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地方戏曲凝结着某一地域的民俗风情和历史变革,通过拍摄制作地方戏曲纪录片,有助于推进戏曲文化多样化的传播,以推动对传统戏曲文化艺术的传承与保护。该文以笔者主持的江苏高校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国家‘非遗’纪录片《柳琴戏》拍摄创作"为例,就如何提升地方戏曲纪录片传播价值做出初步探索,以期推动地方戏曲艺术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2.
地方戏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与当地生态环境密切联系的原生态性:生态环境孕育了地方戏曲,生态环境的逐渐改善与恢复,对保护地方戏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作用。作者通过对豫西北民间戏曲二股弦、怀梆的调查,从实例出发,以文化人类学角度加以分析,探讨了自然生态与地方戏曲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诞生了众多的戏曲种类,都是我们宝贵的资源与财富。在这些戏曲中,山东梆子是一种古老的戏曲,这种戏曲也可以叫做"高调"或"高梆",主要在鲁西南地区被人们传唱。山东梆子是我国地方戏曲中古老的声腔艺术,具有与众不同的魅力,为了能够促进山东梆子的传承与发展,国务院在2008年6月将其列为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将对山东梆子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从三个方面分析、阐述淮河流域地方戏曲、国家稀有剧种推剧基本唱腔"四句推子"的曲式结构:1、"四句推子"唱腔的基本构成;2、"四句推子"唱腔的过门音乐;3、"四句推子"唱词的句法结构。其曲式结构既齐整有序,方正而有条理,又参差错落,灵活多样。对立而位一,对比而和谐,为一曲精美的民间乐歌和动听的戏曲基本唱腔。  相似文献   

5.
山东地方戏曲起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地方戏曲发端于民间的口头吟唱,兴起于民间社团和家庭戏曲班,发展壮大于社会扶持和民间艺人们的改革和完善.本文探讨了山东地方戏曲由民间艺人们的口头说唱和地摊表演,逐渐演变成上装表演,器乐伴奏这一历史发展过程以及山东地方戏曲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柳腔是主要流行于青岛地区的一种地方小戏,曾经是该地区重要的娱乐方式。如今信息传媒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地方戏曲的生存空间捉襟见肘,市场经济的冲击,使柳腔的生存环境受到严峻的挑战。综观我国戏曲发展学的历史,从戏曲发展学的视角视角,关注柳腔的现状,并为其生存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1937—1949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对其民间戏曲进行了改造和利用,民间戏曲的形式、内容和功能都发生了转变,边区通过被改造的民间戏曲来宣传政治话语、教育民众、社会动员以及乡村建设,进而实现政治与民间文化的结合以及政府与地方文化的互动。  相似文献   

8.
怀梆是河南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属梆子腔系,除拥有梆子剧种音乐程式化的共性外,作为地方剧种,它有区别于其他剧种独特的艺术形态和地方品性。其唱腔的方言声调化、丰富的戏曲音乐、真声为主辅以假声拖腔的演唱特色等共同构建了怀梆艺术的本体音乐形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文化产业的角度探讨以萍乡采茶戏为代表的地方戏曲的发展,阐述了萍乡采茶戏的现状和困境、萍乡采茶戏进行文化产业改造的有利条件以及萍乡采茶戏在产业格局中的前瞻;旨在促进萍乡采茶戏以及国内其他地方戏曲的发展,促进我国传统戏曲的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相似文献   

10.
戏曲是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由于封建统治阶级视戏曲为"小道"、"末技",常常依仗国家意志和法律手段对戏曲动辄排斥或者禁毁,使得戏曲难以登阶入室,跻身文学艺术大家庭的殿堂。自宋代以来,有识之士不遗余力地为戏曲呐喊、正名,戏曲身份认同的现实本源施展与冲突绵延不绝。其中,明末清初的李渔是戏曲身份认同的现实本源施展与冲突中的典型事例。李渔克服"穷骨"、"恶岁"、"砚田糊口"的生存困境,敢于直面戏曲身份认同的现实本源施展与冲突,为戏曲身份认同矢志不渝地贡献了毕生精力。古代戏曲身份认同为近世王国维为戏曲正名奠定了深厚的学理基础,创造了充分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杨洁 《科技资讯》2011,(5):234-234
秦腔是我国西北地区古老的传统地方戏曲艺术。在经历了千余年发展变革后,秦腔艺术已形成了独立完整及稳定严格的表演程式及音乐表现体系。单就秦腔音乐而言:它已成为西北地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地方戏曲音乐形式。秦腔音乐风格豪放、韵味独特,地方特点及地域色彩极其浓郁。  相似文献   

12.
"昆曲起源于元末明初的江苏昆山一带,距今已有60I余年历史。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艺术传统的戏曲形态。昆曲艺术剧目丰富,文词华丽,曲调清俊,舞姿细腻,富有诗的意蕴。昆曲对后来的京剧和众多的地方戏曲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因此它被看作是中华民族戏曲的  相似文献   

13.
文化生态中的民俗文化、精英文化和正统文化的生灭消长、强弱互动对我国传统戏曲兴衰荣枯各有不同的影响,就皖北地方戏曲而言,民俗文化起着正面的主导作用,精英文化对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正统文化对其发展功过兼而有之,但以负面影响为主。  相似文献   

14.
在清初特定时代语境中,遗民曲家们为了传达其复杂而幽微的文化心态,往往在戏曲创作中采用虚拟"故国"意象、寓言和女性关照等书写策略。"故国"意象是政治伦理在清初遗民曲家心中的自觉内化,寓言旨在张扬他们作为遗民的个性价值,而女性关照则凸显他们"赏才"和"伤才"相交织的复杂、矛盾心态。这是清初特定时代思潮在遗民戏曲中的多层面折射,从而使其戏曲创作展现出不同于元明戏曲的独特文学风貌,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清末民初地方戏剧剧本的存藏现状及文献价值谈起,介绍了修复这批珍贵破损戏曲剧本的工作流程,重点论述了传统技艺古籍修复之"金镶玉"的装法,并比较了修复前后的差异。本文可为修复此类古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张学旗 《科技信息》2009,(32):276-276,278
在戏曲的诸要素中,音乐所占的比重很大,因声腔是戏曲与观众最直接的媒介,故而对声腔的研究是戏曲音乐改革的重中之重。祁剧,是湖南地区古老的地方剧种之一。在长期的传承流变的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声腔。本文仅对其最古老、最具特色的声腔——高腔进行论述,阐述了高腔的音乐特点和高腔与宗教音乐的关系,从而谈谈自己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戏曲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剧种的发展。在"非遗"语境下探讨戏曲剧种发展,辩证看待"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原则的同时,要警惕戏曲的"趋同化"和"话剧+唱"等现象。提出清醒认识戏曲"以歌舞演故事"的本质,在变易与创新上认识戏曲发展本身的悖论,在继承与创新上主张温故而"创新",认为打开戏曲现代化创新的格局需要足够的条件和智慧。  相似文献   

18.
中国戏曲表演艺术以圆为美的观念蕴含着一种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民族的审美心理结构。它以一种内在的审美张力规范着戏曲表演者,牵引着戏曲观赏者的注意力和想象力,并以其独特的功能和诱人的魅力,贯穿于戏曲表演的"四功五法"之中。  相似文献   

19.
"五四"戏剧革命向传统戏曲宣战,并通过翻译将话剧这一种崭新的西方文学艺术引入中国。"五四"先贤们在译介西方话剧过程中通过对中国传统戏曲价值观、传统戏曲语言与文体、传统戏曲人物塑造、传统舞台结构原则的巨大颠覆,推动了中国现代话剧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趋同阅读是戏曲身份认同过程必然的客观体现。在戏曲文本趋同阅读的审美价值取向方面,李渔以丰富的实践和创新的理论,为戏曲身份认同做出了难以磨灭的卓越功绩。一是通过创作戏曲文本,向人们提供戏曲文本趋同阅读的对象,丰富与认同戏曲本体及其身份内涵;二是通过撰著戏曲理论,帮助人们戏曲文本趋同阅读,建构与认同戏曲本体及其身份内涵;三是为戏曲文本趋同阅读的特点张目,公开彰显戏曲本体的艺术个性,阐明戏曲身份"结构第一"的独特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