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靳欣 《科技智囊》2014,(12):33-38
<正>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养老产业才刚刚开始发展,尚无真正成熟的模式,也没有以养老产业为主业的上市公司。目前,声称要进入这一行业的企业,大多与地产相关。正因为此,国内的地产商进入养老地产时虽然颇为高调,但在实际运营中,却又小心翼翼。本文选取了国内几个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由于养老产品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即使是同一个企业,也不一定只选择一种模式,而是多方面试水,试图寻找出最合适的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2.
我国老龄化严重,供给能力发展跟不上需求的发展增速,社会和家庭都将面临更大负担.当前传统养老其服务质量和安全保障存在缺陷,无法满足老人就医等高层次需求,机制和水平落后于国外;除此之外区域性主导品牌特征不显著,行业整合,优胜劣汰,向品牌集中化发展,是一种必然趋势;服务将向各地普及,功能将向由单纯养老向复合养老过渡.由此可见,在政府的支持和消费者意识发生转变的条件下,市场必定需要发展新型的养老模式代替传统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3.
臧跃 《科技促进发展》2018,14(3):188-195
北京市目前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对北京市经济发展、社会保障等方面已构成巨大挑战。随着机构养老在养老领域里的地位不断提升,为进一步剖析机构养老模式在北京市养老体系中的作用,有必要从北京市机构养老的现状、模式等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基于上述基础,针对目前北京市机构养老存在的民办模式发展不均衡、养老机构配置错位、护理员数量缺口较大等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颖 《科技资讯》2011,(7):251-251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将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传统的养老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我们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未来养老保障建设进行初探:(1)养老与人口结构之间的关系;(2)养老与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3)养老与经济结构之间的关系;(4)借鉴国外成熟经验促进养老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5.
失独群体社区养老现状研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失独群体养老面临的困境,分析社区养老的可行性及现行社区养老模式的有益经验和发展瓶颈,借鉴国外国外养老护理的社会化经验,提出完善失独群体社区养老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马惠霞 《甘肃科技》2012,28(5):93-94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社会问题,了解老年人在生理、心理、社会角色等方面的特点,做好社区老年人保健,探讨养老模式,营造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家庭养老、机构养老、社会养老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的养老体系——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模式是为健康老龄化提出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也随之进入政府部门、学者和广大群众的视野。目前我国养老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需要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因此,文章从医养结合的内涵和特征入手,总结了国外关于医养结合模式可借鉴的几种实践经验。结合目前我国养老产业现状,提出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队伍建设、建立服务体系、构建多元化长效筹资机制、全面推进信息化进程等方面的途径,以期促进我国老龄化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CEO读什么     
自打《科技智囊》喊出自己是“一部解析企业赢利模式的CEO读本”这句口号之后,就有不少人向我们提出了这样或那样的置疑——CEO们读书吗?即便读书又读什么书呀?企业到底有没有赢利的模式?即便有又如何解析呢?诸如此类。这些问题显然言易而行难,遑论还有更为危险的问题,也许CEO根本不读书,也许企业赢利模式根本无法解析。  相似文献   

9.
PPP模式是我国近年来发展养老服务业的重要模式之一,税收政策是政府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业PPP项目的重要手段。然而在PPP模式应用于养老服务业的过程中,遇到了诸如税收优惠范围过窄、优惠方式单一、重复征税等等税收问题,对此,应在完善PPP模式税收政策顶层设计的基础上,系统修订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中与PPP模式应用于养老服务业发展相关的税收政策,以更好发挥PPP模式在养老服务业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现有养老服务体系面临严峻挑战。互助养老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可以有效弥补现有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不足。近年来,以河北肥乡县互助幸福院和青岛市据点活动式互助养老模式为代表的新型互助养老模式的探索及其实践效果,为应对老龄化社会的养老服务提供了新的选择。应该认真总结上述互助养老模式的经验,不断完善互助养老模式,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养老目标。  相似文献   

11.
随着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社区养老模式离我们渐行渐近。油田企业点多、面广、线长,离退休人员众多。随着越来越多的老同志进入“双高期”,越来越多的老年家庭成为“空巢”,开展社区养老服务已是大势所趋。油田企业社区大都服务机构设置日趋合理,设施配备逐步完善,管理工作比较规范,在社区养老方面已经具备了良好的条件。但由于受养老、医疗等诸多客观因素的限制,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本文以中原油田为例,就油田企业开展社区养老服务问题进行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2.
刘军宏 《科技信息》2009,(29):I0457-I0457,I0787
国际工程管理模式由传统的管理模式(DBB模式)已发展到多种模式并存。如:建造工程管理模式(CM模式)、设计——建造方式(DBM模式)、交钥匙方式(TKM模式)、建造-运营-移交方式(BOT模式)及项目承包模式(PMC模式)。在我国改革开放下,我国建筑市场也实行了“门户开放”,许多国外建筑企业进入我国承包工程,从而加剧了国内建筑市场的竞争。国外建筑企业的进入,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管理水平;反之,我国建筑企业跻身国外建筑市场,要与国际接轨,就必须熟悉国际工程管理等。因此,我国建筑企业为与国际接轨,必须改革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加速与国际惯例接轨。作为建筑企业一名的项目管理者,就如何面对国际工程管理与国际惯例接轨浅谈几点。  相似文献   

13.
史爱玲  王春宁 《甘肃科技》2014,30(20):89-9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不断加剧,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和机构养老模式的功能逐渐弱化,NGO组织参与养老服务和民营资本进入养老市场受制度制约,养老产业化发展滞后,我国城市养老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高速老龄化带来的现实问题将是中国未来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养老服务是一项社会事业,需要政府、社区、非盈利组织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和建设,发展养老服务已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共识,国外一些发达国家比我国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需要借鉴和吸收发达国家养老服务的有益经验,促进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重庆市老年人的养老现状及其对整合照料式养老服务模式的接受程度,为探索合适的养老模式提供参考.方法:对重庆市9个主城区内1 006名50岁及以上的社区居民进行养老相关情况的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9.1%的调查对象目前的养老方式为"家庭养老";调查对象目前养老所存在的困难主要为医保报销比例较低(25.6%)、经济拮据(25.0%)、体弱多病、就医不便(19.5%);对调查对象的养老需求及意愿进行调查发现,54.4%的调查对象需要生活照顾,52.5%需要安全保障服务,51.4%需要一般医疗救助;73.4%的调查对象表示愿意尝试整合照料式养老,而不愿意尝试的调查对象主要担心整合照料式养老服务的收费会较传统模式养老服务更高(24.6%).二项分类Logistic回归表明,调查对象的每月总收入与其养老方式是调查对象是否愿意尝试整合照料式养老服务的影响因素.结论:重庆市50岁以上人群目前的养老模式较为传统,且该人群在医疗、日间照料等方面均存在一定需求,可在该人群中应用"医养康护"一体化整合照料式养老服务模式.此外,针对月收入不同的老年人群,政府应提高相应的报销比例,以提高老年人群对整合照料式养老服务模式的接受度.  相似文献   

16.
我国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选择合适的养老模式对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养老经验,同时结合我国的老龄化现状——老年化速度快,老龄化人口持续增多及我国的国情,目前我国政府确定的养老模式是"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所以老年住宅的设计对实现居家养老具有重要作用,该文提出老年住宅在设计的时候要遵循安全性、功能性、健康性等要求,为老年人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使我国的居家养老模式能更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传统的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均面临供需不均衡,养老服务模式迫切需要转型升级的情况下,本研究进行了智慧养老模式的比较。智慧养老模式不仅是未来养老的发展趋势,而且为老龄化社会治理提供了新的路径。运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智慧养老已成为新型养老服务模式之一。本研究通过对北京、上海和浙江乌镇三地的智慧养老模式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了不同类型智慧养老模式的特点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智慧养老模式的对策建议,为我国智慧养老模式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多元养老模式背景下主要有居家养老、子女同居与养老机构居住三种模式,以CSS2011数据为基础,考察我国老年人与失能老年人养老居住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与子女同居的养老居住模式更受老年人青睐,老年人的居住意愿表现出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有老伴不去机构养老,二是郊区城市老人更认可机构养老,三是"三高"(教育高、收入高、保障高)老人喜欢与子女同居;对于生活不便的老人来说,相对于居家养老,"三高"失能老人愿意选择机构养老,相对于机构养老,"两高"(教育高、保障高)失能老人倾向于选择子女同居。  相似文献   

19.
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居家养老是我国目前三种比较常见的养老模式。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以及经济的迅速增长,中介、民办、外资养老机构成为新兴的养老模式。新《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虽然确立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但各地区养老服务机构发展不均衡,每种养老模式也各有利弊,需要各级政府认真调研,以人为本,发挥其引导、支持、组织、协调和监督等作用,与全社会共同构建一个和谐、可持续性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0.
在人口老龄化日趋严峻的形势下,如何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已成为当前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结合石家庄市部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实际调研及对部分60岁以上老年人的深入访谈,当前石家庄市居家养老服务存在互联网+养老+医疗资源难以融合;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养老服务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民营机构运营难,参与率低等问题。对此应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将养老服务与医疗卫生服务有效衔接;扩大居家养老服务的有效需求;培育专业化的市场运行机制;建立民营居家养老机构的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