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萍 《遵义科技》2006,34(1):4-8
“十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科技厅等有关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我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深入贯彻“经济建设必须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科技工作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遵”和“人才强市”战略,以构建区域创新体系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全力推动全市科技进步和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科研院所的体制改革具有特殊性,其改革最终目的是通过制度的完善,调动科研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创新能力,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以此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提升。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推进了科研院所的企业化和科研活动运行的市场化,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进一步深化科研院所改革,对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我市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银川科技》2005,(6):1-13
一、银川市“十五”科技工作总结和2005年主要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五年来,我市认真贯彻中央、区、市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深入实施“科教兴银”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基本完成了“十五”科技发展计划,科技进步的宏观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县(市)、区科技进步得到巩固,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呈现快速发展势头,科技兴农成效显著,社会发展科技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工作迈出新步伐,民营科技进一步发展壮大,我市科技实力得到大幅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45.5%,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力度进一步增强,为“十一五”我市科技进步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一、2005年科技工作情况 2005年以来,在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科技工作围绕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以“创新、服务、优化”为主题,在建设科技创新体系,优化科技发展环境,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五大主导产业及农业产业化等方面提供科技支撑与服务,推动了全市的科技进步,带动了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选择,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当前促进我市经济转型升级、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的重要举措,为此阐详述了天津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建设目标和建设内容:通过有效汇集人才资源、科研条件资源、资金资源等创新资源,建立健全政策引导与信用监管并行的监督监管体系,持续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创新主体活力,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华 《天津科技》2009,36(6):78-79
自2002年开展生产力促进机构统计调查以来,经过7年的建设与发展,全市生产力促进机构已形成行业的、区县的、专业的中心23家,是我市科技服务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提升生产力水平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真正做到科技强市、科技富民,切实提高科技进步对慈溪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近年来,我市一直把科技强企,构建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加快“慈溪制造”向“慈溪创造”转变作为全市科技工作的总目标,而对外横向科技合作作为实现科技强企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充分利用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项目成果及技术、智力资源向我市倾斜和延伸,解决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技需求,为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打造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8.
《杭州科技》1996,17(6):6-10
“九五”期间和到2010年,杭州市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方针,把“科教兴市”战略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使科技进步成为我市提高生产力和实现战略目标的首要推动因素,加强科技与经济结合,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全面推进企业科技进步,大力提高技术创新的吸纳能力,努力解决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强化科技整体实力和形成以重点技术为依托的产业体系,充分体现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在提高我市综合实力和产业升级中的作用,为实现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正>2010年上半年,我市科技工作按照省、市工作部署及市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精神,紧扣我市"四个四"发展战略的实施,强化技术就是经济、科技是克服金融危机的根本动力的理念,整合科技资源,突出工作重点,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泸州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服务。一、2010年上半年科技服务业工作总结(一)积极申报和实施国家、省科技专项,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相似文献   

10.
<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驱动发展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为推进我市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2015年10月28日至29日,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在市政协副主席周治端的带领下,对我市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先后深入到润莹齿轮有限公司、红宇白云铸造公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科技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将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走科教兴市之路已成为我市的重要任务之一。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使我市各行各业的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改革开放的步伐都在加快,经济领域采用高新技术发展经济的项目和资金需求逐年增长,各种类型的科研机构也相继成立起来,但资金不足成了他们自身难以解决的难题,而完全依赖传统贷款方式解决企业对科技开发资金需求,已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科技进步,建立多元科技投入体系,以推动我市科技事业发展,是科委和银行部门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此,设立一个以促进我市科  相似文献   

12.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基础。本文在对临沧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基础上,提出加强我市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名金融经济工作者,几年来直接从事工业科技信贷工作。现结合对我市经济运行状况的调查,就如何实现科技与金融联姻,理顺管理体制,更好地为支持和促进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提出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14.
2004年,在经济快速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带动下,经过全市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市各项科学工作又取得了新的进展,科技进步明显加快,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为今后我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5.
经过十几年的建设与发展,国家工程中心作为联系科技与经济的重要纽带,与国家实施的各项重大科技计划相互配合。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有效结合,推动了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崛起,已逐步发展成为国家创亲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地方科技工作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的重要力量,是一项具有战略性和长期性的重要工作。地方科技工作要全面融人地方经济建设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其本身就是地方经济工作的一部分。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充分发展社  相似文献   

17.
《科技成果纵横》2002,(5):12-13
第一条 为了奖励在推动我市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自然人、组织,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经营管理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创新,加速我市科学技术进步和促进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国务院令第265号)和《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61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8.
科技产业化环境建设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十五”科技计划体系的重要内容,对促进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产业化,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近十几年来,在各部门、各地方的努力下,我国科技产业化环境建设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初步形成了有利于科技产业化的良好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9.
《合肥科技》2008,(1):1-1
1月3日,《光明日报》在头版头条显著位置刊登了专题报道——《合肥:体制创新催生科技创新),突出报道了我市作为唯一的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在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进程中,通过不断体制创新促进科技创新,积极探索并建立以企业为主导、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20.
加快创新体系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完善、高效的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城市科技竞争力乃至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要素,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制度基础和组织保障。天津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必须针对其薄弱环节,以建设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三大体系,合理配置创新资源,改善创新布局,大力优化创新创业的环境,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区域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