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程序是现代法治理念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而依法行政是法治进程的关键问题。行政程序的规范性、正当性显然是建设现代法治政府的核心问题。正因如此,近年以来,每年有很多专家、全国人大代表和官员代表呼吁出台《行政程序法》,以规范尚显混乱的我国行政行为,但因为种种原因,这一法律迟迟未能出台。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的出台对我国行政程序的法制化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行政程序立法是行政法发展的题中之义,当代社会治理结构的演化使传统行政正当性出现危机,需要行政程序立法改变定位,跳出法治规范主义的单一模式,在"以程序约束权力"的程序观之外,通过程序建构为现代行政提供新的正当性支持。对处于转型期的我国行政法发展而言,分析考察《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对我国行政程序法立法的文本与实践兼具重要意...  相似文献   

3.
行政行为必须走向程序化是“行政法治”的法制建设价值取向的要求 ,本文在理论结合案例的基础上分析了具体行政行为违反法定程序的几方面内容及其处理办法 ,对于实现依法行政这个目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魏勇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8):25-26,31
正当法律程序是法治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和保证。正当法律程序对行政法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其作用下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程序原则在行政法中逐渐受到了重视。坚持正当法律程序在行政法中适用的前提、方法和原则,坚持行政程序的立法法治、执法公开、公正才能够使行政法符合正当法律程序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行政法治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理论依据。本文认为,邓小平行政法治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一、法律制度是根本,必须变“人治”为“法治”;二、健全行政组织法律制度,使政府职能和编制法定化;三、严格行政执法,实现国家行政管理法制化。为此,必须克服“衙门作风”和官僚主义,正确处理以下几个关系:立法与执法的关系;行政执法与监督制约的关系;依法行政与党的领导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是规制国务院立法程序的行政法规,比以往的有关规定进步,对立法程序提出了要求,规定了立法程序各阶段立法主体的义务。但是对相应的义务,没有规定法律责任,这是一个不足。故应当规定对不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法律责任,在这方面完善。  相似文献   

7.
行政公开是我国提升立法和政府行政过程与结果质量的必由之路.是建设法治国家,建设透明政府的大势所趋.完善的行政公开制度在国际上能增强其他国家对我国法律体系的理解,更好的促进国际间交流与合作,在国内能促使公众对立法和行政有更好的了解,提高立法与政府决策科学性与民主性,使公众与政府能形成良性的互动.  相似文献   

8.
依法行政是法治的核心内容。虽然“以法行政”是依法行政的重要内容之一,但二者的价值取向并不相同。以法行政强调的是通过法律的方式加强对社会的治理,而依法行政强调的则是对行政权的规范与控制。依法行政的法律基础只能是国家立法机关的立法,而非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法文件。依法行政要求政府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服从法律,依据法律,而不能以“经济发展”为由突破法律“闯红灯”。在一定条件下,依法行政可能会暂时地制约政府发展经济的目标,但从长远看,为了短期的发展目标而突破法律禁区,其危害远大于所获利益。因此,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时时把政府守法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9.
“法治国家”是依法治国要达到的目标,依法治国的核心和重点在于依法行政,依法行政不仅要求行政机关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必须依据法律,更要求行政机关要根据法律和法律的授权制定规范。  相似文献   

10.
我国迫切需要制定行政程序法来规范政府的行政行为,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实现依法治国的方略。行政程序立法的历史进程、专家学的研究及我国现阶段民主政治、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表明,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的制定,在我国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行政程序是依法行政的基础和关键,但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统一的《行政程序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完备,作为行政领域中的基本法,《行政程序法》的制定已列入全国人大的立法规划。本文拟就我国《行政程序法》的立法原则作的七个方面做出探讨,以期引起立法者与广大法学研究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行政调查权是行政机关在执行职权中广泛运用的权力,它必须是基于“信息、协调和参与”的理念,对调查权进行合理、有效的法律控制,主要应从行政调查的实施主体和它的法定程序入手。行政调查在实践中实施可能出现的问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在未来行政程序立法应予注意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3.
行政主体在实施赋权或授益性行政行为的过程中增加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以外的条件,从而影响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被称为添负行政程序。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添负行政程序属于程序瑕疵,与"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规定不得为"的依法行政原则不相符。添负行政程序行为是行政主体在行政过程中推诿转嫁责任的一种手段,并且其与不作为行政行为有较为明显的区别。当前要解决添负行政程序行为这一问题还有很长远的路要走,但因其具有较强的行政可诉性,故能从建立行政监管纠错机制和完善行政诉讼法律制度两方面来对行政相对人进行权利救济,以推进建立高效的行政管理运行体制。  相似文献   

14.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执行公务给相对人造成精神损害,应当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这既是我国宪法和依法行政的要求,也是对相对人合法权益保护的要求。实践中大量存在的行政精神损害案件的发生,给我国行政精神损害的立法、司法以及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目前我国的行政精神损害赔偿立法还存在很大缺陷,亟需完善行政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5.
在行政主体不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造成行政相对人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损害的情形下,行政相对人所受到的损害应当获得国家赔偿。对行政不作为之国家赔偿责任的法律依据、国家对行政不作为负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促进我国行政立法的完善,促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切实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更好地体现法治、人权、公平正义的法律价值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6.
行政信息公开制度是行政公开原则的具体体现。该项制度的建立是法治国家的必然选择。从人民主权的原理出发,为了保障民众的知情权,监督政府的行政权力的运作,域外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行政信息公开制度。我国应该借鉴相关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立法经验,在起草制定统一行政程序法典的同时,加快起草制定专门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法律和进行相关配套法律制度的设计。  相似文献   

17.
行政不作为是行政主体有积极实施行政职责的义务而不实施的违法行政行为。而建立与加强对行政不作为的立法监控是减少行政不作为产生的有效方式。立法者应考虑从行政程序原则、行政程序制度等方面来实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8.
行政赔偿先行程序是我国行政赔偿程序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制度设计目的在于通过赔偿义务机关自行解决赔偿问题来达到便民、提高行政效率等目的。通过对行政赔偿先行程序的功能研究,进一步挖掘其内在价值,为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进行法治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对正当法律程序进行多方位的研究。法律理论往往是法律制度的先导,在理论上的成熟为法律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先决条件。因此,研究正当法律程序,并在法律制度中体现和完善,实为法治建设所必需。  相似文献   

20.
实行村民自治后乡镇人民政府的行政管理问题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行村民自治后,一些乡镇人民政府在行政管理中存在随意撤换村委会成员、干预村民委员会的民主选举、干预村委会成员的内部分工等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法律规定的缺失或过于原则、乡镇人民政府职能庞杂以及传统行政文化的影响.应当通过完善立法,增强法律规定的可操作性;依法行政,笃行"法治政府"施政"基本准则";转变行政管理旧观念;充分发挥乡镇人民代表大会监督作用等举措,实现乡镇人民政府行政管理与村民自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