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智能无人作战系统是国际军事竞争新焦点,美国居于前茅。分析了智能无人作战系统基本特点、重要影响,归纳了美军在智能无人作战系统建设方面的总体性构想和规律性模式;针对智能无人作战系统的发展,探讨了作战概念设计、能力/效能评估、规模结构预测、智能标准体系编制与技术产业战略布局。  相似文献   

2.
现在研制与开发舰载指控系统最为突出的一个问题是,缺乏对C3I系统作战需求体系结构的建立,首先分析了舰载作战指控系统的OODA原型模型。并利用面向对象的统一建模语言(UML)对其进行了设计,对支持舰载作战行动所需要的作战要素、所分配的各种任务和信息流进行了面向对象的规范描述.原型系统中对战场信息流在作战要素间的产生、传递、交换和转换过程进行了描述,本文为舰载作战指控系统的作战需求体系结构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性的可行性研究。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舰艇作战系统3级递阶集成控制结构,该结构自上而下包括系统组织级、资源协调级和设备执行级,形成了“信号-数据-知识”的3层信息递阶关系和“伺服-协调-组织”的3层控制递阶关系;同时融合了基于领域专家设计经验和指挥员作战知识的学习控制,结合“人在回路”设计实现人机智能的统一.针对作战系统分级递阶控制的信息度量、资...  相似文献   

4.
给出了作战融合系统的主要构成对象的定义、作战系统的系统框图及运作过程,分析了天气和地形对作战融合系统效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作战融合系统效能分析方法和过程。  相似文献   

5.
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作为反导作战的主要平台,作战能力如何越来越被关注.利用系统动力学(SD)理论通过作战模拟的方法进行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反导作战的研究是一种有效的途径.给出了反导作战效能评估的SD模型框架,分析了反导作战中诸要素的影响关系,建立了反导作战SD模型,并进行了模型的仿真实验,结果分析和建模案例表明了SD理论研究反导作战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机器人作战平台应用环境和作战特点,设计了机器人作战平台操控终端系统.应用单片机STC89C52RC和ADC0809构建控制指令采集系统的方法,以查询的方式将采集的控制指令通过串口以预定的通信协议传给单板机,并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传给远端的机器人以实现其监控;同时操控终端系统接收机器人作战平台传感器采集的信息并显示.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操控终端操作者可对机器人作战平台进行实时、高效的操控和监视.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作战模拟训练系统的概念,揭示了在作战模拟训练系统中NPC如何预处理导航点和训练者之间的关系,动态地产生作战策略。  相似文献   

8.
系统在现代战争中起着力量倍增器的作用,是提高炮兵整体作战效能的有效途径,使其在作战中有效打击敌方隐藏的目标和日益增多的特殊目标。本文着眼美军以"网络中心战"为样本勾勒的未来作战模式,分析了炮兵面向网络中心战的系统的主要指标和关键技术,提出了系统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针对未来空战中新的作战样式和作战对象,研究了电子支援下截击空战仿真的关键问题。以歼击机、无人机和电子战飞机组成的空中联合编队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面向对象建模技术,利用UML的用例图、类图研究了截击空战的静态功能结构,通过序列图、活动图建立了截击空战的交互模型和活动转换模型,系统地描述了作战流程,重点突出了电子对抗建模,最后实现了截击空战仿真系统。仿真实验证明:该系统能为航空电子对抗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提供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10.
雷达组网仿真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工程中雷达组网的实际情况,研究了雷达组网技术的仿真与实现问题。首先基于分布式组网结构对雷达进行布站和组网,然后采用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仿真方法,实现了雷达探测仿真与数字地理信息系统的结合,创建了集雷达性能仿真、环境仿真、电子对抗仿真和目标仿真于一体的雷达探测模型体系;建立了雷达组网动态仿真多因子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仿真试验表明,该雷达仿真系统具有优良的模拟实际作战性能。  相似文献   

11.
为了评估网络攻击对信息作战的支援效能,在系统熵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引入基于层次分析的指标权重计算方法,描述了网络攻击下综合系统熵差的计算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系统熵的网络攻击信息支援效能评估方法。仿真实验表明,提出的评估方法能有效度量网络攻击对信息作战系统信息品质的综合影响,为系统评价具体网络攻击手段对信息作战的影响,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2.
喷火作战是一种利用火焰射流实施毁伤的近距离作战模式,在近现代历次战争中发挥了独特的火力支援作用.但现役火药式喷火器固有的使用缺陷使其在未来作战中无法满足灵活作战的实际需要,因此提出新型喷火器的设计思路,并采用ADC模型分析法,通过可用性、可信性和能力矩阵的建立,构建现役火药式喷火器和新型喷火器的系统效能分析模型,并对两种喷火器的系统效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新型喷火器在整体系统效能和使用完好性上都体现出明显优势.喷火器ADC模型的构建在实现喷火器系统效能量化分析的基础上,为新型喷火器的论证研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攻击机对地攻击WSEIAC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有效分析攻击机的作战效能,在航空武器性能指标基础上,以突防敌地面防空火力为作战背景,从实战角度提出了攻击机对地攻击的WSEIAC模型及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给出了效能评估的基本过程并进行了应用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较充分考虑了影响武器效能的多种因素,客观的描述了攻击机对地作战的实质,能够为作战指挥人员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EA-18G“咆哮者”电子战机具备强大的全频谱电子攻击和防空压制能力,以在2009年的演习中“击落”F-22“猛禽”战斗机而闻名,开创了“火力+电子攻击”全新空战模式。介绍了EA-18G电子战任务系统,分析了EA-18G的作战能力,从作战任务和作战方式上解析了EA-18G的作战使用模式,提出了防空体系应对EA-18G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回顾了2017年国际上军用无人机在新研型号、改进改型、任务系统和创新技术等领域的发展热点。分析表明,2017年无人机发展呈现多样化任务需求牵引无人机研发持续升温、多型无人系统研制与改型取得进展、先进机载系统研发为无人机提质增效、颠覆性创新技术突破为无人机应用开疆拓土等特点,随着人工智能、无人集群、高超声速等技术的进步,无人机在未来将更加融入现有装备体系,带来新的作战模式和作战理念。  相似文献   

16.
针对舰载C3I系统指标体系效能评估中存在的影响因素多、因素之间关系不明确和数据量庞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和模糊推理规则相结合的效能评估方法,分析并建立了基于RBF模糊神经网络学习算法的舰载C3I系统作战效能评估模型。利用400组指标权值数据对RBF模糊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和测试,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在此基础之上,对选取的13组作战效能一级指标权值数据进行3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判定舰载C3I系统作战效能指标权值是否合理分配,为舰载C3I系统的作战效能评估方法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也为决策者根据战场态势进行动态决策提供有效的量化验证。  相似文献   

17.
电子战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其效能是一个综合指标,包含多种技术因素和不确定性,对系统的评估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许多难以量化的模糊因素.为了评估电子战系统作战效能,本文首先给出了效能评估的指标体系,然后提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电子战效能模型,最后通过对参数由专家和军事指挥员提供的案例的研究,论证了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战术防空C^3I系统的一般概念和其作战仿真软件的基本组成。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的思想,提出了相应的可靠性分配模型,对该作战仿真软件的可靠性进行了分配。  相似文献   

19.
针对单兵系统体系贡献率评估过程中存在的未考虑作战任务及评估信息不确定性等问题,提出了基于作战行动的两级证据推理评估方法,从基于能力需求的视角进行作战任务分解和能力分析,建立了作战能力需求指标体系;建立两级置信规则库,构建作战活动与能力需求的映射矩阵,采用证据推理进行能力满足度、作战任务完成率的计算,获得了单兵系统的体系贡献率,最后基于城市作战战场想定,给出了分析实例。基于作战行动的两级证据推理评估方法,对于单兵系统体系贡献率评估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也为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多Agent系统在作战仿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传统的作战仿真方法的不足,研究了分析复杂系统的一种新方法,即基于A gent的仿真ABS(A gent-based sim u lation),将ABS应用于作战仿真是一种有意义的新尝试。以作战仿真为背景,介绍了作战智能体的模型设计与实现方法,讨论了作战智能体的行为规则与元规则设置。在此基础上,设计实现了一个基于A gent的作战仿真原型系统,模拟出了作战过程中的一些有意义的现象。仿真结果表明,新的研究方法在作战仿真领域具有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