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为掌握综放工作面过地堑构造前后采场围岩状态变化,以34201综放工作面Fs27断层和Fs28为工程背景,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计算方法,计算分析了工作面推过地堑构造前后采场围岩的垂直应力、水平应力、最大主应力、剪应力,可以得出:断层的存在对工作面围岩应力状态影响较大,超前影响距离约为20m左右;断层附近的裂隙带发育高度较大,由拉应力和剪应力共同作用下的裂隙带高度最大可达80m左右,对上覆岩层导水影响较大。针对矿压显现规律与裂隙带发育规律提出过地堑构造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了有效解决韩家洼煤矿综放工作面过空巷安全开采技术问题,防止回采过程中冒顶事故的发生,通过分析空巷位置和断面因素对回采工作面的影响,提出在空巷中采用锚索梁上架设木垛的支护方式铺设工作面假顶,采取长钢梁垫底、工作面调斜、降低回采高度和工作面支架超前带压擦顶移架等安全技术措施,有效控制空巷围岩变形,确保综放面过空巷安全回采。  相似文献   

3.
综放工作面顶煤承载能力和支架工作阻力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架工作阻力计算是综放开采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在对顶煤力学性质进行了实验室试验的基础上,总结出顶煤破坏时的强度满足主应力表示的莫尔-库仑强度准则.根据综放工作面顶煤体的受力特点,运用损伤力学应变等效原理,建立了综放工作面控顶距内顶煤体受力力学模型.从顶煤体承载能力的角度,研究综放面支架-顶煤体之间相互作用关系,推出了支架工作阻力的理论计算公式.该模型较好地解释了综放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随顶煤强度的提高而增加的矿山压力显现.研究结论对综放面支架工作阻力计算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杜儿坪矿北三68302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遇到一条落差H为3.0m~3.1m、横贯工作面正副巷的大断层。该矿采取了沿断层面掘送探巷提前支护断层破碎带顶板、工作面预挑顶、煤壁注浆等手段,安全高效地回采,通过了该大断层。  相似文献   

5.
针对综放沿空煤巷基本顶倾向断裂位置难以精准实测问题,本文以昌恒煤矿9102综放工作面为研究背景,基于Winkler地基梁沿空巷道顶板破断力学模型,推导得出基本顶弯矩分布规律和最大弯矩迁移特征,为综放窄煤柱合理布留、支护科学设计及沿空掘巷稳定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现场采用钻孔窥视方法实测基本顶断裂位置,结果表明:9102沿空煤巷基本顶实际断裂位置与最大弯矩理论分析结果相吻合,为类似地质条件基本顶破断位置探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上隅角瓦斯积聚是采用综呆放顶煤技术开采高瓦斯易自燃煤层必须面对的难题。文章提出了利用工艺巷防止综放面上隅角瓦斯积聚的方法。并且,根据计算流体力学理论建立数学物理模型,模拟计算了综放工作面及采空区内空气、瓦斯流动的规律,有力地论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我国高瓦斯易自燃煤层综放工作面的瓦斯防治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谭军  杨同鸟 《安徽科技》2007,(10):47-49
国投新集一矿13煤煤厚7m左右,最适宜采用放顶煤开采,但在F16与F10两大断层之间的地堑向斜区域,因断层、褶曲构造极其发育而无法布置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新集一矿采用对地质构造条件适应性较好的"Ⅱ"型钢梁炮采放顶煤开采工艺布置工作面,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国投新集一矿13煤煤厚7m左右,最适宜采用放顶煤开采,但在F16与F10两大断层之间的地堑向斜区域,因断层、褶曲构造极其发育而无法布置综采放顶煤工作面.新集一矿采用对地质构造条件适应性较好的"Ⅱ"型钢梁炮采放顶煤开采工艺布置工作面,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贾宁 《科技信息》2011,(21):379-379
断层是影采面安全回采的一种主要地质构造,本文通过对4472B10薄煤层炮采工作面过断层的分析,总结了薄煤层过大落差断层的方法及安全技术措施。通过提前挑顶和刹底破矸直接过断层,超前一排管理顶,来加强顶板的稳定性,确保了保护层安全回采,其上覆为B11高瓦斯"双突"煤层,4472B10保护层工作面的回采,实现了B11b煤层的消突工作。  相似文献   

10.
综掘面支护工作的及时性与支护设备的配套协调关系是发展综掘、提高综掘效率的关键。综掘工作面液压支架的研制就是立足于改变掘进机停机加固空顶区工序,取代传统的人工前探支护方式,实现连续掘进作业。本文全面阐述了综掘液压支架的设计特点、技术特性以及综掘液压支架稳定性的数值模拟研究,该型液压支架的成功研制为井下综掘巷道的掘进工作实现综掘机-液压支架自动化“双机”配套提供了新视野。  相似文献   

11.
郭文龙 《科技信息》2012,(14):345-345
本文通过8501综采低位放顶煤工作面过两巷高冒区、动压破碎及机道漏顶对巷道顶板维护、工作面管理等预防措施,探索出一套石炭二叠系综放工作面过高冒破碎顶板及机道漏顶管理较合理的方法。实践表明,通过超前预防、合理支护,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设备的优势,提高工作面生产率,才能保证安全生产,实现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2.
涡流风幕抽吸控尘系统可有效控制气载粉尘的扩散.为了解决综掘工作面粉尘浓度过大的难题,分析了涡流风幕的形成机制,并根据气固两相流理论和气体-粉尘颗粒两相流动的特性,建立求解综掘工作面祸流风幕抽吸控尘流场粉尘扩散规律的k-ε-θ-kp数学模型;采用基于同位网格的Simple算法,利用Fluent软件对综掘工作面粉尘浓度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涡流风幕抽吸控尘流场能有效地将粉尘封闭在掘进头至掘进机司机前方0.5m的空间内.根据模拟结果和工作面现场的实际条件,设计了由附壁风简和抽尘净化装置构成的综掘工作面涡流风幕抽吸控尘系统,该系统在综掘工作面应用后,有效地降低了工作面现场的粉尘浓度.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大采高卧底煤回采工艺开采,掌握煤层地质条件、设计合理的支护参数、工作面采取伪俯斜推进及提高支柱的实际工作阻力是保障大采高卧底煤回采工艺安全回采的技术关键。该文详细叙述了大采高卧底煤工作面顶板控制的基本要求和加强顶板控制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轩岗矿区某矿厚煤层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矿压观测分析,得出"三软"厚煤层综采放顶煤开采工作面的矿压显现特征,综合评价其支架的适应性与工作状态,为工作面支架选型提供依据,对同类条件下综放工作面开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沈明 《科技信息》2011,(22):391-392
为了研究同煤塔山特厚煤层综放面围岩运动的规律,为科学地进行开采设计和矿山压力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根据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的实际情况,按高精度微震监测技术的要求,确定了测区布置的原则,分析了影响监测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对采集数据进行了研究比对,初步得出了塔山煤矿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围岩运动参数,对综放面的安全生产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不规则轻放工作面调斜接面工程技术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采工作面设备大、搬家倒面较为复杂,一般要求工作面为规则形状,有利于发挥综机的优势.但现实设计工作面时经常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推采期间需要安装支架接面以及风道与运道过拐点.本文通过1186轻放工作面调斜接面工程实践,论述轻放开采工艺调斜接面施工条件、施工方法以及拐点位置与接面位置关系,对今后类似工程设计施工有借鉴指...  相似文献   

17.
对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尘源进行分析,介绍邢台矿务局邢台煤矿综放工作面的综合防尘措施以及取得的防尘效果,对综放工作面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延安子长矿区极薄煤层分布广泛,因赋存煤炭为稀缺配焦煤,回采价值较高,但该矿区未有过开采极薄煤层的先例,开采过程中面临支架选型不合理的问题,且国内在该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少,因此,以禾草沟二号煤矿极薄煤层综采工作面为背景,通过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等研究了极薄煤层综采工作面顶板覆岩结构破断特征及其演化过程,建立了采场顶板岩梁断裂前后力学解析模型,获得了极薄煤层综采工作面直接顶周期破断距,确定了合理支架工作阻力。结果表明:极薄煤层工作面开采初期顶板垮落后会较快的对上覆岩层形成支撑,至顶板极限跨距后,直接顶与基本顶周期破断,且基本顶破断位置位于直接顶破断线前方,两者间存在离层空间,共同回转下沉;工作面液压支架主要受直接顶回转载荷作用,其作用载荷为3 980.89 kN,确定支架选型为ZZ4000/6.5/13D四柱支撑掩护式液压支架;现场应用后,可以有效发挥支架支护性能,满足采场围岩控制要求。研究成果为国内极薄煤层开采工作面支架选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综放工作面覆岩倾向破断规律,采用红外式综采支架压力监测仪,对灵武矿区磁窑堡二矿C142综放工作面矿压进行了监测,利用RFPA 2D数值模拟软件对该工作面倾向覆岩破断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表明,工作面沿倾向矿压规律明显,直接顶和老顶破断均从工作面上部开始,随着工作面推进,破断位置逐步向工作面中部转移.工作面端头受压力拱保护,压力显现不明显,工作面上下顺槽煤壁支承压力规律明显.本论文对类似工作面矿压监测、生产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大采高放顶煤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及围岩控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大采高放顶煤工作面进行矿压规律实测,研究大采高综放条件下上覆岩层结构及运动特征,掌握工作面的初次来压、周期来压规律,探讨支架-围岩关系及优化液压支架选型。本文以理论分析为基础,并以某矿一号井大采高综放面为例,总结了大采高综放面矿压显现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