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接地装置是保证电力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和人身安全的重要基础。国内接地装置以碳钢等易腐蚀金属材料为主,随着投运时间增加,难以避免腐蚀断裂等问题,容易引发接地装置腐蚀导致的过电压、跳闸等事故。因此,研究接地装置腐蚀特性及其诊断技术能够有效避免接地装置腐蚀导致的电力事故,具有重大意义。文中从接地装置腐蚀特性的角度出发,介绍了碳钢接地材料的腐蚀机理、常用接地材料的腐蚀特性、土壤的腐蚀特性、电流对接地装置腐蚀的影响;分析了接地装置腐蚀防护措施的特点,对比了电化学腐蚀诊断方法、电网络分析诊断方法、电磁场分析诊断方法3类典型接地装置腐蚀诊断方法的优缺点;根据接地装置的实际腐蚀情况,总结了现有研究面临的挑战。建议下一步研究重点围绕解决不同接地材料之间的腐蚀研究、新型耐腐蚀接地材料研究、接地装置实际腐蚀程度量化、接地装置潜在腐蚀故障诊断、接地引下线腐蚀故障快速诊断等关键问题展开,为准确诊断接地装置的实际腐蚀程度、避免接地腐蚀故障导致的电力事故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油气田开发中H2S/CO2腐蚀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首先分别探讨了CO2腐蚀和H2S腐蚀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进而讨论了H2S/CO2共存条件下的腐蚀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国内外H2S/CO2腐蚀研究的现状和趋势,提出了油井管H2S/CO2腐蚀的防护措施,探讨了高酸性油气田腐蚀研究的热点问题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湿法磷酸泵材冲刷腐蚀控制因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把冲刷腐蚀总失重分解为几个组成因素的思路。主要根据在动态湿法磷酸料浆中的冲刷腐蚀试验中与电化学测试结果,探讨了湿法磷酸冲刷腐蚀的控制因素,作出了电腐蚀因素因素控制的结论,同时讨论了在此前提下总刷所促进腐蚀的作用;提出了泵材耐冲刷腐蚀合金化方向应以提高其再钝化能力为主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页岩气是一种清洁的能源,在许多国家的能源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页岩气开发技术较为成熟,位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等国家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随着页岩气的不断开采,井下管柱、地面管线及设备的腐蚀问题不断出现,严重影响了页岩气的正常生产。页岩气勘探、开发和储运过程中都可能产生腐蚀问题,不同类型的腐蚀之间往往会相互影响,加大了腐蚀防控的难度。主要涉及的腐蚀类型有:硫酸盐还原菌腐蚀、冲刷腐蚀、CO2腐蚀、H2S腐蚀及垢下腐蚀等。针对目前页岩气生产过程中的腐蚀问题和研究现状,分析了各种腐蚀产生的原因、腐蚀机理以及防腐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管道腐蚀的实例阐述了金属管道腐蚀的危害,分析了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和由于安装原因造成的管道腐蚀的原理及成因,提出了实施覆盖层保护法,加强运行维护管理和精心施工,合理选用管材管件等防腐措施。  相似文献   

6.
煤气罐钢板锈蚀造成的煤气罐漏气,严重地影响了气罐的安全运行。本文针对湿式气罐腐蚀穿孔特点,进行腐蚀机理分析,并提出了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高性能混凝土应力腐蚀影响因素显著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混凝土的应力腐蚀破坏是影响其耐久性能的主要原因。利用自行设计的应力腐蚀加载试验装置,通过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了高性能混凝土在3分点加荷及腐蚀溶液耦合作用下抗折强度衰减规律,提出了应力腐蚀因子和介质腐蚀因子两项评价指标,根据方差结果分析了不同影响因素对高性能混凝土应力腐蚀试验结果的敏感性。结果表明,水胶比、粉煤灰掺量、腐蚀溶液对高性能混凝土应力腐蚀因子和介质腐蚀因子都具有显著的影响,但水胶比对其影响特别显著,而应力水平仅对应力腐蚀因子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因此,对配合比设计参数中的水胶比、外掺材料进行优化设计可有效地提高公路建设用混凝土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空压站工厂风母管发生的腐蚀泄露,通过对该管线的宏观检查、管壁侧厚及腐蚀产物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管线及盲法兰腐蚀是由于管线发生吸氧腐蚀及缝隙腐蚀造成。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碳钢设备在H2S环境中的腐蚀状况,分析了在设计、制造、使用中引起腐蚀的因素及腐蚀机理,提出了提高碳铱设备抗H2S腐蚀能力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10.
梁定平  刘钧贤  郭龙 《科技信息》2010,(11):120-121
本文对飞机腐蚀的自然和社会原因做了详细介绍,提出了把传统腐蚀控制技术与新兴防腐手段结合起来的维护理念,对防腐新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为了评估钢筋在不同性能的混凝土内的腐蚀程度,腐蚀程度和导致腐蚀的环境,做了一个试验,在试验中使用了微型探测器,将它们贴着钢筋埋设在混凝土内,用它们来测出三种电化学特性值:自然电位;极化电阻和电解质电阻。  相似文献   

12.
对在用压力容器的腐蚀类型和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切实可行的抗腐蚀措施,应用于工程实践中,在控制腐蚀程度、节省成本和提高效益等方面都取得显著成果,为此类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金属腐蚀破坏形态及其防护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化工设备中常见的6种腐蚀破坏形态及防护方法作了较为全面的概述。  相似文献   

14.
通过温度、压力、流速可控的流动加速腐蚀实验机,模拟某冷凝水管线工况,对20钢分别与20钢、Q345R钢和304不锈钢焊接接头的流动加速腐蚀性能进行研究。通过扫描电镜(SEM)和能谱仪(EDS)对腐蚀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腐蚀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20钢-20钢、20钢-Q345R钢、20钢-304不锈钢;相对于20钢母材,3种焊接接头的腐蚀电流均变小,腐蚀电位均向正方向偏移,构成电偶腐蚀时加速了母材的腐蚀速度。在介质流动的状态下,20钢-20钢焊接接头腐蚀产物膜为柱状,20钢-Q345R钢焊接接头腐蚀产物膜为分层片状结构,20钢-304不锈钢焊接接头腐蚀产物为网状结构,其覆盖率从大到小依次为20钢-Q345R,20钢-304不锈钢,20钢-20钢。  相似文献   

15.
液化石油气(LPG)中极少量的硫化物会对铜质设备造成严重的腐蚀,影响LPG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因此研究LPG中硫化物对铜腐蚀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研究了LPG中不同含量的羰基硫、乙硫醇及硫化氢对铜片腐蚀的影响,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和全反射红外光谱法(ATR)对腐蚀产物进行了表征和分析,探究了这3种硫化物对铜片腐蚀的机理。结果表明,当LPG中羰基硫和乙硫醇的含量为20 μg/g时开始腐蚀铜片,硫化氢的含量为5 μg/g时开始腐蚀铜片,随着硫化氢含量的增加,腐蚀程度加剧;当3种硫化物的含量为20 μg/g时,铜片均出现明显的腐蚀产物,腐蚀以局部腐蚀为主。羰基硫和乙硫醇的腐蚀产物中含有机化合物成分,硫化氢的腐蚀产物主要为无机物Cu2S和Cu2O;羰基硫对铜的腐蚀过程为铜原子与羰基硫中的硫和碳成键,形成羰基硫化铜,或者铜原子与硫成键,形成缔合后的复杂腐蚀产物。  相似文献   

16.
盐水缓蚀剂WP—321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反应物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比进行筛选,合成了1种性能优良的盐水缓蚀剂P321并确定其最佳加量,用失重法了该缓蚀剂在盐水中对钢片的缓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WP-321缓蚀剂的抗盐好,在钻井液中具有良好的溶解分散性,与其它钻井处理剂配伍性良好,是1种优质的盐水缓蚀剂。  相似文献   

17.
根据12年来对华南酸性土壤腐蚀试验站与土壤腐蚀性有关的性能数据测试结果,分析了华南酸性土壤的基本情况:在华南酸性土壤中,用埋设试样的方法测试了经过1.4年、3.4年、6.4年及8.6年4个试验周期后的腐蚀数据,并在近两年对碳钢埋样作连续原位测试,探讨腐蚀数据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碳钢在华南地区酸性土壤中的腐蚀严重,主要为局部腐蚀。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50种金属和12种涂镀层材料在我国的青岛、舟山、厦门和榆林四个海域的飞溅、潮差、全浸三个海洋区带中暴露1、2、4、8和16年的长周期工作,得到了长周期的海水腐蚀数据和长周期的海水腐蚀规律。提出一种海水腐蚀性的评价方法和一种综合评价材料耐蚀性的方法。此外,解释了在海水腐蚀试验中的一些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9.
氯离子侵蚀严重威胁沿海地区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提升钢筋的抗锈蚀能力可显著增强构件整体的耐久性能。对此,以丙乳与P·O 52.5水泥质量比1∶2的聚合物水泥基涂层为基础研究对象,通过单掺及复掺亚硝酸钠、钼酸钠以及单氟磷酸钠,制备复合涂层,基于电化学试验,探究各复合涂层对钢筋的阻锈机理,进一步分析无机阻锈剂对聚合物水泥基涂层耐腐蚀性能的交互影响。单掺试验结果表明,虽然涂层中丙乳的碱性基团为钢筋表面形成钝化膜提供了有利条件,但钼酸钠的加入会破坏生成的钝化膜的致密性。同样的,若仅少量单独掺入单氟磷酸钠,会导致其与水泥或钢基体反应所生成的Ca3(PO4)2与Fe3(PO4)2含量不足,无法保障钝化膜的顺利成型,因而单掺钼酸钠或单氟磷酸钠均无法显著提升复合涂层的阻锈性能。而亚硝酸钠可与锈蚀产物直接反应生成新钝化膜,可有效地延缓锈蚀发展,因此亚硝酸钠在单掺组分中表现出最佳阻锈性能。合理复掺条件下,亚硝酸钠与单氟磷酸钠对聚合物水泥基涂层抗锈蚀效果存在协调与兼容效应,并...  相似文献   

20.
针对《耐腐蚀金属材料学》课程具有较强实践性的特点,以转变教学理念为根本,以课堂和实验一体化改革为目标,以变革教学模式为手段,通过案例式、研讨式的课堂教学,结合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设计以及实验室开放,全方位地实行了课程教学改革,以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