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围绕提高行政复议的质量和效率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在立法上首次确立了行政复议调解机制。这一机制的建立,进一步弥补了我国《行政复议法》相关工作制度的不足,对于化解行政争议、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正、促进依法行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海事行政复议作为一项解决海事行政争议的法制制度,在海事机构内部层级监督和维护相对人合法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结合新生效的《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对海事行政复议现状进行了科学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对海事行政复议工作有所推动。  相似文献   

3.
第一条 为了规范安全生产行政复议工作,解决行政争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4.
我国旧的行政复议制度未规定当事人对抽象行政行为可以申请复议,即不利于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也不利于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内部监督和自我纠错的功能。《行政复议法》规定,当事人可以对抽象行政行为申请复议,一方面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信访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天津市政府筹建了“市信访接待和行政复议中心”,与土建工程同步启动了“中心”的信息化建设工程,经过三个月的开发、集成、调试,八个月的  相似文献   

6.
要落实《行政复议法》“复议前置”这一强制性规范,申请行政复议期限应分为绝对期限和相对期限,绝对期限与诉讼时效挂钩,届满后消灭“胜议权”,相对期限届满后只消灭“免费权”;同时,超过行政复议决定期限还应作出决定,通过上报等方式以具有相应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7.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信访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天津市政府筹建了“市信访接待和行政复议中心”,与土建工程同步启动了“中心”的信息化建设工程,经过三个月的开发、集成、调试,八个月的试运行,完成了大厅宣传服务系统、安全监控系统、视频远程接访系统、电话语音系统、会议培训系统、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协同办公系统。于2006年12月15日,通过了由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国务院法制局专家以及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教授组成的专家组的验收,给予了较高评价,  相似文献   

8.
刘迪 《科技信息》2009,(32):I0074-I0074,I0076
行政复议作为一项与行政诉讼相衔接的行政救济制度,在世界许多国家的法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历史背景、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法律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各国的行政复议制度并不相同。本文对我国现行行政复议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实际,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行政复议制度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的税务行政复议前置条件由来已久,并且在社会中引起了广泛的争议,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和《税务行政复议规则》自颁发以来经过多次修订,但始终没有对行政复议前置条件做相应的调整。本文就税务行政复议前置的利弊进行浅显的分析并提出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设立行政复议委员会可以改变现有行政复议机构分散、公信力差、公民不愿意寻求复议救济途径的格局。从机构设置及其原则、程序运行等方面论证了如何有效确立相对集中行政复议权制度。辽宁省尚无试点城市,应根据自身特点,着力解决好行政复议委员会筹备、机构编制、经费保障和运行机制等问题,从而积极稳妥地建立、推行行政复议委员会制度。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专利行政机关授予专利权的行为属于行政许可的范围,应当受到行政许可法的规制。我国专利制度的设立和运行基本体现了行政许可法的立法精神和要求,但也有部分具体的制度还需要改进,从而更好地符合行政许可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行政公益诉讼作为维护公益的一种途径,在西方国家已广泛采用,其中最重要的是对政府的行政行为发挥监督作用。我国行政法研究起步较晚,很多制度还不完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更是新鲜事物,但它的巨大社会作用已经成为共识,因此建立我国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我国迫切需要制定行政程序法来规范政府的行政行为,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实现依法治国的方略。行政程序立法的历史进程、专家学的研究及我国现阶段民主政治、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表明,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的制定,在我国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行政权力具有双重性,既管理了公共事务,维护了公共秩序,保障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同时由于各种原因,行政权力的行使与行政法的原则、规定、程序相偏离,导致危害甚至破坏公共秩序,也损害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对于处于“弱者”地位的行政相对人应给予更多制度上的权益保障。  相似文献   

15.
多种非正式的协商、和解与调解机制在现代西方国家行政纠纷解决过程中被广泛运用,我国传统的以裁判方式解决行政纠纷的方式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和制度变迁。借鉴法社会学关于“纠纷三阶段”理论分析,我国的行政纠纷解决过程引入调解机制不存在理论和技术上的障碍,应当尽快修改《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中排斥调解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16.
新公共管理主张的地方分权、自治与企业化经营的政府理念,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及民主政治建设的要求不谋而合,为此,尝试从新公共管理的视角审视并重新界定与建构我国行政法学上的行政主体制度,很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行政主体制度框架应为行政组织法、行政编制法、国家公务员法、国家赔偿法前提下的国家行政主体、地方行政主体、公务法人.  相似文献   

17.
邱瑞虹 《长春大学学报》2012,(11):1383-1385
基于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的不同权限和功能,《行政许可法》赋予省级政府规章一定的许可设定权,只是为应对行政许可的复杂状况而采取的权宜之计,缺乏坚实的法理基础。随着行政许可制度的逐步规范化,这种过渡性、临时性的规定应予取消。  相似文献   

18.
举证时限制度是行政诉讼中的重要制度之一 ,其重要性表现在有助于实现程序公正、提高诉讼效益等方面。我国立法虽较早确立了这一制度 ,但是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需进行重建。重建时应当坚持以法定期间为主、指定期间为辅 ,引入调查令制度和时限中止机制 ,并对原、被告及第三人之举证时限作分解与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