一套完善的运行机制,这种机制是美国社会政治文化的产物,强大的资金支持、独立的商业化运作和独特的“旋转门”机制是美国智库发挥作用的重要保障。美国智库发展的经验可以为我国智库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我国应建立智库和政府的良性互动机制;健全智库的筹资机制;探索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完善智库成果推销机制。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智库发展的现状及成功典范、提出了科情智库的理想架构和流程。通过对科技查新内涵的最新诠释、结合"科技查新+"观点、科技查新工作内在优势等的阐述,揭示科技查新如何为"科情智库"建设服务,并以实际案例说明科技查新如何为科情智库建设服务,文中提出的一些观点供同行商榷,相互交流。  相似文献   

17.
<正>3月23日,第五届"公共外交北京论坛"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来自全国40余家高校、政府、智库和民间机构的100余位代表受邀参会。38位专家围绕"公共外交的学科建设和智库作用"主题进行了发言,对当前公共外交的学科建设和主要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产生了大量的创新性的学术观点。本次论坛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公共外交研究中心和文化走出去协同创新中心举办,集中探讨"多学科视野下的公共外交"、"公共外交  相似文献   

18.
<正>过去三十年,中国物理学的前沿基础研究在多个研究领域从"跟跑"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到"并跑"阶段,这些前沿领域包括中微子振荡、铁基超导、拓扑量子材料和量子信息等。中国科学家在这些领域产生了引领性的重大研究成果。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新冠疫情迄已肆虐全球两年,成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催化剂和助推器。疫情虽未结束,但已经并将继续深刻影响亚洲各国社会发展和治理模式。综合有关智库、媒体、企业、国际机构等各方观点,展望"后疫情时代",新冠疫情主要引发亚洲社会以下几大变化。  相似文献   

20.
正1月18日,在"政产学研大数据融合应用(贵州)研讨会"上,"贵州大数据智库平台"正式发布。该平台投用后,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生成了首份关于贵州农业与扶贫内容的大数据报告。据介绍,"贵州大数据智库平台"是统筹规划政务数据资源和社会数据资源、快速推进大数据与政务、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深度融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