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小江话与北京话共同的声母有15个,韵母有16个,调类有2个,但所辖的字以及声韵调的拼合情况不尽相同,不同的是:小江话有[η.η j v kw kwh]无[ts tsh z]声母,有丰富的辅音韵尾[m n η Ptk]和声化韵[m η]而无撮口呼韵母[y]、舌尖韵母[ll]和卷舌韵母[ ],调类有8个,小江话有入声韵。  相似文献   

2.
韶关市近郊“虱婆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虱婆声”是韶关市的一种系属未明的方言土语,迄今还没有得到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本文分三部分:第一,对“虱婆声”的名称、分布、源流、双方言及多方言交际状况作了社会分析;第二,归纳“风婆声”的声韵调系统,在与梅县话为代表的客方言、广州话为代表的粤方言作共时比较的基础上分析其语音特点;第三,在与梅县话、广州话作比较的基础上,把“虱婆声”的语词概括为四种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3.
(本文为《廉州音系》的一部分。音节总表以及比较音韵有关部分,因篇幅限制而略去。韵母系统,本文认为不但有а组,还有ε组的长短对立。如郎、良、冷;岗、疆、更,韵母是аη、ε:η、εη。跟一般的看法,认为粤方言无长短对立的说法不同。因篇幅有限,不在此论证。)  相似文献   

4.
玉林茂林闽南话有18个声母、59个韵母、七个声调,而声母和韵母配合成的基本音节只有568个,再加上声调也只有1327个,其配合关系比较复杂,本文拟通过列表分析来揭示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5.
广西蒙山陈塘话有声母20个,韵母64个,声调10个。其音系主要特点:声母方面,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者,不论平声、仄声,绝大多数读为相应的不送气清音;精、清二母分别读t-、t~h-;流、深、臻三摄开口三等见组字读舌叶音t∫-、t∫^h-等。韵母方面,如较整齐地保留了-m、-n、-η、-p、-t、-k韵尾的配对等。声调方面,古平上去入四声按声母的清浊各分为阴阳两类,阴入、阳入再依据韵母元音的长短分为四类,共十个声调。同音字汇收字4400余个。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各方言之间在语音方面差异尤为明显,武汉方言属于现代汉语七大方言中的北方方言的西南官话次方言区。武汉市蔡甸区奓山人所操汉语方言与武汉市其它地区人们所说方言在语音和词汇上有较明显的差别:(1)声调方面,调值差别最大,奓山话一共有四个声调,包括阴平(35),阳平(213),上声(31),去声(33)。(2)声母韵母方面,奓山话共有18个声母和35个韵母,与武汉其他地方方言在声母韵母数量方面略有区别。(3)词汇方面,武汉方言蔡甸奓山话也有一批特色词汇,与周边的方言不同。本文将从语音和词汇方面对武汉方言蔡甸奓山话进行简要概述,以期展示武汉市丰富的方言文化。  相似文献   

7.
福州话和莆仙话有密切的关系,这是大家都认可的。但是他们之间具体的影响过程,除了声母类化以外,很少有学者做过具体的论证。文章试图从莆仙话的声母系统、韵母系统及其音韵结构三个方面,具体揭示福州话在莆仙话内部的扩散。  相似文献   

8.
浅析粤方言的"话"、"讲"、"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巍 《韶关学院学报》2003,24(2):104-107
粤方言表示言语的常用动词不用“说”、“谈”,而用“话”、“讲”、“倾”。“话”、“讲”、“倾”在粤方言中亦大致有不同的分工。中主要通过具体例证说明粤方言“话”、“讲”、“倾”词义与古汉语调义的联系及其用法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9.
新杭州话已明显不同于老杭州话。新老杭州话的差异集中地体现在韵母系统。新杭州话韵母系统的演变反映了杭州话半个多世纪来的变化,也预示着杭州话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下里话是阳山县黎埠镇的一种方言,在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均有它的音韵特点,综合其语音特点以及从移民史来看,下里话是粤语的一种次方言。  相似文献   

11.
葛源位于横峰县北,与上饶县、德兴市辖境相邻接。葛源话系因唐初玉山县移民入迁定居而演变形成。葛源话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表明,处于赣、吴、徽语交接地带的葛源话,是朝着赣语化方向发展的保留有吴语底子且受徽语影响的一种混合方言。  相似文献   

12.
文章考证江西吴城古镇方言的本字,共70个。方法是根据古今语音对应规律,查找当地话口头说、无适当字形可写,但《广韵》或《集韵》已收录的字。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介绍江西永修方言的语音特点,包括永修方言的声韵调、永修方言的音韵特点和特字音。  相似文献   

14.
福建长汀客家话具有复杂的变调规律;来母字大多不念l,却念成t;有些名词动词形容词和虚词在别的方言中少见;一些习俗方面的词语在别的方言中少见。这些特殊现象,构成了长汀话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5.
壮话与汉语方言白话、客家话、闽话在韵母、声调、词素、后缀以及数词、量词在句中的位置,比较句、疑问句的句式等方面有许多的共同特征。这说明壮语、汉语自古就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讨论了莲花方言的大部分动态助词的意义和用法,说明了它们跟普通话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17.
丰城方言的代词构成方式较为丰富,其功能比较复杂,与宜春话略有不同.1.人称代词.丰城方言人称代词复数的表达法较丰富,显示了其不同的继承的底层.2.表处所的指示代词.其中远指分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相对不远或看得见的,第二层次是相对很远或看不见的.远指和近指的不同是通过音长的差异来体现的.3.疑问代词.丰城话"许里、什里"等疑问代词多是由指示代词通过变调来表达的.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德格话元音变迁的内因和外因,揭示了语音内外因素制约元音演化的轨迹。指出德格话元音演化过程中,虽然偶有外因渗透影响元音演化,但终究没成为演化通则。德格话元音演变的主要方式是条件音变,条件包括声母和辅音韵尾,其中辅音韵尾成为使元音发生演变的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19.
消除语音编码差异是南方方言人学习普通话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汉字是学习主体转换方音编码为普通话标准音编码的现成中介,朗读则为方音与标准音转换、实现口语语音标准化提供了心理的、生理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