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首次采用第四统计力学群子理论对抗癌中药的生命动力元素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获得了相应的群子参数 ,结果表明抗癌中药的生命动力元素按原子序数分布呈现出如下四种分布 ,即 :轻度元素分布、较轻度元素分布、较重度元素分布和重度元素分布。另外还发现群子参数的比值R2 /R1反映了中药抗癌性能的大小 ,可以作为界定同一类分布中药抗癌性能的参数。  相似文献   

2.
首次采用第四统计力学群子理论对心血管中药中生命动力元素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结果表明心血管中药的生命动力元素按原子序数分布呈现出如下四种分布规律,即不同中药有轻度元素分布、较轻度元素分布、较重度元素分布和重度元素分布 ,并且每一种分布根据R2 /R1的值又可分为两个分支。本文还首次阐述了群子统计参数R1R2R2 /R1R1·R2 在中药生命动力元素分布中的物理内涵。这些研究为进一步定量地研究中药的性味和药效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世界首位长寿地区——巴马地区长寿村井水和其他一些地区水中生命动力源相关元素,并根据第四统计力学群子统计参数理论,证实巴马地区长寿村饮用井水的生命动力元素群子参数与人体中胸腺、骨骼肌的很相近,其阴阳性属为(+)(+)(-)(+)高阳性水,具有良好的免疫作用及极佳壮阳、补气功能,而其他地区水的群子参数与胸腺相差较大,不能很好地作用于人体。巴马井水中所含有的锌、锰等生命动力源元素含水络合离子,对世界首寿的巴马人的长寿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若干不同产地蛋白酶中的生命动力源相关元素,并根据第四统计力学群子统计参数理论,证明了其无毒性,且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结果表明,太行山脉系的活蝎蛋白酶的阴阳性属为(-)(+)(+)(+)中药类;故具有很高的抗毒及杀菌功能,有强烈的清热解毒功效,兼有很好的免疫功能,临床试验表明确实具有良好的抗癌、抗糖尿病、抗艾滋病及抗中风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首先分别采用干法硝化和湿法硝化对青海和甘肃产大黄进行了预处理,用等离子光谱仪检测了大黄中11种生命动力元素(Sr、Mn、Mo、Zn、V、Cr、Fe、Co、Cu、Ni和Ti)的含量;在此基础上采用第四统计力学群子理论对数据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求出群子统计参数,以此来探讨大黄的药性、药味。结果表明,甘肃大黄的阴性更强,其泻下作用更强,青海大黄的阴性偏阳,药效起作用时间快,其提高免疫力的作用更强。此理论结果还有待进一步临床检验。  相似文献   

6.
采用微机控制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了4种天然花粉(苹果花粉、茶花粉、乌桕花粉和油菜花粉)中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由氨基酸含量分析了花粉具有的功效及对人体的作用;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测量了花粉中的元素含量,并根据第四统计力学群子统计参数理论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理论分析与临床试验结果一致,4种花粉具有很高的抗癌功效及良好的清热凉血、降血脂的等功效;4种花粉的阴阳性均属为(-)(-)(+)(-)中药类。  相似文献   

7.
8味抗艾滋病中药的性味与微量元素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测定了白蔹、老鹳草、生晒参、栀子、银耳、淫羊藿、商陆和贯众8味植物类中药中V、Ti、Mo、Co、Cr、Cu、Fe、Mn、Ni、Sr和Zn的含量,并根据第四统计力学——群子统计力学理论对实验测得的离子体系的分布特点进行了计算。结果发现不同性味中药材的微量元素的分布特点有显著的差异,中药的性味与微量元素的分布呈相关性。利用计算所得的群子参数对中药的性味、药理活性进行深入分析,分析结果提示反映中药微量元素分布特征的群子参数可作为筛选抗艾处方用药的理论参数。  相似文献   

8.
以正交试验设计理论为依据,结合数控加工技术的特点,给出了数控铣削加工中心加工精度分布规律的正交试验设计方案,进行变直径凸轮铣削加工试验.根据试验数据用Matlab对凸轮的线轮廓进行模拟,验证了数控铣削加工的线轮廓度误差符合正态分布规律;用极差分析法对加工误差较大的两处轮廓R2和R5进行线轮廓度误差分析,研究加工参数对其影响的显著性差异.在设计同一零件的不同弧段的轮廓度公差时所选定的值应该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9.
作者用图象仪测试了材料结构中的晶粒粒径和孔径分布,并在此测试基础上,应用群于统计理论,建立了晶粒和孔径的群子分布函数.发现:函数中的参数与材料的性能有密切关系,证明了体系中晶粒和孔径分布是影响材料力学性能的重要因素.并提出了材料结构的物理模型,并认为:体系的晶粒分布均匀,镶嵌紧密,碳层成网状分布,孔洞小又少时,有利于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小叶苦丁,普洱,大叶苦丁,云南大叶红茶等若干著名茶叶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并且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测定了茶叶中V、Ti、Mo、Co、Cr、Cu、Fe、Mn、Ni、Sr和Zn这11种高分子活性中心元素的含量;用三参数群子统计方程分别确立了这些茶叶的群子参数,对这些茶叶的羟自由基清除率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所有茶叶都有一定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清除率在50%~97%之间,其中铁观音,祁门红茶,白毫乌龙茶,黄山雀舌,洞庭碧螺春等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较强,均在90%以上;茶叶中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参数lnF与其高分子活性中心元素分布参数ln(k2r1/r2)之间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因此认为可以将高分子活性中心元素的分布参数作为近似判断抗氧化能力大小的依据之一,通过此参数可评价茶叶的抗氧化性。  相似文献   

11.
对瞬发Y中子活化分析(PGNAA)技术在水泥检测中的应用,本文提出一种结构装置来对水泥中Cl元素浓度分布进行检测并且通过MCNP程序对其慢化体厚度.屏蔽体厚度,扫描宽度等参数进行了模拟分析。计算结果显示:通过该结构对水泥中Cl元素浓度分布检测是可行的。模拟结果显示当慢化体厚度为5.5cm,屏蔽体厚度为70cm,扫描宽度为5cm时为宜。  相似文献   

12.
利用指数辐照理论的解析解研究了AGB星S过程元素的丰度分布规律 .结果表明 ,在低金属丰度下 ,AGB星核合成产量强烈依赖于金属丰度 ,但如果将Sm( 88相似文献   

13.
从共混体系分散相大小粒子的相互作用出发,用群子模型理论方法建立了具有普遍意义的共混体系分散相粒径分布函数,得到4个具有物理意义的群子参数K_1,r_1,r_2,r_1·r_2·群子参数反映分散相粒径及分布,而分散相形态变化决定群子参数的变化。分散相形态对体系流变性能的影响,可以从平均粒径(对应于K值)和粒径分布宽窄(对应于r_1·r_2值)两方面加以探讨。此外,还讨论了群子参数与剪切水平及流变性能关系。  相似文献   

14.
各种生物体包括中药在内都有各自不同的元素分布 ,而且它们各自氧化电势也不同 ,通常氧化电势越高 ,离子所呈现的阳性越强 ;反之氧化电势越小 ,小到负值时离子的阴性越强。作者从大量中药元素的分析数据中发现 ,传统中药学里所说的药的阴阳性 ,在很大程度上与第四长周期里的元素的氧化电势分布有密切关系。在阳性药中 ,氧化电势高的元素占优势 ,而在阴性药中氧化电势低的元素占优势 ,可以用氧化电势来衡量中药阴阳性和药味。首次提出了从人体内元素含量比值的变化来衡量人体阴阳是否平衡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各种化学元素成为有利于生命过程的生物高分子活性中心元素至少需要满足的八个条件:不能与环境中的OH-和大量Cl-发生沉淀;不能与各种有机酸和酰酮基团等过分络合;不能同氨基酸单体过分亲合;不能与生物蛋白分子中大量的酰胺基团过分络合;此外,有益于生命的元素离子还不能先同体内的—SH基团作用。本文还根据金属离子和不同基团的络合能力把各种元素分为有益元素群和有毒元素群,为从元素角度分析病因提供了原始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测定不同生长期紫苏(Perilla frutescens)根、茎、叶部位中16种无机元素的含量变化,分析其分布规律.对紫苏进行人工栽培,分期采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冷焰模式和CCT模式测定紫苏中16种无机元素含量.结果表明,16种元素总体上都随生长天数增加而含量呈下降趋势,有8种元素在紫苏茎中的含量都高于根、叶部位.研究发现紫苏中含有丰富的常量元素如K、Mg、Na、Fe、Al,以及Mn、Zn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毒害元素As、Cd、Pb的含量均符合中国药典的限度要求.幼苗期各种元素的含量最高,多种元素在茎中含量高于根、叶.  相似文献   

17.
成矿元素含量分布具有不规则性和自相似性,运用适当的模型来刻画成矿元素分布的整体规律是实行进一步地质预测的重要基础.针时山东某矿成矿元素的统计特征,采用可有效描述元素的自相似性和长程相关性的稳定分布模型对其分布特征进行刻画.结果显示,稳定分布模型可较好地描述该金矿成矿元素的分布特征,是系统和全面刻画成矿元素品位分布规律的有效模型之一.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位置关系参数t论述E~n中几何元素的相互关系,建立了十分简明的关于相交、关联、平行、垂直的四个数表.用数值分析的方法论述E~n中两几何元素的交维数r,关联度d_i,平行度d_p和垂直度d_r,并得出了相应的数值规律.  相似文献   

19.
以聚苯醚合金为研究对象,详细讨论了各种添加剂组分及其用量对共混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考察了合金的力学性能变化与群子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群子参数R1≥R2时,添加剂的加入会对合金的破坏起到促进作用,使合金力学性能降低;当R1≤R2时,添加剂的加入会对合金的破坏起到保护作用,使其力学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20.
利用SEM-BSE成像模式和EDS-Mapping模式测试了质量分数为2.5%和5.0%Na2SO4溶液侵蚀1年后的水泥净浆、砂浆试样的微观形貌和元素分布.结合图像分析方法,定量描述与分析了试样中硫元素浓度分布规律及硫酸根离子的侵蚀深度.结果表明:不同浓度Na2SO4溶液侵蚀下的净浆、砂浆试样中硫元素浓度分布趋势基本一致,表层浆体硫元素浓度较低,近表层区出现高硫含量带,随后硫元素浓度随深度增加而下降,下降幅度先剧烈后平缓,最终硫元素浓度趋于稳定.硫元素各分布段分别对应于石膏集中生成区、石膏与钙矾石混合生成区、钙矾石集中生成区以及未腐蚀区.高浓度Na2SO4溶液侵蚀后的净浆试样的高硫含量带宽度为550μm,硫元素浓度峰值为6.87%,明显大于低浓度Na2SO4溶液侵蚀后的试样(分别为300μm和1.93%);低浓度Na2SO4溶液侵蚀下,砂浆试样高硫含量带宽度大于同水灰比净浆试样,硫元素浓度峰值略小于净浆试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