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3 毫秒
1.
英语和法语同属于印欧语系,在语音、词汇和句法和时态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对于L2为英语而L3为法语的学习者来说,两种语言相互影响,既有正迁移又有负迁移。如何利用英语和法语的相似点和相异点促进两种语言间正迁移发生,从而尽量减少负迁移的干扰是语言学习者必须直面的问题。因此,英法对比可以成为英法双语专业教学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本文作者尝试通过法语和英语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共同和异同来探讨法语二外教学中,如何利用比较教学法,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学习的“正迁移”,同时避免“负迁移”。  相似文献   

3.
第三语言迁移现象在语言学习中屡见不鲜,特别在状语从句使用过程中,迁移现象涉及更是广泛。本研究基于三语习得与语言迁移理论,对英语专业学生使用第三语言(法语或日语)状语从句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汉、英、法三种语言之间存在着语言负迁移现象,且英语对法语的影响十分显著;汉、英、日三种语言之间也存在着语言负迁移现象,且汉语对日语的负迁移现象显著,这表明相近的语系间状语从句负迁移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4.
杨慧娟 《科技咨询导报》2012,(16):151-151,153
语言学习是个比较复杂的过程,经常会受到母语语言的影响。英语学习中的母语负迁移问题,应该引起奋战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们的注意。充分了解迁移现象及其规律,有助于教师提高思想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避免负迁移,促进正迁移,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本文主要从语音、词汇、语用和句法四个方面,论述了汉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并提出了一些有效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张键 《科技信息》2012,(22):484-484
语言迁移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促进英语学习,负迁移则妨碍英语学习。本文先介绍迁移理论,通过研究英语教学中的正负迁移现象,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6.
语言迁移的核心问题是怎样评估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影响.这种影响有正面和负面之分,因而也就有所谓的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会有助于语言学习者更快地理解目的语,而负迁移则会妨碍学习者对目的语的掌握.讨论和分析母语对第二语言的正迁移和负迁移作用,使教师和学生能在英语的教与学中更好地结合中英文语言及文化等各方面的异同,能促进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正迁移,避免负迁移,创造逼真的英语环境,学会地道的英语.  相似文献   

7.
毛颖哲 《科技信息》2012,(3):354-355
在二语语言学习中存在负迁移和正迁移。负迁移也被称为干扰,是使用了本族语的语言规则而导致错误或目标语形式的不恰当。中国学生英语写作是在基本掌握母语的基础上进行的,因而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母语及其他知识经验的迁移影响。本文通过一次诊断考试来讨论母语负迁移对大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语言负迁移是二语习得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它影响着学习者的整个学习过程。本文从语音语调、词汇、语法和语用四个层面简要分析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母语负迁移现象,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以期能减少语言负迁移,从而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张晓丽 《科技信息》2012,(7):413-414
母语迁移是外语学习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它是由已有的语言知识在目的语的习得和使用中产生的。迁移分为正向迁移和负向迁移。正迁移促进二语习得,负迁移阻碍二语习得。许多高中生英语写作中出现的错误源自于汉语的负迁移。  相似文献   

10.
语言迁移对于目标语的影响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两个方面。汉语与英语分属不同的语系,语言结构差异很大,中西方文化差异也很大,因此汉语负迁移发生的几率和规模也很大。对于母语是汉语的中国学生,负迁移的影响通常大于正迁移。该文分析研究汉语对英语写作语法方面的负迁移表现和动因,并对降低汉语负迁移影响、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质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外语学习中母语迁移的影响是必然的。母语的迁移有两种:负向迁移和正向迁移。负向迁移往往会导致学习困难和错误,不利于目的语的学习;正向迁移在母语与目的语有相同形式时会出现,有利于目的语的学习。壮语在语言形式和结构及某些思维方式上比汉语更接近英语,在壮族学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通过英语和壮语的比较教学来充分利用正向迁移的影响,减少负面迁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人英语习得过程中,汉语可以产生正迁移或负迁移的双向作用。在分析汉语对英语习得词汇层面的干扰作用后,力图通过对比分析减轻汉语负迁移,提高英语词汇习得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人英语习得过程中,汉语可以产生正迁移或负迁移的双向作用。在分析汉语对英语习得词汇层面的干扰作用后,力图通过对比分析减轻汉语负迁移,提高英语词汇习得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4.
李冰 《科技信息》2009,(33):T0180-T0180,T0159
在外语教学中,母语迁移一直都是个争论激烈的话题。很多学界人士都曾针对外语教学中附用母语教学所产生的影响发表过自己的见解。本文讨论了母语正、负迁移对外语学习的影响,更强调了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充分调动母语正迁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语音学、语音迁移和感知同化方式等理论和英语语音习得者产生的语音偏误看,以厦门方言为母语的学习者在英语语音辅音系统习得过程中会产生浊塞音、鼻音尾韵、爆破音和声门清擦音等正迁移以及齿龈音、唇齿音、鼻音、摩擦音、软腭音和爆破音等的负迁移现象,其原因在于厦门方言和英语音段音位上辅音系统存在的差异。厦门方言为母语的学习者在英语语音学习中应充分利用正迁移现象,以汉语普通话为英语语音习得的中介与过渡,并利用对比法和多媒体技术等几种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克服负迁移作用,以提高英语语音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6.
学习总是要涉及原有的知识经验,并利用这些经验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同样,中国学生英语学习也会受汉语的影响和制约。学术界对母语干扰二语学习、母语对二语习得的负迁移影响的研究和关注较多,鲜见涉及母语对二语学习的积极影响的研究。认同汉语水平对英语学习具有正面影响,不但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保证英语学习质量和效果,而且对指导英语学习和教学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德琴 《新余高专学报》2012,17(5):89-90,94
本族语和目标语表面的相似性对学生是否受母语迁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英汉两种不同语言的相似性在他们习得英语隐喻性词语时可能会引起正负迁移现象。以语言迁移和对比分析为理论基础,对学生在学习不同类型的英语词汇时语言迁移现象有何不同以及学生在理解和使用英语词汇时语言迁移现象有何不同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语音迁移是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较突出的迁移现象。以语言迁移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实证研究分析普通话对英语语音学习的正迁移作用,提出尽快提高学习者普通话水平、充分发挥正迁移效应、客观看待负迁移作用是提高英语语音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人们在学习外语时,会遇到母语文化的迁移现象,即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的差异对外语学习的促进或干扰作用。中国式英语是母语文化迁移对外语学习的负面作用造成的结果,它严重影响了学习者语言能力的提高。我们应及时予以纠正,遏制它的蔓延。  相似文献   

20.
闽南方言区学生英语语音学习困难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由于受闽南话发音的影响,闽南方言区学生在英语语音学习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发音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从分析问题的成因入手,了解闽南话以及英语发音各自的特点,并对两者进行比较,合理利用母语发音的正迁移,及早预防负迁移,以此来提高语音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