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2.
报道采自我国的斜脉姬蜂属一新种,定名为南京斜脉姬蜂Echthromomasnanjing-ensisShengetGe,sp.nov。  相似文献   

3.
杨定  杨集昆 《广西科学》1994,1(4):26-28
记述广西猫儿山舞虻科3新种,即簇毛黄隐肩舞虻(Drapetis(Elaphropeza)PilataYansetYangsp.nov.)中褐黄隐肩舞虻(D.(E.)medipunctataYangetYangsp.nov.)、基凹堂舞虻(HemerodromiarimataYangetYangsp.nov)。模式标本存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4.
5.
本文根据作者1984年在神农架、武当山及九宫山采集的标本,报道了湖北省的双翅目舞虻科驼舞虻属9个种,其中包括7个新种和1个中国新记录种,附有雄外生殖器图,与近缘种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首次用于电子扫描显微镜对甘肃,宁夏和内蒙地区的甘肃麻虻H.kansuensis,等额麻虻H,hedini,土麻虻H。turkestanica,低额麻虻H.ustulata的触角,尾器外部开矿作了初步观察,并对尾器亚生殖板所含向量元素作了测析。  相似文献   

7.
在整理中山大学昆虫研究所保存的食虫虻标本时,发现克虫虻属Clephydroneura Becker,1925一新种及一中国新记录和钉突虫虻属Euscelidia Westwood,1849一中国新记录,现报道如下.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山大学昆虫学研究所标本室. 海南克虫虻 Clephydroneura hainanensis新种(图1) 雄虫体长18毫米,翅长13毫米.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中国已记载的小异长足虻属昆虫162种进行区系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小异长足虻属昆虫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有5种分布型,以东洋界为主,其次为古北界;在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中有14种分布型,以华中区为主;中国小异长足虻属昆虫广布种少,特有种多;跨界分布的种类较少,跨中国动物地理区分布的种类也较少,说明了中国小异长足虻属昆虫分布地狭窄,不善于扩散。  相似文献   

9.
杨定  杨集昆 《广西科学》1994,1(3):32-34
记述采自广西猫儿山鹬虻属(Rhagio)2新种,即无痣鹬虻(R.astictaYangetYang)和拟无痣鹬虻(R.pseudastictaYangetYang),并综述属的特征。模式标本存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描述大蚊洼唇姬蜂新种Cylloceria tipulivora Chao,sp.nov.,隶姬蜂科洼唇姬蜂亚科,寄生为害烟叶的大蚊幼虫。  相似文献   

11.
在野外调查及现有分类学文献的基础上,记述1个采自河南汝州的河南新记录种——巨瘦腹水虻Sargusgoliath,列出河南省水虻科名录并简析区系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河南12种水虻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古北界分布7种,占比58.33%;东洋界分布6种,占比50.00%;中国—日本界特有4种,占比33.33%.古北种类略多于东洋种类,大致符合河南昆虫区系的整体格局.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鹬虻科5新种(双翅目:短角亚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了湖北省鹬虻科2属5新种。  相似文献   

13.
双翅目(Diptera)短角亚目(Brachycera)的舞虻科(Empididae)昆虫大多为捕食性。成虫或幼虫常为农林害虫的有效天敌,在生物防治上有潜在的前途,广西的舞虻区系近年经杨集昆与杨定研究(1986、1991)已报道有3属15种,本文再增加3新种和广西新记录的2属,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4.
报道贵州姬蜂虻属(双翅目:蜂虻科)3新种.模式标本存中国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15.
研究发现东北地区共有虻虫 98种 ,隶属于 3个亚科 7个属 .草原地区虻类不如山区虻类丰富 .由北向南 ,虻虫种类由古北区系逐渐向东洋区系过渡  相似文献   

16.
广西已知姬蜂科179种,其中4种为中国首次记录,113种为广西新记录。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马来西亚黑点瘤姬蜂属Xanthopimpla Saussure 32种,分隶11个种团,其中有17个新种或新亚种,它们是Ochracea种团的attenuata tripetala;Terebatrix种团的furcata,gemelligutta,townesi,mononyx;Nana种团的adnata;Brachycentra种团的pictifemur breviterebra;Occidentalis种团的dispinosa subquadrata,honorata atriclinata;Trunca种团的didyma,minuta quadruls,naevia,trunca conjuncta;Rhopaloceros种团的anchoroides,bilateralis,melanacantha oblongata和melanacantha subtriangulata.X.maculicoxis Townes and Chiu的雌性是首次记载,Terebatrix,Nana,Occidentalis,Trunca和Rhopaloceros各种团备有分种和亚种检索表,分类系统按照Townes and Chiu 1970,Mem,Amer,Ent.Inst.,no.14.模式标本存美国昆虫研究所American Entomological Institute。  相似文献   

18.
双翅目(Diptera)舞虻科(Empididae)的成虫和幼虫均为捕食性的有益昆虫,贵州省的种类较多,作者1988年报道过梵净山的三新种,1989年记载了贵阳的四新种及一贵州省新记录种。现根据1990年采自茂兰自然保护区的标本又增加一个贵州省新记录种和一个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9.
记述广西的鹬虻科昆虫,包括鹬虻属7新种及金鹬虻属1新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内不同生境的虻类进行调查研究,初步摸清该地区虻相本底资料。方法:选择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内具有代表性的孳生环境,采用常规方法采集、制作标本和鉴定虻种,并对我院馆藏标本进行整理,编制名表并进行相关讨论。结果:记录了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虻科3属12种,分别隶属于斑虻属(2种)、黄虻属(1种)和虻属(9种)。结论: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具有较好的虻类孳生和血源条件,具有虻类多样性,反映了东洋界的区系特征,该地区优势种是华广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