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物内生菌是生活于健康植物内,与宿主植物建立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的微生物,具有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抗干旱胁迫能力等作用。本文总结了植物内生菌的种类,综述了其抗干旱胁迫作用机理和在园林绿化植物抗干旱胁迫中的应用研究,以期为植物内生菌资源在园林绿化、建设节水型园林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植物内生菌(endophyte)包括内生真菌、内生细菌和放线菌,是一类新型微生物资源,在农业和医药业上有潜在应用价值。植物内生菌次生代谢产物具有丰富的化学结构多样性和广泛的生物活性,能够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对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抗性等。从植物内生菌的种类及具有各种生物活性的植物内生菌次生代谢产物方面进行了介绍,并对他们在杀虫、抗菌、抗肿瘤等生物胁迫和在促进土壤修复、促进植物生长、抗氧化、抗渗透等非生物胁迫中的作用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内生菌次生代谢产物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这些植物内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应用前景和潜在价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植物内生菌代谢产物具有丰富的化学结构多样性和广泛的生物活性,是极具潜力的药物研发资源.生物碱类化合物是植物内生菌代谢产物的重要活性成分之一.近几年从植物内生菌中发现了许多生物碱类成分,按照结构类型综述了2008—2014年间已报道的植物内生菌生物碱的来源、结构特点及生物活性的研究概况,并对植物内生菌生物碱的作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植物内生菌及其宿主植物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内生菌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资源库,内生菌及其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近几年被人们广泛关注.文章对植物内生菌的宿主植物种类进行系统的阐述,现已经报道并倍受关注的宿主植物分布在77科153个属中,共有190种植物,并对分离出的内生菌分类以及其次生物质的作用进行了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5.
内生菌是一种存在于植物内部的微生物,其同植物之间密不可分。人们通过不断的研究,在内生菌的活性以及其同宿主之间的关系上取得了新的进步,进展也十分之迅速,并逐步的在农业生产以及实用领域中应用内生菌。近年来我国在植物宿主同内生菌之间的关系研究的进展中,发现了内生菌可以反作用于宿主。因此文章主要对内生菌的活性及其对宿主的作用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6.
内生菌是一种存在于植物内部的微生物,其同植物之间密不可分.人们通过不断的研究,在内生菌的活性以及其同宿主之间的关系上取得了新的进步,进展也十分之迅速,并逐步的在农业生产以及实用领域中应用内生菌.近年来我国在植物宿主同内生菌之间的关系研完的进展中,发现了内生菌可以反作用于宿主.因此文章主要对内生菌的活性及其对宿主的作用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7.
许多研究表明,在健康的植物中普遍存在内生菌(endophyte),二者在自然界的长期进化过程中建立了某种互惠互利的关系。内生菌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其分布广、种类多及抗逆境、抗动物、抗病原菌和促进宿主植物生长等,内生菌资源的充分利用将对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植物内生菌能产生或生物转化出丰富的药理活性物质,因而成为新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植物内生菌的次生代谢产物的药理活性,以及植物内生菌的生物转化研究.  相似文献   

9.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芹菜(Apiumgraveolens)、蕹菜(Ipomoeaalba)、辣椒(Capsiumannuum)3种植物根瘤的内生菌.在这3种植物的根瘤内生菌里发现了菌丝、泡囊、孢囊和孢子等结构.另外,在蕹菜根瘤内生菌里还发现了拟类菌体结构.经初步鉴定这3种植物的根瘤内生菌为弗兰克氏菌(Frankia).  相似文献   

10.
碱蓬内生真菌JP3的分离、鉴定及促生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盐生碱蓬(Suaeda glauca)植物体内生菌及其产生的生物学活性物质对植物的促生长作用,利用组织分离法对碱蓬内生菌进行分离;用水培法测定碱蓬内生真菌对水稻幼苗株高、干重、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对具有明显促生活性的菌株根据形态、培养特征和18SrDNA测序分析进行分类鉴定。从健康碱蓬植株的根、茎、叶中分别分离出19株、70株和49株,共138株内生菌,其中细菌13株、真菌122株、放线菌3株;筛选出对水稻幼苗具明显促生活性的真菌JP3,由该菌处理的水稻幼苗与对照相比其干重增加12.23%,株高增加15.6%(P0.05),总叶绿素含量增加了13.2%;18SrDNA测序和比对结果显示JP3属Glomerella cingulata,相似性大于97%。研究表明:碱蓬植物内生菌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是产生促生物学活性物质的重要微生物资源,可为开发新的植物促生剂提供生物源物质。  相似文献   

11.
植物内生菌Bacillus spp.与松材线虫病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材线虫病是重要的森林病害,其致病机理还没有完全研究清楚.从马尾松健康树和松材线虫病树中分离到属于芽孢杆菌Bacillus spp.的植物内生菌,此菌及其代谢产物对断根松苗和离体松枝均有致病作用,且致病症状与松材线虫病类似,但对正常生长的松苗没有作用.这说明这种植物内生菌与松材线虫病有关,是一种弱致病菌.用1 mmol/L的苯甲酸溶液处理接种了松材线虫的松枝,松枝内的线虫照常增殖,但松材线虫病得到抑制.这说明植物内生菌是导致松材线虫病的内因,松材线虫是激发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2.
植物内生细菌生物学作用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植物内生细菌是指定殖在植物组织内部但不引起明显病害症状的细菌.虽然内生细菌的概念提出的时间较短,但已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植物内生细菌对宿主植物具有许多有益生物学作用,揭示了其在农业领域中的巨大应用潜力.对植物内生细菌的生物学作用及其应用前景做了概述.  相似文献   

13.
采用组织块法对玉兰不同组织内生菌进行了分离,共纯化得到69株内生真菌.结果发现,玉兰植物的根、茎、叶中均可以分离得到内生真菌,根组织中的种类、数量明显多于茎和叶,占到分离总菌株数量的52%.其中分离于玉兰植物根部的No.37菌株对供试的7种病原真菌和5种病原细菌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经形态鉴定该菌株为层出镰刀菌.在100...  相似文献   

14.
以感染内生真菌的人工禾草高羊茅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不同CO2浓度和氮素处理下,感染内生真菌和不染菌植物在种子萌发和营养生长等方面的差异,探讨感染内生真菌的高羊茅对CO2升高的响应.试验结果表明,(1)内生真菌感染影响了宿主种子萌发对CO2浓度升高的响应,CO2浓度升高使得内生真菌感染促进了宿主植株的胚芽和胚根的伸长;(2)CO2浓度升高使高羊茅地下生物量显著增加,只是内生真菌感染植株的地下生物量显著低于不染菌植株;CO2浓度升高使不染菌植株地上部分氮含量显著降低,而对染菌植物无显著影响;(3)内生真菌对宿主响应CO2的影响与氮素供应水平有关,在高浓度CO2和氮素供应下内生真菌感染显著降低了宿主植物的分蘖数,而在高浓度CO2和缺氮供应下,染菌植株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不染菌植株;(4)内生真菌对宿主响应CO2的影响与氮素供应形态有关,在高浓度CO2和硝态氮供应下,内生真菌感染显著降低了宿主植物的地上生物量,而在铵态氮供应下,染菌植株的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不染菌植株.  相似文献   

15.
百合具有较高的药用食用价值,研究发现它的许多内生菌代谢产物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潜能,深入了解百合内生真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有助于发现新菌种以及具有特定功能的内生菌代谢产物。以ITS区的rDNA为靶标序列,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分别对百合叶片(bhy417)、百合茎秆(bhj417)和百合地下鳞茎(bhl417)三个样品的内生真菌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进行测定分析。经过分析有以下结果:三个样品共得到用于后续样品分析的436394条有效序列和122205709个碱基;样品bhy417的内生真菌群落丰富度最大;三个样品之间的内生真菌群落多样性差异不显著、群落结构不同;球腔菌属Mycosphaerella、外囊菌属Taphrina、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散斑壳属Lophodermium、壳二孢属Ascochyta、Zymoseptoria属、Catenulostroma属、Phaeophleospora属、Endoconidiophora属、Hormonema属、乌氏霉属Uwebraunia、Capnobotrylla属、丛赤壳属Neonectria、长毛盘菌属Trichophaea等在样品中丰度较高。FUNGuild功能预测结果显示,百合内生真菌包括以下功能菌群:植物病原菌、动物病原菌、腐生菌、未定义腐生菌、内生菌、木材腐生菌、地衣寄生菌等。研究结果表明百合有丰富的内生真菌定殖,其中的植物病原菌以及一些目前还未鉴定出来的菌将可能对百合生防菌以及具特定功能代谢产物的研发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以抑制植物主要病害病原菌和内生防病相关酶活性为评价标准,从蔬菜作物体内分离筛选植物内生细菌资源。从苦瓜、丝瓜、空心菜、大豆等10种蔬菜体内分离到101株细菌,发现内生细菌在不同种类的蔬菜中出现的频率不同,其中丝瓜叶上的内生细菌数量最多,洋葱体内分离到的内生细菌数量最少。运用平板对峙法从中筛选出了对黄瓜枯萎病菌、番茄青枯病菌、水稻细条病菌、荔枝霜疫霉病菌等有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获得对以上4种病菌均有拮抗作用的内生细菌有41株,占总株数的40.6%。对101株细菌进行纤维素酶、蛋白酶和几丁质酶活性测定表明,同时具有3种酶活性的菌株有32株,占总菌数的31.7%。从中选出13株拮抗效果较好的内生细菌。经初步鉴定均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进一步对筛选获得的同时对以上4种病原菌均有拮抗作用,且具有纤维素酶、蛋白酶和几丁质酶活性的13号、14号、59号和82号菌株进行16SrDNA序列分析,表明4个菌株均为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或其近缘种。  相似文献   

17.
植物内生细菌及其生防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内生细菌定殖于健康植物体内,与寄主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和谐联合关系,对寄主植物具有防病、促生、固氮和生物修复等生物学作用,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近年来,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对植物内生细菌进行基因改造,增强了内生细菌的生防潜能和综合防治效果。笔者从植物内生细菌的概念、分类鉴定方法、与寄主植物的互作等方面概述了植物内生细菌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并着重探讨了内生细菌的植物修复能力和内生细菌在农林业病虫害防治上的应用潜力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茶树为多年生植物,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进化过程中,已形成种群类型丰富且功能多样的内生微生物菌群.在茶树的不同生长阶段中,其内生菌的种群类型、数量、分布及生物学功能等均存在明显差异.内生菌在防治病害、促进生长、降解有机农药、促进风味形成,以及改善Al 3+毒耐受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开展核桃树(Juglans regia L.)和飞龙斩血(Toddalia asiatica(L.)Lam.)植物内生菌多样性研究过程中,对季节、区域、树龄和采集部位等影响内生菌分离的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春夏之交宿主植物新陈代谢旺盛时采集的较大树龄材料,分离获得更多的内生菌种类和数量.采用5种不同的消毒剂,以不同的消毒浓度和消毒时间进行试验,探讨植物内生菌分离培养的最佳条件.试验表明,选用3.0%的H2O2溶液消毒30~120 s,0.5%的KMnO4溶液消毒30~120 s,75%的乙醇溶液消毒60~120 s,4%的漂白粉消毒30~120 s,对试材进行表面消毒,效果较好.从而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药用植物内生菌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20.
内生芽孢杆菌防治植物病害的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内生细菌由于其独特的生境,成为植物病害防治中的重要生防因子.芽孢杆菌在植物体内分布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其在防治病害和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方面的作用被广泛研究和应用.芽孢杆菌控制植物病害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竞争、拮抗、促进植物生长和诱导植物抗病性四个方面.植物诱导抗性作为植物内生细菌防病的主要机制之一,具有非特异性、广谱性和系统性,在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中可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