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已成为近年来的一个重点与难点问题。“四类盆地、三种储集体”的岩性地层油气藏区
带、圈闭与成藏的地质理论与“构造-层序成藏组合”模式研究,为中国陆相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开发奠定了重要的
基础。松辽盆地南部中央拗陷区属于“多坡折缓坡-湖侵域和高位域河流三角洲组合”的岩性地层油气藏,仅仅依靠
“构造-层序”的思路难以实现有效的岩性地层油气藏预测。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地球物理方法呈现多元化发展,推
进了地震技术在岩性地层油气藏预测领域的应用,但同时地震技术的局限适应性同样明显。以对松辽盆地南部中央
拗陷区为例,通过应用垂向岩性组合关系、地震波谷信息的应用和多子波分解技术,尽可能多地挖掘地震波形中蕴含
的地层岩性信息,探索这3 种地震方法在松辽盆地南部中央拗陷区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中的适用性,依靠钻井、沉积
规律约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刘凯 《科技信息》2011,(19):I0057-I0057
笔者首先客观的列举了岩性地质油气藏勘探现状,并对岩性地质油气藏勘探前景进行了预测分析,然后就岩性地质油气藏勘探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论证。  相似文献   

3.
沉积盆地岩性地层圈闭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随着世界油气勘探技术的发展和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在新发现的油气藏中岩性地层油气藏无论是产量还是储量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对这类油藏的理论研究一直是国内外石油地质学家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认为岩性地层圈闭与构造圈闭在成藏条件和成藏机制方面存在一定差别,岩性地层圈闭的形成条件复杂,决定了其成藏主控因素具有自身的特点.提出了岩性地层圈闭成藏“四元主控”观点:即运移通道条件、流体动力条件、储层临界物性特征和砂体封闭条件.这4项主控因素控制和决定了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齐家地区青山口组高台子油层沉积体系展布规律,进一步探索高台子油层的油气勘探潜力,在研究区内各层序界面的精细解释基础上,利用地层切片、瞬时振幅研究等技术方法,选用了4ms时窗间隔的瞬时振幅地层切片,连续的地层切片展现了青山口组沉积体系连续的地震图像,清晰刻画了三角洲沉积体系向盆地方向进积到退积,高台子油层沉积基准面不断变化的过程。研究发现高台子油层储层砂体主要发育在水下分流河道、席状砂等沉积相中。大面积分布的砂体为形成砂岩透镜体、砂体尖灭、断层遮挡等岩性、断层-岩性油气藏创造了良好的储集条件。因此,研究区的高台子油层是寻找岩性、断层-岩性油气藏的有利勘探区。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前梨园环洼下第三系沙三段层序界面的分析、对层序地层划分和体系域的研究;建立了前梨园洼陷的几种层序地层模式;进行了沉积相分析和砂体展布规律研究;分析了其岩性油气藏分布规律,对前梨园环洼地区岩性油气藏勘探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海拉尔盆地贝西斜坡主要勘探目的层系进行层序、体系域划分及扇体的刻画。方法以层序地层学等理论为指导,以工作站LANDMARK,GEOPROBE地震岩性圈闭识别和储层预测等技术为手段。结果根据形态特征将贝西地区的坡折带类型划分为反向断阶型、断折型、坡折型和简单弯折型4种;反向断阶型有利于构造油气藏的形成,断折型和坡折型有利于构造-岩性油气藏的形成,简单弯折型有利于岩性油气藏的形成。结论贝西斜坡的中坡折带是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7.
在金昌坳陷窖南凹陷窖南二号构造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应用油气微生物勘探技术综合分析了该区的地质特征和微生物异常值,明确了油气勘探前景和油气聚集规律,提出勘探开发方案。同时,对研究区乃至整个金昌坳陷的岩性油气藏勘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如何在低勘探程度的区域进行岩性油气藏的勘探,以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中上侏罗统为研究对象,在地震和钻井资料都有限的情况下,综合应用反演技术,进行了岩性圈闭预测,并对所预测的圈闭进行含油气分析.通过研究,提出一条低勘探程度区域岩性油气藏勘探可行性较高的反演技术路线:首先采用以模拟退火技术为核心的反演方法对二维地震剖面进行波阻抗反演,在波阻抗剖面上识别岩性圈闭,然后针对有利岩性圈闭部位的地震测线进行吸收系数反演,利用岩性圈闭的吸收系数特征判断其含油气性,实现岩性油气藏的预测.  相似文献   

9.
地层岩性圈闭识别和评价的关键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大多数地层岩性圈闭的产状基本与地层界面平行,圈闭具有隐蔽的特点,用传统构造圈闭勘探的方法难以识别.地层岩性圈闭的成藏条件和成藏机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导致地层岩性圈闭的评价与构造圈闭评价有所不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剖析了地层岩性圈闭识别和评价的主要问题,认为存在4大关键问题:①地层岩性圈闭相对不容易识别;②地层岩性圈闭成藏条件钻前预测的准确性目前还不够高;③对形成地层岩性油气藏的运聚机理认识上尚存一定争议;④地层岩性圈闭缺乏专门的评价体系.这些问题是地层岩性圈闭勘探的主要障碍.  相似文献   

10.
应用陆相层序地层分析与传统沉积学等方法,探讨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古近系沉积体系的空间展布规律与有利储集层发育特征,为高勘探程度区油气二次勘探部署提供支撑.研究结果表明歧口凹陷古近系斜坡作为古地貌单元的主体,为大面积岩性油气藏的形成奠定了地质基础;除四大盆外隆起物源外,孔店、港西等盆内凸起也是碎屑沉积体系的重要物质来源,斜坡区既富泥也富砂;古近系相序完整,环湖规模性发育了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远岸水下扇、湖泊碳酸盐岩等相类型;中深层储层具有原生、次生孔隙与微裂缝共存的特点,在异常高压、早期油气充注和次生溶解等作用下,中深层也发育优质储层,斜坡区的勘探下限可达5km;多类储集体与歧北挠曲斜坡、板桥斜坡、埕北断坡等匹配形成地层超覆、不整合遮挡、上倾尖灭等地层-岩性圈闭带.勘探结果发现了歧北斜坡、埕北断坡亿吨级储量区,板桥斜坡形成了千万吨级效益储量区.斜坡区作为断陷湖盆负向构造单元,是地层-岩性油气藏有利的勘探领域.  相似文献   

11.
埕岛东斜坡古近系地震相的类型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东生 《科技信息》2013,(7):491-491,497
结合该区50余钻井岩心、测井资料,以层序地层为单位,按10×10道的网格进行剖面地震相的识别和划分,并以层序为单位绘制地震相平面图,最后将其转化为沉积相,绘制沉积体系及沉积相分布图,并进行有利储层砂体预测,是比较可靠的研究方法。石油地质研究认为在断陷湖盆缓坡区主要发育地层超覆型油气藏和岩性上倾尖灭型油气藏,其油气藏的分布规律直接受沉积相的控制,所以深刻认识该区的沉积相时空展布对于进一步的油气勘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岩性地层油气藏的勘探思路与常规油气藏有着本质的不同,层序地层学是预测岩性地层油气藏并揭示其分布规律的有效理论和方法。综合运用岩性、测井、三维地震等资料,识别出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三级层序界面,建立等时层序地层格架,将研究区目的层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并通过初始湖泛面和最大湖泛面的识别,划分出层序内部低位体系域、湖侵(水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根据古地形、盆地结构、断陷演化和地层特征,建立了研究区目的层层序模式:单箕状斜坡式和双箕状顺列式;并初步分析了层序模式与油气的关系,预测了岩性地层气藏的分布。  相似文献   

13.
微动探测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已成为工程地质勘察及隐伏地质构造探测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微动探测SPAC法基本原理,选取研究区内121个微动测点及6个地质钻孔,比对单点S波速度结构与钻孔岩性结构,结果显示岩性界面探测精度在0.44%~5.54%之间,表明微动探测法划分岩性差异较大的地层界面是可靠的;结合二维视横波速度剖面识别出区内地层单元及隐伏地质构造,取得了较好的地质效果,为海口江东新区新近纪-第四纪地层单元划分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4.
王新峰 《科技信息》2011,(14):308-308
经过多年的钻井、地质分析等得知,胜利油田砂砾岩体油藏主要分布于北部陡坡带。这些构造部位古地形陡峭,沉积发育了由陡坡断阶控制形成的岩性油气藏。这些构造部位所完钻的探井均在砂砾岩体储层中见到良好的油气显示,并获得工业油气流。目前,这类油气藏在油气勘探开发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但由于砂砾岩体特殊的成因及沉积类型,使得砂砾岩体岩性复杂,非均质性强,且由于地层埋藏深,地震资料上识别困难,油气识别也相对困难,不利于油气藏勘探开发。测井资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储层的岩性,所含的流体性质,因而对测井资料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白家海凸起是准噶尔盆地东部重要的油气聚集区。经过多年的油气勘探,在该区侏罗系地层中已发现多个油藏。通过对侏罗系油气藏的精细解剖,对油气藏特征、油气来源进行了总结;综合本区构造特征和油气成藏过程,运用盆地模拟等手段,建立了侏罗系"两期充注、晚期调整"的油气成藏模式。在此基础上,认为构造脊线上低幅度构造油气藏、构造岩性油气藏,以及斜坡区岩性油气藏是下一步勘探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岩性地层油气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东斜坡是新疆油田深化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和实现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战略领域之一,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综合运用钻井、测井、分析化验以及地震资料,对该地区二叠系梧桐沟组沉积、储层和成藏进行了综合研究。梧桐沟组沉积相类型为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相,其中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平原的辫状河道砂体为最有利的储集砂体;通过储层综合评价,将储层分为4 类,梧桐沟组储层主要为III 类较好储层。梧桐沟组岩性地层圈闭具有油源近、物性好、盖层厚、较可靠的特征。深化本区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关键是做好层序地层学指导下的储集体预测技术的综合应用,从而对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超覆型砂体和平原辫状河道砂体进行更有效的预测和识别。  相似文献   

17.
以Melut盆地P地区白垩系Galhak组为例,从井筒资料出发,采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分析、地震属性分析、波阻抗反演等地震储层横向预测技术和储层建模技术,在确定Galhak组层序框架、沉积相和储层分布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现今及古构造特征,进行岩性圈闭识别与评价。P地区白垩系Galhak组岩性油气藏发育在湖侵体系域的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微相。解剖了已发现的白垩系Galhak油气藏,确定岩性圈闭的成藏条件、主控因素为输导系统和局部泥岩盖层。由于近源优势,P地区白垩系Galhak组具有发育岩性油气藏的有利地质条件,局部盖层发育的地区和剖面上反向正断层的上升盘为白垩系Galhak组岩性圈闭勘探的有利构造部位。Galhak-Ⅳ段是Galhak组岩性圈闭发育的最有利层段。Melut盆地岩性油气藏具有广阔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8.
建立高分辨率等时地层格架对认识地下单砂体展布规律、研究储层非均质性及分析注采矛盾的岩性油气藏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通过对双城气田扶余油层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制定了沉积单元划分原则、对比方法;优选出了分层标准井,建立了封闭主干对比剖面。首次进行了约54000井层次的整体、统一、精细的沉积单元划分与对比,把研究区扶余油层划分为3砂组17小层39个沉积单元,从而建立起了高分辨率等时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近几年来在“七·五“国家重点攻关项目-油藏描述技术中,研究开发的最优化测井解释,自动测井相分析,测井曲线的预处理等三项新的地层评价技术。综合测井与地质资料,将这些新技术用于进行地层评价和油气分析,确定井剖面所有地层的岩性特性及矿物成分,划分油气水层,计算储层的泥质(粘土)含量,孔隙度,含油气饱和度,油气层厚度等地质参数,可为研究油气藏储集参数的空间分布,实现对油气藏的三维定量描述提供可靠的…  相似文献   

20.
论非构造油气藏综合勘探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研究构造演化和生烃与油气运聚散的关系,总结成功的地震相和基准面旋回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在寻找岩性地层油气藏中的应用,分析了各种特殊地震处理和油气检测方法的适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3个层次、5类方法的非构造油气藏勘探思路。3个层次及有关方法是:在盆地规模上进行整体、动态、综合研究,寻找有利油气聚集带;在有利油气聚集带规模上,开展高分辨率层序地震地层学研究,寻找各类有效尖灭体和圈闭;在可能的圈闭基础上,利用地震烃类检测和化探技术进行圈闭评价。3个层次5类方法的全面研究和有机结合是减小非构造油气藏勘探风险,提高勘探成功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