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系统学至今尚未建立,一个重要原因是系统学的独特的基本研究对象没有真正确立。涌现,是实现系统学逻辑连贯的精髓,但不是其独特的基本研究对象。普遍的“系统及其演化过程”定义为“秩”。秩,是系统学独特的基本研究对象,它是在系统学的归根结底的最基本研究对象——“系统”的基础上“独特”而获得的。秩的提出与研究,实践着系统精神,将促进系统学的研究及其理论的自洽。  相似文献   

2.
系统学作为系统科学的基础科学,关注系统演化、结构和功能的一般规律.近年来复杂性研究的发展表明,复杂系统的涌现性是系统学研究中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复杂系统的涌现性通常是指系统通过个体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可以在宏观层次上出现新的时空结构和功能.通过对各个领域复杂系统宏观涌现行为的研究,抽象出具有普适性的一般规律,并把这样的一般规律用于具体系统的研究,是认识系统复杂性、发展系统学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系统工程及其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介绍钱学森系统科学体系结构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系统工程的方法及其理论基础。后者主要是指系统学的建立。这是在钱学森亲自指导下的一个讨论班,关于系统学的研究对象、内容、方法的一些结论介绍。  相似文献   

4.
系统学研究各种系统的动态演化及其设计和控制的一般规律,它是系统科学的理论基础。其中人们注意的首先是那些非平凡的大型复杂系统。由于对它们不可能通过精细求解来进行研究,问题又集中于如何由组成它们的小系统的行为及其间相互作用的特征而推出大系统的行为。这种兼有还原论和总体论的观点正是系统学方法认识世界的主要特征。这种方法提供了由低级、简单的运动形态导出高级、复杂的运动形态的一种途径。系统学研究的范围  相似文献   

5.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探索系统科学的基础科学———系统学的过程中 ,与西方科学家几乎同时提出了复杂性科学的问题 ,构建了具有与西方复杂性研究径路不甚相同的中国复杂性研究纲领 ,提出了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和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 ,并带领其系统学研究班的成员对几类特殊的复杂巨系统———人脑系统、人体系统、社会系统、地理系统等做了详细的研究。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中国复杂性研究者对复杂性研究的方法论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但在学理上还不够深入 ,取得的具体成果还不多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非线性问题已成为科学研究的中心,它的进展给我们在科学方法论上带来了新的启示:为综合分析提出了新的途径,同时把我们带进了更为广阔的科学处女地。本文在分析了已有科学研究方法局限的基础上,综合新近发展起来的“新三论”、浑沌动力学理论、超循环理论、系统科学、人工智能与计算机科学、神经网络理论、信息科学等学科,提出了建立一门新的学科——非线性系统学,并就它的学科对象、基本内容、研究方法及理论基础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非线性系统学的建立为非线性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论系统科学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人们在广泛地讨论着系统科学体系。但是,系统科学是什么,系统科学的体系应当如何,至今众说纷纭。这里最引人注目并对我们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的是钱学森同志的观点。在他看来,所谓系统科学,是由系统工程这类工程技术,系统工程的理论方法,象运筹学、控制论和信息论这类技术科学,以及系统的基础理论系统学等组成的一个新兴科学技术部门。 本文试就系统科学的定义及其体系问题发表一点浅见。我认为系统科学是研究系统的类型、一般性质和运动规律的科学,它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包括系统学、系统方法学和系统工程学。系统学是系统科学的基础理论。系统学研究一般系统的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8.
系统科学思想贯穿于钱学森的整个科学历程.从系统科学思想出发,建立了系统科学体系和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在系统科学体系不同层次上,钱老都作出了开创性贡献,特别是创建系统学,提出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从而开创了复杂巨系统的科学与技术这一新领域,将系统科学发展到复杂巨系统科学.  相似文献   

9.
新书推荐     
1《网络科学与工程丛书》的新书推荐《网络科学与工程丛书》由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复杂系统与复杂网络专业委员会(筹)偕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推出。旨在出版一系列高水准的研究专著,使其成为引领复杂网络基础与应用研究的信息和学术资源,为广大科研、教学、应用人员提供一个交流最新研究成果、介绍重要学科进展的平台。目标是进一步活跃网络科学与工程的研究气氛,共同推动该学科领域的普及与提高,以促进国内网络科学与工程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空间战争并不是苏联军事科学新近的研究科目。早在40和50年代,苏联就受益于被俘的德国人才,开始了弹道导弹防御(BMD)研究计划。1973年,H·A·洛莫夫上将在他的《军事领域的革命》一书中评论反弹道导弹防御的“特殊紧迫性”和当时西方弹道导弹防御(包括粒子束武器)研究和发展进程时指出:“苏联在发展主动式空间防御武器方面,……正在进行着广泛的研究”。1976年,B·M·邦达连科上校在编著关于指挥、控制和通信(C~3)一书时告诫读者说。能够提供防御大规模破坏武器手段的一方将会获得决  相似文献   

11.
斯蒂文·温伯格是当代物理学领域颇具声望的科学家,以系统论视角对他终极理论中自然规律的解读进行多重审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温伯格的“自然规律”概念中涵盖了“有终极”“客观实在”“可还原”等多个系统要素,并且具有整体性、涌现性与层次性的典型系统理论特质,却也存在着不足。为此,从系统科学角度研究温伯格的终极理论,探索统一性与多样性、科学与哲学、客观性与历史性间的要素耦合,以期为系统学基础理论建设提供案例,深化“自然规律”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1978年5月《科学美国人》中有一篇文章断言,“许多突然袭击方案没有考虑到情报机构能够通过数以百计的方法来监视并跟踪一些调动迹象,即不完善的后勤网…”。这种被许多人大加称赞的看法在那篇文章发表以前的十年就已被证明是不正确的,当时大规模采用箔条使北约的雷达完全得不到关于苏联部队集结与调动的信息。因此,苏联人对  相似文献   

13.
系统科学及系统复杂性研究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戴汝为 《系统仿真学报》2002,14(11):1411-1416
众所周知,系统科学与“复杂性”的研究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本文从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观点,介绍系统科学在中国的发展,而且讨论了与系统科学相关的“系统复杂性”的研究,同时讨论了系统科学的三个层次:基础理论研究层次,包括“系统学”;技术科学层次,包括工程控制论与运筹学;工程应用层次包括各种系统工程,还有从系统科学通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称为“系统论”的桥梁,最后归纳了与“系统复杂性”相关的主要传统的和新兴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4.
关于"复杂性研究"和"复杂性科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赞成“复杂性研究”却不赞成“复杂性科学”。道理很简单:“复杂性研究”是可能的,“复杂性科学”是不可能的。科学仅限于研究实体、运动和关系,从未研究一种“属性”建立起一门科学来。譬如“美”是一种属性,人类研究“美”至少几千年了,但美学始终属于哲学而不是科学。我们不应当直接研究“复杂性”,而应当直接研究“复杂系统”,特别是某一类复杂系统。惟有“系统科学”是总的称谓,永久性的称谓。  相似文献   

15.
基于综合集成的研讨厅体系与系统复杂性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复杂性科学是一门方兴未艾的科学,被誉为“21世纪的科学”。以欧洲普里戈津和哈肯作为代表的远离平衡态的自组织理论和以美国圣菲研究所 (SFI)作为代表的复杂自适应系统理论,以及司马贺的名著《人工科学》( 1969, 1981, 1996年先后三版 )均对复杂性科学做出了重大贡献。从 20世纪 80年代开始,我国科学家也独立进行着有关“复杂性”的研究工作,并提炼出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OpenComplexGiantSystems———OCGS)的概念,以及处理这类系统的方法论———人机结合、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面对如何处理实际的OCGS问题,经过对人的智能与计算机的高性能的研讨与总结,其具体解决方法是构建一个以综合集成为基础的智能工程系统,作为可操作的平台,对于不同的复杂问题,则更换与问题有关的专家与数据即可。这就使我们面对的一些OCGS所派生出来的复杂得到解决。以上工作是中国学者对于发展复杂性科学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论文以2007年《涌现》杂志发表物为分析对象,讨论了当今复杂性科学探索的若干特征,对2007复杂性研究的境况做了综述,对未来的复杂性研究做了进一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7.
扩大再生产理论中两条客观规律的数学证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规律时,始终注意了它的一般物质生产的基础,因而他的研究成果远远超出了资本主义界限,涉及了人类社会生产的一般规律,具有十分宽广的科学意义。特别是。《资本论》第二卷的第三篇《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清楚地说明了进行社会再生产需要具备的条件,任何社会性的生产活动,都不能违背这个最基本的客观规律,社会主义的生产实践也不例外。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指出:“马克思的再生产公式决不只限于反映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它同时还包含有对于一切社会形态——特别是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发生效力的许多关于再生产的基本原理。”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中,正确认识并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主办的英文期刊《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Systems Engineering》(《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学报》)(季刊)已经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协正式批准,将于第三季度正式出刊。该刊旨在加强促进国际间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主要栏目有系统科学的理论包括系统学、大系统理论、控制论、运筹学、信息论、决策理论等;系统工程各领域的应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9.
首先从系统科学的困境入手,以还原论、经验论及“纯科学”为基础的经典科学遇到难题需要吸取系统论和人精神方面发展成为新的科学即复杂科学。复杂科学的兴起是物质、生命和人类社会进化的必然。复杂科学以非线性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等科学相结合,在特定的观测、实验和理论条件下,能够得到创新。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英美科学哲学中的以南茜·卡特赖特为代表的史坦福学派新经验主义提出批评、剖析和讨论,认为南茜否定基本物理定律的普遍性的观点以72_她的“斑杂破碎的世界”是对一般科学方法论和系统科学方法论的一种d颠覆性的论证。清华大学吴彤教授根据新经验主义提出的《破碎的系统观》是我国系统哲学的一种新见解,也是很有启发性和颠覆性的,无论你赞成还是反对,都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讨论。本文认为系统科学的发展实际上已经正面解决了“南茜的质疑”。系统科学哲学研究的关键问题在于采取跨学科研究方法,具体地研究不同类型的系统。当今的主攻方向是要研究复杂系统的普遍规律及其突现行为,并用于解决我国开放改革遇到的各种全局性和局域性问题。世界是有系统的和有规律性的而不是班杂~,r4-和无规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