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无线视频的应用,分布式视频编码(DVC)理论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本文主要介绍了分布式视频编码的理论基础及其应用方法,并简要介绍了目前该领域的研究方向和成果.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理论的分布式视频编码方案,它是建立在压缩感知理论的基础上全新的具有动态测量率分配的分布式视频编码框架,具有编码端简单、抗误码能力强、编码效率较高的特点.在编码端,关键帧和非关键帧独立编码,关键帧采用高采样率的压缩感知测量,非关键帧采用自适应的压缩感知测量.在解码端,利用非局部稀疏模型和字典训练更新算法,关键帧和非关键帧联合进行压缩感知重建.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的编码算法能获得较好的率失真性能和主观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了ATM中采用的视频编码技术,内容包括可变率视频编码技术和分层视频编码技术。  相似文献   

4.
最新通用视频编码(VVC)标准测试模型VTM推荐的JCTVC-X0038量化参数级联方法未考虑监控视频的内容特性,编码效率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考虑监控视频空时域内容特性的VVC量化参数级联方法(SCA-QPC)。基于VVC混合编码框架原理,理论分析得出时间层及监控视频的空时域内容特性是影响量化参数(QP)选择的关键因素,设计编码实验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验证;采用梯度和背景帧差分别评测监控视频的空域和时域特性,将梯度和背景帧差作为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输入,构建预测低时延结构时间层对应最优QP的模型;提出适用于VVC标准有效提高监控视频编码效率的量化参数级联方法。与当前最先进的JCTVC-X0038量化参数级联方法相比,对于所有测试序列,SCA-QPC对应的平均BD-rate为-4.26%。研究对于VVC编码框架中量化参数级联和码率控制模块的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分布式视频编码系统解码视频的主客观质量,提出了像素域双向运动补偿重建算法(BMCR).该算法充分考虑了视频中帧内和帧间的相关性,对于边信息落在译码符号对应量化区间内的像素,直接用边信息值进行重建;对于边信息落在译码符号对应量化区间外的像素,利用结合量化区间的双向运动补偿得到合理的重建值.实验结果表明,在Wyner...  相似文献   

6.
针对以小波变换为基础的分布式视频编码架构,提出若干改进思路.首先引入整数小波简化算法,提升编码端效率.其次,为了节省信道带宽,首次提出高频边信息直接填充方法.最后,采用传统编码领域的分级传输思想适应不同的传输带宽.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在降低传输码率的同时,保证了良好的视频传输质量.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分布式信源编码理论和分布式压缩感知理论,应用差分编码思想到分布式压缩感知视频编解码器,采用差分联合稀疏模型(DJSM),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差分分布式压缩感知视频编解码器(DDCS-VC);它具有结构简洁,实现复杂度较低,码流可分级传输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与无线传感网或泛在网络中的多点分布式视频应用场合。  相似文献   

8.
基于对象的视频编码主要包括视频对象分割和视频对象编码两部分,本文重点研究在实现了视频对象分割的基础上的视频对象编码技术,重点研究基于BAB的运动补偿和DCT的形状编码方法.  相似文献   

9.
网络视频质量包层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对网络视频质量的实时监测,提出一种包层视频质量评估模型.该模型无需对视频载荷信息进行解码,只通过分析视频包头信息评估网络视频的质量.首先,分析包头信息获取压缩码率、帧率、每帧编码比特数、丢包数目和丢包位置等信息,利用压缩码率和Ⅰ帧的平均编码比特数预测视频内容的运动特性,在此基础上结合视频帧编码类型及视频内容运动特性预测视频流的编码失真和丢包失真并最终建立包层质量评估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国际标准G.1070模型和G.1070增强模型中的视频质量评价方法,通过该模型得到的视频质量与视频主观质量的皮尔森相关系数分别平均提高了0.087和0.065,同时均方根误差降低了0.219和0.164.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性能,可以准确地评价网络视频质量.  相似文献   

10.
随着网络和视频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新的视频应用需要制定相应的国际标准,如3D视频、多视点视频、可分级视频、超高清视频、屏幕内容等。为此,JCT-VC和JCT-3V针对这些需求进行HEVC多层视频编码扩展标准的开发,形成了HEVC的4个附录。针对多层视频编码,HEVC扩展有多处重要改进,提供了多项先进的编码工具,文中对此进行简要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11.
对多媒体数据压缩领域内的主要的工作方法和机制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同时也对这些领域将来的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文章叙述了视频服务器在电视播出视频技术领域应用的特点 ,以及关于视频服务器数字视频压缩与数码率、硬盘存储容量及冗余方式。  相似文献   

13.
针对高误码率误码信道,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视频误码掩错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信息隐藏技术提供的隐蔽信道传递编码图像序列中帧内编码帧的运动信息,并利用这些运动信息在帧内编码图像中构造了时间域误码掩错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对因误码造成的受损图像进行逼真地掩盖。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一种实用的存取转换法,可用于会议电视系统中将扫描格式的数字视频信号转换为符合ITU-TH.261标准的CIF格式的视频信号。讨论了这种方法的设计要点和实现机理  相似文献   

15.
视频水印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针对MPEG-2视频编码系统的扩展频谱水印技术方法。该方法将水印信息嵌入到视频流中I帧的色度的DCT直流系数中,水印嵌入和提取时不需要完全解码,大大减少了运算的复杂度,提高了实时性。另外由于嵌入到色度DCT的直流系数中,所以可在保证视频效果不失真的前提下。使水印具有很强的健壮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银行ATM管理上的缺陷,提出了ATM视频监控系统,并就系统的功能及其信息处理与安全方面的特点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
根据视频会议中多路视频播放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采用操作视频图像码流混合多路视频的方法并介绍了此方法的设计与实现。通过实验分析了这种方法的混合器性能,结果表明,使用操作视频图像码流混合多路视频的方法在中小型会议的应用中有着较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基于内容的访问和操作的关键是序列图像的动目标图像提取与视频分层技术。本文总结了该项技术的基本研究方向及内容并指出这些方法存在的共同问题。  相似文献   

19.
视频转码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视频转码技术有效地实现了异构网络、不同终端之间视频数据的传送,并保证了服务质量.本文对各种视频转码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主要包括:比特率转码、分辨率转码、视频编码格式转码、信息嵌入式转码、基于对象的转码和联合转码等各类转码技术的体系结构和主要算法,同时对转码技术的研究方向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数字视频压缩的意义、特点及其实用的压缩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