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年来,佛山市积极努力培育发展科技服务业,去年8月,佛山通过了《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16年,全市科技服务业从业单位要达到2000家,科技服务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达10%。佛山南海区(以下简称"南海区")按照《佛山市加快佛山市科技服务业发展任务分工方案》的要求,以建设广东省金融、科技、产业融合创新综合试验区为主线,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构建创新体系,促进产业转型。  相似文献   

2.
科技金融与军民融合产业是国家军民融合战略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科技金融与军民融合产业深入结合,探索构建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和协同创新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有助于两大战略的深入实施。从驱动主体、支持重点、服务平台三个维度比较科技金融促进军民融合产业的模式类型,全面分析科技金融促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的内涵现状,力求为实现军民融合产业链、创新链和资金链的有机结合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3.
苏州科技城地处苏州高新区西部,位于太湖与太阳山之间、东邻苏州绕城高速,西接230省道,南北至高新区地界。作为全国首家部、省、市共建大型科技创新基地,苏州市创建“国际新兴科技城市”十大工程之一.江苏省、苏州市“十一五”发展规划重大科技项目,同时也是苏州高新区“聚焦科技、推进创新”战略的主体.苏州科技城遵循着“科技、山水、人文”完美融合的建设理念,将实现“城区园林化、开发园区化、产业生态化、环境自然化”.努力建设成为全国一流并独具苏州特色的综合性科技城、山水生态城和科技文化城。  相似文献   

4.
特约主编:温州市科技局局长徐顺东主编观点:今年温州市科技工作思路是: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围绕建设科技与产业高度融合的创新型城市目标,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战略,以科技创新大平台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和知识产权保护为主要抓手,重点实施激光与光电产业集群培育工程、科技孵化器建设培育工程、知识产权保护工程、科技富民强镇示范工程、科技与文化融合产业示范工程、大学科技园建设工程等六大工程,为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5.
《杭州科技》2011,(2):4-12
科技金融属于产业金融的范畴,主要是指科技产业与金融产业的融合。经济的发展依靠科技推动,而科技产业的发展需要金融的强力助推。进一步推动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结合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创新型城市,增强竞争力的重大战略。当前,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这两个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正以前所未有的程度进入了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新阶段,这一趋势奠定了科技金融产生和发展的现实基础。在金融的助推下,科技产业呈现出新的面貌,计算机的应用、网络的普及、无线技术的发展都是在金融的支持下发挥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由于高科技企业通常是高风险的产业,同时融资需求比较大,因此,科技产业与金融产业的融合更多的是科技企业寻求融资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经济的发展依靠科技推动,而科技产业的发展需要金融的强力助推,科技与金融的有机结合是促进科技进步、成果转换,提升产业创新活力的必要条件.近年来,上海在科技产业与金融产业的融合方面建立了多项创新举措,加强对科技型企业的培育,扶持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科技金融是指科技产业与金融产业的融合,实质上是将科技与金融形成一体,其目的是解决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以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安徽作为发展中省份,科技金融才刚刚起步,总结梳理安徽科技金融发展成效,提出进一步发挥科技金融作用的思路和举措,对安徽实现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桐城市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积极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融合,促进科技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从全球创新型经济的发展经验看,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兴起往往源于科技创新,而成于金融创新。作为发展实体经济的两大引擎,科技和金融的结合,既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因应国家改革发展趋势的一个崭新命题。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将促进科技金融结合作为提高全省自主创新能力、加快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多次部署推动科技创新与金融、产业融合发展,将科技金融工  相似文献   

10.
周燕 《创新科技》2018,(4):73-75
科技金融是一系列创新的金融产品,是科技与金融两个产业的融合。科技金融所具有的服务门槛低、运行效率高等特征,被政府、各个商业银行、投融资企业广泛应用于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其服务体系也在不断完善与改进,试图以其更好的金融衍生品为广大中小企业服务。基于此,本文从科技金融的发展沿革来分析总结、客观评述和研究中小企业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持续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国外专业镇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平台的特点突出:相关立法完善、专业机构众多、信用担保体系健全、资本市场发达等。广东省专业镇金融服务平台应学习国内外金融服务平台成功经验,制定“一镇一策”的金融支持方案,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快建设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创新服务平台,建立政府与市场化相结合的联动机制并加强金融管理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2.
观察·指导     
十二五浙江:完善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投融资服务——节选自《浙江省科学技术十二五发展规划》完善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投融资服务。科技、金融、财政、税务、银监等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建立科技金融工作联动机制,在科技金融运行体制上有所突破,进一步促进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的对接,加快发展符合科技创新产业化和现代金融发展规律的科技投融资服务业。支持有条件的市、  相似文献   

13.
研究并建立了山西资源型经济区转型中的科技金融体制及其绩效评价方法,从金融资源优化配置的视角,分析了山西资源型经济区转型中金融创新机制对科技创新产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探讨了山西资源型经济区转型中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的互动与融合,提出了构建山西资源型经济区转型综合配套改革中支撑金融资源与科技资源动态最优配置效率的试验平台。  相似文献   

14.
《今日科技》2013,(12):37-38
南湖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自2012年被批准建设以来,始终围绕“生态优化、科技引领、产业融合、和谐构建”四大主题,构建生态循环示范区、浙江科技创新副中心核心区、现代产业发展融合区、和谐社会先行区,用“四区”引擎加快实现南湖区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根据省委省政府对科技金融工作的部署,省内各国家级高新区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科技金融创新的实施路径,在政策体系、管理机制、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各园区通过市场力量配置创新资源,形成了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发展的完整产业链条,构建起多层次、多种类、全方位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为园区企业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科技金融配套服务。建立完善政策体系,营造良好科技金融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6.
2023年5月,荷兰政府启动了“NXTGEN HIGHTECH”计划,旨在巩固荷兰在高科技领域的领导地位,同时寻求解决当前社会面临的紧迫问题的策略。本文详细分析了该计划的提出背景、预期目标、关注领域、应用案例、与教育的融合,以及对未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开展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工作提出了相关建议,包括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布局、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鼓励创新主体协同创新、推动政产学研深度合作,创新产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产教融合培养体系,增加财政和金融支持力度、提高科技创新投入强度,以及积极推动国际科技合作、营造开放创新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17.
正2月10日,广东省科技金融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出台了《2014年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创新发展重点行动》和《科技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推出一系列科技金融服务中小企业的措施。广东省副省长陈云贤出席会议并讲话。陈云贤强调,促进科技和金融紧密结合,是培育扶持科技型企业、建设创新型  相似文献   

18.
新兴产业是科技创新与产业、金融、商业的深度融合,既代表着科技创新的方向,也代表着产业发展的方向。在技术创新力量的推动下,一批又一批新兴产业在战胜重大经济危机的过程中孕育和成长,并以其特有的生命力和高成长性,提供新的增长引擎,推动经济及早迈入新一轮上升周期。  相似文献   

19.
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发展是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它对促进地区转型升级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分析了科技、金融、产业的互动机制,指出科技型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特征。针对广东省科技、金融、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本文提出今后加快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广东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跨界融合"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产业与科技、旅游、工业设计、信息消费等产业和要素的融合,使福建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呈现出领域广、平台多、程度深的态势。要快速推进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促进福建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发展,基本路径应是:以业态创新打造完备产业链,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以"文化+科技"促进"集成创新",全面提升文化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旅游发展文化内涵,以文化打造福建旅游品牌;文化产业与现代农业融合,以创意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推动文化产业与金融对接,破解文化企业融资"瓶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