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推理小游戏     
《科技导报(北京)》2010,(3):139-139,23
张山、李斯和王武学习成绩都非常优秀.每个人都恰有3个擅长科目。  相似文献   

2.
纵观李斯的一生,文章开头从一件生活琐事上集中反映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他从观鼠悟出的人生哲学,伴随他一生的浮沉成败。以秦始皇驾崩为其人生的转折点,李斯"仓中鼠"的人生哲学观也终酿苦果,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李斯一生的悲剧或喜剧都是他自己亲手导演的。  相似文献   

3.
李斯是秦国时期的一位风云人物。年轻时曾刻苦钻研帝王之术,学成之后以其过人的谋虑和智慧帮助秦始皇统一六国,同时对中国汉字和货币的统一,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李斯又是一位颇具争议性的人物,他妒贤嫉能,残忍地杀害了自己的同学韩非;并伙同赵高篡改了始皇的遗嘱,扶二世继位,最终逃不了被腰斩的命运。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李斯的功与过,是与非作一简要分析,并对李斯悲剧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蒋晓莉 《科技信息》2009,(4):102-102
纵观李斯的一生,文章开头从一件生活琐事上集中反映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他从观鼠悟出的人生哲学,伴随他一生的浮沉成败。以秦始皇驾崩为其人生的转折点.李斯“仓中鼠”的人生哲学观也终酿苦果,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李斯一生的悲剧或喜剧都是他自己亲手导演的。  相似文献   

5.
李斯是中国历史上最让人琢磨不透 ,也是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之一 ,明代大思想家李贽在《史纲评要·后秦记》中称 :李斯“是圣是魔 ,未可轻易评说。”他曾辅佐千古一帝秦始皇完成了横扫六合 ,建立统一帝国的宏图大业 ;主持废除了宗法制奴隶制的分封制度 ,建立了中央集权的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 ;还曾组织完成了文字和度量衡制度的统一。……如果说 ,秦始皇是用剑统一中华民族的盖世英雄 ,那么 ,李斯则是英雄麾下的一个用笔和心来辅助完成统一大业的重要谋臣。李斯除了上述的历史功绩外 ,他还有妖魔化的一面。首先 ,他推行统一的文化思想政策 ,竟…  相似文献   

6.
李斯把法家思想作为秦统一后的统治思想是秦国传统发展的必然结果。法家思想的彩和遭到了儒家的反对,李斯为贯彻法家思想,提出了焚书之议,此后在作始皇又有坑儒之举,但焚书坑儒并没有灭绝古学,也不是造成百家争鸣局面结束的根本原因。李斯法家思想的来源,主要是荀子、韩非子、吕不韦和商鞅。桴斯工没有真正掌握法家思想的精髓。他歪曲了法家的本意,最终造成秦的速亡,使法家思想蒙受不白之冤。  相似文献   

7.
李斯的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但最终又以悲惨的结局收场。从生活琐事上集中反映他的价值观。从仓鼠与厕鼠悟出的人生哲学,伴随其一生的荣辱成败。"仓鼠哲学"的人生哲学观和见利忘义的性格特点也终酿苦果。在很大程度上,李斯一生的悲剧是他亲手导演的。  相似文献   

8.
李斯的思想受时代影响,他既"知六艺之归",又"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对商鞅、申不害和韩非子的法家思想也特别推崇,融成了自己独特的思想。"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的极度功利观和"得时无怠"的思想是他潜意识的主宰,这种思想性格特征使他于历史关头不能自持,以个人荣辱甚于国家安危。诚然,这也与秦代的残酷政治有关。李斯见厕鼠仓鼠不同境遇一叹,贵为丞相一叹,篡改遗诏一叹,狱中被囚一叹,临刑就死亦为一叹,"五叹"是李斯性情的真实流露,也是其不同时期的转折。  相似文献   

9.
胡远俊 《新余高专学报》2013,18(4):50-51,56
秦的君主专制和官僚政治宗法化导致中国官僚阶层普遍的奴仆化,他们缺乏独立的人格,逐渐匍匐在专制王权的脚下。《史记·李斯列传》是《史记》中的精彩篇章,它记述了李斯由一个闾巷布衣依附王权升至丞相的飞腾历程,但最终在封建集团内部的权力斗争中被陷害致死的悲惨故事。李斯依附王权企图维护自身权势但最终为专制王权所毁足,他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的命运悲剧,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社会悲剧。  相似文献   

10.
关于小篆字体的产生,历来有秦丞相李斯作和程邈作两种说法。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而在提  相似文献   

11.
秦统一之后,全国各地经济文化的发展,社会风俗习惯,依然存在着明显的区域性差别,亡国旧贵族、心怀叵测的政治野心家,无时无刻不在伺机发难,颠覆赢秦政权。王绾、淳于越主张师古法周,封建子弟功臣,利用宗法贵族的血缘凝聚力,捍卫赢氏江山。鉴于宗法分封制"后属疏远"的痼疾,晚周诸侯力争,兵燹连年的前车之鉴,李斯主张分郡邑,置守宰,确立专制君王的绝对权威。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分天下三十六郡,郡守、县令直接听命于皇帝,以血缘亲情为纽带、以诸侯分权为特征的宗法分封制度,遂为以郡辖县、以皇帝集权为特质的郡县制度所取代。不过,权力与利益分配的不均衡,仍然存在,郡县制也没有达到秦政、李斯"壹家天下,兵不复起"的预期。  相似文献   

12.
分公司     
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将全国分为36个郡县,由中央委派官员,管辖各自辖区,郡县制的设立,开创了新的管理架构,使得中央政府实现了对地方的垂直管理。14世纪,郡县制在英国萌芽,后为欧洲大陆多个国家吸纳。如今,郡县制早已不复存在,但其垂直管理的思想影响至今。在商界,分公司与总公司的关系,便是另一种形式的"郡县制"。  相似文献   

13.
对韩非的生平及思想特征进行简要的述评,对韩非的生年、死因和口吃这3个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探讨.由此认为,韩非生于公元前298年前后;不是李斯药死,而是死于忧愤;作为一个强烈的爱国者、刚毅不屈的法术家,他的思想归本于黄、老.  相似文献   

14.
韩非、李斯是荀学的主要继承人,从他们的生存状态、求学方式、思想发展历程等方面来看,他们早在求学之前便已埋下不同的学术种子,并非在学成之后疏离荀学。韩非自幼习染三晋法家文化,接触慎到、申不害等人刑名法术之学,他将追随荀卿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对儒家的深刻反思,并从荀卿处汲取了大量理论智慧。李斯出于生存状态、个人兴趣而有选择地继承荀学知识,关注帝王之术并对韩非学说产生兴趣,而从仕秦国的特殊经历加速了他推动法家学术的步骤,最终成为实践法家思想的人物。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李斯《谏逐客书》中“臣闻地产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中的“者”字进行了探讨,提出并论证了“者”就是“则”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井淼 《高等职业教育》2010,19(1):83-84,88
请示是现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13个公文种类的一种,行文对象是有隶属关系的上级机关。高职院校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既有生产实践能力的技能训练,又有包括应用文体写作等方面的基本素质培养。通过研读李斯的《谏逐客书》,为有一定难度的请求应用文写作的高职学生提供写作技巧点评,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推理小游戏     
张山、李斯和王武3人,由于马柳被谋杀而受到传讯.犯罪现场的证据表明,可能有一名商人参与了对马柳的谋杀。这3人中肯定有一人是谋杀者,每一名可疑对象所作的两条供词是:  相似文献   

18.
缶,是一种什么样的古代乐器?先说"缶"这个字,按《说文解字》解释:"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多次提到击缶。如李斯《谏逐客令》有"击瓮叩缶,弹筝  相似文献   

19.
李斯临刑前,对儿子发出著名的感叹:现在,就是想再与你牵大黄狗,出上蔡东门捉兔子,又哪里还能做得到呢?李斯本是上蔡小吏,某日见到溷厕和米仓中的老鼠生活不大相同,便有所触,发愿不为厕鼠,力争上游,前往荀子  相似文献   

20.
经过春秋战国的大震荡,中国社会出现了统一的趋势,李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登上了秦国的政治舞台。他从自已的人生哲学出发,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聚合了荀子的儒家思想和申不害、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并加以改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儒法结合思想,付之实践,对秦朝社会和以后的中国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