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科技计划是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是促进国民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发展,实现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手段。制定并组织实施科技计划是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实现科技发展战略、方针、政策和目标的具体体现,也是进行有效的科技管理的重要环节。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每一个历史阶段,围绕州委、州人民政府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任务。州科技管理部门制定及组织实施相应的科技发展计划。为实现战略目标服务。  相似文献   

2.
美国先进技术计划(ATP)的研究开发机制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TP计划作为美国政府资助的R&D计划,有效地促进了美国产业共性技术的发展。介绍了美国ATP计划研究开发的战略定位和组织模式,分析了ATP计划研究开发的运作机制。ATP计划的研究开发机制对我国国家科技计划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赵刚  林源园 《创新科技》2011,(10):12-13
2011年2月4日,美国白宫发布“美国创新战略”报告,提出了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竞争力的5项计划,无线宽带计划为其中的首要一项。在当前的政治、经济与科技形势下,奥巴马推行这一计划,既是对历史政策的延续,同时也结合了时代的特征,从政策制定的角度来讲不愧为一个亮点。  相似文献   

4.
作为世界科技大国,美国的国家科技计划优先领域选择体系相对成熟,并且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分析和研究美国的国家科技计划优先领域选择,对于新时期我国国家科技规划的制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通过分析美国2005~2009年的各层次国家科技计划优先领域选择,总结其特点与趋势,并提出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5.
《榆林科技》2005,(3):I0004
靖边县科技局是靖边县政府职能部门之一,其主要职责是建立和完善各项科技管理制度,促进各项科技法规与规章的实施,制定并组织实施科技发展的规划,计划;组织开展科技示范,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潘慧 《广东科技》2011,20(21):91-93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突进,科技计划对世界各国在经济、科技和社会等领域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支撑和促进功能。在世界范围内,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科技计划管理过程中已形成了成熟而规范的管理模式,他们宝贵的管理经验将对我国科技计划管理模式的创新有着重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分析和掌握国外,尤其是典型发达国家科技计划管理的现状和特点,将为我国制定和管理科技计划提供有益的启示.本文对美国、日本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的设置和管理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与我国的地方科技计划管理相比较,得出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8.
靖边县科技局据靖边县政府职能部门之一,成立于1978年,其主要职责是建立和完善各项科技管理制度,促进各项科技法规与规章的实施;制定并组织实施科技发展的规划、计划;组织开展科技示范,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等。  相似文献   

9.
科技统计在推动全社会增加科技投入方面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为抢占科学技术发展的制高点,最重要的战略措施就是大幅度地增加科技投入,制定以发展高科技为核心的中长期发展计划,并不断实施产业的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跨越式发  相似文献   

10.
信息荟萃     
《科技潮》2005,(11)
北京市科委支持18个区县制定“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本刊讯为了适应新的形势下经济发展对科技工作的要求,实现科学技术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谐社会做出贡献的目的,北京市科委开始实施“科技工作主题计划”。主题计划是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科技发展战略,利用科技手段解决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和主要矛盾而谋划并实施的专门工作。其中,“科技进步促进区县发展”主题计划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在北京新的总体规划指导下,根据各区县的资源优势以及功能定位,通过“技术扩散”、“辐射效应”和“产业关联”来促进各区县…  相似文献   

11.
中美新科技创新政策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几乎在同一时间,中美两国分别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美国竞争力计划》。通过考察两国新科技政策的制定背景和主要内容,比较分析各自特点,提出我国未来科技创新战略应当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总体思路 遵循“经济建设必须依 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 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努力攀登科技高 峰”的方针,紧密围绕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总目标,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着力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深 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自身发展以 及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提高我国的科技 水平和持续创新能力。 二、重点工作 1.着手制定全国科技发展“十五” 计划和2015年远景规划。根据党的十 五大确立的“科教兴国”战略总体部署, 围绕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 标和需求,着手组织制定全国科技发展 “十五”计划和今后15年规划。重点以 邓小平经济科技理论及社会主义现代 化三步走的战略为指导,抓住发展经济  相似文献   

13.
《广东科技》2007,(12):27
11月,科技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启动"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这是我国政府为促进国际科技合作,加快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产业发展而制定的又一个重要规划,对于调整国家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节能降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均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甘肃科技》2008,24(2):I0001-I0001
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科技大会精神和《甘肃省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加快省属科研院所创新人才队伍的培养,提高院所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省科技厅在省属科研院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取得成效的基础上,2006年底启动了省属科研院所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启动实施一年来,依托单位和12个创新团队在制度建设、目标任务制定、人才培养和保障措施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这项建设计划的启动,对省属科研院所人才队伍的建设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对省属科研院所的人才队伍特别是拔尖人才队伍起到了稳定作用,团队建设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5.
布什总统在克林顿制定的纳米科技促进计划目标上制定了新的战略目标:到2010年,美国要在全国培养80万名真正懂纳米科技的人才,纳米科技创造的GDP要达到1万亿美元,提供200万个就业机会。为此,美国在各个领域都进行了重新部署,成立了纳米技术行业协会,今年5月26日在纽约开会,全面部署以企业家为主、科学家参与的以发展纳米技术实用化为宗旨的行业协会;特别是3月7日,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因特尔、IBM、惠普和康柏四家公司正式宣布,在美国硅谷建立世界上第一条纳米芯片生产线。纳米芯片是1998年惠普公司第一个研制成功的,现在已经建了生产线。最近美国风险投资家也开始介入,1996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发明碳管的斯毛锐建立了一个纳米碳管的公司,企业风险投资家为这个公司投资1500万美元。  相似文献   

16.
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业务程序参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大理州科技计划包括长期计划、中期计划和年度计划。 2、长期计划一般按照国家的产业发展方向以及省州宏观规划,由州科技局围绕全州科技发展方向、目标、思路和具体措施等方面制定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7.
在“十一五”开局之年,上海师范大学围绕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结合对社会、经济有较大影响的科学问题和现实问题,制定科技发展计划,组织课题申报,加强项目过程管理;积极推进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及研究基地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研项目的中试和产业化,推动教师的科研成果走向市场;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促进教师对外学术交流,使得科技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  相似文献   

18.
《安徽科技》2001,(7):14-15
按:为进一步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解决我省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加速我省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推广,促进公平竞争,优化科技资源配置,进一步改革科技拨款机制,保障科技项目招标投标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省科技厅和省财政厅联合制定下发了<安徽省科技项目招标投标管理暂行办法>,为便于对该办法的学习、理解和实际操作,日前,本刊就实施该办法的有关问题采访了省科技厅发展计划处负责人.  相似文献   

19.
973计划     
1997年6月4日,原国家科技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决定要制定和实施《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随后由科技部组织实施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亦称973计划)。制定和实施973计划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基础研究和科技工作做出的重要决策;是实现2010年以至21世纪中叶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迎接新世纪挑战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台州市路桥区科技局自2000年8月从区计经委分设出来后,担负着全区科技发展工作的行政职能,对全区科技发展工作进行管理、引导、服务。一年多来,我们认真实施“科教兴区”和“科技跨越工程”的战略方针,大胆探索,开展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活动,以加快我区高新技术产业化建设的步伐,促进我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蓬勃发展。 一、建立体系,营造良好的科学技术工作氛围 制定科技发展“十五”计划,这是我区科技发展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我们以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实事求是、积极发展、科学的态度认真制定。在该“十五”计划中明确地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