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实现和提高短波通信中跨层设计的性能,针对短波跨层通信系统中反馈延时不能忽略的问题,研究了反馈延时对系统吞吐率所产生的影响。首先研究不同系统中反馈延时由于增大总的传输时间,带来吞吐率的下降,认为固定发送时间比固定数据帧结构具有更大的系统吞吐率性能。其次分析反馈延时对接收端信噪比估计的有效性影响,带来传输模式选择上的误差,影响系统的吞吐率性能。最后分析得到在反馈信噪比情况下,根据反馈信噪比误比特性能计算的信噪比判决区间与根据理想信噪比误比特率性能计算的信噪比区间相比,会带来系统吞吐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基于PN序列的OFDM帧同步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讨论了OFDM系统的帧同步算法,针对基于循环前缀的同步算法在强干扰信道中以及在极低信噪比条件下,无法实现精确同步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PN序列的帧同步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基于PN序列的帧同步算法在极低信噪比条件下能够实现精确同步,同时也具有抗多径效应和抗强窄带干扰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卢道琦 《科技信息》2010,(13):92-92,50
短波通信是海岸电台的重要业务,结合实际应用条件选用性能良好的天线对于改善通信效果极为重要。本文在分析海岸电台常用的几种短波通信天线的基础上,对海岸电台短波通信天线选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宽带短波信道上OFDM系统的同步算法,针对短波信道分析了已有同步算法在低信噪比条件下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采用PN序列调制导频符号的同步方案.在接收端,接收数据经过FFT后,利用PN序列优异的相关特性,实现了低信噪比条件下的时间和频率同步.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恶劣的短波信道上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短波通信具有通信距离远、开通迅速、机动灵活、网络重构便捷等优点,是军事通信和应急通信的重要手段.首先,围绕时变色散短波信道条件下信息传输有效性和可靠性的基本问题,阐释了短波数据传输、链路建立、抗干扰通信和组网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然后,针对下一代短波智能通信系统的发展需求,探讨了短波信道大数据建模与频率预测、复杂电磁...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无线电短波通信的基本特点,研究了无线电短波通信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探讨了无线电短波通信中的关键技术和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短波信道下直扩信号检测与载频盲估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通信侦察识别中广泛遇到的短波信道下直接序列扩频信号(DSSS)的检测与参数估计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广度优先搜索邻居(BFSN)聚类分析提取未知信号高阶循环累积量循环频率的算法。该算法通过聚类比较截获信号的各类峰值,剔除干扰和奇异类信号,克服了短波信道中常见的多径效应引起的码间串扰(ISI)影响,从而实现了在低信噪比条件下,对直扩信号进行检测和载频的盲估计。对算法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该算法在低信噪比下具有较好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短波地空通信,推导出了飞机飞行位置与时间的函数关系,结合位置关系,并基于ITS区域信噪比数据,采用插值算法确立了各信道航线信噪比随时间的分布曲线,依据信噪比的分布,得出了一种依据信噪比排序的换频策略.该策略给出了飞机在整个航线上的实时频率使用计划,从而保证信道通信质量始终处于较高的水平,并把REL作为信道质量的评估标准,经仿真验证,该换频策略下的航线平均信噪比和航线通信可靠度有了较大提高,确保了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的通信始终处于最佳信道上,克服了任一频率只适合一定空域通信的缺陷.  相似文献   

9.
针对短波突发通信中存在的频偏问题,结合短波调解器的波形格式以及低信噪比的信道条件,提出了一种基于傅里叶系数插值的迭代频偏估计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离散傅里叶变换(DFT)确定频谱峰值;然后对其结果进行Jacobsen插值,通过对插值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得出其方差与训练序列长度及信噪比的函数关系,并依此自适应调节其置信度为0.99999时的置信区间,将其作为精频偏估计的搜索区间;最后在搜索区间内进行迭代,并利用抛物线插值获取更精确的结果.仿真结果表明:对于长度为128、256、512的训练序列,在低信噪比条件下,文中算法均可逼近Cramer-Rao下界(CRLB),特别是在信噪比为0 d B时,两次迭代即可使算法的均方误差与CRLB的比值达到1.005左右.  相似文献   

10.
在油田勘探、开发和建设过程中,为了解决生产现场的各种数据信息及时上报到上一级的指挥决策部门,笔者研究了适合于边远、荒漠油田的数据传输技术,提出了一种适合于恶劣工作环境、通信距离远、性能/价格比高的数据信息的短波传输技术,为油田现代化生产调度系统、油田自动化的建设提供了一种可靠的通信手段.而短波信道是常用信道中最复杂的信道,它是由电离层反射电波实现通信的.短波通信中,通信控制是关键设备.同时就短波基本问题、短波控制器原理、数传控制收发软件作比较详细的讨论,并就短波通信干扰问题作一定的讨论.  相似文献   

11.
针对散射多径衰落信道下信噪比估计误差较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频信号的信噪比估计方法,该方法在散射通信信道模型的基础上,给出散射通信信噪比估计方案并设计数据帧结构,提出基于扩频信号的信噪比估计方法并给出合路信噪比计算公式,同时提出采用特定接收信号处理算法的等效信噪比计算方法,用于准确表征散射通信中的有效信噪比.仿真结果表明该信噪比估计方法估计准确,等效信噪比计算方法正确有效,相比其他信噪比估计方法,估计范围更宽,可有效解决多径信道信噪比准确估计问题.   相似文献   

12.
聂茂原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8):4473-4480,4490
有限状态马尔可夫信道模型(FSMC)在无线通信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在许多衰落情况下的信道建模都用到该模型。该模型是基于无后效性的随机过程,马尔可夫过程建立的。在满足马尔可夫性质的条件下,若将接收SNR按与有限个信道状态相应的间隔离散化,则得到有限状态马尔可夫信道模型(FSMC)。总结了到目前为止的科研成果,从对FSMC模型的简介和建立开始,而后给出FSMC的相关表征参数的分析计算方法。还重点介绍了该模型在通信领域的应用,包括无线通信建模和具体到瑞利信道时FSMC的建立和评价。  相似文献   

13.
在三节点中继信道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协作通信和切换技术的特点尝试性地建立四节点的协作通信切换通用模型,并对通用模型进行仿真和系统性能分析。四节点的协作通信切换通用模型的系统性能在中低信噪比时明显优于传统通信切换,高信噪比时与传统通讯切换的性能差别不大。四节点的协作通信切换通用模型解决了切换技术在协作通信中的实现问题。  相似文献   

14.
OFDM系统是一种特殊的多载波通信系统,它对同步的要求特别高,同步不准确会很大程度地影响系统的性能。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循环前缀的OFDM同步算法,利用了最大相关原则,并进行了能量归一化,对最大似然同步算法进行了简化,适用于信噪比未知的情况。仿真结果表明:不论在高斯加性白噪声信道还是在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条件下,其性能都接近于最大似然同步算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小样本条件下的盲信噪比估计误差较大问题,结合信号子空间分解方法,提出一种基于有限样本信息准则( finite sample information criterion,FSIC)的盲信噪比估计算法,并推导出基于FSIC盲信噪比估计算法的最大似然形式.在小样本情况下,FSIC的引入克服了传统信息论方法产生的过拟合和欠拟合问题,降低计算复杂度.在不需要已知信号调制方式、载波频率、波特率等先验知识的前提下,能够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AWGN)和多径信道(Rayleigh)下对常用调制信号进行有效的信噪比估计.在信噪比-25 dB~25 dB范围内,其平均估计误差小于1 dB,表明该算法可有效应用于小样本盲信噪比估计.  相似文献   

16.
针对国内外在全向紫外光通信理论模型研究方面的空白,以及系统的通信距离近、无法实现全向的问题,基于蒙特卡罗方法,建立全向紫外光通信的信道模型,分析接收信噪比;并基于紫外LED阵列及光电倍增管,通过对全向发射/接收天线的光学设计,采用4-PPM调制方式,建立速率为115.2 kbit/s的全向紫外散射光通信测试系统. 经过测试,接收系统的信噪比与模型仿真基本一致,实现了100 m范围内的全向通信,误码率优于1×10-5.   相似文献   

17.
MC-CDMA与传统CDMA中多用户检测性能的研究和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多载波码分多址(MC-CDMA)系统,用收敛性能良好的递归最小二乘(RLS)算法将MC-CDMA与传统CDMA中的信干比(SIR)和误码率(BER)等多用户检测性能进行了比较。动态仿真表明:多径信道中,MC-CDMA不仅具有较高的SIR,而且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在信噪比为6 dB时,其系统误码率就达到了正常通话指标要求,而传统CDMA系统BER性能不佳。从而得出了MC-CDMA比传统CDMA更适合于低信噪比、高速率移动通信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首先阐述了基于离散短时傅立叶变换(DSTFT)的多载波FSK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然后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时频分析方法和高阶矩理论的信噪比估计算法,并对其进行详细推导,给出了计算公式,最后对该算法的性能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其精度能满足低压电力线载波(LPLC)通信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19.
一种改进的可见光通信系统SNR均匀性优化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多用户室内可见光通信系统中,保证分布于室内不同位置的多个用户获得相近的通信质量,即改善室内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分布均匀性是当前可见光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分析了当前方案的不足,并从2个方面对其进行改进,针对布局提出在天花板中心处增加一个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在此基础上,根据LED位置,引入遗传算法对每个LED的功率进行优化分配.结果表明,改进后SNR波动幅度由2.52 dB减小到0.49 dB,同时,方差由0.38 dB降低到0.02 dB,SNR分布均匀性得到明显改善.此外,还将系统中的单个LED换成LED阵列,说明改进方法对于使用大功率的LED阵列的系统,同样能够明显改善其SNR均匀性.  相似文献   

20.
对信噪比极低的信号的检测,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提出了一种新的滤波算法,与现行的各种算法相比,这种算法可以大规模地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在仿真中成功地检测出信噪比为-1000dB的信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