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北海若 《青年科学》2010,(10):56-57
李宁说:“我喜欢笑,这是一种性格和态度。”也许大家还清晰记得22年前的汉城奥运会上,李宁从吊环、鞍马上摔下来以后的一笑。他肯定也知道,在那一刻笑,他将从“英雄”变成“罪人”。  相似文献   

2.
王家莉  王静 《科技信息》2005,(10):16-17
在今年8月份召开的“全省科技自主创新大会”上,山东大学方奇教授作为山东省惟一的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走上了领奖台,台下掌声骤起……那一刻,是所有身为科研人的梦想和骄傲;那一刻,方奇教授的内心是十分平静的。他说,我知道又有一条新的起跑线横在了我的面前——我又要开始跑了……  相似文献   

3.
如何提高英语成绩?好多学生和家长都有这个疑问。英语是我们所接触的第二门语言,那么先让我们想一想我们的母语——汉语是如何学习的呢?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布赞说:“婴儿出世那一刻,就真的已经是才华横溢了。仅仅两年时间,他就学会了语言,比任何一位语言学博士都要好,并且到了3岁或4岁,他在语言方面就是一位能手了。”这话确实有道理。虽然我们没有刻意地去教婴儿学语言,没有教他语法、  相似文献   

4.
雪地雪……冰凉而又沉重地落在我的周遭。似乎从我有意识的那一刻,这场纷纷扬扬的大雪就已经笼罩在我视线所及的范围内了。我也不知道这场雪会不会有停歇的一天,我从来未看见过天空晴朗的日子,我的眼睛里,只有雪……无尽的雪……这个峡谷的天空永远都是灰蒙蒙而略微带一些浅浅的鹅卵石白,传说中天空是蓝色的,不过在我的世界中的天空,永远是这种不变而略带些肮脏的浅白。从我出生的那一刻起,父亲就教导我:暗杀者的存在价值,就是在不断的斩杀敌人、得到实现的。“这个世界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相信。”父亲忧郁地说,他手上的弯刀孤寂地泛着冰冷的光,”只有你手上的兵器值得你依靠。  相似文献   

5.
等待黎明     
任莹 《青年科学》2010,(2):30-30
有人叫它破晓,有人叫它凌晨,也有人把它说成晨曦微露,我叫它黎明,指的却都是一个时候一太阳行将升起的那一刻。黎明,值得我去等待。  相似文献   

6.
黄泽宇 《创新科技》2014,(23):59-59
儿时的记忆里,鲁滨逊是个神奇无比的人物,远航、历险、漂泊孤岛,学着种庄稼、做面包,建屋种地,驯养家畜,制锅、造船……没有什么能让他惧怕,也没有什么能难得住他。他的无畏、他的智慧、他的灵巧,点燃了我一颗年少的心,使我小小的身体里开始涌动探索世界的热血。从那一刻起,鲁滨逊就作为一个英雄住在了我的心里。  相似文献   

7.
刚一上课,就发现黄大宇没听,而是埋头写着什么,我几步就走到他面前,原来他在给王平写毕业赠言。再一看内容,居然写的是“祝王平同学发大财,多找几个漂亮的女朋友……”我没有责怪他不听讲,更没有训斥他乱写。小孩子说一些不懂事、出格的话,我们老师首要的不是批评或训斥,而是怎样不着痕迹地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轨道。  相似文献   

8.
课堂插曲     
马莉 《奇闻怪事》2005,(3):39-39
一次课上我讲《记一辆纺车》,发现一个学生没有认真听讲,他低着头,专心致志地在书的封皮中画着什么。我一边讲课一边向他走去,他周围的同学都伸过头去看他写什么,有一个学生调皮地笑着说:“老师,他在写‘我爱你’。”全班学生听了都哄堂大笑,那个学生又惊又羞又怕,低着头不敢说话。  相似文献   

9.
3年前,我嫁了人,离开了生我养我30年的爸爸。在火车启动的那一刻,我接到了爸爸的电话,爸爸只一声"喂",我便泪如雨下,电话那边爸爸也哭了:"话也不多说了,女儿,保重呀!"这边的我,也只会说一句话:"您保重,您多保重"。 坐火车的40多个小时里,我一共接到了爸爸12个电话,问的话都是同样的:起床了吗?吃了吗?天黑了?到哪儿?你在干什么?每一次挂电话,我都哭得不能自已。 我从小没了妈妈,是爸爸一手把我拉扯大的,大了,我又离开了他,但爸爸从未说过一句,他总是安慰我:在外面闯闯也好。  相似文献   

10.
戒指     
这是一个暖洋洋的下午,我闲坐在宽大的阳台上打发时光。门铃响了,来人说,他是监察员斯特尔皮克,希望他的拜访没有打搅我。我镇静地说:“非常荣幸,我一直在等着一位监察员的访问呢。”他惊讶地把细眉弯成弓形,从我手中接过酒杯。“你的案子让我迷惑。”他陷入沉默,好像在沉思。我爽快地说:“请开始吧,我不会隐瞒的。”他冷静地说:“我敢说,直到去年4月20  相似文献   

11.
【案例描述】 案例1 上课检查背诵时,张瑞完全不会,我真的很生气,照平常我一定会说:“你是怎么回事,回去到底背了没有?”这回我却换了一种方式,心平气和地对他说:“真是不好意思,老师不知道你还不会背,让你在同学面前难堪了,对不起。”停了片刻,我又说道:“一定是什么特殊的情况让你没能完成背诵任务,不过不要紧,课后补上就行。放学时到办公室去背,行吗?”他点头表示同意,我便示意让他坐下,继续下面的教学。放学后在办公室里他很快地完成了背诵任务。  相似文献   

12.
《青年科学》2013,(11):54-54
有一次芝加哥大学校长罗勃·梅南·罗吉斯在谈到如何获得快乐时说:“我一直试着遵照一个小的忠告去做,这是已故的西尔斯公司董事长裘利亚斯·罗山渥告诉我的。他说:‘如果有个柠檬,就做柠檬水。’这是聪明人的做法,而傻子的做法正好相反。傻子会发现生命给他的只是一个柠檬,他就会自暴自弃地说:‘我垮了。  相似文献   

13.
正尊敬的奶奶:您好!我们在一起朝夕相处了十年,我有很多话想对您说。今天,就让我在这封感谢信中一吐为快吧!奶奶,我想对您说:"谢谢!"谢谢您十年来对我的养育,谢谢您十年来对我的关爱。听爸爸妈妈说,从我出生的那一刻起,您就一直在我的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我。我想衷心感谢您,您辛苦了!  相似文献   

14.
关于我们     
一天,一个美国人来找我,是位历史学家。他立志研究中国史发生在3年前他第一次走上长安街的那一刻。那次,他在北京待了3个月,在他看来,北京3个月的变化要比美国30年的变化还要大。他觉得,历史根植于变化,中国史最有价值。 历史研究需要切入点,这个美国人选择了中关村,所以,他来找我,这个美国人3年前开始学习汉语,现在他的汉语已经好到了可以说俏皮话。他住北大,整天泡在中关村。 这个美国人的选择让我汗颜。从那天起,我开始考虑中关村之于中国的价值,后来我想清楚了:第一、中国现代意义上的企业诞生于此;第二、中国高新技术从这里走向市场。知识与经济两个轮子驱动中  相似文献   

15.
同学们刚离开实验室,实验室就闹了起来。原来是小纸船和酒精灯吵了起来,酒精灯夸海口说他能烧掉各种纸,这可激怒了小纸船,他气鼓鼓地说:“别看我是纸做的,可我有办法让你烧不着我。”酒精灯蔑视地说:“我就不信有什么纸会烧不着。”“就烧不着。”“烧得着。”“烧不着。”……这时“和事老”铁架台来了,他说:“别吵了,明天来比试一下不就一清二楚了吗。”于是他俩气鼓鼓地走了。酒精灯一夜没睡,一直在练习祖传的“点火突烧法”。他发誓要教训一下这个“嚣张”的小纸船,非把他烧个“片甲不留”不可。小纸船已经开始后悔了。他想…  相似文献   

16.
正【病文例举】我第一次认识表哥,是在西瓜地里,还发生了一场小冲突呢。当我走进瓜地,蹲下摸一摸大西瓜时,忽然跑出一男孩说:"大白天跑到瓜地摘瓜,偷瓜贼!"我说:"我没有偷瓜。"男孩说:"我看得清楚,你的手已经摸到我的西瓜了!"我说:"我见瓜大,很漂亮,只是摸摸——我是来找人的。"他说:"看你像个城里人,跑到乡下来找谁的?分明是在撒谎!"我说:"我是来找我表哥的。"他说:"你的表哥是谁?"我说:"你是不是叫山山?"他说:"我就是。"我说:"我就是来找你的,你是  相似文献   

17.
播音     
刚走进电台直播间,我就发觉有些事情不对劲儿。任凭主持人不断解释,我似乎都很难把一个简单的文化问题通俗地说清楚,逻辑在那一刻似乎构成了阻碍,以前在大学时代学了四年的“新华腔”也忘得差不多了,最糟糕的是,我感到嗓子  相似文献   

18.
宋鑫(化名)是五年级一班的学生。他脑子反映灵活,调皮话特别多,可是上课坐不住,爱出洋相,学习成绩差,很让人头疼。前几天我正在很投入地给学生讲《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同学们都被邱少云严守纪律,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深深感动。突然李正站起来说:“老师,宋鑫踢我,他还说我的脸像猴子腚。”  相似文献   

19.
在一堂投掷垒球课上.我正在耐心细致地讲解动作要领。突然,一个女同学举手告状,说她后面有男生用石子弹她。我的思绪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打断了.学生的目光也全都集中到了一个平时上课爱搞小动作的“调皮鬼”小睿身上。我当时十分气愤。因为他在课前做眼保健操时就不那么认真,提醒了几次也还是心不在焉。我真的很想当着大家的面严厉地批评他一顿:可我一想小睿那倔强的个性,批评只会使他逆反,于是我尽量控制着自己的情绪走到他身边。  相似文献   

20.
小山是一个并不聪明的学生,甚至每一次考试后,他的分数多数都在不合格之列。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礼仪展风采》一框时,我给学生讲述我在其他学校的见闻。我说到有的学校在老师宣布下课时不仅整齐地对老师说谢谢老师,而且还整齐地给老师敬礼。我们学校的礼仪只要求学生在老师宣布下课时要起立说“谢谢老师”。那一节课下课时,有好多学生都自觉地敬了礼。我再一次环视教室,然后才回礼离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