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数据录入用户接口制作是数据库应用操作的一项基本工作,它关系到用户界面的方便,实用,美观和对数据进行有效性检查等方面。介绍了一种基于VFP的通用数据录入用户接口的实现过程,该接口的建立方法可作为一种面向对象开发环境下数据录入界面模板使用。  相似文献   

2.
李丹宁  李丹 《贵州科学》1991,9(4):314-321
随着计算机软件被广泛用于各种不同的目的,软件系统本身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为了便于用户方便高效地使用软件系统,必须设计一种智能化的用户接口,通过分析用户和软件系统的交互过程,智能接口可以部分或全部理解用户的目的和期望,智能接口跟踪用户的人机交互过程,使用户感觉到所使用的软件系统恰是为了他的目的而设计的。本文提出了一种该类用户接口的设计思想,讨论了实现的条件和要求,并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3.
智能用户接口Agent的用户模型与系统构建方法   总被引:16,自引:8,他引:8  
在简要给出智能用户接口的体系结构后,主要讨论了智能用户接口Agent的构建、用户模型及建立方法。通过属于数字个人助手类型的Agent实例,介绍几种典型的智能用户接口Agent。  相似文献   

4.
用户接口是用户与计算机系统交换信息的窗口,用户接口是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所在的软件系统是否成功。因此开发一个好的用户接口系统是当代软件系统开发中的一个重要趋势。本文所介绍的就是我们在这一方面所作的一种尝试,即,建立一种数据库多维用户接口系统。它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地运用限定汉语对数据库进行查询的接口,第二部分是数据库的全屏幕窗口操作接口,第三部分是数据库的建库接口。DMUIS为各种层次的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满足高速图像数据采集系统中对高带宽和大容量的要求,利用Virtex-7系列FPGA外接DDR3-SDRAM的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Verilog-HDL语言的DDR3-SDRAM控制器用户接口设计方案。该控制器用户接口已经在Xilinx公司的VC707开发板上通过了功能验证,并成功的被应用到高速图像数据采集系统中。含有该用户接口的控制器具有比一般的控制器接口带宽利用率高、可移植性强和成本低的优点,可以根据设计人员的需要被灵活地应用到不同的工程。  相似文献   

6.
USB由于其速度快、支持热插拔、稳定性好、用户使用方便、支持即插即用等优点,现已成为PC机的标准总线接口。介绍了一种利用USB总线接口来实现的双PC机互联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7.
智能用户接口的用户模型及规划识别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于交互式软件的用户知识和信息获取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指出显式和隐式用户模型的两种建模方法的特点以及对智能用户接口的适应性,并给出一个基于智能用户接口的规划识别器,以描述实现用户目标规划识别系统的一般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8.
旨在研究轻量级嵌入式Linux图形驱动程序与图形用户接口的设计方法.在ARM 9平台下,通过对显示模块sed1335的Linux图形驱动程序及图形用户接口的描述,介绍了基于Linux图形驱动程序及轻量级图形用户接口的编写方法,实现了一套轻量级的图形用户接口.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稳定性和较快的响应速度,能便捷地应用于类似的系统.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一种具有话音和数据交换功能且具有多种用户接口的多功能交换系统。着重介绍该系统在结构上与一般空分程控用户交换机的不同之外,以及实现本系统的技术难点和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 ISDN 基本用户接口和数字用户二线传输的配置和要求,较详细地介绍了一些专用 ISDN 大规模集成电路,其中包括数字用户线路接口、网路终端电路、终端设备电路、适配器电路及数字电话机电路.应用这些电路可以组成符合 CCITT I.412建议中各种功能块和数字程控交换机的数字用户线路接口电路的硬件.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硬岩与软岩交界面方向对其破坏形式的影响,对含岩石-水泥砂浆(代替软岩)交界面的组合试样进行了多组加载角度的巴西劈裂试验,获得了不同交界面方向的组合试样的"抗拉"强度,并利用颗粒流程序PFC2D研究了交界面的破坏机理.计算得到的"抗拉"强度随交界面与加载方向夹角的增大而增大.当交界面平行于加载方向时,沿交界面发生劈裂破坏,计算得到的"抗拉"强度可认为是交界面的抗拉强度;当交界面与加载方向不平行时,发生更为复杂的拉―剪复合破坏.此外,为了进一步分析交界面的抗拉强度对破坏形式的影响,采用提高水泥用量和增大交界面粗糙度两种方法增加交界面的抗拉强度,并进行了一系列试验.试验得到了含交界面的巴西劈裂试验的典型破坏模式分布图,对更好地理解硬岩与软岩交界面的破坏形式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对不同含水率下与不同法向应力下的膨胀性土的界面抗剪强度-界面剪切位移曲线进行分析,通过设计室内膨胀土-混凝土界面直剪试验,研究各含水率对膨胀土-混凝土界面各力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均无应变软化现象,基本符合应变硬化模型;含水率的增长,对界面抗剪强度有较为明显的劣化影响,应力应变曲线的峰值也随之愈发滞后;同一含水率的界面抗剪强度与法向应力较好地符合摩尔-库伦强度准则,随着含水率的逐渐增长,界面抗剪强度也呈现递减态势;界面黏聚力先呈增长态势,后呈逐渐减小态势;界面等效剪切模量呈现下降趋势,同时通过微观角度对界面黏聚力和界面内摩擦角引起的界面强度变化规律进行了机理性的分析。界面内摩擦角则随着含水率增加逐渐地呈现反比例函数降低态势,引入界面摩擦系数,进一步细致分析界面摩擦力学性质,同时修正了界面黏聚力和法向应力对界面摩擦带来的较大影响,针对于浅层边坡土体与桩基础的摩擦估算,考虑到法向荷载对于界面摩擦系数影响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三维垂直裂纹扩展到双材料界面时的路径选择问题,建立了双材料三维垂直裂纹在界面扩展的计算模型,提出了三维垂直裂纹在材料界面扩展的3 种方式及判断准则;以线弹簧模型模拟两种材料间的界面胶结情况,得到了裂纹在界面处的剪切位移及剪切应力,结合虚拟裂纹扩展技术计算能量释放率沿裂纹边缘的分布情况,分析了裂纹长度、界面参数及材料弹性模量对裂纹扩展路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裂纹长度的增大,界面剪切位移逐渐增大,界面容易发生剪切滑移;随着界面参数的增大,能量释放率减小,同时,剪切位移也随之急剧减小,说明界面参数的增大对阻止裂纹穿透界面及沿界面扩展具有明显作用;当裂纹在较硬材料内时,裂纹容易穿透界面进入较软材料内。  相似文献   

14.
Lennard-Jones流体汽液界面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深入认识汽液界面现象 ,解释汽液界面的独特性质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从分子水平上研究了 L ennard-Jones流体汽液界面。模拟结果表明 ,汽液界面实际上是一个随时间涨落的起伏不平的曲面 ;汽液过渡区就是该曲面的涨落区域 ;汽液相变是一个突变的过程 ;汽液界面体系内密度、压力张量及温度等热力学量连续变化只是统计的结果。并在此认识基础上 ,从汽液分子相互转化的微观行为解释了汽液界面的温度分布中的尖峰和低谷出现的原因。在分子的汽液相变过程中 ,从液相向气相的转化发生在汽液界面的波峰处的几率最大 ,而从气相向液相的转化发生在汽液界面的波谷处的几率最大  相似文献   

15.
为揭示剑麻纤维掺量与界面粗糙度对土-岩界面剪切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表面起伏的混凝土模块作为岩面相似材料,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室内直剪试验,并结合扫描电镜试验进一步分析了剑麻纤维参与强化界面剪切性能的机理。结果表明:剑麻纤维通过提高黏聚力提高土-混凝土界面间的剪切力学性能;纤维添加量为0.8%的土-混凝土界面黏聚力提高80%~500%,内摩擦角提高10%~20%;界面粗糙度主要通过提高黏聚力增强界面剪切力学性能,6.5 mm粗糙度的界面黏聚力增量为7~15.5.kPa,提高20%~300%;对于素土界面和掺纤维界面,粗糙度对土-混凝土界面间剪切力学性能的强化表现为2种模式,加入纤维的界面黏聚力关于粗糙度的增长关系上,粗糙度的最优值出现在较小区间(0~2.5 mm)。  相似文献   

16.
主要讨论了三维可压两相流扩散界面模型-Navier-Stokes-Cahn-Hilliard(NSCH)方程组中接触界面厚度趋于零时的极限问题,通过渐近匹配展开的方法,从方程组解的渐近极限中推导出相应两相流的自由界面模型及界面条件。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垃圾填埋场衬垫系统中加肋土工膜与砂土界面特性, 通过对比室内拉拔试验, 运用离散单元法的二维颗粒流程序(2D particle flow code, PFC$^{\rm 2D})$, 模拟了不同加肋高度和温度组合下的加肋土工膜与砂土界面拉拔试验, 得到了加肋土工膜与砂土界面的宏观应力-应变曲线、细观颗粒间位移场和应力场的变化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 加肋土工膜与砂土界面的拉拔应力明显优于光面土工膜($h=0$ mm)与砂土界面; 界面极限拉拔应力随着加肋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界面摩擦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还从细观角度(颗粒位移和内部接触力)模拟研究了加肋土工膜与砂土界面拉拔试验. 研究结果表明: 加肋土工膜与砂土界面附近砂土颗粒的位移较大, 颗粒整体向左上方移动, 而肋块后部上方的砂土由于法向应力作用向下运动; 随着温度的升高或者加肋高度的减小, 加肋土工膜与砂土界面附近的颗粒位移变大, 稳定性变差; 拉拔模型内部左侧的接触力较大, 加肋土工膜附近的接触力也较大, 并向上下两边逐渐减小; 随着加肋高度的增加或者温度的降低, 加肋土工膜与砂土界面附近土体内部的接触力明显增大. 研究结果从宏观到细观较全面地描述了加肋土工膜与砂土界面拉拔试验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交流电场对定向凝固及界面溶质分配系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交流电场作用下定向凝固组织的研究发现,交流电场对定向凝固组织有细化作用,且随电流的增大,其效果越明显,同时交流电场使凝固界面的溶质含量减小.通过对电场各种作用的分析发现:界面的化学势的减小使界面的稳定性增加;但界面能的增大、活度系数的减小以及界面溶质层内的震荡会使界面变薄,使界面的稳定性减小,从而破坏了胞晶的稳定生长,使柱状胞晶变成细碎的晶体.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一维紧束缚模型和格林函数方法研究了金属薄层的厚度对金屑一半导体界面电子态和界面能的影响。文中给出了计算局域电子态密度及界面能的公式,并以Pt-ZnO系统为例,计算了金属处于不同层厚时,界面处的电子态密度及界面能,讨论了薄层厚度对二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开展了一维多介质流动问题的界面处理方法研究.通过求解level-set方程来跟踪界面的位置,移动界面附近网格保持界面与网格边界重合,在界面处构造和求解守恒型Riemann问题得到界面处流体的准确流动状态,并以此来计算界面处的数值通量,得到了一个新的守恒型界面处理方法.数值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准确地捕捉界面和间断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