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研究了不同的胆甾醛和(3-甲基-2-氧丁基)三苯基溴化胂在不同溶剂体系中的固液相转移Windows反应,使比反应在甾体支链的建造炽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色谱质谱(GC-MS)技术分析了中西非裂谷系(WCARS)Termit盆地古近系-下白垩统原油中规则甾烷、4-甲基甾烷、三芳甾烷和甲基三芳甾烷的分布特征并据此划分了Termit盆地原油族群。结果表明:研究区绝大多数原油中C29相对于C27和C28规则甾烷含量高;C304-甲基甾烷丰度低或未检测出;C26-C27-C28三芳甾烷组成中,C2720R和C2620S异构体丰度相对较低;三芳甲藻甾烷相对丰度较高。这些原油应同属一个原油族群(族群Ⅰ),来自同一个烃源灶。而来自DD-1、DD-2、D-1和T-1等部分井的原油中C29规则甾烷相对含量低于族群I原油,并检测出较高丰度的C304-甲基甾烷;三芳甾烷和三芳甲藻甾烷分布也明显不同,应属于另一原油族群(族群Ⅱ)。在Termit盆地寻找族群II的原油具有重要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3.
报道从小狼毒植物根部分离出两个新三萜化合物,分别命名为Euphorbin A和EuphorbinB,经’H NMR,^13C NMR,IR和MS光谱鉴定,它们的结构分别是23-亚甲基-羊毛甾-5(6)-烯醇和23-亚甲基-24-去甲基-羊毛甾-8(8)-烯醇。  相似文献   

4.
海藻Caulerpa sertularioides中的甾醇化合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应用GC-MS技术从海藻Caulerpa sertularioides中分离鉴定出7种甾醇:胆甾醇,胆甾烷醇,24-甲基-轩-5,22-,二烯-3β-醇,24-甲基-胆甾醇,24-乙基-胆甾醇,24-甲基-胆甾-5,7,22-三烯-3β-醇,24-乙基-胆甾-5,23-二烯-3β-醇,3种甾酮:24-乙基-胆甾-4-烯-3-酮,24-甲基-胆甾-5,7-二烯-3-酮,24-甲基-胆甾-5,22  相似文献   

5.
从中国小棒短指软珊瑚(Sinularia microclavata)的天然代谢产物,分离出10个结晶化合物。本文对3β、5α、6β-三羟基,24-亚甲基胆甾烷(24-methylene cholestane-3β、5α,6β-triol),24-亚甲基胆甾醇(24-methylenecholesterol)和柳珊瑚甾醇(gorgosterol)3个化合物进行了波谱和化学分析,并推导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从异丁酸出发,经过5步反应,合成了在制备具有24-亚甲基支链结构甾醇中的重要中间体2-(2-异丙基-1,3-二-恶戊烷-2-基)乙基三苯基碘化膦,文中对其合成方法及结构表征作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7.
3β-乙酰氧基雄甾-5,15-二烯-17-酮(2)与甲基硫氧叶立德(3)通过亲核加成反应得到螺甾内酯(Spiroenone)重要中间体3β-乙酰氧基-15β,16β-亚甲基雄甾-5-烯-17-酮(1),产物经重结晶法分离,收率达80.5%.讨论了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找到了优化条件,即反应温度为12℃,n((CH3)3S^ OI^-):n(NaH):n(2)=1.1:1.05:l,溶剂为二甲亚砜和四氢呋喃(体积比为4:1)时,加料方式为叶立德溶液加入到甾体溶液中.实验表明:低温有利于15β,16β-亚甲基产物的形成.测试了产物的物理常数;并用IR,MS,^1HNMR等波谱分析手段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8.
运用聚酰胺、硅胶、葡聚糖凝胶等柱色谱方法,从云南产龙血竭总酚提取物中分离出4个黄烷类、2个芪类、4个甾体类成分. 通过现代波谱学方法结合化学显色方法,鉴定其结构分别是4’,7-二羟基黄烷;7-羟基-4’-甲氧基黄烷;4’,7-二羟基-3’-甲氧基-8-甲基黄烷;4’,7-二羟基高异黄烷;4’-羟基-3,5-二甲氧基二苯乙烯;反式-4’,5-二羟基-3-甲氧基-二苯乙烯;豆甾醇;4-甲基-胆甾-7-烯-3β-醇;环阿尔廷醇;25(R)-薯蓣皂苷元. 化合物4’,7-二羟基-3’-甲氧基-8-甲基黄烷、反式-4’,5-二羟基-3-甲氧基-二苯乙烯、环阿尔廷醇、25(R)-薯蓣皂苷元为首次从龙血竭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从喀里多豆荚软珊瑚(LobophytumcaledonenseTixDur)中分离得到2种晶体1与2,经光谱数据分析鉴定二者的结构分别为24ζ-甲基胆甾-3β,5α,6β,25-四醇-25-单乙酸酯和24ζ-甲基胆甾3β,5α,6β-四醇。  相似文献   

10.
以2,4-双(N-咪唑甲基)-17β-雌二醇与1,3-二溴丙烷通过醚化偶联,继与「Cu(CH3CN04」ClO4反应,八成了含双雌二醇,四咪唑基的新型双核铜蛋白模型化合物,研究了该模型物与相关模拟体系催化氧化苯偶姻的反应发一双雌甾模型物与底物间的疏水相互作用有利于苯偶姻的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11.
借助RS和GIS技术提取了科尔泌沙地典型地区不同时期流动沙丘的空间分布信息,通过对景观数量和形状破碎化指数的计算分析,探讨了科尔泌沙地的主景观要素流动沙丘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趋势和及其对沙漠化过程的响应.结果表明:流动沙丘景观数量破碎化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趋势呈波动下降趋势,其中 1974年在破碎化程度最高,1958年和1998年相对最低,这一变化趋势与同期的沙漠化过程呈线性正相关.流动沙丘景观形状破碎化指数在时间尺度上的变化呈直线型逐渐增加的趋势,表明科尔泌沙地近40年来的各种土地利用过程的变化对流动沙丘斑块形状的影响都起促进作用.从形状破碎化与沙漠化的相互关系来看,随沙漠化程度的增加将导致形状破碎化指数的降低.总的来看,在科尔泌沙地景观中,干扰过程的交替使流动沙丘景观数量破碎化指数呈下降趋势,使形状破碎化的程度呈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个人作为传播个体的处理信息能力大大增强,受众群体细分呈现为碎片化现象,同时也引发受众个性化的信息需求,人们进入信息碎片化时代。信息碎片化具有受众碎片化、媒介碎片化、内容碎片化、时空碎片化和行为碎片化五个维度的内涵。梳理基于信息传播的用户消费行为模式变迁,商业营销经历了大众传媒时代的AIDMA模式和搜索引擎时代的AISAS模式,信息碎片化时代的SICAS模式。SICAS模式更理解新的传播和营销生态.能够建立与用户行为匹配的行为消费模型,有助于提高企业商务营销活动成本效率。  相似文献   

13.
活性破片战斗部威力评价方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针对活性破片战斗部设计和威力指标论证,从活性破片毁伤机理和毁伤模式出发,提出了一种活性破片战斗部威力评价方法,并建立了相应的威力评价模型.算例分析表明,以燃油箱为打击目标,同口径活性破片战斗部威力半径比钢破片战斗部提高2.8倍.活性破片密度、单枚活性破片质量和杀伤动能等对活性破片战斗部威力半径有显著影响.增加活性破片密度、采用高格尼常数炸药,有利于进一步增大活性破片战斗部的威力半径.  相似文献   

14.
基于Hole-Filler模型的XML流数据剪切分片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基于Hole-Filler模型的XML流数据剪切分片问题,首先利用XML文档的Document Object Model(DOM)结构,根据节点扇出度提出了基于DOM的XML流数据剪切分片策略及其算法.然后,在此基础上,对标签结构进行剪切以确定文档的剪切点,提出了基于标签的XML流数据剪切分片算法,有效地减少了节点扇出度与阈值的比较次数.最后,提出了优化的剪切策略,根据阈值与节点扇出度的比值对XML子树加以整合,以减少碎片的产生.实验结果表明,XML剪切算法在剪切时间、分片粒度等方面都有较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DNA分子的片段化技术对于下一代基因测序技术和疾病检测技术意义重大,本文回顾了现有的DNA片段化方法,着重介绍了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流体动力学剪切法DNA片段化技术,总结了影响微流控芯片中DNA片段化过程的因素,并且展望未来微流控技术在DNA片段化和生物芯片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煤流化床燃烧过程中大颗粒的碎裂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化床燃烧中破碎特性影响了焦炭的燃烧.利用下行气流振动床代替流化床,研究了煤的碎裂特性.根据岩相的不同,把大同煤分为亮煤(C)和暗煤(D),以了解床温、停留时间和振动强度对碎裂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煤岩的碎裂不同;较高的温度、较长的停留时间、较大的振动强度可以强化碎裂.  相似文献   

17.
【目的】准确量化森林破碎化程度以及破碎化过程,对于理解森林的生境变化导致的生态服务功能变化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量化美国西北部天然林破碎化空间过程,探究其社会经济驱动因素,为构建合理的森林经营方案提供参考,并为提高中国东北地区天然林的管理水平提供借鉴。【方法】利用美国国家土地覆盖3期数据(NLCD2008、2013及2016),先对太平洋西北部地区天然林进行景观格局分析,然后采用森林破碎化过程模型描述和量化了4种破碎化过程,据此刻画了研究区内天然林景观动态变化及破碎化的时空模式。结合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分析导致这些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因素及其管理含义。【结果】①2008—2016年,天然林面积总体呈现出缓慢的上升趋势,森林损失面积持续低于森林恢复面积,森林斑块面积逐渐增大,而斑块数量逐渐减少,森林连接性逐渐提高。②森林破碎化现象广泛存在,且随着时间推移逐步得到改善,收缩和破碎化过程在森林破碎化成分中占主导地位,4种破碎化过程呈现出“破碎化—收缩—穿孔—消失”的前后关联。③社会经济因素是森林破碎化的重要预测因子, 表现形式为:人口增加、居民点建设、农业开垦种植和区域经济发展对森林资源的依赖等。【结论】近10年内太平洋西北部森林破碎化程度逐渐降低,受人为干扰影响较大,森林景观在研究阶段内未发生明显变化,既满足了木材工业发展的需要,又符合生态保护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基于RS和GIS的济南植物园生态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航测真彩色图像,在GIS软件MAP/INFO支持下提取济南植物园景观斑块信息,从景观总体特征、斑块面积、斑块周长、斑块数和形状指数、多样性指数、分维数、均匀度指数、破碎度指数等角度对其景观格局和破碎化程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从总体来看,破碎化指数较小,景观具有较好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样方分析与核密度估算揭示了都江堰市耕地时空演变特征,采用景观格局指数法分析了都江堰市耕地破碎化趋势变化,最后探究了耕地破碎度和人工干扰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都江堰市耕地资源集中分布于东南部平坝地区;研究期内都江堰市耕地破碎化程度增大;耕地破碎度与人为干扰度紧密相关,破碎度高的区域受人为干扰程度大,破碎度低的区域受人为干扰程度小.根据耕地在各密度区呈现的不同特点,可为都江堰市耕地整理整治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生境破碎化对非人灵长类生存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境破碎化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之一.综合论述了生境破碎化的概念、成因和以景观生态学、异质种群学说、岛屿生物地理学组成的理论基础,并着重论述了生境破碎化对非人灵长类的影响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