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万涛 《广东科技》2013,(10):229-230
中国是世界上几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China既有中国的意思又有陶瓷的意思这就清楚地表明了中国就是"陶瓷的故乡",陶瓷就是中国的象征。陶瓷的生产和发展实际上是同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实践紧密相连的。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程,它揭开了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做斗争的新的一页,对人类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陶瓷绘画的构成要素着手,详细分析了各构成要素的语言特点、形式结构和审美特征,可以看出陶瓷绘画和其它绘画艺术形态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陶瓷绘画的工艺美、形式美呈现出独具魅力的艺术特征,陶瓷绘画的各构成要素在创作的构想中都发挥出各自的作用呈现出各自的特点。通过对各构成要素在陶瓷装饰中和谐而自然的运用所表现出来的方法的研究,发掘出一系列陶瓷绘画的表现形式,试图探寻陶瓷绘画的多元化创作思路与方法,从而为陶瓷艺术提供更多的设计路径和创作空间。  相似文献   

3.
玻璃陶瓷是固化处理中、高放废物和α废物较为理想的候选材料之一。研究了特定条件下制备的CaO-ZrO2-TiO2-Al2O3-B2O3-SiO2体系玻璃陶瓷在水淬和空气中自然冷却的两种冷却制度对其结晶行为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用粉末浸泡实验方法测试了其化学稳定性。结果表明:自然冷却形成的玻璃陶瓷晶相主要是ZrSiO4和ZrTiO4;在25~70℃范围内,温度对玻璃陶瓷浸出率无明显影响,90℃下浸出率比25℃,40℃,70℃的浸出率高一个数量级;7 d元素总的归一化浸出为1.87 g/m2。  相似文献   

4.
玻璃陶瓷是固化处理中、高放废物和α废物较为理想的候选材料之一。研究了特定条件下制备的CaO-ZrO2-TiO2-A120,-B20,-SiOz体系玻璃陶瓷在水淬和空气中自然冷却的两种冷却制度对其结晶行为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用粉末浸泡实验方法测试了其化学稳定性。结果表明:自然冷却形成的玻璃陶瓷晶相主要是ZrSiO。和ZrTiOt;在25-70℃范围内,温度对玻璃陶瓷浸出率无明显影响,90℃下浸出率比25℃,40℃,70℃的浸出率高一个数量级;7d元素总的归一化浸出为1.87g/m^2。  相似文献   

5.
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作为当前国内外重点研究项目,迄今已发展成为研发、生产及教育的重要辅助工具。VR技术是虚拟和现实交互的具体体现,通过采用VR技术能够将传统的工艺制作升华到所见即所得的应用层次。作为易碎品的古陶瓷文物,其特性决定了修复和保存环境不同于其他文物,目前我国的古陶瓷文物大多属于室内自然条件常规摆放,极易遭到损毁。从全国各古陶瓷文物的现状可以看出,大多数古陶瓷文物都是破碎形态,同时文物的修复工作是文物保护的巨大难题。根据全国各地博物馆古陶瓷的现状,结合陶瓷本身的特点,本文提出采用VR技术修复古陶瓷的设计构想,并以VR技术对博物馆中古陶瓷文物的保护和展示提供新的思路和想法。  相似文献   

6.
高温颜色釉陶瓷为景德镇四大名瓷之一,当代高温颜色釉装饰打破了青花瓷和彩瓷局限,装饰手法上开放与独立,直逼陶瓷材质的审美属性,追求材料、语言、形式的统一,自然之美与人文精神完美结合,开拓了陶瓷装饰审美新境界,展现陶瓷古老艺术应有的生机与活力。必将成为陶瓷发展的新坐标。  相似文献   

7.
色釉综合装饰艺术是景德镇陶瓷绘画中的常青树,青花斗彩艺术则是景德镇陶瓷绘画中的一朵奇葩。本文通过对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周明的山水系列陶瓷作品,欣赏其在色釉综合装饰的用釉方法和画面艺术效果,又通过他的婴戏图系列作品,欣赏他的青花斗彩艺术效果,从中发掘出道家安恬闲适的文化精神,表现了作者爱自然、爱生命、重人文的精神品格。  相似文献   

8.
中国制陶技艺的产生可追溯到远古时代,历史悠久性堪比中国民族发展史,所以说陶瓷文化在跟随世界的脚步,如今已成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部分。而仿生设计也随陶技演变至今,我国仿生技术可追溯到古代设计理念,最初陶瓷源于实用,但而后由手工匠开始仿照自然对陶瓷产品进行艺术创作,因而演变出陶瓷技术中的仿生技术,综上所述,仿生技术与陶瓷技术都有较高的文化底蕴值得探究。文章对仿生设计展开分析,利用不同的方式,参考相关资料,研究古代仿生思想对当代陶瓷造型,从中获得启发。  相似文献   

9.
利用远红外陶瓷微珠作为干预手段,对大鼠肌肉急性损伤后进行恢复治疗,探讨其对骨骼肌血清炎症指标LZM、MPO和免疫学IL-10、IL-8指标的影响.将88只SD雄性大鼠分为A组安静对照组; B组模型组; C组模型+热水组; D组模型+陶瓷微珠组,大鼠急性损伤造模成功后自然休息48 h后,各组实验大鼠按照设计分别取干预后第3 d、4 d、6 d、7 d时相点数据进行组内、组间分析.结果:(1)干预后第3 d,D组血LZM、IL-10恢复后各时相水平均显著高于自然恢复B组与模型C组(P 0. 05);(2)干预后7 d,D组血MPO、IL-8恢复水平均显著低于自然恢复B组与模型C组(P 0. 01).结论:(1)远红外陶瓷微珠干预下,发现降低了MPO水平而提升了LZM水平,说明干预后急性损伤炎性细胞对损伤肌肉的破坏进一步减小;(2)远红外陶瓷微珠干预可提升IL-10浓度水平和降低IL-8的浓度水平,验证其影响炎症反应过程,促进急性损伤的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10.
意境是构成陶瓷山水画艺术美的语码元素,其实质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自然和谐交融而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也是营造作品意境在似与不似之间形象的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11.
构建KAP模型分析了景德镇陶瓷从业者人员对陶瓷符号知识的了解程度、态度和行为的关系.从调查数据得出大部分景德镇陶瓷从业者对陶瓷符号知识了解不充分,对陶瓷符号知识的知晓率尚待提高.建议对陶瓷从业者培训有关的陶瓷符号知识,使其更好的掌握对陶瓷产品的销售和陶瓷文化的推广.  相似文献   

12.
生物压电陶瓷复合种植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一种新型的人工生物压电陶瓷复合种植材料-HABT生物压电陶瓷。对该种材料的压电性能、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化学性能和生物学性能进行了初步考察和动物试验。结果表明,该材料既具有与人体组织相近的生物相容性和力学相容性,又具有相似于人体自然骨的压电性。该材料还能诱导骨组织的生长,符合生物安全性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3.
综合评述了纳米技术在传统陶瓷、结构陶瓷、光学功能陶瓷、电学功能陶瓷和生物功能陶瓷等方面的应用。对纳米技术在陶瓷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展望了纳米技术对陶瓷未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关于加强陶瓷艺术设计实践基地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陶瓷企业人才的需求,高校陶瓷艺术设计教育应转变教学观念,加强传统陶瓷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实践教学环节。在陶瓷企业建立实践教学基地对陶瓷艺术设计专业进行实践教学,以社会人才需要为指导,培养复合型和应用型的陶瓷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服务于陶瓷产业和社会经济。  相似文献   

15.
轴承陶瓷球是陶瓷球轴承中的关键元件,对于轴承陶瓷球的研磨加工,球体的研磨方式和研磨液是影响陶瓷球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的关键因素。简述了陶瓷球成球原理,总结了陶瓷球研磨方式的研究进展,对不同的陶瓷球研磨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了一种满足批量加工的变曲率沟槽研磨方式;介绍了陶瓷球研磨液的成分及作用,综述了轴承陶瓷球研磨液的发展现状。从加工精度、批量加工和绿色制造等方面对轴承陶瓷球研磨加工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以景德镇陶瓷文化为基点,阐述了陶瓷文化精髓的传承和发扬。从陶瓷文化、陶瓷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以及知识产权保护三个方面,客观分析了景德镇陶瓷文化的现状,提出了陶瓷文化未来发展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陶瓷是景德镇称都之源,景德镇靠陶瓷产业支撑了上千年。纵观景德镇的历史,就是一部以陶瓷发展史为主题的历史,其瓷都地位和社会影响足以表明陶瓷在历史上对景德镇的巨大贡献。本文通过对景德镇优势产业-陶瓷产业存在的问题以及做大做强景德镇陶瓷产业条件分析,提出了景德镇发展优势产业的策略,以推动景德镇陶瓷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8.
环境陶艺是艺术家主要以陶瓷材质作为创作媒介,反映当代人的观念、理想和审美趣味,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公共艺术形式。自然场所的环境要素主要包括场地的地形、植物、气候和水等等。其中植物和水是最容易被设计师忽视的,因此,笔者特别重点提及,并试图探讨它们对环境陶艺设计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该文章从研究陶瓷设计教学的模式与方法出发,根据当前艺术设计教育形势下高校存在的问题和我国陶瓷设计教学的实际状况,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通过对陶瓷设计教学的特点和性质的分析,以教学效果为依据,对影响陶瓷设计教学的问题和陶瓷设计教学模式的创新性研究提出自身的建议和教改措施。  相似文献   

20.
白酒陶瓷包装的重金属溶出研究概况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陶瓷贮存白酒是中国千百年来的传统,陶瓷包装中重金属离子的溶出对白酒酒质风味和人体健康的影响一直为研究者所关注,但针对白酒陶瓷包装的重金属溶出影响机制研究相对较少。分析总结了近年来白酒陶瓷包装中重金属溶出分布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和进展。通过对陶瓷釉料中主要成分的分析看出,重金属助溶剂和着色剂是陶瓷包装重金属溶出的主要来源。对比国内外陶瓷制品相关重金属溶出限量标准和分析测试方法发现,目前限量标准主要控制Pb和Cd,但一些研究表明陶瓷包装中Zn和Ni的溶出也不容忽视。进一步对白酒陶瓷包装中重金属溶出影响因素的分析发现,陶瓷釉料成分比例及厚度、白酒的pH值和酒精度都会影响陶瓷包装中的重金属溶出,离子交换过程和玻璃基体溶解被认为是陶瓷包装中Pb的主要溶出机理,且研究表明高酒精度白酒有利于减少总酸的形成并抑制陶瓷包装中重金属的溶出。未来可进一步探讨白酒的酸度、酒精度和酯类物质与陶瓷包装中重金属的相互作用及影响机制,为从白酒陶瓷包装的生产源头到白酒贮存消费的全过程减少和控制重金属溶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