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采用板兰根、苦参、黄芪和铁苋菜、地锦草、金银花等中草药为主药组成两组不同的中草药组方对肉用仔鸡人工感染新城疫进行预防和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组中草药组方(试Ⅱ组)和(试Ⅲ组)对肉用仔鸡感染新城疫后的保护率、防治有效率及AGP检测阳性三方面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与疫苗对照组(试Ⅰ组)相比亦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西药对照组(试Ⅳ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表明本次试验所选用的两组中草药组方对鸡新城疫病毒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本次试验还表明,采用这两组中草药组方来防治鸡新城疫,以每只鸡每天混饲2g为宜.  相似文献   

2.
不同药物预防仔猪黄、白痢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药物对仔猪黄、白痢进行预防,结果表明:试Ⅱ、试Ⅲ、试Ⅳ3组比试Ⅰ组发病率分别减少40.9、51.9和52.3个百分点,死亡率分别降低8.3、13.99和14.5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试Ⅱ组仔猪平均断奶体重高于试Ⅰ组10.99%,差异显著(P0.05);试Ⅲ、试Ⅳ两组的发病率均极显著地低于试Ⅰ组和试Ⅱ组(P0.01),试Ⅲ组的死亡率比试Ⅰ组和试Ⅱ组分别降低13.99和5.69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试Ⅳ组的死亡率比试Ⅰ组和试Ⅱ组分别降低14.5和6.2个百分点,差异亦极显著(P0.01),试Ⅳ组的死亡率虽比试Ⅲ组降低0.51个百分点,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Ⅲ、试Ⅳ两组仔猪平均断奶体重分别比试Ⅰ组提高20.85%和21.13%,差异极显著(P0.01);比试Ⅱ组分别提高8.88%和9.14%,差异亦显著(P0.05),试Ⅳ组仔猪平均断奶体重比试Ⅲ组提高0.23%,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采用随机单位组设计,将1000羽白羽肉仔鸡随机分为五组。Ⅰ组(基础日粮 抗生素),Ⅱ组(基础日粮 中草药0.3%水平),Ⅲ组(基础日粮 中草药0.4%水平),Ⅳ组(基础日粮 中草药0.3%水平 甜菜碱),Ⅴ组(基础日粮)。结果表明:中草药添加剂0.3%水平组(Ⅱ、Ⅳ组)与抗生素组、对照组的活重、料重比、日增重、采食量的差异极显著(P<0.01=,该中草药组方的0.3%水平为最适添加量。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选用24窝1~6日龄窝重及发病率相近的仔猪,随机分成三组,试验1组8窝;试验2组8窝;试验3组8窝。治疗药物:用氟哌酸、菌必治、青霉素、庆大霉素四种药物进行药敏试验,使用药敏实验的高敏药物氟哌酸用于试验1组,泻痢停用于试验2组;自配的复方药物用于第3组。 治疗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阶段以4天为一疗程,试验1组、2组和3组用药结果显示,试验1组的平均治愈率81.4%,平均死亡率9.2%;而试验2组的平均治愈率94.4%,平均死亡率3.1%;试验3组的平均治愈率96.3%,平均死亡率2.4%。试验1组与试验2、3组之间的极显著(P≤0.01),而试验2、3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合理的多种药物同时使用能更好的治疗仔猪黄白痢现象。  相似文献   

5.
分析氯氮平、奥氮平与其他抗精神分裂症药物联用的疗效与安全性。选取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氯氮平+常规药物治疗35例作为对照组,奥氮平+常规药物治疗35例作为试验组,评定临床疗效。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有效率为85.7%,对比差异不大(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6%,低于对照组的31.4%,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F-36评分明显提高,且试验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奥氮平联合其他抗精神分裂症药物的疗效优于氯氮平,能减少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探讨四种根除幽门螺杆菌(HP)感染方案临床实施效果评价。选取兰州大学第二医院西固医院2015年5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消化科感染HP的住院及门诊患者2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D四组,各组60例。治疗方案:A组为艾司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胶体果胶铋,B组为艾司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胶体果胶铋,C组为艾司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胶体果胶铋+荆花胃康胶囊,D组为艾司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胶体果胶铋+荆花胃康胶囊,治疗时间均为14d。观察四组不同的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出现率。结果:四组治疗方法对根除HP的有效率分别为A组86.67%,B组65.00%,C组90.00%,D组66.67%,A组与C组、B组与D组临床有效率对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A、C两组临床有效率高于B、D两组临床有效率,差异较明显(P0.05)。四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率分别为A组16.67%,B组33.33%,C组13.33%,D组30.00%,A组与C组、B组与D组不良反应出现率对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B、D两组不良反应出现率高于A、C两组不良反应出现率,差异较明显(P0.05)。A、C方案的临床疗效明显,特别是加用呋喃唑酮及荆花胃康胶囊能够提高根除HP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出现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模拟环境习服对运动员湿热环境运动热应激反应的影响,20名男性青少年中长跑运动员随机均分为湿热环境习服组(HA)和对照组(HH).HA在模拟环境仓先进行为期10天的习服,同期相应时间HH在室内自然环境下进行相同的身体活动.HA习服结束后,两组被试进入33℃、RH80%的环境仓先站10min,随后以70%VO_2max强度蹬车40min或因故提前终止.测评被试运动时间、直肠温度、主观感觉反应、汗流失、心率、血乳酸、血常规及渗透压变化等.结果表明:HA组运动时间、终末直肠温度及预估达到40℃时间超过HH,而直肠温度增长率比HH低(P0.05);运动终末时刻,组间RPE、TST、THM、MPN均未见显著差异;被试RPE与R_(Tre)、TST、THM、MPN显著相关(P0.05),与Tre未见显著相关;HA被试排汗量、单位体重排汗量及相应排汗速率数值均高于HH,但均未见显著差异;HH被试汗液中钠、氯离子浓度高于HA(P0.05),钾离子浓度未见显著差异;两组被试心率均随运动时间延长显著增加(P0.001);组间心率比较,在进入环境仓45min时,HA被试心率更低(P0.05),45min之前观测的各时间点未见显著差异;两组被试运动后血乳酸值显著高于安静值(P0.05),相应时间点组间比较未见显著差异;HA血浆渗透压和血容量变化有低于HH趋势,但均未见显著性差异.结论:模拟环境习服可降低运动员定量负荷强度运动热应激反应,提高心血管耐受力,进而延长运动时间.  相似文献   

8.
观察不同药物治疗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选取医院诊治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采用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B组采用去氧乙烯炔雌醇片治疗,C组采用米非司酮治疗,三组患者均接受刮宫手术治疗后给药,观察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疗效、子宫内膜厚度及阴道平均出血时间。三组患者经治疗后,A组总有效率为97.50%,B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C组的77.50%(P0.05);治疗后,A组、B组子宫内膜厚度和阴道平均流血时间均显著低于C组(P0.05);A组与B组子宫内膜厚度和阴道平均流血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屈螺酮炔雌醇片和去氧乙烯炔雌醇片治疗围绝经期无排卵性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优于米非司酮,均可改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缩短患者阴道平均流血时间。  相似文献   

9.
选用800羽黄羽肉鸡,对A(基础日粮)、B、C、D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抗生素、0.3%中草药、0.4%中草药)进行了饲养试验:D组末期重显著高于A(P<0.05),C极显著高于A组(P<0.01);C组屠宰率、半净膛率显著高于A组(P<0.05),而C、D组腹脂率显著低于A组(P<0.05=;结果表明该中草药组方的饲养效果有优于抗生素组的趋势,其中C组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陈宝田教授经验方补黄四五汤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予补黄四五汤治疗,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44%、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治愈率为16%、总有效率为54%,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Portmann简易评分,眼轮匝肌与口轮匝肌M波潜伏期差值、患健侧M波的波幅比、瞬目反射患侧R1、R2、R2'未出波率及其潜伏期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之间各项指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为腹泻,发生率为18%,可自行缓解或加入番石榴叶后消失,对照组不良反应为口干、食欲不振、面部痤疮,发生率为26%.结论:补黄四五汤与西医常规治疗均能显著改善周围性面瘫患者症状及面神经功能,且补黄四五汤疗效显著优于常规西药,安全性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针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髌腱腱病的疗效。方法39例髌腱腱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0例,采用针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19例予超短波治疗,比较两种治法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65.0%,总显效率为90.0%;对照组痊愈率为21.1%,总显效率为52.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灸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髌腱腱病疗效确切、优于单纯超短波治疗。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中药联合克罗米芬促排卵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疗效。将90例排卵障碍性不孕患者,随机分为中药联合克罗米芬组(治疗组)45例,克罗米芬组(对照组)45例,治疗3~6个周期后进行受孕情况和排卵情况比较。结果是治疗组治愈率71.11%,对照组治愈率51.1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26.67%,对照组有效率37.7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并发症为0,对照组并发症3例,占6.66%,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由此可见,中药联合克罗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疗效优于单用克罗米芬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微量元素硒(se)与抗癌中药结合是否具有明显抗肿瘤活性。方法将小鼠肝癌HepA或Ehrlich腹水癌细胞悬液,注射于BALB/C雄性小鼠,皮下或腹腔造成实体肝癌或腹水癌模型。观察肿瘤生长曲线、动物的生存曲线肿瘤的抑制率。结果(1)给药动物肿瘤生长曲线明显低于对照动物;(2)动物生存曲线明显延长。给药荷瘤小鼠的生存期为43.2 d±2.8 d,对照组为25.5 d±12.1 d;生命延长率明显提高,约为对照组的1.7倍;(3)对小鼠肝癌的抑制率达66%~78%(P<0.01),对小鼠艾氏瘤的抑制率达72%~81%(P<0.01)。结论微量元素硒与适当中药结合有明显抗癌活性。  相似文献   

14.
在70日龄至90日龄的生长鹅日粮中添加维生素C,通过测定其增重及料重、屠宰测定及肌肉品质测定探讨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维生素C组比对照组增重明显增加,料重比明显降低,组间差异显著(0.01〈P〈0.05);各项屠宰性能指标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各组鹅肉中维生素C含量、总脂肪含量、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影响风味的氨基酸总量等营养成分受日粮中维生素C的影响不大,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洁而阴洗液治疗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病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洁而阴洗液38例治疗外洗为治疗组和派瑞松外擦30例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9.5%,对照组有效率为56.7%.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洁而阴洗液治疗皮炎、湿疹的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半夏与苦参合用的镇静催眠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半夏与苦参合用后对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方法采用电位滴定法测定半夏药材中总游离有机酸的含量,酸碱滴定法测定苦参中总生物碱的含量,以控制药材质量;采用阈下和阈上剂量戊巴比妥钠致小鼠睡眠法,对受试药物的镇静催眠作用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小鼠睡眠持续时间长短顺序为生理盐水组(20.87±14.07min)〈苦参、半夏小剂量组(38.85±16.69min)〈苦参、半夏大剂量组(41.14±15.99min)〈苦参大剂量组(44.73±16.26min)〈苦参小剂量组(47.29±19.92min),且给药组时间与空白组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结果表明,苦参大、小剂量组,以及苦参+半夏大、小剂量组均能明显延长戊巴比妥钠小鼠睡眠时间,强度可与安定(1mg/kg)相当。  相似文献   

17.
铁母散合剂对杂交奶牛乳房炎的预防和治疗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铁苋菜、地锦草等中草药组成铁母散合剂.对杂交奶牛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型乳房炎进行预防和治疗试验.结果表明,铁母散合剂对西杂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治愈率均为80%,有效率均为100%;对隐性型乳房炎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均为100%,对干奶期乳房炎的预防效果,其发病率均只有20%,而生理盐水对照组的发病率却高达60%.采用铁母散合剂对西杂奶牛乳房炎进行治疗后,两组乳汁中均未检出有病原菌.两组乳中体细胞数均降至正常水平(50万个/mL以下).乳清中的白蛋白(SA)、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各项生化指标均显著降低至正常水平.而采用青、链霉素治疗的两组乳汁中各有一头检出有大肠杆菌.两组乳中体细胞数均未降至正常水平.乳清中的(SA)、(LDH)、(AST)(ALT)等各项生化指标亦未能降低至正常水平.本次试验结果表明:铁母散合剂对西杂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效果优于抗生素.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中药复方宫炎净乙醇提取物的抗炎作用,并筛选抗炎作用最好的乙醇提取物剂量。将实验小鼠分为生理盐水组、地塞米松组以及高、中、低剂量中药复方宫炎净乙醇提取物组,同时建立二甲苯所致耳廓肿胀、蛋清所致足趾肿胀、棉球所致肉芽肿小鼠炎症模型,通过测定小鼠耳廓肿胀率、足趾肿胀率以及棉球所致肉芽组织重来判定乙醇提取物的抗炎效果。结果表明:中剂量乙醇提取物能够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率,并显著低于高、低剂量乙醇提取物组(P〈0.05),与地塞米松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均能明显降低蛋清所致小鼠足趾肿胀率,其中中剂量乙醇提取物组显著低于高、低剂量乙醇提取物组(P〈0.05),极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P〈0.01),与地塞米松组差异不显著(P〉0.05);中剂量乙醇提取物能明显抑制棉球所致小鼠肉芽组织增生,并显著低于高、低剂量乙醇提取物组(P%0.05),极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P〈0.01),与地塞米松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显示,中药复方宫炎净的中剂量乙醇提取物抗炎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在临床上可以有效防治动物氟中毒病的复方中草药制剂,本研究分别对前期研究的复方当归散基础组方加以改进,拟定出5种组方,并进行了抗氟作用研究。试验期间跟踪观察氟斑牙发生情况,测定骨氟含量以及血浆、肝、肾的总抗氧化力(T-AOC)、总抗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建立阳性组氟中毒模型,筛选较为理想的抗氟复方当归散。结果表明:阳性对照组成功复制出氟中毒模型;各给药组药效比较结果表明,抗氟复方当归散Ⅱ较其它组方更能显著降低骨氟含量,较好地抑制大鼠体内的脂质过氧化过程,提高大鼠抗氧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复方对胃癌癌前病变及NF—κB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NNG对Wistar雄性大鼠灌胃法建立胃癌癌前病变动物模型,随机将造模成功的50只雄性大鼠分为模型组、维酶素组、中药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各组给予相应的处理每天灌胃一次,每次2mL,连续12周后观察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胃粘膜病变组织的病理变化以及NF—κB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复方组与模型组相比较IM与ATP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1),与维酶素组相比较中药中、高剂量组IM与ATP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各中药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NF-κBmRNA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中药中、高剂量组优于维酶素组(P〈0.05),而中药低剂量组与维酶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复方不仅能够明显改善胃粘膜癌前病变的病理状态,而且同时能够明显降低NF—κB炎症通路的表达和激活,可能为其抗炎、抗癌前病变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