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甲基丙烯酸己磺酸钠的等离子引发聚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慧英 《科学通报》1984,29(8):466-466
等离子体聚合已为人所熟知,其特点之一是起始单体中并不必须有双键等能进行聚合反应的功能基,聚合物组成和单体也不是单纯的整数比关系。1978年,沈明琦、长田义仁等把等离子体应用于引发通常的烯类单体的聚合反应,从液体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得到超高分子量(10~7)的线型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随即又发现在等离子体照射下可实现凝聚相或固相的开环聚合,如(SiOMe_2)_3及(SiOMe_2)_4的开环聚合,以及三噁烷(CH_2O)_3或四噁烷(CH_2O)_4经  相似文献   

2.
叶牧 《科学通报》1985,30(9):680-680
在辉光放电中碳氟化合物存在聚合(polymerization)与刻蚀(ablation)两种相反的过程,两者竞争结果对聚合膜的淀积速率、结构和性能均有影响。一般认为,在辉光放电中,全氟烷烃以刻蚀为主;全氟烯烃以聚合为主。全氟环烷烃的氟碳比与全氟烯烃相同,但具有饱和性,兼有全氟烷烃与全氟烯烃的某些特性。对全氟环烷烃等离子体聚合与刻蚀的竞争历程研究尚  相似文献   

3.
王国建  颜德岳 《科学通报》2000,45(10):1037-1042
在特定条件下四氢呋喃(THF)和甲基丙烯酸特丁酯(tBMA)均可进行活性聚合,通过阳离子型PTHF^+活性物种(反离为SbF6^-)和阴离子型PtBMA^-活性物种(反离子为Li^+)的偶合反应,成功合成了甲基丙烯酸特丁酯与四氢呋喃的两嵌段共聚物(PtBMA-b-PTHF)。在(甲基)丙烯酸酯阴离子活性聚合中对制备窄分布聚合物有利的LiC1对偶合反应有阻碍作用,不可使用,通过酸性水解子活性聚合中对  相似文献   

4.
甲基丙烯酸-四氢呋喃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特定条件下四氢呋喃(THF)和甲基丙烯酸特丁酯(tBMA)均可进行活性聚合.通过阳离子型PTHF~+活性物种(反离子为SbF_6)和阴离子型PtBMA~-活性物种(反离子为Li~+)的偶合反应,成功合成了甲基丙烯酸特丁酯与四氢呋喃的两嵌段共聚物(PtBMA-b-PTHF).在(甲基)丙烯酸酯阴离子活性聚合中对制备窄分布聚合物有利的LiCl对偶合反应有阻碍作用,不可使用.通过酸性水解反应将上述共聚物转换成甲基丙烯酸一四氢呋喃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MAA-b-PTHF).用凝胶渗透色谱、红外光谱等方法表征了它们的结构。  相似文献   

5.
高气压强电离放电等离子体学科的形成及应用展望   总被引:37,自引:1,他引:36  
本文概述了高气压电场放电及非平衡等离子体化学研究的趋势。文中着重论述了高气压强电离放电取得高能(10 ̄23eV)电子的方法,以及激励气体分子分解、分解电离、分解附着成原子、原子离子、分子碎片和自由基等,按预定模型合成新分子、新物质。使常规难以进行的化学反应得以进行或加速进行。高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等离子体有高温和低温之分,当温度低于10~5K时,气体只部分电离,这就是部分等离子体,也称低温等离子体。《低温等离子体的应用》一文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在发电、冶炼、研制优质材料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等离子体技术在军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曹金祥 《自然杂志》2000,22(1):41-43
等离子体科学和技术不仅在工业、农业、生命科学和空间技术得到了发展和广泛的应用,而且近年来这一学科在国外军事技术中有了重要的发展和应用.本文仅就军事技术中的等离子体干扰、隐身、强脉冲等离子体电源、等离子体镜像、雷达等离子体模拟空间飞行器和目标的等离子体特征等基本原理和技术进行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8.
低温等离子体作为一项新技术、新工艺,10余年来已受到人们的极大重视。其应用范围正在日益扩大,国内外对低温等离子体在纺织上的应用研究也正在蓬勃开展。《低温等离子体在纺织上的应用》一文介绍了低温等离子体的产生,以及辐照表面变性、化学接枝、表面涂层及改善纤维的可纺性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茂金属与MAO 的复合物为乙烯原位聚合制备短链支化聚乙烯的共聚催化剂,以Ti(On-Bu)4/AlEt3为二聚催化剂组成双功能催化剂体系,该聚合体系具有高活性、分子量分布窄、结晶度低以及聚合物物性可调等优异特点.  相似文献   

10.
等离子体化学是在等离子体物理学的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由于等离子体化学反应与已实现工业化的一些高温化学反应、光化学反应、放射或辐射化学反应相比,具有较高的收率和良好的选择性,所以近年来在应用研究上已取得了重大突破。《等离子体化学新进展》一文介绍了等离子体化学在金属处理、材料表面改性、合成反应、聚合反应和研制超微粒子等方面的进展及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11.
介孔分子筛SBA-15负载的双亚胺镍催化剂的合成及乙烯聚合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金国新  张道 《科学通报》2003,48(24):2519-2523
应用新型介孔分子筛SBA-15为载体, 成功地对后过渡金属镍双亚胺催化剂进行了物理和化学负载, 并应用元素分析, 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 FT-IR和X射线粉末衍射(XRD)等对载体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乙烯聚合结果表明, 载体催化剂不仅具有镍双亚胺均相催化剂的高活性, 而且由于载体孔道效应生成了纤维状聚乙烯, 同时聚合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较均相催化剂有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2.
玉米花粉中凝溶胶蛋白的免疫化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吴玮  阎隆飞 《科学通报》1997,42(16):1784-1786
肌动蛋白广泛存在于各种真核细胞中,参与细胞内多种运动过程。在正常生理条件下,肌动蛋白以两种形式存在:单体(G-actin)及聚合体(F-actin),两者在细胞内通过聚合解聚作用维持动态平衡。F-肌动蛋白为双股螺旋丝,它能进一步形成更有序的微丝束或网状结构,以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空间结构和胞内物质的定向运动。细胞能在特定的时间、空间调节肌动蛋白的聚合解聚过程,能与肌动蛋白结合并调节其聚合解聚作用的一类蛋白统称为肌动蛋白结合蛋白(Actin-binding proteins,简称ABPs),目前生物界已发现了几十种ABP。凝溶胶蛋白(Gelsolin)是研究较为清楚的一种ABP,最早Yin和Stossel于1979年从兔肺巨噬细胞提取液中分离得到,以后证明它普遍存在于低等的真核生物到高等哺乳动物中,依其来源可分  相似文献   

13.
金属纳米结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的调控和利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志远  李家方 《科学通报》2011,56(32):2631-2661
金属纳米结构的表面等离子体光学在光催化、纳米集成光子学、光学传感、生物标记、医学成像、太阳能电池, 以及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这些功能和金属纳米结构与光相互作用时产生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密切相关. 本文简单回顾国际上该领域过去十来年的一些重要研究进展和当前发展的前沿动态, 重点介绍我们课题组近年来在金属纳米颗粒和纳米结构的表面等离子体光学理论和实验研究上取得的一些成果. 同时还介绍了我们课题组目前在表面等离子体光学研究方面的若干新思路, 包括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放大、紫外波段光学天线、纳米天线光学双稳态、表面等离子体辅助的量子相互作用等. 通过这些经验和教训的介绍与讨论, 期望能够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与国内同行来共同探讨表面等离子体光学结构是如何在纳米尺度上实现对光的各种性质的调控和利用的, 并向等离子体光学的未知领域开拓进取.  相似文献   

14.
马锦秀 《科学通报》1987,32(14):1109-1109
电子等离子体波的拍频激发在等离子体加热、等离子体诊断、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器以及在研究电离层等离子体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最近,由于激光拍频加速器及Surfatron工作的兴起,电子等离子体波的非线性激发及其对粒子的加速引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兴趣。理论上电子等离子体波的最大振幅可达到波破裂极限,E_p=mcωp/e,对于10~(18)  相似文献   

15.
倪沛红  曹新培  颜德岳  侯健  府寿宽 《科学通报》2001,46(21):1774-1777
用氧阴离子聚合方法制备了超支化聚(3-乙基-3-羟甲基氧杂环丁烷)(HP)接枝甲基丙烯酸-2-(N,N-二甲氧基乙酯)(DMA)的具有三维结构的星形温度/pH响应型共聚物。聚合引发剂为超支化聚(3-乙基-3-羟甲基氧杂环丁烷)的羟基与KH完全反应形成的大分子醇钾盐,这类引发剂有较高的引发效率。聚合产率为95%(质量)以上,且产物中没有残余的大分子引发剂和单体。用紫外-可见光谱研究共聚物的水溶液性质发现。HP-p-DMA存在最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LCST受共聚物的DMA链段长度及溶液pH条件影响。实验发现,随着DMA键段长度增加,LCST降低。另外,溶液pH条件对LCST也有影响,pH值增加,LCST减小。  相似文献   

16.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任兆杏  丁振峰 《自然杂志》1996,18(4):201-207,208
低温等离子体技术是一门已相对成熟和蓬勃发展着的应用学科,它已在传统和高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优点与工艺机理复杂是应用中的两个方面,本文分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一技术的特点及其发展进行了介绍,1.引言,2.低温等离子体的产生与分类,3.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特点及应用,4.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及其应用的发展,5.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金纳米管结构的等离子体光子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中月  熊祖洪 《科学通报》2010,55(23):2269-2275
应用离散偶极子近似方法计算了金纳米管结构的消光光谱及其近场电场分布, 并与金纳米柱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结果发现, 当以等离子体共振峰波长入射时, 管状纳米结构拥有更大面积的强电场分布. 故管状纳米结构更适合作为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衬底, 用于生物分子或者化学分子的探测. 另外, 我们还研究了纳米管结构参数对其等离子体共振峰的影响, 以调节等离子体共振峰的位置, 从而满足其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等等离子体光子学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刘之景 《自然杂志》1998,20(6):342-344
本文介绍了等离子体刻蚀的概念、优点和应用,刻蚀的物理机制和稠密等离子体源与器件损伤.  相似文献   

19.
王晓方 《科学通报》1992,37(2):133-133
短脉冲激光(~fs—~ns)产生的激光等离子体是一种高亮度软X光光源,它在X光激光研究和物质结构分析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软X光发射的测量,也成为研究激光等离子体这一高温、高密度复杂现象的有效手段。由于激光等离子体是在fs—ps时间尺度下产生  相似文献   

20.
激光加速是近年提出的一种新型加速机制,它以等离子体为加速介质,受到等离子体性质的强烈影响.电离毛细管装置作为一种能稳定产生等离子体通道和调制等离子体参数的可靠工具,既可以承载激光等离子体尾波的高梯度加速场,又能提供放电电流驱动的高梯度横向聚焦磁场,在紧凑型激光加速器、辐射源及等离子体透镜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电离毛细管等离子体的原理及特性,归纳了它在激光加速领域的主要应用,包括作为加速段进一步提高激光等离子体加速粒子束的能量及质量、作为束流传输元件匹配加速粒子束的实际应用需求.在此基础上,对毛细管等离子体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并简要介绍了北京大学电离毛细管等离子体平台的建设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