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智囊》2001,(3):74-79
春节刚过,全球各大跨国公司仿佛约好了似的纷纷裁员,有人说这证明全球经济遭遇了“寒流”,也有人说这不过是跨国公司在进行结构调整,不管怎么说,这么多公司裁员也不像是件好事。走马灯似地裁员让人眼花缭乱,我们编辑部撮其要者选出10大跨国公司列出排行榜,这次排行榜遇到了不大不小的麻烦,问题出在对裁员的价值判断上,裁员越多越好还是越不好?社会关注多意味着成功还是失败?编辑部最后的定论是,评判尺度定格在裁员对该企业的损益,不知读者以为然否?  相似文献   

2.
《当代地方科技》2003,(6):79-79
电视上每天传来企业裁员、缩编的消息。大家都认为,除了勒紧腰带,等待这一波不景气结束以外,好象别无选择。除了缩衣节食外,企业在不景气时有没有什么成长的机会? 《企业》杂志专栏作家布罗斯基(Norm Brodsky)指出,他从17岁的女儿身上,学到了在不景气的环境中成长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日益激烈的竞争、对产品需求的降低、高速变化的经营环境、全球金融危机,给企业经营构成了日益重大的威胁。裁员,已经被许许多多的公司当成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竞争能力的法宝之一。然而,裁员是一把双刃剑,对企业、员工、社会都会造成相当大的影响。本文旨在探讨裁员的软方法和硬措施,进一步为企业裁员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许多行业已经出现了裁员热潮。一套规范化的裁员程序将便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有效地进行裁员活动。企业裁员活动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计划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管理阶段,每个阶段又涉及到若干具体步骤。文章首次提出了将裁员活动延伸至对被裁员工和留任员工进行管理的裁员管理阶段。  相似文献   

5.
陶李艳  白洁 《当代地方科技》2011,(23):136-136,172
在全球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经济周期的变化以及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企业裁员已经是商界的一个现实问题,并且会一直存在着。本文通过分析企业裁员的出发点以及这中间存在的问题和负面影响.并探讨如何从企业的战略实际出发来制定正确的裁员计划、准确的裁员标准以及如何做到有效的沟通来化解各项矛盾和处理好裁员过后留下的各项问题。  相似文献   

6.
王廷丽 《科技资讯》2006,(31):152-153
裁员是为了提高组织绩效而有意识地削减人员,使组织规模变小的过程。它是任何一家拥有优秀企业文化的公司最不愿意做的事情。裁员后的影响是长期而持续的过程,因此企业在裁员前要充分考虑裁员对社会生活所带来的风险,明确裁员的合理标准;采用人性化与柔性化的操作方法,做好裁员后对被裁员工的补偿,安抚留下来的员工,才能在提高组织绩效的同时减少裁员给员工带来的直接伤害。  相似文献   

7.
言论     
正【裁员、撤并、收缩业务:日本银行业迎来改革阵痛期】面对业务紧缩压力,日本各大银行2017年11月中下旬相继公布各自的大规模裁员计划:其中,瑞穗银行到2026年将裁员1.9万人;三菱东京UFJ银行到2023年将裁员约6000人;三井住友银行未来3年将收缩当于4000名员工的业务量。——国际金融报【日企遭遇40年来最严重用工短缺,除涨薪外所有手段都用过】日本企业正在国内四处搜罗工人,并提供更有吸引力的终身制雇佣合同。这些企业正努力克服40年来最严重的劳动力  相似文献   

8.
张倩 《当代地方科技》2011,(20):108-109
随着《劳动合同法》的颁布与实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然进行相应的变革,以适应新的法律环境。本文以相关法律法规为背景,通过分析沃尔玛大裁员事件,揭示当前众多企业裁员风潮背后的行为动因,进而提出了如何从试用期限定、合同限定、成本预算、计划预案来主动规避风险和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及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9.
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使全球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受到冲击的不仅仅是金融业,传统行业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危机导致世界各地大型企业纷纷大幅裁员,而中小型企业则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的状态,生存面临挑战。文章是以企业人力资源中的裁员问题为出发点,在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裁员并不能够解决根本问题,甚至可能会带来更严重的隐患,同时针对这些这些问题提出了企业在金融危机下应对人力资源问题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万桂珍 《科技信息》2009,(7):130-130
我国现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不可能不受全球经济大气候的影响,尤其是我国的对外贸易企业。各地企业遭受退单等.国内企业随着国外企业的大量裁员也出现裁员现象,农民工更是早早返乡的人群。本文谈了如何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1.
奥运会是四年一次,中国的经济浪潮则是五年一划分。抛开1989-1992年的那一段,自1984年起,中国的经济浪潮大可分为这么几波:第一波是1984年到1989年;第二波是1992年到1997年;第三波是1997年到2002年,第四波则是2003年到2008年。 海尔无疑是第一波中的企业冠军,科龙则是冠军的有力冲击者,这一波的关键词是“管理”,谁的管理精细,谁的企业效率高、  相似文献   

12.
近日,华尔街掀起了让人始料不及的金融风暴,部分企业选择进行裁员作为短期应对方式,本文所要探讨的是裁员不当所产生的问题,以及如何降低这些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随着外资企业的进入,股份制改革的进行,我国的国有企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国有企业改革势在必行。自然国企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裁员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有证据表明,中国的国有企业可以减员1/3而不影响其生产,可见,冗员已经成为影响国有企业绩效的主要原因之一。(辛作义,冯进路,2003)看看这几年来我国的国企裁员,从四大银行四年准备裁员25万、联想战略性裁员500人、铁通的减员分流到中石化打算继续裁员5万人,无不说明了国有企业裁员不论从企业本身还是国家政策上,都是一个必然的趋势。那么国有企业为什么要进行裁员呢?(1…  相似文献   

14.
裁员进行时     
“这是我这一辈子所做过的最糟的一件事。”思科公司CEO钱伯斯,在公司宣布大幅裁员后不到两个月,如此告诉媒体。“裁员让思科从时速65英哩的增长速度,在短时间内跌至零成增长,甚至负增长。” 知名的班恩顾问公司(Bain & Co.),研究1989年至1992年间《财富》500强大企业中的288家公司后,发现曾在那三年内裁员3%以上的公司,之后股票不是没有增值,就是增值幅度不高;裁员达15%以上的公司,之后的股票表现更是明显不佳。 据《人力资源杂志》(HR Magazine)分析,除了公司本身以及被裁员工之外,裁员  相似文献   

15.
裁员的背后     
笑谈 《科技智囊》2001,(3):80-80
前一段,就裁员的事采访朗讯,因为是熟人,公关部的罗先生在积极配合之后,也发泄了一点对当前新闻界的“不满”。在他看来,跨国公司搞裁员是十分正常的事,新闻界不必大惊小怪,关键要看裁员的动机与结果对公司未来的运营有没有什么好处。再说了,一个公司裁员没什么,但近一段有那么多跨国公司  相似文献   

16.
“9·11”的伤口,10月,开始脓化……象人体一样,它牵连到了各国家、各组织、各部位, 全面且剧烈。 首当其冲的就是航空业,作为应对,招数似乎都只有裁员。美国主要航空公司拟定的裁员数目已超过10万人,瑞士航空公司裁员9000人,英国航空公司将再度裁员5200人。澳大利亚第二大航空公司——安捷航空公司比裁员还不幸,14日宣布倒闭了。此举导致公司1.6万职员失业,数千名旅客被困机场。 作为一条绳子上的蚂蚱,飞机生产商也难逃厄运。欧洲空中客车公司已经开始压缩生产,将今年交付使用的客机数量从330架压缩到320  相似文献   

17.
自2009年开始全世界的经济都处于一种低迷状态,很多企业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针对这些情况各大企业纷纷裁员减缩。这种情形的影响下,我们当代大学生想取得面试成功也同样面临着挑战。同时,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就业格局已发生重大变革,双向选择成为就业的"主旋律",并且,大学生就业势必经过考试和面试等诸多"关卡",其中面试是求职过程中最具有决定性的一关。  相似文献   

18.
金融风暴来临之际,一些企业的日子不好过,情急之下,裁员便成了一个方便的选择,美其名曰瘦身。一些文化事业单位搞改革,也时不时地祭出裁员大棒,以从反面教育员工努力工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危机,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友刚 《科技资讯》2009,(3):221-221
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大企业纷纷裁员,一些国内企业同样缩减了用人计划。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如何应对呢?笔者对此提出了一些建议面对危机,提高学习积极性,转变社会观念,捕捉自主创业机会;降低期望值,到基层工作。  相似文献   

20.
祁延慧 《甘肃科技》2009,25(23):169-171
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沿海大企业纷纷裁员,缩减了用人计划。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西部大学生就业如何应对,对此提出了面对危机,提高学习积极性;转变社会观念,捕捉自主创业机会;降低期望值,到基层工作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