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和"十一五"节能减排的目标,规范电石行业发展,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要求,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发布了《电石行业准入条件(2007年修订)》和《电石电石生产单位产品能源消耗定额》。对电石行业提出了生产企业布局、规模、工艺与装备、能源消耗和资源综合利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监督与管理等多项准入条件。其中要求新建电石企业电石炉初始总容量必须达到10万kVA及以上,其单台电石炉容量≥2.5万kVA。新建电石生产装置必须采用密闭式电石炉,电石炉气必须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水泥生产大国,产能30亿吨/年,2012年生产22.5亿吨/年,95%是石灰石为主要原料生产水泥,电石渣作为钙质原料生产水泥,是近几年聚氯乙烯生产行业循环经济重要的一环。2012年国内聚氯乙烯产量达到1 315万吨,较2011年产量增长20万吨。在1 315万吨的总产量中电石法聚氯乙烯产量达到1025万吨。根据数据测算电石法聚氯乙烯生产过程,每生产一吨PVC将生产1.6吨电石渣,预计我国每年将产生1 600万吨以上电石废渣。若全部用于水泥生产,年生产水泥约1 600万吨以上,占水泥总产量0.007%。新疆天业集团率先在行业内实施电石渣干法制水泥,年生产水泥约330万吨,相比传统水泥工艺减排CO2110万吨/年,全年少耗标准煤约32万吨;电石渣生产绿色低碳水泥为我国建材行业和化工行业不但大幅度节能,而且减排,为保护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开创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生石灰的消化曲线和热失重曲线,提出了合理的电石成型工艺.根据电石成型原料对粘结剂的要求,研制出ZJ型复合粘结剂并分析了粘结功效及机理.结合现场的生产要求,通过大量实验与分析,给出了合理的成型加水量、成型压力和养护龄期.  相似文献   

4.
肖斌 《科技资讯》2011,(36):76-76
从生产工艺、运输储备、生产除尘等各个方面来看,电石渣制水泥对产品粒度的要求与传统的石灰石制水泥都不一样,因此这就决定了很多的生产环节需要进行调整。本文就电石渣制水泥粒度变化对工艺的影响为切入点,分析多种类型破碎机在生产过程中对水泥粒度的影响,并对其应用的优缺点进行阐述,希望能为相关企业选择合适的生产方式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5.
1该工艺研究目的随着国际能源形势日益紧张,提倡节能降耗、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国家的重大战略方向,如何减轻传统电石法对环境的压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消除生产系统中的废弃物,实现清洁生产,构建产业循环经济模式,成为电石法聚氯乙烯行业持续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2研究的意  相似文献   

6.
<正>1电石厂尾气的现状分析电石厂湿法除焦油后的尾气是天业电石厂在生产电石过程产生的废气,电石厂共有9台电台炉,平均每台炉电石  相似文献   

7.
探讨电石法氯乙烯生产合成转化控制及其问题,然后提出了电石法氯乙烯生产合成转化控制的一些优化策略,旨在促进电石法氯乙烯的环保生产、安全生产以及高效生产,为该类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综合利用,大有文章可做。”我国采用密闭式电石炉生产电石的工厂计有八家,共有电石炉十二台。在电石生产过程中排放的炉气成分如下表: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述了中国电石行业的发展历程、石灰在电石行业中的应用及其技术指标对电石生产的影响,此外对石灰在电石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PVC生产行业中,电石法生产工艺占据了主要的部分,做为电石法生产的主要大型设备——干式电石反应器,不仅在结构、材料上有特殊的设计选型,而且在运行过程中也有很多特点,使得电石法PVC的生产更加的趋于完善,本文将通过干式电石反应器的内部结构,对该设备进行全面的技术介绍,而且针对其中一些重要的环节进行简单的论证阐述。  相似文献   

11.
电石渣作混合材对水泥结构与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探讨以电石渣作水泥混合材时不同掺量对水泥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掺入电石渣可使溶液中Ca(OH)2浓度增加,水化反应加快,缩短水泥的凝结时间;电石渣掺量的增加可以减小水泥的比重、提高水泥的比表面积并且水泥安定性合格;掺入适量的电石渣可提高水泥的早期强度;在同一电石渣掺量下,水泥强度随着水灰比的减少而增大.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煤焦电分级替代新工艺制备电石各环节能量和的利用与损失情况,对不同电石生产工艺进行科学评价,文中依据国内某电石生产企业的实际运行数据,对煤焦电分级替代电石生产新工艺进行了物料平衡、能量平衡和平衡分析;依据多产品综合能耗指标和综合耗指标,以不同目标产物为基准对煤焦电分级替代新工艺、电热法及氧热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输入新系统的总能量和总中,冷球团带入热解炉的能量和占比最高,分别为69.36% 和71.85%;在输出新系统的总能量和总中,电石带出的能量和占比最高,分别为71.97% 和69.09%;在各项热损失中,电石炉气带走的热量最多,占总输出热量的15.12%;新工艺单位产品电耗仅为2.48 k W h/kg-CaC2,比电热法的3.26 kWh/kg-CaC2降低了23.93%.当以CaC2为唯一目标产物时,分级替代新工艺具有最低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10.22 kWh/kg-CaC2和单位产品综合耗9.15 kWh/kg-CaC2,与传统电热法和氧热法相比,具有显著的节能和节优势.  相似文献   

13.
熔盐被覆TiC是目前国内外对硬质合金.模具钢等进行表面强化的一种最新方法;我们对W_6Mo_5Cr_4V_2、Cr_(12),WC_(50)CrMo及T12进行了试验,均得到一定的被覆层深及较高的硬度,对被覆工艺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找到了较为理想的熔盐被覆TiC的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4.
应用新的净化技术对一套中压乙炔装置进行了低压化改造.发生器由中压改为低压,净化过程应用水环泵加压,用硫酸净化剂代替次氯酸钠,净化剂的循环由泵送改为自流,气液间实现射流混合.运行结果表明,乙炔气的纯度由不足98.0%提高到99.5%,投资、原料消耗及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安全性提高.该装置的改造尤其是新型净化技术的应用具有显著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5.
本文提出在三氯异氰脲酸生产过程中,由于次氯酸钠的存在而引起的三氰异氯脲酸的破环反应是生成三氯化氮重要原因这一新的观点。此观点为三氯异氰脲酸生产过程中减少三氯化氮的生成,防止三氯化氮的爆炸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大量试验和机理的研究,高速钢锻件经过反复镦拔。只能降低炭化物偏析度1~1.5级。若采用高速变形可降低3级以上,对提高刀具寿命提出了新的论点和途径。  相似文献   

17.
针对氧热法电石合成中吸热的生成反应和放热的碳燃烧反应耦合,从热力学角度对电石生成途径、反应化学计量平衡以及吸、放热反应热耦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电石由CaO+3C→CaC2+CO一步直接生成的可能性更大;(2)不同化学计量对应4种不同反应体系,各体系电石平衡转化率都随温度升高而升高,随压强增大而减小,电石与氧化钙发生副反应的转化率大致为随温度升高而先升后降;(3)反应热匹配量和匹配条件取决于电石生成反应物料处理量和电石纯度要求。电石生成反应与燃烧供热反应耦合于同一反应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利用纯镍标识钢的原始表面,研究了钢经TD处理所产生的碳化钒覆层形成过程。确认碳化钒覆层的形成之初是钒首先渗入钢中,与钢中的碳结合成碳化钒,该层形成后阻碍钒继续向钢中渗入。而后的碳化钒增厚转向钢表面外侧方向进行,增厚的过程是钢中的碳通过碳化钒层扩散到表面与沉积在钢表面的钒结合成碳化钒。  相似文献   

19.
工业废料改良膨胀土基本物理性质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利用工业废料铁尾矿砂和电石渣作为添加剂改良膨胀土的可行性与改良效果。通过室内试验,对铁尾矿砂改良土及铁尾矿砂-电石渣复合改良土的基本物理性质指标进行了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单掺铁尾矿砂改良膨胀土,随着掺砂率的增加,改良土的自由膨胀率显著降低,界限含水率和塑性指数均降低。同时掺入铁尾矿砂和电石渣复合改良膨胀土的改良效果要优于单掺铁尾矿砂的改良效果。当铁尾矿砂掺量一定时,随着掺渣率的增加,改良土的自由膨胀率基本上是呈线性递减;改良土的液限降低,塑限先增大后减小,在掺渣率为10%时达到最大,从而改良土的塑性指数先减小后增大;在掺渣率为10%时达到最小。当两种材料掺量一定时,随着养护龄期的增大改良效果更为显著。当掺渣率一定时,随着铁尾矿砂掺量的增加,改良土的自由膨胀率、界限含水率和塑性指数仍均是降低的,与之前单掺铁尾矿砂改良膨胀土得出的结果相一致。说明掺铁尾矿砂和电石渣均对膨胀土的物理性质有显著影响,因此为膨胀土改良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活性炭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iC前驱体,经1 400~1 600℃高温碳热还原反应合成了纯度较高的-βSiC粉体,这种粉体是由颗粒和晶须组成的混合物.通过前驱体的热重(TG)-差热(DSC)曲线分析了前驱体的热分解过程,通过X射线衍射(XRD)曲线分析了不同合成温度下的产物组织结构,并研究了无水乙醇(EtOH)与正硅酸乙酯的体积比和氨水浓度对产物形貌的影响,初步探讨了SiC颗粒和晶须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