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庆四面山常绿阔叶林主要乔木种群种间联结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x2检验和Spearman相关系数公式研究了重庆四面山常绿阔叶林群落中22个主要乔木种群的种间联结和相关性.对测定结果的生态学意义进行了分析,并依据测定结果,将22个种群划分为4个生态联结种组.  相似文献   

2.
鼎湖山森林群落分析——Ⅱ.物种联结性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本文研究了鼎湖山森林群落的物种联结性.通过联结系数的测定,以半矩阵和星座图分析了种间联结、种群分布与生态幅度、群落的种群结构和生境的差异以及群落的演替.  相似文献   

3.
青城山森林植被常见种群种间联结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2×2列联表,通过χ2 检验、AC值和Jaccard指数分别对青城山风景区森林植被乔木层11个常见种群和灌木层8个常见种群的种间联结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W 检验说明青城山风景区森林乔木层常见种群与灌木层常见种群的总体种间关联性均呈显著正相关;绝大多数种对是正联结,少部分种对是负联结,联结关系大多未达到显著水平,种对间的独立性相对较强,种间联结具明显的松散性.  相似文献   

4.
重庆四面山常绿阔叶林主要乔木种群生态位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Levins、Hurlbert生态位宽度公式和Pianka生态位重叠公式测定四面山常绿阔叶林20个主要乔木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重叠,并对生态宽度,生态位重叠以及种间联结性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群落中主要优势乔木种群的生态位宽度较大;有相同或相似环境要求的乔木种群间生态位重叠较大,生态位宽度较大的乔木种群与其它乔木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较大;种间正联结性越强,其生态位重叠值越大,种间负联结性越强,其生态位重叠值越小.  相似文献   

5.
应用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的有关方法,对四川中部绵阳地区官司河流域针阔叶混交型防护林的12个优势种群间的联结性和8个主要建群间的多度协变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以探索群落内各种群间的联系状况,从而为本区长江防护林营建中的林种配置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结果表明:无论是种间联结,还是种间协变,除个别种对外,多数种群间的相关性不显著,总体上趋于独立分布。这反映了研究区防护林群落的年轻性和不成熟性。但也应注意外界干扰对测定结果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对罗卜岩闽楠(Phoebebournei)群落中的23个乔木优势种群进行联结测定,应用2×2联列表,以联结系数、共同出现百分率和x2统计量度量等公式计算,用相关系数t-检验,从种的个体数角度分析闽楠与其它优势乔木种间联结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罗卜岩的闽楠群落内多数优势乔木种群存在一定联结,但正联结值大的为少数,共同出现百分率较低;取样面积大  相似文献   

7.
桫椤群落种群间联结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2×2 联列表,应用方差分析、χ2 测试、Ochiai 指数、Dice 指数和Jaccard 指数等系列技术,测定了四川省荣县金花乡桫椤自然保护区桫椤群落15 个主要种群间的联结性,并以半矩阵和星座图表达测定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该保护区桫椤群落种间联结较复杂,种间显著的正联结存在于水红木与球序鹅掌柴、水红木与野漆树、球序鹅掌柴与野漆树间;显著的负联结存在于球序鹅掌柴与野鸦椿、球序鹅掌柴与四川大头茶、水红木与野鸦椿、水红木与四川大头茶之间.桫椤与其它主要树种间联结性较低.  相似文献   

8.
紫金山针阔混交林主要树种空间分布格局及种间关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晰紫金山针阔混交林主要树种的空间格局及种间关系。【方法】根据1 hm2典型林分样地调查结果,计算了每个树种重要值,分析了种群胸径分布和主要树种在100 m2尺度下种群的空间聚集强度指标、种间联结系数与显著度。【结果】在紫金山针阔混交林区,重要值前7位的马尾松、栓皮栎、朴树、紫薇、短柄枹、椤木石楠、黄连木是主要树种; 除马尾松外,其余主要树种的幼苗、幼树数量均多于大树数量,属于进展种群。各主要树种种群的空间格局均属于集群分布,聚集强度大小为椤木石楠>紫薇>短柄枹>栓皮栎>朴树>马尾松>黄连木; 建群种马尾松空间格局随进展演替趋于随机分布。主要树种种群之间的总体关联性呈不显著正关联。7个主要树种构成的21个种对关联性中,13个呈不显著正联结,1个呈极显著正联结,以及7个呈不显著负联结,其中正联结多集中在地带性乡土树种之间。【结论】紫金山针阔混交林正向含有常绿成分的落叶阔叶林过渡。  相似文献   

9.
绵阳官司河流域防护林优势种群间的联结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2×2列联表,通过方差分析、X ̄2检验和Jaccard指数等系列方法,分别对四川中部绵阳市官司河流域防护林的12个优势种群间的总体相关性、各种对间联结显著性和关联强度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除个别种对外,多数种群间的联结性不显著,总体上趋于独立分布。这反映了研究区防护林群落的年轻性和不成熟性,但应重视外界干扰对测定结果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南川金佛山甑子岩灌丛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Levins,Hurlberty生态位宽度公式和Pianka生态位重叠公式测定了金佛山甑子岩灌丛群落中9个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并对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以及种间联结性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灌丛群落中主要优势种群的生态宽度较大,具有相同或相似环境要求的物种间生态位重叠较大,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物种与其它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较大,种间正联结性越强,其生态位重叠值越大,种间负联结性越强,其生态位重叠值越小。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青城山植物群落的统计调查,分析了该地区乔木、灌木、草本各15个主要种群间种间联结的关系,为该类型植物群落的调查和研究提供了一种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12.
缙云山针阔混交林优势种群间联结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基于2×2联列表,应用方差分析、X~2统计量度量、Ochiai指数、Dice指数和Jaccard指数等系列技术,测定了四川缙云山针阔混交林群落15个主要优势种间的联结性.并以全矩阵、半矩阵和星座图表达测定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中亚热带针阔混交林的种间联结测定使用上述系列技术效果很佳.运用方差分析可揭示出多物种整体间的联结性;X~2检验可揭示出成对物种间联结的性质和程度;Ochiai,Dicc和Jaccard指数可表明种对的联结程度和相伴随出现的机率.结果表明,缙云山针阔混交林种间联结较复杂,但优势种间显著的正联结只存在于白毛新木姜子(Neolilsen ourola var.glauea)和广东山胡椒(Iindern knowlungensis)间;显著的负联结只存在于川灰木(Symplocos selchuanensis)和银木荷(Schima argenten)之间.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与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间联结性较低.另外,人为影响对种间联结性影响亦很大.  相似文献   

13.
应用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的有关方法,对四川中部绵阳地区官司河流域针阔叶混交型防护林的12个优势种群间的联结性和8个主要建群间的多度协变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以探索群落内各种群间的联系状况,从而为本区长江防护林营建中的林种配置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结果表明:无论是种间联结,还是种间协变,除个别种对外,多数种群间的相关性不显著,总体上趋于独立分布。这反映了研究区防护林群落的年轻性和不成熟性。但也应注意  相似文献   

14.
热带山地雨林种间联结的测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应用方差分析、χ^2检验、相关系数的t检验和双变量复合个体-距离法对海南岛热带山地雨林种间联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物种间大部分为独立分布,少部分为正联结,负联结很少,说明种群个体旁更易为其它种群个体占领,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动物在维持热带雨林多样性方面有一定作用。同时以上方法中双变量复合个体-距离法较好。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方差分析、χ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采用2×2列联表对灵丘青檀自然保护区14个优势种的联结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4个优势种种间总体关联性呈显著正联结,群落处于较稳定的顶级阶段.χ2检验,显著、极显著的关联种对只有13对,优势物种青檀与其他种群联结不显著.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显著、极显著关联的种对有23对,青檀与荆条呈显著正联结,与其他多数物种呈显著、极显著负联结.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显著、极显著关联的种对有30对,青檀与其他多数物种呈显著、极显著负联结.物种间对生境具有不同生态适应性和相互分离的生态位,群落成熟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测定了华南湍蛙东南沿海8个种群共55个样品以及2个外群香港湍蛙的线粒体上ND2和CO1两个基因片段,比对后有2382 bp的序列,发现446个变异位点,391个为简约信息位点.分别用NJ法和Mrbayes法建立系统发育树,得到一致的结果:华南湍蛙东、南各种群主要分为四支,其中广西龙胜种群与湖南张家界种群聚在一起形成A支;广西防城种群(B支)与A形成姐妹群;广东深圳种群与香港大屿山种群形成姐妹群构成C支;而广东南昆山种群与南岭种群及福建三港种群形成姐妹群D.  相似文献   

17.
长柄双花木分布群落中优势种群间联结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种间联结指数及2×2列联表的X2统计量分别测定了长柄双花木群落中物种总体关联性和群落中主要树种种对间的联结性.结果表明:群落物种总体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正关联,群落处于比较稳定的阶段.群落中13种主要树种的78个种对中,有40个种对表现出正关联,有37个种对表现出负关联,1个种对表现为相互独立的关系,正负关联种对数比例接近1∶1.而长柄双花木与其它12个物种之间有8对表现为正联结,4对表现为负联结,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根据种间联结系数和群落结构,长柄双花木分布群落中的13个主要优势种分为3个生态种组.  相似文献   

18.
人为干扰对桫椤群落植物种间协变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种间协变的Perason积矩相关分析和Spearman秩相关分析方法(r公式),以及X^2检验公式测定种间联结,对重庆市涪陵区磨盘沟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自然保护区的2个受人为干扰程度不同的样地里的桫椤与12个主要草本植物之间的种间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经过种间联结X^2检验后,得出以下结论:①在样地l中,正协变的种对较多,这说明在人为干扰较小的环境条件下,不同的植物种利用资源时表现出一定的相似性,种间多度在多数情况下随之增加;在样地2中,负协变的种对较多,表明由于人为干扰,生境破碎化,桫椤种群呈斑块状分布,以致其间杂草大量侵入,种间竞争激烈,一种植物的生长会抑制其它植物的生长.②X^2检验公式和r公式能够较好地反映桫椤群落在不同干扰强度作用下主要种间的协变关系,较客观地指示了联结种对在植物空间结构中的格局.  相似文献   

19.
东大河林区金露梅灌丛种间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优势度和种间关联系数对东大河林区金露梅灌丛灌木优势种和种间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大河林区金露梅灌丛中金露梅的相对重要值为126.59%,频度为88.00%,为优势种,能够在亚高山灌丛、森林草原、山地草原化荒漠等植被带中形成稳定的群落;群落种间绝大多数不存在显著、极显著的正联结或负联结,关联性不强,种群具有相对独立分布的特性。  相似文献   

20.
贵州南部掌叶木种群生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常叶木(Handeliodendron bodinieri(Levl.)Rehd.)是国家二类重要保护植物,零星分布于贵州南部的荔波,独山和平塘等县,广西北部也有部分分布。本文从种群生态学的角度、用数量统计的方法诸如大小(径级)结构分析法、矩阵模型和分布格局,对茂兰喀斯特森林中掌叶木种群结构和动态进行研究;并探讨掌叶木在群落中与其他优势树木种群的联结性。结果表明:①掌叶木种群径级和高度结构呈纺锤状,为衰退型种群。②掌叶木年龄(Y)和胸径(X)的回归方程:Y=4.3+1.68X;③掌叶木种群的分布格局呈现为成熟、衰老型的随机分布。④通过LesLie矩阵分析表明,掌叶木种群也属衰退型种群,同时表明矩阵模型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森林树种种群数量及结构动态。⑤通过掌叶木群落内优势种群间关联性研究表明,掌叶木与群落内大多数优势种群为负的联结关系,整个群落内的联结性关系也表现为负值。⑥分析了掌叶木存在的生物多样性价值,并针对目前掌叶木的分布状况及种群数量,提出了一些合理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