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盾叶薯蓣主要营养元素含量及其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盾叶薯蓣不同发育时期(花前、花期及花后)、不同叶片( 功能叶和幼叶)的 N, P, K, Zn, Fe, Cu, Mn, Mg等营养元素含量的测定分析,揭示了盾叶薯蓣营养元素的分布及动态规律.结果表明所测营养元素的动态变化可分为4种类型. a. 功能叶的 Zn, Cu 的含量,功能叶和幼叶的Mg和P含量从花前、花期至花后逐渐减少; b. 幼叶的 Zn 含量, 功能叶和幼叶的Fe, K 含量,幼叶的Mn 含量,表现出花前最高、 花后次之、 花期最少的动态; c. 幼叶的Cu 含量及功能叶的Mn 含量表现出在花后最高、 花前次之、 花期最低的变化规律; d. N 的含量, 无论在功能叶、 还是在幼叶中,都是花期最高、 花前次之、花后最低.营养元素的动态变化可作为植物对营养需求的指标,可作为在不同阶段确定施肥量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沙生类短命植物异翅独尾草总酚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沙生类短命植物异翅独尾草苗期、营养生长期、初花期、盛花期、果期的根、茎(花葶)、叶及花,依照Nurmi等1996年提出的改良Fulin-Ciocaltell法测定其中总酚含量。叶和根器官中,总酚含量初花期最高,盛花期最低,且在初花期叶中总酚含量叶上部位〉叶中部位〉叶下部位。花葶和花总酚含量都在盛花期最高。初花期不同器官的总酚含量依次为叶〉根〉花〉花葶。  相似文献   

3.
日本绣线菊是绣线菊属中较少开红色花的种类,花期在夏季,秋季叶变红色,不落叶,在本属中观赏价值较高.花木蓝的显著特点是花色淡红色,花期长,叶形优美.石河子地区花灌木大都以白色为主,花期多在春季,且花期较短.这两种花灌木的引种,能使我区花灌木品种有新的突破,促进我区园林事业的发展.我所自1992年春季从东北哈尔滨引入了日本绣线菊和花木蓝,通过三年的栽培实验,从物候,生长发育,适应性等方面来看,各方面生长状况良好,完全能在本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大花君子兰     
大花君子兰(Clivic miniata Regel.),为石蒜科君子兰属多年生草本花卉,又名箭叶石蒜、大叶石蒜、达木兰.它的花、叶、果都有很好的观赏价值:叶形似剑,四时青翠,花色艳丽,花期长,果实红色,姿态端庄肃雅,适合布置会场、家庭美化等,故深受人们喜爱.  相似文献   

5.
‘粉彩’是从红山樱(Cerasus jamasakura)的实生苗中选育出的樱花新品种。该品种先花后叶,花型大、花色粉红,同时具有花期早、花朵繁密、抗性强的优势,观赏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波叶金桂’花香成分释放规律,为桂花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波叶金桂’开花过程和一天中不同时间点释放的花香变化。同时,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波叶金桂’开花过程中花被片结构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在‘波叶金桂’开花过程中,花香的释放在香眼期较少,初花期与盛开期增加,初花期最高,末花期急剧下降。同时,桂花开花过程中花被片细胞内嗜锇酸基质颗粒的数量、形态及聚集部位存在明显变化。在一天中花香释放从早到晚同样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9:00与15:00香气释放最多,而在7:00和19:00这两个时间段香气释放明显减少。【结论】‘波叶金桂’花香释放量在初花期最高,推测光强的变化是引起‘波叶金桂’花香日变化的重要原因,嗜锇酸基质颗粒可能是桂花释放香气物质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不同产地大叶白麻叶片槲皮素与总黄酮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叶白麻是一种重要的中草药,其叶片槲皮素等黄酮类物质具有多重生理活性,在日本和我国新疆地区广为利用,但对其有效成分空间差异的研究却鲜有报道,因此该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本研究采集不同产地处于花期的野生大叶白麻叶片。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槲皮素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种群的大叶白麻叶片中槲皮素与总黄酮的含量均呈现显著的地理差异,槲皮素与总黄酮含量最高的为新疆库尔勒种群,含量最低者为新疆阿克苏种群。建议在资源植物大叶白麻的开发与利用时,既要考虑种群的数量优势,也应重视其种群间客观存在的品质差异。  相似文献   

8.
在9年生板栗树萌芽展叶期喷施S3307 100 mg/L和初花期喷施BR 0.01 mg/L,可显著提高叶片中的叶绿素、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对板栗树体有明显的矮化作用,使果枝变短、变粗,叶面积变小,叶厚度增加,叶鲜质量、干质量增加.能提高板栗的座蓬率、蓬质量、蓬均粒数和出实率.小区试验比对照增产18.23%,大区示范试验增产率为13.78%~15.60%.  相似文献   

9.
以黄瓜(Cucumis Sativus L.)为材料,在四叶期至性别定型前,于叶面两次喷施乙烯利.由初花期起在叶面三次喷施三十烷醇.试验证明,100ppm,150ppm和200ppm乙烯利处理能提高雌/雄比值,而对照则很低.  相似文献   

10.
不同生育期苜蓿叶蛋白的营养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直接加热法提取了不同生育期的苜蓿叶蛋白,并对其进行了营养价值评价。结果显示,苜蓿叶蛋白较适合少年的需要,其中初花期叶蛋白的营养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11.
试验结果表明:胡椒初花期叶喷1000~2000mg/L浓度的多效唑溶液.能显著地抑制植株抽生顶梢的数量,显著增加座果率和干鲜比,增产15.9%每年使用可缓轻大小年结果现象.  相似文献   

12.
汉中盆地常年油菜种植面积100万亩左右,蜜源丰富蜂群承载量大。推广科学、高效、合理的油菜花期蜂群饲养管理技术,能提升养蜂户的饲养能力,促进油菜花期的蜂群管理水平升级,提高蜂群产品单产量,有效增加蜂农的收入。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不同生长期黔产天平山淫羊藿和粗毛淫羊藿叶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变化,确定淫羊藿药材合理的采收期.结果为不同生长期淫羊藿叶中淫羊藿苷和总黄酮的含量有较大差异,花期>果期>花前期>果后期,从淫羊藿药材的品质、产量和可持续利用角度出发,其生产应以花期至果期(4~5月)采收为好.  相似文献   

14.
兜兰,欧美称Lady-slipper,所以有时译为拖鞋兰,它是兰科中最原始的类群之一.兜兰属(Pa-phiopedilum Pfitz.)共有60余种,主要分布在亚洲南部的印度、缅甸、印尼至新几内亚等热带地区以及我国西南部.兜兰是地生或附生的草本植物,与其它各种兰花的不同处在于,能育雄蕊2枚,唇瓣膨大成兜状,且口缘不内折,幼叶对摺而不为席卷式.由于兜兰的花形大而艳丽,色泽丰富,兼以花期长(长者达6-8星期,短者3星期),为最佳观赏花卉  相似文献   

15.
线叶春兰(C.goeringii var.serratum)在云南因其花瓣翠绿如青蚕豆瓣.且花期正值蚕豆花开,故又名豆瓣兰。线叶春兰在云南全省各地均有分布,尤其集中分布于大理、楚雄、临沧、保山、玉溪、红河等地。因线叶春兰株叶典雅、飘逸,花型端庄.作为一种优秀的园艺花卉极具开发价值.故笔者于2000年至今一直致力于线叶春兰资源考察、品种收集鉴赏及育种工作。现将多年来对云南线叶春兰的认识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通过花序套袋标记-定期解剖观察法探究细叶榕花和花序的发育特点,结果表明:(1)细叶榕花序发育可分为4个阶段:柱头面的乳状突起,可作为雌花发育进入雌花期的形态标志特征;(2)雌前期(第1天)已发现雌、雄花原基均已发生分化,雌、雄花可通过形态辨别;雌花的快速生长期在雌花期(第7—13天),而雄花快速生长期在雌花期和末花期前段(第6—20天),雄花进入快速生长期的时间略早于雌花,增长幅度小但持续时间长,由此可见造成雄花迟熟的原因并非雄花延迟发育,而是雄花的发育期比雌花长;(3)细叶榕雌花期未进蜂的花序果并非立即掉落,在末花期的落果率仅2.47%,而枯萎期落果率为80.86%.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明细叶榕繁殖物候、揭示榕-蜂共生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太白贯叶连翘中金丝桃素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分光光度法对太白山区产贯叶连翘金丝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其各部位中含量分布为:花>全草上>叶>全草>果>全草下>茎>根。适宜的采收时间为果前期,花期最佳和科学的采集提取部位为分枝以上部位。  相似文献   

18.
红龙草,又叫红草、大叶红草,拉丁学名为Alternanthera dentata cv.Ruliginosa,属苋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一个园艺栽培变异品种,高15~30cm,叶交互对生,叶色紫红至紫黑色,极为雅致。头状花序密聚成粉色小球,无花瓣。红龙草在攀枝花的花期为9月下旬~11月中旬,其种子成熟期为第二年1月~2月。  相似文献   

19.
三花龙胆地上、地下器官成分积累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三花龙胆地上器官、地下器官中龙胆苦苷的积累相关规律.采用甲醇超声波提取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7月份以前根、茎、叶中龙胆苦苷的含量逐渐上升;7到8月份,根中龙胆苦苷的含量逐渐降低,茎、叶中龙胆苦苷的含量逐渐升高;8到9月份,叶、花中龙胆苦苷的含量逐渐降低,根茎中龙胆苦苷的含量逐渐升高.以上变化可能与生长期及花期有关:生长期有效成分的含量逐渐于高,花期时有效成分向上输送,花期后有效成分向下输送.  相似文献   

20.
在花期对面楂、大金星、敞口3 个山楂品种花序中7 个不同时期矿质营养元素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山楂花序中Cu、Zn、Fe、Mn、Ca、Mg、K 7 种元素含量除K 外均在不同品种间存在差异。面楂花序中Fe、Mg、Cu 的含量较高;大金星花序中Ca、M n 含量较高,而Zn、Fe 含量较低;敞口花序中Zn 的含量较高。尽管在不同品种间含量上存在差异,但其动态变化因其移动性能而异。研究证实,山楂花期存在需养高峰,花前施肥具有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