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同步与异步通讯的统计模型基础上,给出了通讯过程决策树的概念和结构。在对人类通讯行为进行考察之后,提出了泛通讯定律和一些重要的概念,如:熵函数、平均熵、通讯过程的信息量、通讯功效等,并作了基本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21 世纪,伴随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光纤通讯技术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并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进一步了解光纤通讯技术,推动光纤通讯技术更快发展,本文首先对光纤通讯技术的结构与基本特点进行了详细介绍,然后对光纤通讯技术的具体应用进行了一定分析,最后对光纤通讯技术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主、从式多机通讯的原理 ,并针对计算机与 5 1系列单片机串行口的通讯特点 ,通过设置计算机中通讯控制寄存器 ,使计算机满足单片机多机通讯的格式 ,实现了计算机和单片机的多机通讯 .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主、从式多机通讯的原理,并针对计算机与51系列单片机串行口的通讯特点,通过设置计算机中通讯控制寄存器,使计算机满足单片机多机通讯的格式,实现了计算机和单片机的多机通讯.  相似文献   

5.
蒋剑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31):8344-8348,8354
在色谱仪系统开发中,为了解决ARM7与mcgsTpc触摸屏之间的通讯,提高ARM7处理器与触摸屏之间通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采用了基于Modbus RTU通讯协议的串口通讯的设计方法。在S3C44BOX微处理器上,以μC/OS-II实时操作系统为软件平台,详细分析了Modbus从站的设计和实现过程,解决了使用Modbus RTU通讯协议的读或写寄存器功能传输浮点数的问题。完成Modbus从站应用通讯程序的设计。实现了ARM7与触摸屏的通讯。经测试验证通讯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6.
庞亮 《科技咨询导报》2012,(20):126-126
通讯网络正逐渐融入社会的各行各业中,其发挥的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本文从铁路运输与通讯的内涵出发,论述了通讯网络和铁路运输的关系,并分析通讯网络在铁路运输中整合的瓶颈问题,进而提出了实现通讯网络对接的相关对策,旨在更好地促进通讯服务在铁路运输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周劲辉 《科技资讯》2007,(16):130-130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Visual C++6.0中的ActiveX通讯控件实现单片机与PC机的通讯,给出了8位单片机与MAX232芯片的通讯接口电路,编制了通讯程序。  相似文献   

8.
双端CAN总线与DSP单端CAN总线报文转发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CAN通讯控制器采用半双工方式通讯,若将通讯控制器的接收端和发送端相连,可简化设计亦能够实现通讯,但是无法与收发器连接,从而缩短了通讯距离并降低了抗干扰性.若要与收发器连接,需使用CAN通讯控制器将报文转发.论述了两种CAN总线之间报文转发板的硬件结构及软件设计,并详细说明报文转发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介绍了串口通讯及其应用,详细说明串口通讯软件的体系结构,描述了串口通讯类的功能和实现,然后给出了串口后台收发线程的功能描述和实现,最后总结了串口通讯应该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0.
以三菱FX2nx系列为例,对可编程控制器串行通讯的无协议通讯方式、专有协议通讯方式和基于OPC服务器的通讯方式进行了介绍。给出了通讯格式设定、PIE指令编程以及PC机端的实现实例。  相似文献   

11.
网络对科学交流与研究的影响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网络环境下的科学交流与研究进行了初步探讨。虽然数字网络环境尚在形成与完善中,但是以数字网络为载体的科学交流和研究已愈来愈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根据目前的发展状况,可以将科学交流划分为双向/多向同步交流、双向/多向异步交流和单向交流3种形式。与传统交流模式相比较,网络环境下科学交流与研究有其优越性,也有一些弊端;理想的科学交流与研究系统应该是由传统交流方式和数字网络交流方式所共同构成的优势互补、相互协同的系统。  相似文献   

12.
跨文化交际中,“意义的获得”并不完全取决于语码,交际者对环境的交际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交际预测的含义,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影响交际预测的各个重要因素,包括刻板印象,民族中心主义观念和各种环境因素,包括文化环境,心理环境,时空环境,自然地理环境等。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与越南的科技交流,主要表现在天文历法、数学、农业技术和手工业技术上.科技交流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密切了中越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关系,是共同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相互支持的行动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丘玲 《科技信息》2007,(22):265-266
高校图书馆馆员与学生读者之间的沟通至关重要。馆员与读者的有效沟通,是优质服务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本文对语言沟通、非语言的体态语沟通、活动沟通、管理沟通等渠道及其技巧,进行了论述与探讨,以期提高馆员的认识,提升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5.
合作过程中的二人沟通数学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个需要互相合作情况下的一般的二人沟通模型.模型将整个沟通的过程分为8个步骤,引入交叉熵来度量两人谈话的和谐程度,在和谐度量的基础上引入了沟通模型的2个理论假设.在建立了二人沟通模型的过程、和谐函数度量、理论假设之后,研究了各种不同情景沟通的策略.运用过程化和数量化的方法,模型为研究沟通过程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沟通障碍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无线通信与电力线通信各具特色,在智能电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二者协作可以优势互补,提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综合性能。针对无线通信与电力线通信混合组网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接收信号强度(RSSI)的自适应信道选择算法,可以依据链路质量自适应选择通信方式;研究了双模通信模块的软硬件设计并进行实际测试。测试结果显示,自适应双模通信的成功率高于单一的通信方式,通信的灵活性与可靠性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DSP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其运算结果往往需要送到计算机中显示或存储。传统的通讯技术一般采用串口通讯。随着数据通讯量的增加,串口通讯越来越成为整个系统工作的瓶颈。本文所介绍的USB通讯技术通讯速率可达8Mbps,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通讯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文献载体与文献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献传播是以文献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文献载体的发展经历了天然载体、纸质文献、电子文献3个阶段,文献传播具有超时空、间接性等特点,随着载体的变化传播渠道更加多样化。  相似文献   

19.
开放型集散控制系统的发展及其通信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开放型集散控制系统(DCS)发展规模受到测控实时性限制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开放型DCS通信速度的全面解决方案。该方案从软、硬件两方面着手提高上层监控站与下层控制器之间的通信速度:在硬件方面,通过监控站与通信站的分离、智能通信卡的使用、采用多串口通信以及合理的下位控制器选型等来提高系统的测控实时性,并加强了通信的安全性;在软件方面,采用多线程技术以及通信数据的优化组织,以提高开放型DCS的通信速度。将此方案用于某在型苯酚-丙酮生产线控制系统的技术改造,结果表明,系统通信速度提高了40多倍,充分满足了生产要求,为大规模开放型DCS的设计和实现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20.
一种基于GPRS的DSP与PC机通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GPRS无线通信模块的原理。对DSP与PC机的无线通信协议作了说明。并分别对DSP端和PC机端的通信软件进行了阐述。基于GPRS的DSP与PC机串行通信技术具有简单、实用性好、可靠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