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统计第一人称代词"吾"与"我"在上古典籍<尚书>、<左传>、<庄子>中的使用情况,并进而探讨"吾"与"我"的区别.分析典籍中"吾"与"我"的消长,认为其在语法功能、语用色彩上略有分工."吾"的使用频率日渐超过"我".  相似文献   

2.
宋元时期是老学发展的一个高峰,不但解<老>著作众多,而且学术观点各异.本文通过对王安石、宋徽宗、江澂、程大昌、杜道坚老学著作的考察,认为以儒释<老>是该时期老学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并且,从王安石将老子的自然之道与儒家的经世之学结合起来到杜道坚把<老子>解释为一套"皇道帝德”之术,可以得出一条较鲜明的思想线索,即老学不断与儒学和现实政治靠拢、合流,从而反映了宋元时期孔老同归、儒道交融这种思想发展的历史总趋势.  相似文献   

3.
<筭数书>是20世纪80年代在湖北张家山汉墓出土的数学竹简,是先秦的作品,是现在人们所知道的中国传统数学最早的著作.它内容丰富、深刻,对它的研究将进一步揭开先秦数学的面纱.2000年第9期<文物>发表了<筭数书>的释文.该文对<释文>作了校勘,写出校勘记近190条.其校勘内容包括(1)<释文>中的少量错简;(2)<释文>中字词的大量衍脱舛误,特别是数字计算的错误;(3)互训或通假字不当改而<释文>做了改动的;(4)原简中若干未被<释文>识别的字;(5)<释文>中个别小标题的处理的失误.另外,<筭数书>中分数表示方式的不同一,是先秦数学的固有现象,汉张苍等整理<九章算术>,才对此做了标准化处理,因此,不宜以后者为模式改动前者.  相似文献   

4.
较之汉画的创作,理论相对贫乏,对其零散之论,可作一番梳理.汉代画论可从三方面归纳出于巩固政权的需要,初步确立了绘画的鉴戒说,<淮南子>奠定了形神理论的雏形,王充等人以"疾虚妄"而倡真实话.  相似文献   

5.
张季鸾是中国近现代报业史上很具光彩的一页.其报业思想、活动对后人来说都有值得研究之处,而独立报人思想则是其办报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文章以新记<大公报>在张季鸾任总编辑时期的言论和新闻为线索,探讨其"四不"思想的涵义;同时,通过其在新记<大公报>于现代史上一些重要历史事件中的言论进行分析,对其不同时期不同事件中言论的差异性加以甄别研究,探讨其差异性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攫示孔尚任著<桃花扇>之"史心".从其恪守<春秋>史笔之"家法",并佐证以孔氏有关诗文,认为<桃>剧意在挞伐门户之争与"党祸",旨趣乃在鉴借"遗事"以警时世.  相似文献   

7.
房瑞丽 《开封大学学报》2003,17(4):29-32,39
<诗经>中的<郑风@风雨>、<王风@君子于役>、<郑风@溱洧>、<唐风@葛生>、<郑风@女曰鸡鸣>、<秦风@蒹葭>六首爱情诗,表达了人类的基本情感,揭示了传统中华民族性格形成的积淀.它们侧重于探测人物内心世界的角度,在表现人类至情方面具有开山之功.  相似文献   

8.
释"面"     
"面"字的甲骨文的形体为人头的左向侧面状,所以仅见其一只眼睛.<说文>"面"的小篆形体已有讹变,故<说文>对"面"形体的分析不确.  相似文献   

9.
栾冬静 《科技资讯》2007,(3):229-230
由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争鸣到汉代儒术独尊一统,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一次巨大的转变,从&lt;庄子&#183;天下&gt;、司马谈的&lt;论六家要旨&gt;、&lt;汉书&#183;艺文志&gt;三篇学术总结性文章中可以看出中国学术发展这一转型期内思维的自我反思脉理.  相似文献   

10.
<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与<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在许多关键问题上非常相似,它的基本精神主要源于当时邓小平领导的中共中央西南局提出的和平解放西藏的十条政策.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西藏的和平解放是"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渊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