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运用经典电磁学理论结合能带论的方法讨论了静电屏蔽效应,认为静电屏蔽效应是静电场屏蔽效应.而不是静电势即静电能量的屏蔽效应。计算了静电平衡状态下导体的静电能量;分析了计算的方法;讨论了静电能量与静电场能量的意义与区别。通过计算处于静电平衡状态导体球的静电能和静电场能,计算了带电薄层的厚度并讨论了薄层厚度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火炸药静电性能是评估火炸药在静电环境中安全性的重要参数,静电感度和静电积累量的研究对减少火炸药静电事故的发生有着重大的意义.本文从多个方面对火炸药静电性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在静电火花感度方面,分析了测试方法中各种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讨论了火炸药静电火花感度与其分子结构和其他相关性能的关系;并对静电火花点燃火炸药的机理进行了叙述.在静电积累方面,总结火炸药静电起电的机理,并对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简单概述.还进一步对火炸药静电防护技术进行了一些讨论.火炸药静电感度和静电积累测试受仪器条件、环境因素和药剂形貌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因而测试结果存在较大的偏差,不能得到绝对的数值,只能相对比较,对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规律研究更要求是在同一条件下得到数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普通静电探测极板无法利用目标周围电场获取目标图像的问题,采用静电探测极板屏蔽技术研究了静电成像系统.该系统由具有屏蔽外筒的探测单元组成静电探测阵列、高灵敏度的静电检测模块,控制系统和图像处理模块构成.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采集获得目标的静电图像,为今后静电成像技术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根据电容器充电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关系,讨论了静电场能和静电能的概念,证明了静电场能是由场自身携带的,静电能量是由带电体自身携带的。分析了传统电磁学理论中关于自能、互能和静电能、静电场能等概念容易引起混淆的原因,提出舍弃自能、互能的概念,建立静电能、静电场能概念的建议,使得电磁学理论与固体理论相协调。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静电能量、静电场能量的来源、分布区域、差别与联系,指出,静电能量是带电体内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它是由电荷携带的,定域于电荷存在的空间中。静电场能量是散布在场存在的空间中,是由场携带的。静电能量和静电场能量是相互伴随产生和消失的,这正是静电场能量到底是由场携带的还是由电荷携带的在静电场的情况下无法判断的原因。静电场能量和静电能量在数值上是相等的,这为静电场能量的测量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建议将静电能量和静电场能量区别开来,这有助于教和学,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电磁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6.
关于实验室静电防护的若干基础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静电来源及放电原理,分析了静电放电对设备和元器件所产生的危害,提出了实验室在接地系统、人员、设备以及环境等方面的防静电措施.  相似文献   

7.
基于LABVIEW的虚拟仪器技术设计了静电电位动态测试系统,并将其用于实际静电工程项目.模拟危险品作业工况,实时记录模拟作业过程中静电电位的变化,进行静电隐患的分析.进行单因素试验得到了不同相对湿度、摩擦次数、分离速度下的静电电位曲线.并利用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和Origin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各因素与静电电位之间的回归模型及其Matlab拟合曲线.结果表明,摩擦起电的静电电位与环境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在一定数值范围内与摩擦次数和分离速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本文系统地用场论的观点说明了静电能、静电自能、相互作用能、电势能和静电场能的区别与联系,澄清了某些含混不清的观念,有助于对静电场能的深刻领会。  相似文献   

9.
植物静电干燥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在自制的沿面式无声放电臭氧发生装置上,对植物叶片进行了干燥实验,通过对植物静电干燥和自然干燥的比较,证实静电场对植物有明显的干燥效果,发现了静电干燥中的极性效应,即当管状电极的极性和负时,干燥速度较快,对极性效应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沿面式无声放电臭氧发生装置可以有效地对植物进行静电干燥,研究结果对有效地利用静电干燥和极性效应来合理设计静电干燥装置的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荷电两相流中荷电离散相粒子的受力分析 ,建立了荷电两相流动的基本方程 在此基础上 ,对荷电两相湍流圆射流流场进行了理论分析 根据射流的结构 ,分别给出了位势核心区和其以外区域连续相流场和离散相速度场的计算公式 该计算方法已用于喷粉机的设计 分析中未考虑离散相对连续相的反作用及离散相粒子间的相互作用 ,所以只适用于计算稀疏荷电两相湍流圆射流流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