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9 毫秒
1.
对56例患者在纤维镜下做声带手术。采用1%地卡因表面麻醉。平卧仰头位,用日本产OLympusCLE—10型的光导纤维咽喉镜,经口腔缓慢插入咽喉,看清病变组织。钳住取出。手术视野清楚,操作简单易掌握,不会过多损伤声带及钳取过多组织,对病人无痛苦。术后1周声嘶消失或明显改善,对不能耐受间接喉镜或直接喉镜患者,尤为适用,但息肉过大者不宜采用。  相似文献   

2.
发生于喉横纹肌肉瘤较为罕见,据笔者所知,自1944年Glick报告第一例以来,迄今世界上的文献报告仅29例。现将在工作中所见到的一例报告如下。患者罗某,男性,18岁,1984年3月19日入院。病理号:22065。持续性声嘶三个月,近一周声嘶逐渐加重,间有咽喉疼痛,但无畏寒,发热。检查:喉部无明显充血,右声带上有一肿物如手指头大小,半椭圆形,基底不清,肿物表面较光滑,暗红色,呈葡萄状,随声带活动。颈部浅部淋巴结无肿大。x线检查报告为右肺鸽蛋大转移性病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喉梭形细胞癌(spindle cell carcinoma,SPCC)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对1例喉梭形细胞临床特征、组织学及免疫表型进行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男,79岁,主因"声嘶半年,加重1月"入院。患者自诉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声嘶,专科检查:双声带全长及左室带前联合处可见菜花样新生物。术中见:双侧声带及前联合处不光滑新生物,肿瘤主体位于声带前联合及上方,双侧声带全长表面不光滑,声门下无明显受累。行"支撑喉镜下喉肿物活检+喉全部切除术+左颈部Ⅱ、Ⅲ区淋巴结清扫术"。镜检:肿瘤实质由鳞状细胞癌巢与梭形细胞肿瘤所构成,梭形细胞占肿瘤的主体,约占70-75%,而无明确的骨、软骨、横纹肌肉瘤等异源性成分。免疫表型:梭形细胞Vinmentin、Syn弥漫阳性; P63、P53区域阳性;上皮性标记物CKpan、CK5/6、CK8/18散在阳性; P40散在弱阳性; EMA、CD56、S100均阴性; Ki67指数,呈区域性表达差异,5~55%。结论喉梭形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发病率低,文献报道相对较少,对其生物学行为及预后以及治疗方案的研究尚未取得一定的共识,有待于更多病例资料的积累和大宗量的病例研究。  相似文献   

4.
从声带的生理结构和发声机理出发,考虑声带的分层结构及病理情况,运用声学的基本理论,建立了声带的三质量块振动模型.采用电-力-声类比的方法对模型进行分析,得到声门声阻抗等效电路图,并建立声带振动的动力学方程.根据声带病变后可能发生的变化,选取一系列声带的相关参数值,模拟声带的振动情况,得出声带振动的位移图像.结果表明:若声带的不同层结构的参数发生变化,其振动波形也会发生变化,并且影响其他层结构的振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27蛋白表达与头颈部鳞癌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对52例头颈部鳞癌和20例声带息肉组织进行检测.结果:P27蛋白在声带息肉组织的表达阳性率为100%(20/20),在头颈部鳞癌组织中阳性率为67.3%(35/52),二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P27蛋白表达与头颈部鳞癌患者的年龄无明显相关,而与组织分化程度显著相关,高分化、中分化头颈部鳞癌P27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比低分化高(P<0.01).结论:P27蛋白在头颈部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并可作为判断头颈部鳞癌恶性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针对声带振动产生的声场的空间分布问题,根据声带的生理结构、振动特性及声学基本理论知识,提出用椭圆振动模型来模拟声带的振动,采用点源组合的方法计算了正常声带模型振动时产生的远声场的指向性。运用Matlab对声带模型的声场指向性进行了模拟仿真与分析,讨论了声带振动频率对声带模型产生的指向性的影响以及振动的点源数对声压幅值的影响;并模拟出当声带发生病变时,会影响声带模型的声压幅值,进一步又探讨了声带模型空隙尺寸发生变化时声场指向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正常声带模型相比,病变声带模型已不再有原来的规律,从而为声带的进一步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单侧声带麻痹的外科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单侧声带麻痹的外科治疗现状。方法 :查阅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文献。结果 :单侧声带麻痹的外科治疗有声带注射术,喉支架术和喉神经移植术。结论 :三种方法均为临床广泛应用 ,可根据不同病情选择  相似文献   

8.
在人体声带生理与病理研究中,针对声带的难以侵入性的问题,从声带的解剖结构和发声机理出发,建立了人体声带的振动模型.基于真实人体喉部扫描得到的磁共振图像,使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声带与声门气管图像进行分割处理,得到声带外形轮廓,然后通过黏稠性理论,建立声带"质量—弹簧—阻尼"的物理模型,最后利用有限元模态分析后发现,振动模型的弹簧与质量块在特定参数组合下能够模拟出相同基频的声带振动,证明了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电子喉镜下声带疾病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Olympus电子喉镜和监视器下切除声带多种病变133例。结果:声带小节66例,1次手术治愈54例,2次治愈8例,1例有效,3例3次手术均复发,总有效率95.5%。声带息肉55例,1次治愈35例,2次治愈6例,7例有效,有效率87.2%,7例无效;声带乳头状瘤5例,1次手术成功;声带囊肿5例,1次手术成功;不典型上皮增生2例,1次手术成功。结论:电子喉镜下进行声带炎性病变和良性肿瘤的效果明确,具有手术简单,视野清晰,可重复操作,费用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应用大体解剖和组织学方法对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和花背蟾蜍(Buforaddei)的发声器官进行了初步观察和比较。结果表明:中国林蛙有独立的前杓状软骨和枕声带,而花背蟾蜍则没有上述结构。花背蟾蜍的声带侧部为规则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膜状结构,并且前端有一对肉质化的纤维小球,喉室末端有一对后膜,而中国林蛙的声带侧部由无规则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肉质化纤维柱状结构,喉室的末端无后膜结构。前者的声带中部为一对厚度均匀的膜系结构。而后者声带中部在不同区域也存在明显的差异,中国林蛙的声囊类型为咽侧内声囊,花背蟾蜍的声囊类型为咽下内声囊。统计分析表明二者声带中部的相对长度和宽度分别存在显著性和极显著性的差异。最后,初步分析了喉部结构差异对声音产生的影响,为揭示蛙科与蟾蜍科叫声特异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二维三元周期复合结构的声带隙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舒  程建春 《自然科学进展》2003,13(10):1095-1098
研究了二维三元周期复合结构的声带隙特性.三元周期结构的组成为:基体+二元嵌入体,二元嵌入体的构成为:"硬"材料(有较大的密度和声速)柱体外包一层\\"软\\"材料(有非常低的密度和小的声速).由于声波在二元嵌入体环形区域的局部共振,而且环形区的密度很低且声速很小,使声带隙出现在较低频段.分析了"包层\\"材料特性以及复合材料的结构参数对禁带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声带振动运动学水平上建立了声带边缘位移函数,函数综合考虑了发声位两侧声带夹角、声带厚度边缘倾角及边缘曲面形状和发声振动过程中振幅和相位在声带边缘上沿长度和厚度两方向的分布,以及两侧声带接触碰撞非线性过程等因素的影响。以位移函数为基础,并将声带沿厚度和长度方向分解为8×8个振动质量,通过仿真计算,在各种参数组合条件下得到的声门图波形与相应的实测波形是相似的,与声带振动的生理与病理解释结果是一致的。本文从又一个侧面证实了声门图与声带振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夏雪 《科技信息》2012,(14):155-155
很多语言中都有清塞音跟浊塞音的区分。一般所认为的清塞音和浊塞音的区别,是声带在闭塞期间是否振动。而在实际存在的语音中,"浊音性/清音性"这一区别特征联系到许多声学特征,声带的振动只是其中之一。除了介绍更多的声学特征外,本文还介绍了汉英西三种语言的清浊塞音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4.
声带机能是歌唱的基础,而声束--声带与共鸣腔所产生的二重调节机能,在混合真假声和咽音中具有相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们每个人都有声带,一旦声带损坏,就不能发出声音了;可是,你听到过各种昆虫的鸣叫吧,令人奇怪的是,能够发出各种不同声音的昆虫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它们的口器里都没有声带。那么,昆虫又是靠什么来发声的呢?  相似文献   

16.
用图像处理的方法实现了对声带视频记波图像中的振动信息的自动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用该方法对视频记波图像进行自动分析,可清楚地了解声带振动特性,同时能够为临床诊断声带疾病提供量化的依据;为进一步认识声带振动特性开拓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根据人体声带的生理结构和振动特性,提出了一种利用双叠片矩形压电振子换能器来模拟声带的振动模型,并依据弹性力学理论和换能器的基本理论,推导出了这种声带模型的频率特性,最后分析了声带的参量与振动频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利用双叠片矩形压电振子换能器来模拟声带是可行的;声带材料的比模量越大,振动频率越高;声带的长度越大,振动频率越低;声带的厚度越大,振动频率越高,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8.
显微喉镜下钬激光治疗喉癌前病变36例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显微支撑喉镜下应用钬激光治疗喉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喉癌前病变患者36例,均在全麻下行显微支撑喉镜下钬激光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半.结果:发音改善满意无复发者29例(85.29%),复发5例(14.71%),2例失访.复发者均重行钬激光手术,术后无复发.结论:对喉癌前病变患者(尤其是局限于声带的病变)行显徼支撑喉镜下钬激光声带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病人恢复快,减少复发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正A: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弄明白,氦气让声音的哪个部分变得奇怪了。众所周知,声音有响度、音高、音色三要素。而人的声音由来自肺部的空气冲击喉部的声带产生,声带的振动幅度就是响度,振动频率就是音高。而氦气并不能影响声带的振动,也就是说,它影响的只能是音色。  相似文献   

20.
基于H-C的二质量声带模型,推导出单双侧声带息肉模型,利用病理声带振动方程从位移与声门体积速度的角度进行分析,并利用分岔图中的最大值得出单侧声带息肉模型中息肉尺寸对振动位移、声门下压和声门体积速度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息肉尺寸越大,声带的振动幅度越小,对说话人发声的影响程度越严重,并结合临床诊断,证明此模型对于分析声带息肉病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