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华侨史研究学者陈三井——陈三井教授说,海外华人奋斗史其实就是一部血泪斑斑的移民史,海外只要有华人的地方都会有华人遭到迫害甚至屠杀的史实。据西班牙华文媒体报道,从今年年初开始,西班牙社会上多次发生针对华人的事件,比如说元旦期间上演侮辱性小品、马德里街头小黄人形象的侮辱华人事件等等,为华人移民心中蒙上了阴影。3月14日,位于巴塞罗马的一家华人酒吧又发生了一起排华事件。侨居在巴塞罗那的苏先生与妻子在最繁华的商业街道Passeig de Gracia经营一家小酒吧,酒吧生意不错,苏先生一家也与当地西班牙人相处得很好。但3月14日上午八点多他来上班的时候,却发现店面的两处墙壁和大棚伞上,全部被人用喷漆喷上了Mafia China  相似文献   

2.
正值得我们深思的不是中国富豪压垮加拿大的移民计划,而是庞大的富豪群体的集体出走导致的巨大资金和人才外流。最近,被誉为"移民天堂"的加拿大决定暂停投资移民计划,此则消息与我等普通国人关系不大,但是却让准备移民环境好、福利好、门槛低的加拿大的富人们措手不及,尤其是那几万名已经提交了入籍申请的中国富人。  相似文献   

3.
5月中旬,几乎在我国着手打捞海底沉船“南海一号”的同时,世界著名的沉船打捞公司美国奥德赛海洋探勘公司宣布,他们在一艘古沉船上找到了价值约2.5亿英镑的钱币,但拒绝透露具体的打捞地点和沉船的国籍、名号。随即,西班牙、英国纷纷声明,声称自己是这批财富的合法主人。原来,该公司曾与英国政府签署寻找17世纪战舰“萨克塞斯”号协议,并曾因此申请在西班牙领海勘察的许可证。  相似文献   

4.
很多本国人都无法通过入籍考试美国入籍考试曾经只会问"国旗上有多少颗星?有多少条纹?"这样的简单问题,但现在,却追随国际潮流,变得越来越难。赵永君6年前来到荷兰,目前在一家科技公司任职,他申请加入荷兰国籍。他的基本条件完全符合要求,但即将到来的入籍考试却让他非常头疼,据说那些刁钻古怪的问题连研究荷兰语言文学的教授都不一定答得上来。这还不算什么,去年他的朋友  相似文献   

5.
正厄瓜多尔外交部长埃斯皮诺萨近日举行记者招待会,说厄瓜多尔政府已在去年12月12日授予"维基揭秘"网站创始人阿桑奇厄瓜多尔公民身份。埃斯皮诺萨表示,阿桑奇是去年9月向厄瓜多尔外交部提出入籍申请的。厄瓜多尔政府基于国际法和厄国内法的规定,决定授予阿桑奇厄瓜多尔公民身份。她强调,厄瓜多尔有权向受保护的人士授予国籍,这将有利于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6.
地处南美的阿根廷,人口有2,800万左右,但97%却是来自欧洲国家的移民的后裔,为拉美国家中自人比率最高者。其中大部分是意大利和西班牙血统的人,还有10万英国人后裔,他们的祖先最早的约于150来年前到阿根廷定居,但大多是十九世纪欧洲大量向南美移民时来的。此外,还有根据长期或短期合同而呆在阿根廷的17,000名英国企业家及其家属。  相似文献   

7.
在菲律宾,土生华人被称为“华裔混血儿”,即“密斯蒂佐”(Mestizo或ChineseMestizo).汉民族移民在菲律宾定居生活的历史非常悠久.菲律宾密斯蒂佐人的形成与西班牙的殖民者实行的使菲律宾汉民族移民西班牙化的政策有关.菲律宾密斯蒂佐人形成之初,在政治上倾向于中国,但随着年代变迁,他们逐渐转变倾向于当地社会.在菲律宾之所以会形成一个人口众多的土生华人——密斯蒂佐人,是由迁出国与迁入国不同的历史背景造成的.就迁出国中国而言,自明代始封建朝廷就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是致使菲律宾汉民族移民在地化的一个重要内因.从迁入国来说,则是民族互动、磨合和整合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海外华文文学 ,是指中国本土 (含大陆、台湾、香港、澳门 )以外的各国华人 (含移民、取得异国国籍者、旅居者、留学生、华裔等 )用汉文写作的文学。研究各地区、各国华文文学的差异和特色 ,有利于促进世界华文文学的交流与发展。海外华文文学分为四大板块 ,其文学创作的起源、发展和现状 ,因其华人移民历史和社会状况的不同而呈现出各种差异。在世纪之交 ,海外华文文学在机遇面前 ,也面临着种种主客观因素的挑战 ,种种问题都需要中国本土文学界和海外华文文学团体共同研究。中国大陆作为世界华文文学的中心和强大的辐射源 ,理应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促进海外华文文学繁荣发展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9.
光辉的历史南美委内瑞拉的首都加拉加斯有着四百年的历史,是拉丁美洲的一个古老城市。在十六世紀中叶西班牙人侵入时,当地住着英勇善战的加拉加斯族印第安人。1567年,西班牙殖民者迭戈·德洛萨达在当地开始建立圣地亚哥·德莱昂·德·加拉加斯城。一些印第安部落在瓜伊卡普罗领导下英勇頑强地抗击西班牙人,他們大多数人都被西班牙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与欧洲的文化交流可以追溯至上古时代,而正式有文献记载是汉朝的丝绸之路形成时期。由贸易需求所引发的经济文化交流,渐渐地使中华民族的脚步迈向中原以外。今天来看,华人群体在世界各地不容忽视的存在成为了中华文明强大到远渡重洋落地生根的一种最坚实的表现。西班牙是地处欧洲大陆最西南端的国家,欧洲最早的华人移民是在17世纪随传教士到达意大利和英国,而西班牙则大致在第二共和国时期(19世纪30年代)迎来了最早一批华人。早期资料无从详考,但可以清楚了解的是:20世纪末以来,大批华人尤其是浙江地区的贸易人员来到这里,从事各类商业活  相似文献   

11.
<正>居住在西班牙的阿福是父母惟一的儿子,虽已加入当地国籍成为外籍华人,但仍保留着一些中国人的习惯和观念。几年前,阿福选择同具有中国国籍的邻居阿香结为夫妻,婚后家庭和睦、事业顺利。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依医生诊断,阿香不能怀孕生子,这对他们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后来,在亲朋好友的建议下,他们决定收养一名中国内地儿童,以享天伦之乐。那么,华人阿福和华侨阿香依法可否到中国内地收养子女?  相似文献   

12.
“落叶归根”一直是在美华人移民的心理依靠,但近年来,这种传统的心理开始出现变化,“落叶生根”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当然,华人移民融入美国社会仍面临诸多困难。  相似文献   

13.
林书豪加盟中国男篮失败,国籍障碍是一个主要原因,我国现行国籍制度不承认双重国籍,但这种国籍制度不仅是林书豪加盟中国男篮的一个障碍,更是海外所有优秀华人为祖国效力的一道屏障。随着全球化进一步发展,我国现行国籍法不承认双重国籍的制度越来越表现出它的弊端,不论在民族情感上还是在国家利益上,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应用上,对我国现行国籍制度的改革似乎已是大势所趋。笔者认为,国籍改革应当有限承认双重国籍,通过对特定的人群和特定的国家开放双重国籍,并只在一定范围内限制他们的公民权,通过国家承认的方式让一部分人取得双重国籍,是顺应国际社会发展潮流的做法,对国家和广大华人而言都有着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神秘信件     
“梅,你的信。”浩的声音把正在全神贯注解题的梅吓了一跳。“谢谢!”梅接过了信。由于梅在校外的同学很多,经常收到来信,所以,她只是像往常一样,将信往书里一夹,继续学习。也许是做题忘了时间,往外看时天已经很晚了,梅收拾好东西便要回家。在楼梯的拐角处,梅意外地发现了站在墙角的峰。这么晚了,他还没有走?梅冲他微笑着点点头便要过去。峰却一个箭步挡住她的去路,神情有些异样,声音也有些发颤:“梅……梅,信上的事,你答应我吗?”梅心里一愣。信,什么信?她突然想起下午收到的信,怎么,是他写的?顿时,梅感到很尴尬,只好笑着说:“对不起,信我…  相似文献   

15.
薄旭 《世界知识》2010,(20):26-28
<正>西班牙巴塞罗那,当地的三轮车车夫载着游客游览时,总会热情地向他们推荐:"参观完凯旋门,顺道去我们的‘批发街’看看吧!"车夫说的,正是凯旋门附近一条长达1300米的商业街,其中大部分店铺由华人经营。琳琅满目、物美价廉的商品,吸引着大量当地人和外来游客。华人商户不仅深深融入当地的社会生活,更成为巴塞罗那移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盖昭华 《世界博览》2012,(19):70-70
正晚睡晚起,午休长达三四个小时。西班牙人平时的工作与作息时间和其他国家比如德国、中国相比是很不一样的。简单地说,西班牙人习惯于晚睡晚起,然后中间再来一个长长的午休。其实大部分老百姓都喜欢这样的生活,早睡早起对很多习惯于夜生活的人来说非常累。西班牙政府就比较贯彻"民意",在大城市,上班一般都定在9点半,到下午1点半就午休,这个午休一直持续到下午的4点半才结束,然后开始下午班,一直到晚上8点。而在小城市,他们的商店就常常要到上午10点乃至11点  相似文献   

17.
平等在瑞士     
正在瑞士旅居的中国人大概都听过这个段子:一个中国人在瑞士找到了一份固定的教职,在这里生活了十几年后,有房有车。查过加入瑞士国籍的要求,发现全部满足,于是决定全家入籍。本来一切都很顺利,却在"居住地意见"一项上卡了壳。他原本以为自己遵纪守法没有任何不良记录,只要去"居委会"盖个章就万事大吉。结果一问之下才知道,  相似文献   

18.
美国是一个由移民构成的国家,华人移民作为美国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几乎伴随了美国建国后的整个历史时期。随着华人素质的整体提高及中国实力的增强,华人在知识领域和政治领域又取得突破性进展,华人已成为美国重要的社会力量,为当代美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强调了理论与主题的思考、多地点研究、比较研究和国家概念的重要性,并对离散族群、新移民、华人经济等概念作了新的有启发意义的解释。研究海外华人,应该以当地的脉络、当地的立场看当地的问题,也就是要离开中国的意识来看海外华人问题。此外,要注重深度的田野研究,靠文献资料是不够的。祖宗崇拜、非法移民、华人劳工、华人教育等,都是很重要的课题,海外华人研究应该包括从中国移出的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20.
正据有关资料显示,"把调查对象缩小到在美国长大的华裔青年,从小在教会长大,成年后离开教会的比率高达75%~90%"这都说明了美国"信二代"的流失比例都相当高。连当地的华文纸媒也惊呼:"华人教会经受着'沉默的痛’"。为此,研究者纷纷作出各自的解释。据悉,美国的华裔约有400万。根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12年调查得知,有52%的美国华人没有宗教归属。一些华侨华人因为各种各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