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地小气候效应及对4种主要害虫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2003年6~9月林地小气候观测资料,以统计方法分析了上海夏季林地典型天气下小气候要素的日变化特征和林地降温增湿效应,分析了气象环境生态指标对林地主要害虫的影响。结果表明,林地02:00时气温和一定相对湿度持续日数与杨白潜蛾、杨小舟蛾、淡剑夜蛾及茶长卷叶蛾的发生量相关显。  相似文献   

2.
我国葡萄栽培气候区划研究(Ⅱ)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充分考虑我国气候特点和葡萄生长需要的前提下,通过热量和水分指标的深入研究,提出了适应我国气候特点的葡萄栽培区划指标体系:以无霜期作为一级区划指标,干燥度为二级区划指标,年极端最低平均温度-15℃作为三级指标,即埋土安全越冬指标。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国气象局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30年(1971-2000年)的逐日气象资料,利用该指标体系和ARCGIS软件作图,将我国划分为12个葡萄栽培区域。该区划基本上能全面反映我国葡萄栽培区域的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3.
 采用中国气象中心提供的山东省123个气象站点连续30年(1979—2008)的气候资料,排除不能种植酿酒葡萄和数值缺失较多的3个站点,对余下的120个站点气象资料进行分析。采用李华等提出的指标体系,即利用无霜期作为第一指标、生长季干燥度为第二指标、埋土防寒线为第三指标。结果显示,在山东省,生长季干燥度能很好地判断一个地区能否种植葡萄,但对适宜种植产区的优劣区分得不好,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第四个指标,通过分析山东省的气候特点(雨热同季),排除水热系数,采用成熟季(7—9月)降水量作为第四指标。利用这4个指标对山东省进行酿酒葡萄气候区划,通过Excel软件对区划指标进行计算分析,根据计算结果利用ArcGIS软件作图。将山东省划分为2个优质区,1个优良区,3个一般产区和1个可种植区,初步评价了各区适合种植的品种种类。  相似文献   

4.
食管癌与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昭华  曾雪萍 《河南科学》1997,15(1):120-126
利用土壤微量元素资料1972944个数据,地形地貌资料4502个数据,岩石类型资料1092个数据,气象要素资料6361080个数据,癌死亡调查资料5537例。研究了食管癌死亡率与人群所生存的地质环境(土壤微量元素、地形地貌、岩石类型)和气象环境(年平均气温、年平均温差、年平均相对湿度)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了与食管癌死亡率有相关性的地质和气象环境要素对食管癌的发生和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实时与历史结合的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的运行实施,完善了气象资料质量控制体系,调整了气象资料业务布局和流程.本文利用2015年重庆市35个国家台站、1 914个区域自动站的气象常规观测小时数据,按台站划分、观测要素分类,以可用率、可疑率、错误率、缺测率等为指标,基于MDOS对数据进行评估与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重庆市2015年国家站自动观测资料的可用率平均可达99.56%,平均缺测率为0.44%,平均可疑率、平均错误率均在0.01%以下;区域站自动观测资料可用率平均为67.82%,平均缺测率为32.12%,平均错误率为0.06%,平均可疑率为0.01%以下.据此,本研究总结了影响气象要素可用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塑料大棚内外进行1、4、7、10月的气象对比观测分析,寻找临沧塑料大棚小气候特点及变化规律,对存在问题进行探讨,提出改进建议,为大棚种植的发展以及开展大棚气象服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根据凉山州春苦荞分期播种试验资料和各县历年春苦荞产量资料,将凉山州春苦荞全生育期划分成4个阶段,采用各阶段各个气候因子与荞麦气象产量的相关系数和回归系数的组合构建各气候因子的权重系数,以昭觉作为参照点,统计分析了气候多因子权重相似系数和相似距离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以气候多因子权重相似距离为区划指标,结合G IS分析技术进行基于气候多因子权重相似性的凉山州春苦荞麦气候适应性区划。通过调研并与当地荞麦优势产业规划比较,基于气候多因子权重相似性方法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区划结果更符合实际,区划指标既满足气候相似性原则,又更具生物学意义,区划结果为凉山州春苦荞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鄱阳湖24个气象台(站)25年的同步气象资料,对湖区农业气候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湖区农业气候因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根据农业气候相似的原理,选择了多因子的农业气候指标,采用模糊聚类的农业气候区划的方法,把湖区分成四个农业气候区和八个副区,因地制宜地利用湖区农业气候资源,求得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为开发、治理鄱阳湖,发展湖区大农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农田节水问题,进行了田间水热通量观测和水热耦合循环过程机理分析。观测系统主要包括:常规气象、辐射、涡度相关法观测系统以及土壤水分观测剖面。该系统能够连续和稳定地观测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中的水热循环过程,涡度相关法观测数据具有与国际同类观测一致的精度。对2005年山东省位山引黄灌区冬小麦和夏玉米生长期内水热平衡的分析表明:当叶面积指数较大时潜热是农田能量消耗的主要方式;在冬小麦返青至收割期内作物耗水略小于供水,而在玉米生长期内供水远大于作物耗水,灌区供水充分。  相似文献   

10.
以重庆市三峡库区柑橘典型种植区域——开县为例,利用开县1991—2010年的柑橘生长发育期观测资料、气象资料和产量资料,分析了低温、高温对柑橘生长发育的影响,确定了影响柑橘生产的主要生长发育期的危害温度指标,并对柑橘一个生长周期内的累积危害积温与气象生理产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二者为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60.在此基础上,以累积危害积温和上一年气象生理产量为影响因子,建立开县柑橘的气象生理产量预报模型.利用同样的方法,建立库区其余地区柑橘的产量预报模型.利用模型计算的结果,对库区各主产区的柑橘产量进行模拟和预报,平均准确率超过92%.  相似文献   

11.
黄河灌区水热通量的观测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解决农田节水问题,进行了田间水热通量观测和水热耦合循环过程机制分析。观测系统主要包括:常规气象、辐射、涡度相关法观测系统以及土壤水分观测剖面。该系统能够连续和稳定地观测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中的水热循环过程,涡度相关法观测数据具有与国际同类观测一致的精度。对2005年山东省位山引黄灌区冬小麦和夏玉米生长期内水热平衡的分析表明:当叶面积指数较大时潜热是农田能量消耗的主要方式;在冬小麦返青至收割期内作物耗水略小于供水,而在玉米生长期内供水远大于作物耗水,灌区供水充分。  相似文献   

12.
GIS支持下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GIS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功能,分析了GIS在农业气象应用中的广阔前景。在利用遥感和地面观测资料的基础上,针对性的GIS的监测平台开发,实现更为准确、客观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  相似文献   

13.
气象辐射观测是为了获取太阳和地球辐射资料,在地面建立基准辐射观测系统能获得长时间序列的辐射资料,以便能更科学地了解和研究地球气候系统及其变化趋势。本文从测量设备性能指标、辅助设备性能指标和观测场地条件要求3个方面阐述了该系统的评价指标,其中测量设备和辅助设备指标中的不确定度和分辨率是最为关键的两个指标,目的是以期能为政府相关部门建立基准辐射观测系统和相应科研人员深入开展研究此领域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依据流体内平板热平衡理论,对葡萄园内的叶温、湿度、辐射、气温和风等环境气象因子进行小气候观测之后,在解决葡萄园内温度、湿度、辐射和风等气象变量与标准气象台站气象因子问的关系的基础上,取得了葡萄园凝露时间的解释模拟经验公式和参数,为葡萄园之病虫害预报、防治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利用广西玉林农业气象试验站1987~1992年及2001-2002年的龙眼“冲梢”观测记录资料及同期的气温、风向资料,确定龙眼暖春“冲梢”的气象指标,然后根据这些指标,选取广西龙眼主产区40个气象观测站点1961~2000年2~3月日平均气温、日最高气温以及南风天数资料,分析广西龙眼主产区春季暖害的时空分布特征,提出采用选择龙眼暖春“冲梢”少的区域发展龙眼;根据气候灵活应用调控技术,推行平衡施肥技术和药物控梢的方法来防抗龙眼暖春“冲梢”。  相似文献   

16.
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方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提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与实验区区划的保护价值空间分异规律,而缓冲区区划则是为满足保护核心区和对自然生态系统开展科学研究观测的要求,探讨了自然生态系统类与野生生物类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的聚类分析与判别准则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该方法的聚类指标和判别准则体系,使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17.
付哲  傅铭治  李海洋 《广东科技》2010,19(14):53-54
介绍如何利用数码相机拍摄天空照片并结合自动站的气象实况资料,通过计算公式自动分析判断出现蓝天状况的类别,解决了靠人工观测的观测时次少、资料不连续、主观判断差异大等重大缺陷,实现了蓝天状况的连续自动观测。  相似文献   

18.
以福建省12个大型水库的14个小气候同步观测时空样本中4种常用气象指标为例,分析水库大坝建设产生的小气候效应,得到以下结论:水库产生的小气候效应的确存在,但总体幅度较小.在夏季的白天,库区平均气温比周边地区低将近0.10℃,气压比周边地区高258 Pa,相对湿度比周边地区低2.28%,风速比周边地区低0.06 m·s-1.水库对小气候指标的影响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的趋势明显.在夏季白天温度最高时(下午2点到3点左右),库区气温、气压低于周边地区气温和气压,库区相对湿度和风速与周边地区相对湿度和风速基本接近;而在早上和傍晚,库区气温、气压都高于周边地区的气温和气压,库区相对湿度低于周边地区的相对湿度;对于风速而言,在白天达到最高温度之前,库区风速低于周边地区风速,到达最高温度之后,库区风速开始高于周边地区风速.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统计莆田市各气象站近40年气象资料入手,结合多年来农业气象试验研究成果,对全市果树种植布局进行农业气候区划,并提出可供参考的农业气象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乐平市及周边地区的热量条件,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计算热量条件随高度和经纬度的变化,利用平行观测指标确定双季稻的分布,并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进行区划,确定双季稻的种植分布情况,从而更好的发挥乐平市气候资源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