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毛虫病毒室内毒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6—7月和79年4—5月,我们做了茶毛虫多角体病毒的室内毒力试验,着重视察了剂量对宿立的影响;龄期与病毒敏感性的关系;温度对感染的作用等。试验表明,茶毛虫各龄幼虫对病毒都很敏感,有希望发展成为防治茶毛虫的有效生物农药.关于使用剂量问题,我们认为使用病毒防治茶毛虫,其剂量不能低于5×10~6PIB_/ml,以1×10~6-2×10~PIB_/ml为最好,其死亡率均在90%以上,潜伏期也较短。在茶毛虫病毒生产上,我们认为以2×10~6PIB_/ml感染四龄幼虫为好,茶毛虫感染后在五~六龄死亡,几乎无化蛹现象,病毒产量高。  相似文献   

2.
茶毛虫(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 strand)又称茶辣子,是我国茶区的主要害虫之一。幼虫咬食茶树叶片,严重时连树皮花果都吃光。它不仅严重危害茶树,而且其体表毒毛到处飞散,触及人的皮肤,使人痛痒红肿,直接影响到茶农的身体健康。茶毛虫一年发生三代,而这三代都正值春、夏、秋三茶的采摘季节,采茶前后使用化学农药,必然会影响茶叶的质量。因此寻求新的防治方法,特别是大力开展生物防治以控制茶毛虫的危害,在茶区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温度对茶毛虫Euproctis pseudocons persa发育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茶毛虫(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 Strand)是茶树主要害虫之一,福建各茶区时有暴发成灾,对茶叶产量影响极大。在福建年发生代数3—5代,发生代数因各地气候条件而异(华南农学院1981)。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研究是测定各地茶毛虫年发生代数的有效途径。前人对茶毛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曾有过初步研究(卜可华1988;陈文瑞等1989;张汉鹄等1987),但温度设置方面不全面,并且处理数偏少。为了弄清茶毛虫各虫态及全世代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确定茶毛虫在福州地区的年发生代数,从而为生产上准确预报和安全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96—1997年开展了此课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引言 一九八二年我们报导了茶毛虫(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 strand)核型多角体病毒蒙山株系(EPNPV—M)的初步研究之后,接着将此株系作为茶毛虫的生物防治剂在四川省的七个县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八三年的防治面积已达二十余万亩次,绝大多数防治区的虫口下降率均在85%以上。大面积推广应用表明,EPNPV—M是一毒力较强的优良病毒株系。为了更好地推广应用,我们进一步对茶毛虫核多角体病毒病的组织病理进行了研究,本文报导这一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5.
前言茶毛虫病毒在国外已有记载,国内在贵州、福建等省也有发现,但都为核型多角体病毒。核型多角体病毒,其病毒粒子一般都为杆状。 1978年5月,我们在湖北省蒲圻县城关鎭五七茶场发现了茶毛虫一种新病毒,死虫表现为典型的核多角体病毒病的病症,经光学显微镜观察,敏感性组织的核内有多角体,但在电镜下初步所观察到的病毒粒子,为圆形而不是杆状。因此我们认为它是一种质型多角体病毒发生在核内的新品系。暂命名为“EP-CPV-N”,即茶毛虫质多角体病毒的核品系。  相似文献   

6.
以茶毛虫生长发育的试验数据为基础,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主成分分析法是一个极有实际操作价值和评价可信度的模型,当电磁辐照频率高于100 kHz时,茶毛虫生长发育指标数值均与电磁辐照频率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茶叶是我国的重要特产和外销物资,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和一些地区人民的生活必需品.茶毛虫(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 Strand)是危害茶叶生产的一种重要害虫。它在我国分布广,每年发生二至五代,幼虫咬食茶树叶片,严重时连嫩枝、树皮、花和幼果都吃光,严重影响茶叶产量。每当茶毛虫大发生后,茶园多年难于恢复生产(图片一、二).我国茶业史上曾有过多次茶毛虫严重危害的记载。而且,茶毛虫幼虫体遍长毒毛,飞散空中,触及人体皮肤,引起红肿痛痒,造成皮疹,影响工人采茶作业和  相似文献   

8.
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用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EPNPV—M对猪、山羊、鹅、鸡、兔、小白鼠青蛙、鲤鱼、金鱼及家蚕作了感染试验;对小白鼠作了致畸胎试验;检测了接触该病毒七年以上人员血清中有关抗体;用EPNPV—M同两种化学农药对照施到茶树叶上再检查茶叶中“农残“含量。研究结果表明:EPNPV-M对人体、脊椎动物和家蚕不会引起感染,亦无其他毒性;对茶树不会引起药害,亦不增加茶叶中农残含量。因此,用EPNPV—M作为防治茶毛虫的手段,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茶毛虫的两种核多角体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报导一种三角形的茶毛虫核多角体病毒,在同一寄主中的多角体,同时存在两种粒子色埋型:一种为单个粒子色埋型(SV 或SEV):另一种为成束粒子色埋型(BV或MEV)。病毒粒子的大小,都在270—299×27—46nm 范围之内,而其多角体的大小平均为18.3μ。多角体蛋白质品格,表现为线型,病毒粒子随机分布其中。  相似文献   

10.
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DNA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本文报道了对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蒙山株系(EpNPV-M)核酸性质研究的结果。EpNPV-M含双链DNA分子,含量为6.85μgDNA/mgPIB,提纯的DNA具典型的紫外线吸收特性,琼脂糖凝胶电泳证明DNA分子是大小均一的。DNA的(G+C)%为36.6,限制性片段积加法测得该DNA分子量为75.61×10~6道尔顿,109.57Kb,电镜法测得DNA分子长度为35.8μm,相当于分子量为74.1×10~6道尔顿,107.4Kb.电镜观察证实该病毒含有一些超螺旋环状DNA分子。建立了三种限制性内切酶对该DNA的酶切图谱。三种酶的酶解片断数为:EcoRI,27个;BglⅡ,15个;BamHI,9个。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了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NPV)在宿主细胞内的发生过程.病毒核衣壳进入敏感组织之后,首先见于核膨大,核内出现病毒发生基质,随后在病毒发生基质内或周围出现核衣壳.在核衣壳形成之后,从周围已形成的线状物质中获得套膜,然后具套膜的病毒粒子上出现蛋白质堆积并联合产生发育中多角体.随着病毒粒子不断嵌入,发育中多角体逐断成熟,成熟多角体中的病毒粒子多数以两个成束,部分是单粒包埋,并随机分散在多角体中.  相似文献   

12.
有机茶生产及其关键技术害虫生物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有机茶的生产技术;针对有机茶生产关键技术害虫生物防治研究应用茶毛虫NPV防治茶毛虫(Euproctis pseudoconspersa Strand),白僵菌871(Beauveria bassiana strain871)防治茶丽纹象甲(Myllocerinus aurolinealus Voss),韦伯虫座孢菌(Aegerita webberi Fawcett)防治黑剌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 Qumnt),Bt与苦参碱(Matrine)混剂防治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Gothe))、茶尺蠖(Ectropis obligua)、茶毛虫,苦参素、除虫菊素(Pyrethrinum)防治茶丽纹象甲、假眼小绿叶蝉、茶尺蠖、茶毛虫、茶蚜(Toxoptera aurantii(Boyer))等;上述技术已在福建茶区示范推广200km2,防效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13.
湖北有机茶园中主要害虫的生活习性及其OPM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介绍了湖北有机茶园中主要害虫小绿叶蝉、茶毛虫、茶尺蠖及茶丽纹象甲等的主要生活习性及其OPM技术。  相似文献   

14.
15.
福建省农作物害虫天敌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害虫天敌在害虫综合治理和害虫的可持续控制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概述了我省近年来农作物害虫天敌资源调查和开发利用的情况.据统计,全省农作物主要害虫天敌达1154种,隶属11个纲26目131科.已开发利用的害虫天敌主要有稻田蜘蛛、赤眼蜂、平腹小蜂、捕食螨、食螨瓢虫、日本方头甲、步甲、水花生叶甲、苏云金杆菌8010、BtA、白僵菌871菌株、韦伯虫座孢菌、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等.  相似文献   

16.
“424”细菌杀虫剂系苏云金杆菌,其药效是利用菌体产生之芽孢品体、外毒素及卵磷脂酶等致病物质,在虫体进食后引起肠道病、败血症及全体瘫痪而死亡。特别是鳞翅目幼虫最易感染,如松毛虫、茶毛虫、玉米螟、稻苞虫、稻纵卷叶虫、菜青虫、刺蛾、避债蛾、苜蓿虫、烟青虫,栎褐天蛾、棉铃虫等等。经外省和本地施用证明,“424”对防治农业、林业、牧草及卫生害虫都有一定效果,田间防治效果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青虫菌是一种细菌杀虫农药。对防治农、林、果、蔬、茶、菸、麻等植物上的多种害虫,如稻苞虫、稻纵卷叶螟、小造桥虫、菜青虫、松毛虫、茶毛虫、烟青虫、苧麻黄蛱蛾等都有良好的效果,杀虫率一般都在90%左右。为了大面积推广应用,必须坚持自力更生的方针,土法上马,土洋结合,大搞群众运动。在山东德州土壤所的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将三级扩大法生产改为以工业菌粉为菌种直接扩大培养,即一步扩大法生产。根据我们和监利县生资公司农药厂、监利  相似文献   

18.
19.
新课标下的音乐教材,主题集中,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配套教参详细,音像齐备,视听结合,确实令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它既是学生的亲密伙伴,音乐宝典,良师益友,又是音乐老师的得力助手,合作伙伴,教学指南。但是,如果老师总是一尘不变、按部就班地抱住教材不放,不能做到与时俱进,因材施教,时间一长,学生还会心生厌倦,老师自己也会觉得单调。那么,在新课标的理念下,我们应当如何创造性地使用音乐教材?笔者作了如下思考:  相似文献   

20.
科技期刊学术论文写作与规范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影响学术论文规范化水平的主要问题,结合国际GB7713-87,重点论述;题名要吉,贴切,合乎逻辑,避免笼统,偏大,偏长,摘要要短,精,完整,不注释,不评论,不讲过程,、正文要科学,完整、简练,以理服人;结论严格,要在运用思维,知识、语言上下工夫,切忌含糊其词夸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