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撇开非此即彼的二元论观念,杂文可以定义为一种兼容现实功利性和文学审美性的独立文章样式,它既非单纯的文学文体,也非纯实用的应用文章。杂文的文学性可以通过杂文艺术形象的真实存在得以佐证,但并不因此就证明杂文是文学文体。杂文区别于他种文体的突出特点有二,一日重“胆”,二日杂文创作的思维品质具有二重性。  相似文献   

2.
"随感录"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青年》所首创的报刊专栏,"随感录"以其独特的言说方式在它的周围聚集了一批"五四运动"的主将,成为他们抨击封建思想文化和不良时政的一种理想方式。他的开创者陈独秀不仅首创了"随感录"这种讲究时效性、新闻性的杂感类专栏,启发了当时的许多报刊纷纷仿效并开辟了"随感录"以及类似的专栏,为当时知识分子开拓了一种新的批评空间;同时"随感录"也成为了一个文体概念,陈独秀首创的这一文体成为了中国现代杂文的雏形,并为日后以鲁迅为代表的杂文的成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故事新编》称得上是现代小说史上的一部奇书。奇就奇在鲁迅的书袋虽然是鼓鼓的,却无意于掉书袋,而是驾轻就熟地出入古今,把现代社会的诸多官场丑态、文界乖谬、民间陋习和掺和着奴性及流氓性的国民心理,糅合在神话、传说、历史的著名故事之间。这就有如女娲拔起一株从山上长到天边的紫藤,搅动地上的泥水,溅出一班能笑能哭的生灵,即鲁迅所谓“并没有将古人写得更死”是也。二者的糅合与搅拌,构成了复调叙事,构成了民俗性的狂欢。古人和今人打照面,互相消解对方的神圣的灵光或装模作样的摆谱,令人看见他们的不尴不尬而窃窃发笑。小说自身也由此超越纯文学传统而向杂文开放,小说与杂文杂糅,兼具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的功能,开创了一种古今杂糅的“杂小说”新文体。  相似文献   

4.
杂文是鲁迅的文体。文章仅从鲁迅杂文的修辞着手,谈谈鲁迅杂文中常用的主要修辞以及鲁迅杂文修辞运用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诸多文体中,杂文是标题极富艺术性的一种,因而,探讨杂文的标题艺术,对杂文创作和杂文欣赏都有着积极的意义.而这一点,往往由于人们对杂文理解的片面——只见“论文”不见“艺术”——而予以忽略.本文着眼于杂文的文体特点,联系目前的创作实际,从标题的构建整体、指代整体的主要作用及读者阅读欣赏三个方面,对杂文的标题艺术做了全面深刻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拟题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研究归纳了新世纪小说批评文体,认为主持人、作家、评论家、读者共处一个半虚拟空间的互动行为,不仅使批评者身份多元化,也使批评文本鲜活多趣。这种批评氛围,使新世纪小说批评文体主要呈现五种模式:连载式批评、美文式批评、档案式批评、窗口式批评、论文式批评。  相似文献   

7.
在经过长期的探索之后,蒋勋功郑重地推出了他的杂文选集《花儿不只为春开》。这部著作不仅集中地展示了他对杂文文体的独特思考与创造,  相似文献   

8.
鲁迅是杂文曲笔艺术的倡导者和躬亲实践者。曲笔艺术的确立促成杂文作为一种独立文体跻身于文坛。杂文的曲笔艺术不仅能增强文章的艺术表现力,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还能为进步作家利用杂文参加战斗,逃避政治迫害。鲁迅杂文主要从思路构建和语言表达两方面运用了曲笔,这两方面相辅相成,将鲁迅杂文的“形象化”说理推向极致。  相似文献   

9.
评析了《贾永生杂文三百篇》,认为该书是“贾永生精神世界的折光,是这位终生以创研为业的大学教授、学刊编审的心灵写照”。指出贾永生杂文有着特有的生命价值与道德直觉,既沉郁雄浑又清晰刚健,既博宏壮美又冷峻凄艳;贾永生杂文的另一特质是力图作出对中国杂文的现代阐释,作好中国杂文现代性的学理设计。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散文发展历程中,始终伴随着“纯文学”与“杂文学”的对立与交融。欧阳修能会通诸文体,汲取“杂文学”的营养,对属于“纯文学”的散文进行改造,有助于中国“纯文学”与“杂文学”的相互补充,促进了中国散文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秦牧是我国当代文坛公认的风格独树一帜的著名散文家。他的散文如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不仅思想观念鲜明,哲理性、知识性强,而且在文体上独具特色,体现在其选材、构思、叙述方式、语言风格等诸多方面,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学习榜样。  相似文献   

12.
生态女性主义起源于1960s,1970s,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发展于1990s。它第一次从女性与自然的双重视角出发进行文学批评。在这一批评视阈中,被“边缘化”与“他者化”的女性与自然从“缺席”走入“在场”。这较于激进的女性主义批评与单纯的生态批评有着重大突破与进步。最近数年里,国内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在单篇论著、硕博论文、人文项目等方面都有所体现,其研究成就不容忽视,但却也存在诸多不足与问题,需要在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与着重发展。  相似文献   

13.
对金庸武侠小说批评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庸现象的出现对评论界形成了不小的冲击。在一些学者认真思考这种现象并潜心研究金庸武侠小说的时候,学术界发出了另外一种声音:拒绝金庸。本文针对金庸武侠小说所遭受的批评进行了思考,逐一分析了金庸武侠小说的批评者们的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指出了他们对金庸武侠小说的偏见和误解,澄清了他们对金庸武侠小说的错误认识。  相似文献   

14.
书信体文论是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一种重要的文论形式。明代文人书信体文论数量多,内容涉及面广,问题意识突出,形式灵活多变,成为明代众多文学流派传播文学观点的重要途径。对明代文人书信体文论的探究,有助于我们全面把握明代文学理论的发展情况,也是研究中国古代书信体文论发展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从《小说琐征》到《管锥编》,贯穿着钱钟书始终如一的立足文本、矢志创新、连类打通等批评旨趣与理念,但也呈现出些许嬗变:由早年纯文学范围内“零星随感”式的“谈文论艺”,逐渐上升到了对人类文化“圆照周览”式的整体反思与批判,兼融文学与文化;由专注于对文学内部规律的探讨,逐渐重视对外部规律的研究,兼顾审美与人生;由对批评理论的相对轻视转为重视,兼及实践与理论。  相似文献   

16.
从语用角度浅析英语成语歧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成熟很容易引起歧义,主要的歧义现象是成语和普通词语间的歧义与成语喻义和字义间的歧义。歧义的消除有赖于语境、背景知识和我们的百科知识。  相似文献   

17.
解构王小波     
王小波的小说与小说、小说与杂文、他的作品和李银河的著作,存在明显的互文性。已经过时的二元对立的结构模式,造成他的反乌托邦小说的根本缺陷。不但社会批判主题和虐恋主题在一定程度上相互矛盾相互消解,即在虐恋问题上也暴露出作家思想的不确定性。他的自由主义在知识结构和思想结构上存在严重的欠缺,其杂文不触及现实生活中最迫切最重大的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核心期刊与文献信息的生态平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饶安平 《科技信息》2009,(13):164-165,202
论述了核心期刊的由来和定义,指出了学术界对核心期刊的误解,提出应当正确认识核心期刊,正确评价学术论文。作者运用生态平衡观点,阐进了文献信息的自然分布.各学科期刊文献分布相对稳定、自然平衡。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俄苏历史诗学在中国的接受与研究状况(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俄国历史诗学学派自维谢洛夫斯基开创以来逐渐成为俄苏文艺学中最主要、最有价值的科研方向之一,并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文艺学中的许多思想和原理,东西方许多常说常新、争论不休的问题都源自维谢洛夫斯基及其历史诗学。我国自80年代以来开始关注俄苏的历史诗学理论,经历了80年代和90年代两个接受与研究时期,形成了对理论本身的研究、应用型研究、借鉴型研究三种接受与研究类型。本文就第一种类型进行研究,以期梳理该理论在我国的接受与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20.
鲁迅的晚年杂文,尤其是部分回忆散文,其文学属性和艺术地位已经不可动摇地镌刻进中国文学史的发展年轮。作为回忆散文集的《朝花夕拾》,在经历了其他文体辉煌成就的历时遮蔽之后,其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也日渐呈现于世人面前。同为"夕拾"的怀旧之作,两者在创作背景、艺术格调以及主题意蕴等方面显示出某种暗合和一致。从异质同构的角度来切入鲁迅的散文世界,无疑可以更准确地认识、理解和把握一代文化巨人的伟大心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